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生指南-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十个月的发展,报纸每六天出版一期,刊登一些官方的法令、各地区的消息、评论文章、奇闻轶事等等内容。在十月初,项奉还首开先河,在报纸上刊登了整版的广告,宣传四海钱庄的开张,并介绍了业务范围。从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并迅速拓展了市场。反过来,钱庄的成功,也为报纸做了广告,近两个月来,报纸上的广告正从一版不 满,逐步增加到了三版。当然,广告价格也是持续上涨中。 
  放下书信,郑玄端起茶杯来,抿了一口。茶是个好东西,比酒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张涵的带动下,饮茶和冰其淋皆风靡一时。不 过,与冰其淋差不多,张涵对饮茶也没什么研究,常拿果脯、糖、奶、蜜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煮作一堆。饮茶不像饮茶,倒颇类似甜点了。 
  郑玄饮茶,学自于荀彧,却是张涵最初传下来的原版正宗绿茶。眯起眼睛,品味着唇齿间的清香,郑玄若有所思。张涵这次来信,他早有所预料,但没想到会这么早。嗯,青、冀、幽、并四州,再加上半个兖州,琅邪国和河内郡,张涵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天下,也许张涵觉得到时机了…… 
  郑玄沉思了良久,忽然说道: 
  “仲云,将军可还有什么话,没有?” 
  在私下里,郑玄始终直呼张涵的表字,并非是托大。初结识时,郑玄便是如此称呼张涵。时至今日,身份虽有不同,可交情依旧。郑玄也曾思量过是否合适,可他在书信里稍微流露出一点意思,就被张涵嘲笑了,一气之下,也就延续了下来。不过,郑玄在公开场合却极有分 寸。    凌耐心等了半晌,心中实有些 
  安。想将不其学乡改成正式的太学……呃,错了,I郑玄的支持,是难以想象的。见郑玄并不动怒,张凌就放下了一半心 事。只要有的商量,那就好办: 
  “郑君,将军吩咐,一切事宜由郑君作主,我一定全力配合……”
  “仲云,请你回秉将军,学乡正规化的事,我觉得,事情可以做,但不必张扬了。至于……” 
  太学就是大学,名字怎么变,实质都是一样的。此时,时机尚未成熟,实不宜轻举妄动,招致天下人侧目。至于说张涵希望能够在学乡里增加一些《五经》之外的科目,郑玄还有些犹疑。踌躇了片刻,他没有说下去: 
  “这样吧,我给将军写封信说明一下,要麻烦仲云梢后来取 了……” 
  …… 
  送走了张凌,郑玄呆坐了好一会儿,茶水凉了,余香已微不可闻,一抹斜阳透过窗户,照在桌子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父亲!” 
  “哦,是恩儿呀!” 
  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醒了郑玄,不用说,那是他的独子郑益恩。郑玄早年一心求学,直到学成返乡,才生下了这个儿子。老来得子,郑玄对郑益恩的期望自然很高。幸好,郑益恩天资聪颖,为人勤奋好学,郑玄也很是欣慰。 
  “父亲,饭预备好了!” 
  “不忙!恩儿。你来看看这信。” 
  “是!请父亲稍等片刻!” 
  郑益恩双手接过了书信,细细一览,原来是将军地手书。将军的行书越发雄奇秀美,郑益恩不觉用手指描绘了两下。随即,他就反应过 来,专心致志读起信来。张涵在信中很客气,问候了父亲的身体,又老生常谈。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做官,还说他最近写了一幅很满意的字, 嗯,张涵有意将学香正规化,辟郑玄为祭酒……郑益恩快速地流览了一下,就翻了过去——父亲让他看的应该不是这些。 
  果然。郑益恩在后面找到了——张涵希望在学乡增加管理、经济、法律、冶炼、机械、博物、物理等科目。在信中,张涵还详细介绍了各科目要学习的内容。难怪父亲会犹豫,郑益恩自己看了,都觉匪宜所 思。法律还好,大汉律繁多复杂,需要长期学习,张涵针对司法的改 革,郑益恩也曾听说过。对精通大汉律的人才,张涵求之若渴。 
  可是,经济、冶炼……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地? 
  书信看完了。郑益恩却没有说话,将书信合拢在一起。他沉思默想了许久。郑玄并没有催他,耐心等待儿子想清楚。对于此事。他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大汉律可以增加。不过,郑玄希望看看儿子是如何考虑的。 
  ———————————————————————————— 
  左丘亮在临  大小也是个人物,可偏偏就有人不给他面子。他这里话音未落,就有人大声读起了《经国济民》的一段文字: 
  “子钱家(高利贷者)吸血抽髓,无所不用其极。富者借之,则富者变穷;穷者借之,则  儿卖女……” 
  左丘亮闻言大怒,子钱家的名声可不好听。左丘家放贷大体还是守本份的,五分利是高了点儿。可大家多是如此,孙桐凭什么往左丘家身上泼污水: 
  “孙桐!你不要乱讲话!我左丘家可没放过子钱!” 
  “左丘亮,我是在读文章,可没有指名道姓,难道这茶楼是你家地不成,许得你读,不许我读?” 
  孙桐却不在乎他,左丘亮愤恨已极,却无言以对,两只眼睛瞪的老大,紧紧盯着孙桐。孙桐笑眯眯地看着他,手里捏了把汗,脸上却不动声色。他看左丘亮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想不到左丘亮会如此生气。不过,输人不输阵,心里再吃惊,他也不会表现出来。 
  “啪!”左丘亮一拍桌子,“孙桐,你有种!算帐!” 
  见左丘亮灰溜溜的走,孙桐做了个鬼脸: 
  “乖乖,脾气不小!” 
  孙桐的怪模怪样,把他同座的好友都逗乐了。宋文光性格更稳重些儿,莞尔过后,不免责备孙桐两句,孙桐笑笑,辩解说: 
  “我也没想到左丘亮会这样……” 
  “孙贤弟,你也不看看你在读哪儿段,事关左丘家的名声,他能不急嘛……” 
  见宋文光还要数说,王徽连忙岔开了话: 
  “算了,老孙也是一时口快。对了,你们说,将军怎么会想起来,开这四海钱庄的……” 
  “怎么,不好嘛?” 
  “也不是,可这不是与民争利嘛?!总觉得有些……” 
  “这个……” 
  孙桐也说不上来。按书上的道理来说,这确实是与民争利,可他又觉得,这钱庄是有道理的。至少,钱庄有利于民。至于,与民争利,为何还会有利于民,那就不是他能够解释清楚的了。一急之下,孙桐也顾不得许多: 
  “王兄,我也说不明白,可是,要是你现在需要去借钱,你会去哪里借呢?” 
  王徽一愣,转眼间便笑了起来,那还用说嘛,当然是去钱庄借钱。说到底,还是钱庄地利息低廉。 
  钱庄的利息相对要低不少。一个月期地借款才收3%的利息;三个月地借款利息只收7。5%;半年期的利息不过是12%;一年期的利息仅为18%;两年期的利息就收32%;三年期的利息为42%;四年期的利息为52%;五年期的利息为60%。换言之,年利润率依次为:一月期36%;  50%;半年期24%;一年期18%。依此类推,借款时间愈短,年利率也不会比私人借贷利息高。 
  此外,为了给农户提供方便,钱庄还提供小额低息贷款——对担保的要求不高,甚至无实物担保也可以,偿还不起地,还可以用劳役来补偿。贷款额度为3000钱,期限不得超出一年,且不论期限长短,年利  为10%。  此一来,当秋收的时候,若粮食价格跌地过于厉害,农户可以过段时间再卖,或者自己拿到集市上慢慢卖,而不必急于出售,被奸商压低价钱。3000钱虽然不多,也足以应付过年的开支,或春耕的需  了。  
  当然,一旦签订了借款协议,提前还本伏利,利息也不会减免多 少。而且,钱庄开张不久,还没有发放过三年期以上的贷款。 
  几人正说着闲话,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嘈杂声,就听见窗户旁边的人喊:  
  “打起来了!打起来了!” 
  众人正莫名其妙,那人又叫了一句: 
  “四海钱庄打起来了!” 
  这一声不要紧,茶楼里的客人一哄而起,拥到了窗户旁边。(未  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三卷 第四十三章 出事啦
 更新时间:2008…8…18 15:58:20 本章字数:6726
远的,只见一红衣人在场中飞奔起来,他左冲右突,了三个人的拦截。就在这个时候,从左前方另有一绿衣人疾驰而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