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补天裂-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还要勉为其难,奔波操劳,又有什么值得祝贺!心里这么想,嘴里便止不住发出了牢骚,“唉,去年我与窦公使议定《专条》,事情本已办得停停当当,却不曾料到今年又生出这许多波折!” 

此言一出,窦纳乐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话不投机半句多,“故友重逢”的气氛骤然冷了下去。 
“新租借地发生的不愉快的确令人痛心,但是造成冲突的责任完全在于贵方!”窦纳乐说,那语气立即恢复了去年谈判时的强硬,“英国军队因此遭受了人员伤亡,并且耗费了大笔军费开支!如果贵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这些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 

“唉!”李鸿章叹了口气,“武装抵抗完全是莠民所为,敝国官军绝无一兵一卒介入,从未干涉贵国军队征剿当地作乱的莠民;港督派兵占领深圳、沙头角,驱逐九龙城驻军和税关,本衙门也极力忍让,未予抵抗;凡此种种,天下有目共睹,还请窦公使明察。”说到这里,他抬起稀松的眼泡,看了一眼窦纳乐,又接着说,“好在这些事情都已经过去,贵国已从深圳、沙头角撤军,化干戈为玉帛;贵国不喜欢谭钟麟,朝廷已将他解职,两国之间种种误会闲隙,应尽行消除才是!”这一番解释,哀哀切切,低三下四,李鸿章尽管心里委屈,却又不得不如此,因为下面他还有话要说,“如今中、英和好如初,惟有两件未了之事,愿与窦公使商议……” 

“什么事?”窦纳乐问,“阁下请讲!” 
“这第一件嘛,乃是贵国索取十五万元赔款之事。”李鸿章一提起“赔款”二字,脸上就一阵发热,“公使知道,敝国为最后付清给日本的赔款,去年刚刚向汇丰银行、德华银行借款一千六百万镑,需四十五年才可将本利还清,目下国库空虚,要拿出十五万元,实在无此财力!不过,敝国在新租借地之内的税关撤出之后,房屋、财产以及横澜岛的灯塔等等,还留在原处,如果贵国执意索取赔款,则敝国理应要求拆毁上述建筑,运回一切物料及其他财产,抑或将此项财产评估作价,由港府偿还银钱,此二种办法,由贵国择其一。” 

“阁下真是个精明无比的人!英国要中国赔款,你要香港偿还财产,是想以此为筹码,两相抵消吧?”窦纳乐的蓝眼珠看着李鸿章,一句话便直指李鸿章肺腑。 
李鸿章颔首道:“公使以为如何?” 
窦纳乐诡秘地一笑,却未置可否。公使心里明白,向中国索要赔款,是绰号“莽汉乔”的殖民地大臣张伯伦和港督卜力的主张,并不是首相索尔兹伯里的意思,首相甚至连越界占领深圳和沙头角也不赞成,“莽汉乔”张伯伦和卜力不听号令,擅自作主,悍然出兵两千,分三路包围深圳,强行占领,将中国驻军的枪械弹药、军需款项抢掠一空,升起“米”字旗,由加士居宣布深圳已属英国领土,实施英国法律,中国对该地不再拥有管辖权,同时占领沙头角,驻兵二百,声称还要修筑炮台,在此驻守。至于占领以后如何管理?以何处为“界”?驻港英军是否有足够兵力长期占领?这种违约占领将会在国际上产生何等影响?事先并未经过周密思考,全然心中无数。当地人民一片反对之声,国际舆论哗然,英军骑虎难下,陷于去留两难的被动局面。索尔兹伯里对此极为恼火,担心此举会给外界造成英国“正在亲手肢解中国”的印象,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俄罗斯提供挑拨中、英关系的可乘之机,而且他也明明知道两广总督和粤省官员“均不曾以任何方式挑动或参与骚乱”,英国既已因拓界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又占领了在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九龙城,因此,首相出于外交考虑,主张将深圳归还中国,也不打算再“迫使中国付款”了。至于中国遗留在新租借地的税关,窦纳乐明知已经被卜力接收,一些房屋改作了警署,其余财产也充作他用,李鸿章再去拆卸是不可能的了,让卜力作价偿还更是想也别想,那么,李鸿章出的这个两相抵消、不了了之的办法也许是惟一可行的善后措施。但他不想过早地让李鸿章吃这颗定心丸,便避而不答,又问道:“那么,第二件呢?” 

“这第二件……”李鸿章不是傻瓜,察言观色已经摸到了窦纳乐的底牌,心中窃喜“赔款”这一关可望顺利通过,便也不再追问,跳过去说下面的事情,“港督派兵占领九龙城,将敝国驻扎城内的官并、兵丁一并逐出,军械、号衣悉行褫夺,在城上竖起贵国国旗,将该城视为贵国辖地,至今已半年有余,尚未归还。请公使奏明贵国朝廷,早日解决为盼!” 

“不,阁下,这是不可能的!”这一次,窦纳乐回答得毫不含糊,开口就顶了回去。他心里很清楚,在九龙城的问题上,索尔兹伯里首相和张伯伦大臣、卜力总督的立场是完全一致的,占领九龙城就是首相下的命令,首相至今仍然坚持占领,坚决不容许撤退,窦纳乐岂能向李鸿章松口?“九龙城就在香港的大门口,中国驻军对本殖民地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敝国在九龙城驻军多年,与香港一衣带水,彼此相安无事,‘威胁’无从谈起,”李鸿章道,“何况,去年我与公使签订的《专条》之中,早已载明:‘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九龙城的主权属于敝国,于理至明,而港督将该城视为贵国辖地,与《专条》殊不相符,自应依约归还才是!” 

“阁下对《专条》倒背如流,为什么单单省略了下面的那句话?‘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窦纳乐极有兴致地重提自己去年的这一得意之作,当时留下的伏笔,如今显出了无穷的威力,“新租借地所发生的骚乱,九龙城的中国驻军就是他们的后盾,当中国驻军威胁到香港的安全时,他们自身的存在就成为多余的了。所以我认为,香港总督对九龙城所采取的必要的自卫是非常正确的,完全符合《专条》的有关规定!” 

李鸿章瞠目结舌!一年前在这间大堂里的讨价还价的情景历历在目,自己当时为了大清国的体面,不惜一切地力保九龙城,而在具体条款上却失之粗疏。此前不久与德国签订的《胶澳租界条约》中曾载明“惟自主之权,仍全归中国”,“该地中派驻兵营,筹办兵法,仍归中国”;与俄国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中也曾载明“断不侵中国大皇帝主此地之权”,地虽租借与外夷,主权仍在,中国官衙、驻军都得以保全,为什么恰恰在香港拓界《专条》中疏忽了呢?而窦纳乐正是窥透了中方力保九龙城的急切心理,表面上予以应允,却在文字上作了手脚,塞进“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一语,成为今日英国强占九龙城的借口,李鸿章悔之晚矣! 

承认自己的失败是痛苦的。李鸿章师出名门,文出桐城,笔法唐宋,二十四岁中式进士,点庶吉士,入翰林院,名重一时;后来入幕曾国藩门下,刀笔之辣、谋划之精,多少年来为人称道。而今却被一个洋鬼子的文字游戏击败,实在屈辱难忍! 

“贵国去年颁布的枢密院令,也是承认中国在九龙城中的管辖权的嘛,若有法不依,窃为泱泱大国所不取!”他终于找到了对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你们英国佬怎么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噢,这只是一个法律程序问题,”窦纳乐并不以为意,十分轻松地回答说,“卜力总督已经提请国会修正其中个别条款,由内阁重新颁布一个枢密院令就是了。你在去广州赴任途经香港的时候,可以和卜力总督探讨探讨这个问题,我相信他会给你一个漂亮的答复!” 

李鸿章沉默了。既然文字游戏可以解决一切,他还和卜力“探讨”什么呢? 
“阁下什么时候离京赴任?”窦纳乐问他。 
“腊月初七。”李鸿章懒懒地说。此去广州并不是什么美差,偌大的年纪坐海船长途旅行,他也有些望而生畏。 
“那么,两广总督上任将是下个世纪的事了。”窦纳乐说。 
“什么?”李鸿章吃了一惊,脸色“唰”地变了。这位洋务派首领当然知道,按西洋的纪年法,以一百年为一世纪,“下个世纪”岂不就是“百年之后”、“下辈子”?七老八十的人最怕说到死,窦纳乐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何况今天的会谈如此话不投机,谁还有心思跟你开玩笑?便板着脸说,“窦公使,君子无戏言!” 

“阁下,我没有开玩笑!”窦纳乐耸耸肩,“1899年只剩下最后几天,下个星期就是二十世纪了!” '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