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黄梁三国-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蕃兵马进行强力进攻。
吐蕃兵马前方交战受阻于太史慈,两侧、后军则遭受中国优势兵力攻打,因为整体战斗力远远不如中国军队,因此交战未有半个时辰,吐蕃兵马开始溃散,中国兵马趁势发威,对吐蕃士兵进行残酷的屠杀。
而太史慈在阵内,集结后军兵马,开始对松赞部下进行步步蚕食,松赞身边大多为亲兵,战斗力优于吐蕃其他士兵,因此战况激烈。太史慈见战况虽然有利,但是部下损伤严重,命令亲兵传令,从外围挤压吐蕃兵马,又搬来巨驽等物,对松赞部下进入远程打击。
松赞部此时摆成圆形阵势,人马密集,巨驽一经发射,顿时现出巨大威力,巨驽似标枪般大小,前端锐利无比,为寒铁所制,机簧皆为巨型,威力巨大,巨驽所到之处,吐蕃士兵死伤一串。
松赞冲突几次,均被太史慈率军击回,最后一次统兵冲击,被巨驽击中,高原枭雄顿时魂飞九天。松赞战死后,部下亲兵士气顿失,如无头苍蝇般乱成一团,被太史慈部下精兵逐一分割击杀。
将近天黑之时,战局已经结束,如血的夕阳映着战场上的血籍,尸首横七竖八,令人惨不忍睹。中国士兵正在忙碌收拾战场,救治伤员,部分士兵挖掘大坑,准备掩埋吐蕃士兵尸首。
关羽、张飞两人策马奔至松赞尸首之前,关羽跃下马来,看着松赞死不瞑目的惨状,道:“陛下曾言,倘若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一种合理社会制度,世界上必将远离战乱。想当初松赞驰骋疆场,所向无敌,如此英雄人物,落得如此下场,甚是可悲可叹。”
关羽说完,命令亲兵将其厚葬,亲自手书“故吐蕃王松赞之墓”,又为战死吐蕃士兵手书“高原之战吐蕃士兵合墓”。又命太史慈部护送牺性将军尸骨,运到云南郡安葬,金旋命在云南郡东北处小山上设立陵园,亲自题名,为“吐蕃战役纪念碑”。
第一百八十一回 高原魔王(五)
此战中国以损失二万余的代价,全歼吐蕃主力十五万,基本将吐蕃战斗力摧垮,但是关羽因为坚持不招降败兵,不留一个活口,被吐蕃百姓称为“高原魔王”,小儿闻其名不敢夜啼。
松赞死后,其部落士兵随其全军覆灭,吐蕃六大部落已亡三族,只有赤那部落、沙当部落、乌那慈加部落尚拥有近十万兵马,聚集王城,意欲固守。王城内流民因为粮草被太史慈部劫走,只好远走他乡,赴西南方部落求生。
西南方为沙当部落、乌那慈加部落领地,此时尚存有许多粮草、畜群,勉强凑起若干粮草,运送至王城充作军粮。因为粮草缺少,许多吐蕃百姓饿死路旁,目睹令人心中发酸。
关羽在石城休整几日后,派遣甘宁、太史慈两将统领部下劫掠吐蕃其余部落,让姜维驻守石城,与张飞统领精兵直逼吐蕃王城。
甘宁、太史慈两将因为吐蕃百姓生活无依,心有不忍,临行前对关羽建言道:“吐蕃百姓流离,无衣少食,我军可否放出一些粮草,以收民望。”
关羽微笑道:“两位宅心仁厚,吐蕃百姓之苦,我也深为怜悯,然而吐蕃百姓与士兵为一家,若是放粮于民,实为放粮给敌军。以后攻破王城,陛下设郡派官,然后放粮于民。‘魔王’之名我背负,仁慈之名让于陛下。”众将闻言,方知关羽用心良苦,不惜背负骂名。
甘宁、太史慈各自引领部下,如风卷残云般攻击吐蕃南部、西部各部落,粮草、畜群皆劫为军用,一时间吐蕃百姓生活无依,只能以草根等物充饥。各部落因为粮草缺少,王城兵将军粮亦成为严峻的问题。
关羽此时胸有成竹,并不急于用兵,待甘宁、太史慈完成任务,命令两军急赴王城城下参战。甘宁、太史慈两军前来,攻击兵力猛增为二十四万。王城守军显得兵力单薄,士气大落。
城中粮草经过太史慈前次洗劫一空,后来虽经西南方诸部落接济,此时被关羽、张飞两军只围不攻,守兵坐吃山空,城中粮草只余下三日之用。三部落首领因为形势严峻,一同商议。
赤那部落首领拉也齐年龄最大,在吐蕃国内威望颇高,说道:“吐蕃合国兵力只余王城守军不足十万,城中粮草将尽,诸部落皆为中国兵马攻陷,如今粮无外援,我军亦为一支孤军,如今我军只有突围一途。”
沙当部落首领飞蓬年约五十,为吐蕃著名武士,在吐蕃国内声名昭著,沉吟半刻,道:“突围一事,似乎是目前唯一出路,但是我军突围后,将至何处落脚?中国骑兵速度极快,若是被其追上,分而歼之,我军更无战力。我意明日背水一战,便是失败,也要死在战场上。”
飞蓬说完话后,室内寂寞无声,因为大家心中明白,面对精锐的中国骑兵,出逃一路异常艰难,而飞蓬所讲的背水一战,无异是以卵击石。如今守不能守,逃不能逃,战不能战,摆在吐蕃守军面前的,似乎除了死亡,再无其他办法。
次日,吐蕃士兵没有任何动静,中国兵马似乎知道城中窘状,只是派出重兵拦住道路,并未发动攻击。三位部落首领巡视城防,望着城外兵甲整齐的中国军队,心都沉了下来,面对这样的威武之师,吐蕃实在没有一点取胜的机会。
城中只能再挺两天时间,飞蓬决定整兵出战,因为他不想做一名逃跑的勇士,要死也要死得光荣。他向拉也齐等人说明战意,未等拉也齐等回答,转身出门,召集部落勇士。
飞蓬部下只有三万士兵,战斗力却异常强悍,飞蓬一吹号角,部下迅速集中起来。飞蓬面对这些族中精英,大声道:“中国大军兵临城下,诸位都是我族中勇士,我今欲出城与敌人决一死战,谁敢与我出城,便是我族中男子汉。”
众士兵闻言,心中一热,齐声道:“至死追随首领。”拉也齐等受其感染,急忙召集部下,跟随飞蓬部列阵,打开南城门,冲击拦路兵马。
南城门为张飞部驻守,张飞望见城中大军出城,命令士兵列阵迎战。关羽、太史慈两路大军在侧,闻知王城守军出城,率领部下疾奔而来,策应张飞部下精兵。
甘宁听闻守军主力出城,趁势从北门攻城,王城守军薄弱,不一时便破城而入,分兵击杀城内守军,迅速占领全城。甘宁见城中已经得到控制,命令副将引领三万兵马守城,统领余兵出城,袭击吐蕃后军。
吐蕃大军背水一战,将领用心,士兵拼命,然而战斗力毕竟相差太远,在张飞、关羽、太史慈部下精锐的合剿下,顿时显得力不从心,正在吐蕃士兵不支之时,甘宁所部又从后杀来,四路兵马合击,吐蕃军阵顿时溃散,被中国兵马断为几截,团团被围于核心之中。
飞蓬浴血奋战,所向无敌,张飞在侧看见,不由大怒,策马挺枪上前,截住飞蓬,两将厮杀将近百余合,飞蓬气力不加,被张飞瞧个破绽,一枪挑于马下。
飞蓬此时在军中地位,有如战神,飞蓬死后,吐蕃士兵如绷紧的弦一下断裂,再无反击之力。中国士兵趁势加大攻势,将剩余的吐蕃兵马分割包围,逐一歼灭。
大战三个时辰,十万吐蕃士兵成为刀上游魂,吐蕃合国男丁在此战后基本消耗将尽,王城失陷标志着吐蕃国土崩瓦解。
关羽在此战后上表,请姜维坐镇吐番,请命返回中国,临行前叮嘱姜维道:“此次征战吐蕃屠杀过重,我走之后,你等可以开仓发放粮草、畜群,吐蕃百姓定会感念陛下恩德,以后治理政事必可事半功倍。”
金旋闻知关羽如此做法,对诸葛亮道:“云长不顾自身留下骂名,而将名声留于朝廷,事事以国事为上,真乃忠义双全之大丈夫也。”
关羽此举果然为朝廷留下好声名,姜维在关羽走后,立即打开粮仓,以朝廷名义,救济吐蕃百姓。金旋又下令从北胡调节畜群若干,运到吐蕃,分给民众饲养。百姓以食为天,见中国皇帝如此行事,比起关羽所行之事,如天壤之别,对中国朝廷皆有口皆碑,齐声说好。
金旋仿造北胡各郡政制,在吐蕃设立三郡,庞统派遣官吏,元帅府派遣驻军,金旋任命诸葛诞为吐蕃兵马使,带领精兵两万驻守。又迁云南、成都等郡百姓与吐蕃百姓杂居,建立郡城、学校等,搬用北胡所行体制对吐蕃进行同化。
第一百八十二回 踏平西域(一)
吐蕃荡平,根据中国的军事计划,下一个攻打的目标为西域诸国。金旋下令,攻打吐蕃的各军各回本职,随即调兵遣将。马超部二十万轻骑兵、甘宁部七万苗兵、姜维部十万重骑兵,二十七万大军准备征讨乌孙国。
西域大大小小共有二十余个国家,乌孙、龟兹两国国势最大,后来乌孙国与龟兹国两国交恶,其余小国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