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补天裂-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些话早憋在心里,若不是遇到今天的这件事,也不会轻易说起,”老太太又说,“眼看我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说不定哪天眼睛一闭,就撒手走了,怕的是到了那时候,我儿子没有了主心骨,遭灾惹祸,不能不事先交代给你。邓公子呢,”她转过脸,望着邓伯雄,“我看你也是个厚道孩子,没把你当外人,我也希望你珍惜自个儿的前程!” 

“多谢伯母教诲,”邓伯雄深为感动,向老太太真诚地道了谢,却又问,“伯母,如此说来,这香港拓界之事,就无人能够阻止了吗?” 
“哎呀,”老太太为这个年轻人的固执感到纳罕,“说来说去,你怎么还是这一件事?” 
“此事关系愚侄身家性命、邓氏阖族兴衰,关系新安县大片国土存亡,”邓伯雄眼含热泪说,“愚侄时时都挂念心中,怎能忘怀啊?” 
“说得也是,爱乡恋土,本是人之常情,贵乡若是划归了异邦,更是一大劫难!”老太太又是一番感叹唏嘘,“不过,事情毕竟还没有定局,求苍天保佑吧,说不定尚有转圜余地,公子也不必过于忧虑,暂且安下心来,读书迎考,完成朝廷的会试要紧……” 

“伯母!我心乱如麻,哪里还读得进书去?”邓伯雄那两道浓眉拧成一团,倏地站起身来,“满朝冠带不能抵御外侮、安邦济民,虽金榜题名又有什么值得稀罕!” 

“伯雄!”易君恕吃了一惊,“你……” 
“我不考了!”邓伯雄的两眼热泪夺眶而出,昂然道,“明天就走,回我的家乡去!” 

次日,易君恕命栓子雇了一辆马车,赶往永定门外马家铺火车站,为执意南归的邓伯雄送行。相识两月,兄弟一场,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伯雄,一路珍重!”易君恕紧紧握着他的手,再三叮嘱,“京师有愚兄在,报国寺前的小院便是你的家,待他日重游故地,你我兄弟再度聚首!” 
“唉!”邓伯雄仰面叹道,“报国寺前,报国无门,这个伤心的地方,我还来做什么?走了,走了!新安虽在海角边睡,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两个月来,梦魂萦绕,思念之至!君恕兄,不知将来是否还有机缘,盼你南下广东一游,弟当扫径以待兄长!到那时,请你亲眼看一看,新安真是个好地方啊!” 

“我也盼望有那么一天,”易君恕喃喃地说,“只是路途遥远,愚兄一不为官,二不经商,哪有机缘作数千里远游啊?你我兄弟只有在梦中相见了!” 
万千话语,一言难尽。火车头拉响了汽笛,烟囱里喷出团团白烟。邓伯雄洒泪而别,登上了南去列车。 
车轮滚动,这辆由蒸汽机牵动的庞然大物铿锵作响,呼啸着驶出月台,奔向远方。 
月台上久久地伫立着易君恕孤独的身影。 

中、英两国关于展拓香港界址的谈判,仍然在既定的轨道上继续运行。 
距上次谈判四天之后,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再次会见窦纳乐,原则上默认了英方提出的拓界范围,但同时向英方要求:九龙城应仍归中国管辖;展拓的界址不是割让,而属租借性质,全部土地须付租金;中国船只可以自由使用九龙码头;希望香港政府承诺在保护中国税收和反对走私方面给以更多的帮助。对此,窦纳乐仅仅同意“拓界属租借性质”一项。双方约定由窦纳乐起草一份条约的初稿,下次再议。 

会后,窦纳乐将谈判情况报告英国政府:九龙寨城管辖权如果转归香港政府,中国方面势必要实施一些条例,当地居民未必服从,总理衙门预见可能会引起麻烦。窦纳乐认为,让九龙寨城继续留归中国并无害处,反而可以争取当地中国官员在一切需要帮助的事情上同英国衷心合作,而中国对该城的管辖能够延续多久,其实取决于英国。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复电窦纳乐表示同意,授权他与中国政府签订一项期限不定的协定,又特别指出:中国保留九龙寨城,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 

据此,窦纳乐向总理衙门推出了他起草的条约稿本,将拓界范围规定为:北界由沙头角到深圳湾的最短距离划一条直线,此线以南租与英国;东界至东经一百一十四度二十六分;西界至东经一百一十三度四十七分;南界至北纬二十一度四十八分。窦纳乐转告李鸿章等人:英国政府并不反对中国保留九龙寨城等条件。关于香港政府协助中国反对走私、保证税收一事,他表示:英国同意办理,但建议此事不必写入协定。李鸿章相信了窦纳乐的口头许诺,便不再坚持把税收事项诉诸文字。但他提出在条约中加上“九龙城到新安陆路,中国官民照常行走”的内容,窦纳乐虽表示“不便”,也勉强接受了。李鸿章又提出,中国政府考虑从广州修一条铁路直抵九龙城,窦纳乐当即予以拒绝:“英国很有可能要修一条铁路从九龙抵达边界,与中国的铁路相接,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同意在英国管辖的地方修一条由中国控制的铁路。”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见没有商量余地,再争无益,那就等将来真正动手修广九铁路的时候再说吧,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于是退让为写上一句:“将来中国建造铁路到英国管辖之界,临时商办。”窦纳乐对这种没有任何约束力的含糊其词表示同意。李鸿章又要求:中国兵船无论平时或战时均可使用大鹏湾和深圳湾的水域,租借地内不可迫令居民迁移,公用土地需从公给价,窦纳乐也表示认可。至此,李鸿章、许应骙、张荫桓认为他们提出的条件都得到了“满足”,对英方拓界方案再无异议。 

窦纳乐将谈判结果电告了英国政府,次日便得到批准。 
5月19日,夏历闰三月二十九日,窦纳乐携带着由他一手把持拟就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稿本,与总理衙门谈判定稿。到此,李鸿章满以为大局已定了。 
然而,仅仅过了一夜,窦纳乐突然接到首相索尔兹伯里的电报,要求他对已经达成的协议再进行修改:北界从联结大鹏湾和深圳湾的最短直线改为天然界线即深圳河;东界由东经一百一十四度二十六分改为东经一百一十四度三十分,向东扩展四分;南界海域因为实用价值不大,稍作收缩;西界因考虑到原定方案“不仅包括了通往广州的惟一深水通道,而且将控制珠江口狭窄水道的伶仃岛包括在内”,“可能引起列强在其他条约口岸采取的行动,有损英国利益”,所以也稍有收缩。而在北、东两面的延展,则扩占了深圳河南岸的大片土地,而且囊括了极具战略价值的大鹏湾和深圳湾全部水域。 

5月25日,窦纳乐在总理衙门将这个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新方案和盘托出,他以典型的英国绅士的风度,说原来的槁本有“笔误”之处,因此要作必要的修改。李鸿章大为惊诧:“敝国正计划在建立南洋舰队之后以大鹏湾为基地,贵国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在谈判最后关头迫我作额外让步,窃以为不取!”双方就此引起争执,相持不下。于是许应骙提出一个半推半就的妥协办法:在条约中加上“除中英两国军舰外不让他国使用大鹏、深圳两湾水域”的规定。窦纳乐明白,这就意味着中方已经接受英方的修改方案,大鹏、深圳两湾既然划归英国,那么让中国军舰使用一下又有什么了不起?大局已定,其他枝节迎刃而解,只待正式完成签约手续。窦纳乐问李鸿章:“《专条》何时签字?”李鸿章答道:“皇上在颐和园向皇太后请安驻跸,需待皇上回宫之后,降旨批准《专条》,方可签字。”窦纳乐颇为不悦,咄咄逼人:“我并不认为,因为皇上在颐和园,大清帝国的事就可以搁置起来!” 

6月2日,李鸿章再次约见窦纳乐,提出:双方签约之前,英国必须保证不在租界地设防。窦纳乐怒而拍案:“不要多说了!我国之所以要求香港拓界,是因为中国把广州湾让与法国,威胁了香港的安全,如果你能够废除和法国的广州之约,我马上可以撤回香港拓界之议!”李鸿章唯唯,不敢再言。 

6月4日,窦纳乐又来到总理衙门,厉声催促:“本公使已经报告我国政府,《专条》将于公历7月1日生效,你们到底打算在什么时候签字?” 
6月6日,夏历四月十八日,光绪皇帝在早朝之后,回到了养心殿西暖阁。 
这里是皇上日常办理庶政、召见大臣的地方。御座上方,悬挂着当年雍正皇帝御书的“勤政亲贤”横匾,匾的下面是乾隆皇帝的御制诗:“一心奚所托,为君止于仁。二典传家法,敬天及勤民。三无凛然奉,六公何私亲。四序协时月,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