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一句,话音呢喃不清,随后,就是一个问题:“鬼铃子在何处?”
  慕容轻烟的心脏一跳,却仍闭眼道:“北海,天辰宫。”
  柳严大笑一声,山巅上那无处不在的强压,倏然不见。慕容轻烟睁开眼,山上哪还有那疯子的踪迹?
  看天空,漫天阴云大雪依旧,可是更深处的阴冷浊气,却也消失无踪。
  绝壁城的居民并不知道,懵懵懂懂之时,一场劫数从他们头顶擦过去,无声无息消散了。
  ※※※
  慕容轻烟下了山,在漫天风雪中,信步前行。走出不过里许,身后苍莽大山便完全隐在风雪之后,四野茫茫,不辨方向。
  不过,她看到了,前方平原上立着一个人影,通体罩在连帽斗篷之下,暗沉的颜色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分外醒目。
  慕容轻烟没有迟疑,走了过去。距离那人还有数丈远,对方便掀开风帽。一头青丝不结发髻,只是简单扎束,垂在脑后,发际线却是经过精心修饰,一根跳丝也无,显露出白瓷般的额头,也让她的长眉愈显凌厉,便如对悬的两柄利剑,直入鬓角。
  长眉下,细长凤目中,眸子黑亮,却是似睁非睁,总有睥睨之态,甚是高傲,正是赤阴女仙!
  赤阴眯起眼睛,看着慕容轻烟走来,举手施了一礼:“多谢!”
  “侥幸而已!”慕容轻烟轻吁口气,语气中透着疲惫。
  见她这模样,赤阴主动上前一步,挽住慕容轻烟的臂弯,同她一起前行。这动作对她来说已是亲热的极致,她对慕容轻烟总与他人不同,因为这个女修有许多让她佩服的本事:“教主那边请你过来,从柳观这里下手,真是神来之笔。有柳疯子在此,事情复杂不说,还给伊辛两个上蹦下跳的借口,如今妹妹劝走柳观,我们这里再稍稍透露消息,连敲带打,总能让他们消停一些,我在这绝壁城也好过多了!”
  慕容轻烟微微一笑,尚未说话,便听赤阴又道:“更重要的,是有这么一个契机,正可把意思传到那位菩萨耳目之中,与我家神主两家把话说开,仔细商谈,不至于伤了和气,这里面,妹妹功莫大焉。”
  “赤阴姐姐。”
  “嗯?”
  “类似的话以后便不用对我说了。”
  慕容轻烟望向风雪弥漫的天空,轻轻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此次我到绝壁城来,只是为人带个口信,顺便走亲访友,游历山川。至于其他的什么事情,我不清楚、不知道、也不感兴趣!”
  赤阴瞥她一眼,笑道:“当世第一‘灵巫’,怎么尽说这种丧气话?据我所知,普天之下六位神主,除了佛祖道尊当真是‘天地生后不得见,只有神位在人前’,其余四位,可是或多或少都与你牵系着……”
  “姐姐,慎言!”
  慕容轻烟以指比唇,神色严肃。
  见赤阴不以为然,她想了想,说:“知道天底下‘灵巫’成百上千,可偏偏是我成了这所谓的第一么?那正是因为我什么都……
  “不、知、道!”
  
  第103章 感应
  
  余慈师弟见信如晤:
  城里气氛沉闷,为兄实在憋得厉害,干脆写几封信,发发牢骚。其余信笺并附在后,请宝光师弟以传讯飞鹰带回山门,若他忘了,师弟你提醒一声,多谢。
  师弟正修炼贯气法,为兄帮不上忙,遗憾得很。这种玄玄乎乎的玩意儿,练成是了不起,练不成也不稀罕,倒是解师叔的《玄元根本气法》,乃是宗门公认的良法,这个机会最好还是把握住。师弟正是在通神初阶和中阶之间,由‘分识化念’转向‘洗炼阴神’,由后天法转向先天法的关键时期,此时把基础打牢,日后结丹,恐怕要比为兄顺利多了。
  天裂谷动乱已近平息,绝壁城这儿多日未见妖魔,不过听长辈讲,还是有些妖魔精擅潜踪匿迹之术,又及时适应了谷上的气候,潜入内地。昨日还有强力妖魔伤了净水坛的伊辛和尚,前些日子为兄在城中亦有所感,但转瞬即逝,止心观虽离天裂谷尚远,但防御相对薄弱,师弟又喜欢出观修行,还要小心为上。
  南松子可有消息?照理说他阳神未成,又失去肉身,阴神最多坚持百日便要消散,需防他狗急跳墙。
  不知梦师妹身体状况如何?虽然我也去信询问,但梦师妹向来轻描淡写,想必不会细讲。若她伤势有反复,务必告知。
  ……
  余慈读过信笺,不由失笑。这封信怕真是李佑在百无聊赖之际写就的,信马由缰,想到哪里说哪里,流水账一般。不过,余慈还是注意到了,信中提到伊辛和尚,说是为妖魔所伤。
  这是障眼法吧。
  深知其中内情的余慈,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不过,这和尚若是要以自残的方式来掩人耳目,难道是他也觉出风声不对了?那还真是可喜可贺呢。
  余慈还是将此事放在一边,暂时插不进手去的东西没必要多想,他现在的重心完全放在贯气法的修行上,更准确地说,是放在符箓“成窍”和“通窍”的关键点上。
  发现符箓的“窍眼”,相对对他前面十多年修行来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成功“分识化念”,进入通神境界。要知,他前面多年修行,根基除了一部寻常的“九宫月明还真妙法”外,大部分倒是借助符书上的道理,慢慢摸索出来的。他的修行基础,早与符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符法修为上的进步,便是他整体修为的进步。这进步是由内而外,浑不着意,自然而然发生的,便如同捆在一起的炮仗,一个环节点火,便噼里啪啦连成一串,一发而不可收拾。
  这段时间,余慈已经完全痴迷了进去。左也是符,右也是符,醒来是“窍”,睡去是“窍”,完完全全陷在“画符需知窍”的理念里,且不断践行验证。
  天色已晚,经过一整天的练习,他的身体已经很疲累了,不过他又一次伸出手,静心澄意,曲折间画出他现在所知的最复杂的符箓。
  上有飞鸟迂回,下有猛虎出山,二者统摄一切飞禽走兽生灵之气,两侧更有星图分张,规划出天地寰宇的结构位置,中间以籀文的“鉴”字做结,象征明光如镜,映彻大千。
  正是五方通灵符。
  余慈一直在刷新着他对符法的认识,在“窍眼”的把握上,也愈发地深刻:“窍眼”很重要,可若只抓着窍眼,忽略其它,也不应该。
  窍窍相通,气聚含灵,是符箓有灵应的关键,可符箓中的窍眼,却也不是凭空捣出来的。而是通过“书图象”一节,以繁密的笔划牵引罡气,疏导回环,自然顿挫而成。否则,在此基础上的“贯气法”也不必叫“贯气法”,直接叫“贯窍法”得了。如此“布精气”、“书图象”两个要素相辅相成,才是画符技法的真义所在。
  图象笔划引气成窍,使得精气布满;精气流注窍窍相通,以致图象通灵。
  此即“成窍”和“通窍”差别和联系。这一点,余慈不是悟的,而是在成千上万次的刻苦练习中,一点点琢磨出来的。
  随着符纹图画益渐丰满,余慈愈发地畅快,只觉在“成窍”和“通窍”两大原则形成的“河道”之中,神意元气便如滔滔江水,冲折回环,只需要略略着意,窍眼便自生其中,更有精气穿流其间,比原来全神贯注时还要来得精微玄妙。
  王八拳抡出去是一拳,沉腰坐马力贯拳锋也是一拳,可这两拳威力,相去何止霄壤?差别不是别的,只是一点窍门罢了!
  不只是灵符通了窍,便是余慈自己,何尝不是通窍了也!
  转眼符成,灼灼灵光呈螺旋状急速扩散,满溢小谷,更视山崖巨岩如无物,穿透进去,附近的生灵反应如流水般反馈入心中,清晰而深刻。余慈闭上眼睛向后仰,直接倒在枯草平铺的土地上。
  疲倦翻涌而上,他很想就这么大睡一场,不过他还是支撑着,维持似醒非醒的状态。
  五方通灵符的效力依然在持续,将周边生灵的动态传导入心间。不知不觉,余慈的神魂感应开启,以他本人为中心,一组巨大的“同心圆”铺开,中央的微光闪烁,驱动外围“圆环”,像是雨后湖面,向外扩张。
  一向内,一内外,两边的感觉交叠,事情发生了很奇妙的变化。
  五方通灵符所捕捉到的周边生灵信息,经过“湖水”的冲刷过滤,愈显得层次分明。经由这么一回,那些概略的气息源头,也就是周边的飞禽走兽倒似在心中活过来一般,栩栩如生:跳跃的麻雀、奔跑的野兔、飞翔的雪雕——这些形象也许混杂些了想象,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