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鲁虽然也是一位人才,然而在此当断之时,闻知两人所语,皆有一定道理,一时不能决定。正在张鲁犹豫不决之时,北风凛冽,鹅毛般的雪花纷飞,张鲁大喜过望,与董昭等说道:“大雪阻路,十日之内必然无忧。”
张鲁因为城中辎重无法带走,将其贱价变买,与蒋干、董昭等人每日饮宴于府中。守兵见主将如此,防备更是松懈,又因天气寒冷,上城墙巡视士兵少之又少。
朱恒等将率领大军到达西凉城下,此时天气寒冷,滴水成冰,城下积雪甚厚,士兵手持长械,无法攀上城池。朱恒亲自率领亲兵三千,手持短刃攀登云梯上城,迅速打开南城门,接应诸将所部入城。
城中守军因为天气寒冷,皆在房中烤火,外面北风肆虏,朱恒大军进城大半,城中守军方才发觉。张鲁等人尚在府中饮酒作乐,全然不曾想到朱恒所部如天兵下凡般,没有任何警讯,竟然全部被重兵包围。
城中守兵渐次闻警,在城中巷战,此时士兵装备开始显现威力。诸葛亮因为北方天寒,作战时军士持械常被冻伤,请兵甲研究院研究挡寒之物。研究院根据北地特点,设计出一种特殊的手套,手背处以厚棉,手心、五指用薄棉,士兵冬日行军兵械之苦锐减。金旋见到样品,大赞构思巧妙,命令各郡制造棉手掌二十万副,配置于北地各郡士兵。
西凉守兵空手持械相斗,未几时双手皆被冻得麻木,自然不是朱恒所部对手,巷战未有几时,西凉守兵已无相持之力,为朱恒所部围困,无奈之下,大都弃械投降。
张鲁、董昭、蒋干三人见势不妙,指挥府中亲兵欲要突围,此时朱恒大军早已将此府团团围住。张鲁抵挡一回,见势力悬殊,对董昭、蒋干道:“如今战无战力,退亦不能,若要保全性命,只有投降一途,未知两公意下如何?”董昭、蒋干闻言,知道除了投降再无别途,无奈下率领部下投降。
朱恒见三人归降,待之以礼,并派手下亲兵保护三人家小。张鲁道:“大雪封路,未知朱将军如何到达此地?”朱恒道:“用兵之理,以出人意料为取胜大道,其实此次前来,只不过是诸将怒力,士兵不辞劳苦而已。我军若是等待雪化之日行军,战机贻误,诸公皆为大才,胜负未可知也。”
张鲁等闻言,道:“闻朱将军一言,才知贵军取胜之道,非一人之谋而定,兵将都如将军手下,贵军当天下无敌也。”朱恒笑道:“过奖。主公手下精兵如云,我等部下在我军中只能算是中等之兵,若是将军见到关羽将军所部,才知道什么是天下精兵。”
张鲁闻言,叹息道:“我等虽然久经战阵,如今方知战力强弱,非主将一人所为,而是兵将用力之故。”蒋干、董昭皆为曹操旧将,随曹操征战日久,向来以为曹操所部就是天下精兵,如今听闻朱恒之言,才知道金旋之所以天下无敌,绝非侥幸,的确是兵精将勇。
张鲁因为饮宴时衣着较少,仓惶间率领部下作战,未曾穿着厚衣,竟然染上风寒,次日卧床不起,朱恒遍请军中良医及城中名医为其诊治,但是药石无效,拖了十余日张鲁病亡。
张鲁临亡之时,唤董昭、蒋干等到府,守着家人道:“久后天下必为中王所取,诸公当辅佐中王,勿有异心,他日必然富贵。我一生尚算知兵,临死之前,能见到中王如此精兵,使我眼界大开。唉,当日若是直接投降中王,也未有今日下场。”说完,托家人于董昭、蒋干两人,闭目身亡。
朱恒雪夜行军,三日三夜攻破西凉,得其城降兵三万,诸葛亮闻报大喜,使人赴徐州表述朱恒功劳。金旋加封朱恒为虎威将军。西凉郡划为金旋领地,因其城接壤北胡,诸葛亮命令马超率领三万精兵驻守西凉,余军皆返回天水,整兵休养,准备开春后攻打安定。
迷当大王、柯比龙返回蛮部后,蛮王彻里吉得知马超消息,急赴西凉拜见马超。马超出城三十里相迎,彻里吉道:“前闻恩公与曹操交战之事,欲要出兵相助。怎奈韩遂投降曹操,阻住去路,无奈退回本部。后来又闻传,说恩公大败,匹马逃逸,不知所向。我派人打探恩公消息,虽闻恩公投入中王麾下,却无确切消息。前些时日,蒋干前来游说,说恩公之仇人不是曹操,而是金旋,为其愚弄,因而派遣大军参战,意要为公复仇。天幸恩公无恙,前日闻手下回报,才知受了蒋干愚弄,今日前来请罪,请恩公勿要见责。”
马超道:“多谢大王美意,我父子惨败,部下四散,
彻里吉在西凉盘恒几日,马超极尽地主之谊,两人感情融洽,结义为兄弟。彻里吉因为诸事缠身,不能久住,在西凉小住几日后率领部下返回。
金旋因北蛮诸国畏惧马超之威,不敢轻易侵犯,任命马超为平北侯、平北将军,虞翻为军师,率领所部兵马三万,镇守西凉,统领西凉、天水、安定三郡防务。又任命刘巴为西凉太守,朱灵为西凉守备。
第八十五回 铁盾兵阵
天水、西凉失去后,曹操西将只剩下长安、安定两郡。null3z中文关羽大军屯于弘农,又截断了长安、安定与洛阳的通道,长安形势顿时变得严峻起来,曹昂忧虑万分,召集城中各位文武相商对策。
司马懿近日思忖破解办法,已多少有些心得,见曹昂发问,说道:“诸葛亮平定西凉后,天水驻军已无后顾之忧,必然会全力攻取安定。钟会所部只有五万兵马驻守安定,必非诸葛亮大军对手。诸葛亮所部若是攻下安定,与关羽、姜维两部大军呈合击之势,长安危在旦夕。纵观诸葛亮、关羽、姜维三路大军兵势,以姜维所部兵马最弱。长安守兵共十一万,可以与姜维对敌。如今可速派人赶赴洛阳,让二公子派兵攻打弘农,使关羽所部不敢轻出。我率领大军八万攻打姜维所部,姜维兵马兼辖下弁、汉中、上庸三郡防务,其军虽众,然而分散于三郡之地,我军全力拼战,可以取胜。汉中势危,诸葛亮必会分军救应,安定之危可以立解。此“以攻为守”之计。”
司马懿足智多谋,料敌如神,几次事情发展皆为其说中,曹昂心中暗自敬佩此人,不敢再不纳其言,派人绕开弘农,急赴洛阳,请曹丕出兵攻打弘农,牵制关羽大军。
随即与夏侯渊、司马懿商议,分派长安、安定两郡兵马。命令钟会为主将,贾诩为军师,统领王睿、吕虏、夏侯懋等将共五万大军驻守安定;曹昂、夏侯渊、夏侯霸、朱隽、司马孚、韩遂率领五万兵马驻守长安;司马懿为主将,统领王双、李典、于禁、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率领大军六万攻打汉中。
吴城之失后,金旋忘羊补牢,命令诸路大军分兵驻守邻近内郡。汉中临近下弁、上庸两郡,姜维派王平率领二万兵马驻守下弁,张嶷率领二万兵马驻守上庸,自己率领魏延、谭雄、李严等率领九万大军驻守汉中。
长安至汉中路途之上,有一处关隘,为两郡必经之地,名曰散关,防务简陋,比营寨略强。姜维因为下弁、上庸两郡防守空虚,担心被司马懿算计,绕开汉中攻击两处内郡。命令李严、谭雄两将率领四万大军驻守汉中,与魏延引五万大军前往散关,迎击司马懿所部。
司马懿大军正在急急赶路,细作前来报告,道:“姜维留下李严、谭雄两将驻守汉中,与魏延率领大军已进驻散关。”司马懿闻报,心中暗喜,心道若是姜维牢守汉中,自己手下兵力不及姜维所部,必然难以取胜,今姜维分兵,其势已弱,正是用兵之时。
姜维所部到达散关后,布置手下士兵加固城防,多备滚石檑木,准备迎战司马懿所部。魏延也是文武全才,因为姜维分兵,以弱势兵马迎战曹军,甚为不解,对姜维道:“我大军如今分兵势弱,以五万兵马迎战曹军六万兵马,势力相当,兵力稍弱,未知伯约为何弃长补短?”
姜维笑笑,充满朝气的脸上充满了自信,道:“司马懿足智多谋,若是以多兵与战,其必会避实就虚,或攻击汉中各县,或乘虚攻击上庸和下弁,则我军被动。如此可引诱其与我部决战。我部人马虽略少于彼军,但是我军装备、武器、士气均高于彼军,相战赢面甚大,况且我等有散关为据点,可守可攻。司马懿老谋深算,此战我等须要同力协力。”
魏延闻言,方知姜维分军示弱,原来有这许多道理,道:“伯约大才,胜于我多矣。待到两军交战之时,我必追随伯约,拼力击败曹军。”
次日司马懿大军来到城下,扎下大营,稍事休息,随即率领大军来关下挑战。姜维、魏延整兵出战,两军对圆,魏延勇冠三军,相继击败曹将李典、于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