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莉黎明时起身,只觉浑身酸痛,下体更是疼痛难忍,几乎无法下地。艾莉因为金远不辞而别,召来侍女询问情况,得知金远在照顾她就寝后离去,怒意渐消,想起昨夜的欢爱,又有些挂念起他。
女皇当日未曾上朝,在寝室处理政事。傍晚欲召金远进宫,但想起昨夜在欢爱时所承受的痛苦,又有些担心,因此犹豫了几日。几日后,女皇身体恢复,因为挂念金远,寝食不安,反而消瘦下来。
金远与女皇狂欢之后,因为见到女皇受苦的样子,有些后怕,但是事已至此,只得顺其自然。几日未闻女皇上朝,金远知道那日有些孟浪,如对待般的对付女皇,定是让女皇受创不浅。
金远最初刻意接近女皇,无非是为了此次出使目的,如今计谋得逞,占有了女皇身子,心情反而忐忑不安。人的感情就是这样,往往在无意中失去和得到,金远本来有心骗取艾琳的感情,不料在这个优秀的女人面前,自己也同时陷了进去。
这日听闻女皇上朝,金远禁不住相思苦处,上书欲要入朝晋见女皇。女皇此时也正挂念金远,闻金远上书求见,知道他尚不是那种薄情寡意之人,让他入朝晋见。
两人的情事虽然隐密,但是女皇身边的侍女何等样人,金远与女皇那一夜,她们虽然不敢偷窥,但是房内的声音和两人的状态,不须多言,她们也能猜出个八八九九。侍女既然知道,朝中很快就出现流言,因此金志上朝之时,雅国文武瞅向他的目光与上次大不相同,其中有羡慕的,有嫉妒的,当然也有真正忠于女王的老臣,赞叹女皇确实极有眼光。
金志今日依然身着儒衣,洒洒脱脱的上朝,也未提及上次所言之事,只是语气平稳的向女皇问安,见女皇政事颇为繁重,又问安一次,欲要离朝回返驿馆。
女皇因为一直忙于政事,在感情方面考虑不多,因此如今一旦投入,就如熊熊烈火,难以熄灭。如今的她在感情方面或许比不上一个普通女人,被金远夺去贞洁之后,几日里她的心里满满的全是金远的影子,金远给她带来了难以忘记的痛苦,也让她品尝到了难以言述的欢爱。看到金远洒洒脱脱的样子,女皇的眼睛从他进殿就没离开过他,所幸有珠帘掩饰,否则文武百官早就看出不妥之处。但是这些逃不过侍女们的眼睛,她们之间相互会心一笑,都知道女皇确实爱上了中国这位英俊的皇子。
看到金远欲要离去,女皇心中一急,脱口说道:“且慢。”整个殿堂顿时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隔着珠帘看了女皇一眼之后,眼睛定格在金远身上。
金远心底心花怒放,但是表面上却冷静如初,从女皇略显颤抖的嗓音中,他意识到女皇的心中已经深深烙上了他的影子。金远此时非常理智,道:“女皇雄才伟略,政事繁忙,我身为外国使者,在此旁听贵国处置政事,颇有不便。我现今在朝下等候,女皇处置完政事,我正有要事向女王单独禀报,女皇若有指示,可以待会再谈。”
女皇话出口后,不由后悔不迭,若不是金远随机应变,她真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大凡热恋中的男女,男人变得欲来欲聪明,而女人却变得越来越简单。金远一席话,让她倍感温馨,金远既照顾了场面的事,提醒她以政事为主,巧妙的将女皇的相思掩饰过去,又以有事禀报的借口,暗示可以单独与女皇会面,慰籍两人的相思之情。
女皇因为挂念金远,尽管几日未曾上朝,诸事皆草草了事,待到退朝以后,让侍女将金远唤到御书房。金远在外等待多时,闻女皇相请,立时随从侍女进宫。
女皇因为宫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初更之时,所有男人必须离开皇宫,在此次与金远相见前,对侍卫长说:“金远为中国皇子,又是此次使者,代表中国而来,因此国内有些规矩不适应于金远,你等牢记此事,若是因此影响我国与中国的关系,唯你是问。”
侍卫长跟随女皇多年,早已将女皇心思揣摩透彻,闻言后躬身小心说道:“陛下但请放心,小的自然明白。”看着女皇步入宫殿,侍卫长会意的笑了一笑,笑意中略含些嘲讽的意思。不过此时女皇已经入殿,未曾注意侍卫长意味深远的笑容。
在御书房里,听着门外传来的脚步声,女皇的心不自觉的吊了起来,在马上可以与金远独处的时候,除了羞涩之外,女皇的芳心异常紧张。
感情的确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若是金远一味巴结女皇,效果或许不会很好,金远若即若离的状态,让女皇有一种会失去他的紧张感,因此她想做得完美一些,不想留给金远一点坏的印象。
实则女皇如此做法,反而更容易失去金远,一方经常迁就另外一方,将造成感情的失衡。如今金远也是头脑发热的时候,与女皇心情相仿。
女皇屏去身边的侍女,与金远四目相对,未见面觉得有满腹的话要说,待到见面之时,却觉得千言成语,不知从何说起。实则此时无声更胜有声,两人从彼此心灵的窗户中解读对方的内心世界,这一刻表面的宁静,掩饰不住彼此内心的热情。
金远壮着胆子,走到女皇跟前,见女皇的座椅甚为宽大,坐在女皇身边,轻揽住她的香肩。女皇的娇躯颤抖了一下,金远亲呢的动作让她感到差涩不安,她不自觉的环视了一下门口,见门扉紧闭,侍女们不可能看到室内的景象,才稍微安下心来。
第二百八十回 马上英雄(八)
各将未闻金旋招降将令,丝毫不曾手软,将近一个时辰,在天黑之前,将北胡兵马歼灭干净。此场大战,中国军阵以牺性不到四万人的代价,尽歼北胡精兵四十万,北胡各部落就此势落,再无与中国军队一战的能力。
西凉之战尚未打扫完战场,金旋统领马超部、赵云部、张苞、关兴部,共二十四万精兵,迅速从西凉东上,沿乌孙、龟兹两国军队退路支援安定,意欲将两国精兵歼灭。
甘宁、朱恒听闻西凉大捷的同时,金旋军令传来,命令安定守军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倘若联军往北撤退,尾随其后,等候西凉大军杀来,然后两军夹攻,重创联军。
联军此时不足十六万,已经没有攻打安定郡城的能力,之所以没有撤退,只不过是起到策应西凉战场的战略目的。西凉大战败讯传来,乌孙王、龟兹王大惊失色,会集众将商议。
乌孙国大将乌尔巴以前曾经师从汉人,一身武艺多为汉人所传,又授过中国数家兵书,因此颇有谋略。乌尔巴出师之时,其师父对其说道:“为师兵法武艺,在中国只是中下之人,你以后若与中国为敌,得胜之时,当以仁慈为上,失利之时,当以速退为上。”
此时形势危机,乌尔巴想起其师言语,立起身道:“我军今日势危,当以速退为上。中国兵马行军速度极快,因此我军应当防备西凉守军断我后路。”
龟兹王道:“未料里吉单于四十万大军一朝灰飞烟灭,与中国兵马交战如同噩梦,上次战败,记忆忧新,我同意乌尔巴将军之言,应当速退。”
乌孙王在军事上向来依赖乌尔巴,龟兹王亦如此意见,乌孙王随即下令,命令全军尽弃辎重,全速回返国内。众兵听令后,人人兴高采烈,纷纷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国内。
安定细作此时密切注意联军动向,听闻联军收拾行装,火速来报于甘宁、朱恒,两将闻讯大喜,传下军令,准备行动。诸军因为西凉大捷,倍受刺激,求战之心颇为急切,闻得军令没有多时,大军早已准备妥当。
联军因为担心后路被截断,收拾完毕后,连夜行军。甘宁、朱恒引领精兵八万,尾随其后。次日清晨,甘宁部为联军细作发现,乌孙王闻讯大惊,急召乌尔巴将军前来。
乌尔巴道:“安定守军既然行动,西凉兵马一定会配合其行动,我军既然退意已决,应当火速行军,但是方向须做些调整。北上路口大路有二条,一条通往西凉,一条却是通往北胡之路,我意绕路北胡,必然会大出中国兵马意料。倘若走西凉之路,待行到半路,前有重兵,后有追敌,我军遭受前后夹击,必然支撑不住。”
乌孙王下令,命令乌尔巴统领五万兵马断后,与龟兹王统领主力迅速往北胡方向行军。乌尔巴虽然不愿担负此任,但是既然奉命,也得遵令而行,引领部兵,在要路排好兵阵,拦截安定追兵。
甘宁部为前军,突闻联军有兵马拦路,知道行藏已露,命令部下排列军阵,也不待朱恒后军赶来,往前冲杀过去。甘宁部苗兵随军已久,战斗力已经大大提升,这一场大战,足以展现苗军已非昔日阿蒙。
甘宁部与联军断后部队兵力相若,但是两方士兵心理殊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