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西北地区同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差距很大,工业化的程度也较底,当时中再西北地区的铁路网和相应的运输能力也远远的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远远少于们川二为在现代化的西北地区所应该拥有的铁路规模,也比联工伯利亚地区的铁路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十余年间,中国和德国在吧年签订的这个条约以及后来双方签订的一系列经济合作协定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的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西北地区的铁路网的规模急剧扩大。同时,来自德国的技术支持使中国得以提前完成了全国的铁路电汽化,在中国内地,象江西、淅江和贵州之间都建有规模宏大的电汽化铁路。中国铁路得以加快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德国急需更有效率的运输工具去让中国出口更多的工业原料。而德国人为中国建立更高效率的铁路运输线的想法也恰恰符合中国政府对把矿产丰富的西北各省份和西伯利亚地区建成为新的工业基地的要求。同时,德国人帮助建设的这些铁军事上也有极大的价值和用途。这些铁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以其高效和迅速为世人所称道。
在中国和德国所签订的一系列重要合作条约中,另一个最重要的协定就是《中德工业合作补充计划》的“五年计发”这个计划由中国政府的工业部、国土资源部、能源部、国家发展改革总署与德国大康采恩集团共同负责。该计划的主旨是在短期内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可能来自印度的入侵,长期目标则是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再建设一个大的工业中心地带,以供中国长期的工业发展。
这个“五年计戎”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例如对钨和锑全都有关业务的专管,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再建设;四余座大型工厂,包括钢铁、燃料煤矿和油矿、机械、电汽、化工等重工业厂矿和发电厂。按照;吧年签订的“以货易货”贸易协定中确定的纲要所显示的那样,中国通过提供稀有矿产换取德国的技术和机械设备来实现这些计发。在当时看来。中国为这些工业基地的建设付出了相当高的成本,但实际上,由哑年至;慨年间,钨的价格翻倍,这些成本都被上升的价格所抵消。
在德国国社党上台后,同中国进行长期合作的德国公司集团和企业的合伙人将其股份转让给了德国国防部,使这些公司和企业由军方背景的私营公司变为国营公司。中国经济部长文恒与德国经济部长沙赫特签订了这个条约的另外一个补充协定《中德信用借款合同》,由中国政府向德国政府提供引乙金马克的无限期周转贷款,此外,德国向中国的技术和机械设备将由中国提供给德国国防部的3亿金马克周转贷款实行现金交易。这标志着中德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同时期。”为以后的“中德同盟”奠定了基础。
而德国最终选择同中国结盟,除了因为中国对德国在经济上的帮助和两国的经济军事合作及长期的传统友谊所带来的亲近感外,对于和自己同属血亲民族的英法协约国的玄骨仇恨则是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必须于旧万年月日以前向协约国交付如亿金马克的赔款,而战后满目疮疾的德国根本无力负担对协约国这样的巨额经济赔偿,而协约国不顾德国所面临的经济状况,依然坚持对德国的掠夺政策,并且蛮横地规定德国必须以现金和实物支付赔款,否则协约**队将出兵占领德国的鲁尔区。
协约国对德国的残酷压榨不但使德国的经济濒临崩溃,也激起了全体德国人的愤怒和仇恨。
在接连向协约国交付了心乙金马克之后,陷入困境的德国再也无力承担这样沉重的赔款负担“履行它,就是要证明它无法履行”。吧年月。日,德国总理古诺向协约国要求延期偿付战争赔款,遭到拒绝。协约国赔款委员会投票确认,“德国蓄意不履行赔款的义务”;法国和比利时联军旧万人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区,逼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月日。德国政府宣布实行,“消极抵抗停止支付赔款,命令鲁尔区各级官员拒绝执行占领军的命令,占领区所有企业一律停工,损失由国家补偿,同时禁止铁路员工装运运往法国和比利时的货物……年代欧洲最为严重和最引人注目的冲突事件“鲁尔危机。就此爆发。
法国借德国拖延支付赔款的理由出兵鲁尔不仅仅在于以武力强迫德国履行赔款义务,而是想要把鲁尔生产的煤、焦炭、生铁和法国洛林的铁矿石结合起来,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为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和经济领导权建立物质基础。为了加强对鲁尔工业区的控制,法国和比利时占领当局对鲁尔地区实行强制的军事管制,法赏了鲁尔地区的行政权,占领了矿山、企业和铁路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内都广设关卡,向德国居民征收重税,对不服从占领当局的德国人严厉镇压,结果使法**队和比利时军队经常与被占领区的德国居民发生流血冲突,使数以万计的德国居民被投入监狱,近力万德国居民遭到驱逐,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鲁尔危机”不但大大加深了德国对法国的仇恨,也使得冲突的双方都陷入到了空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当中。
由于失去了鲁尔区和德国人的“消极抵抗”使占德国煤和钢产量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鲁尔工业区变成了“工厂的坟墓”使德国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一半,导致大量资本外流,中小企业纷纷破产。随之而来的是德国出现了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呕;年;月的;暴贬到;吧年。月接近崩溃的;:触联燃。口,德国马克形同废纸。吧年的《每日快报》上甚至刊登过这样一则轶事:在慕尼黑市的一对老夫妇的金婚纪念日,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的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批随从前来祝贺,并庄严地以“国家的名义”赠送给他们;。燃咖四马克或者半个便士!如此严重的货币贬值会引发德国民众怎样的仇恨情绪是可想而知的。
恶性的通货膨胀使普通德国人的多年积蓄荡然无存,德国的失业人数达到了劝万人,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罢工浪潮此起彼伏,整个社会陷入一片动荡之中。
法国人虽然占领了鲁尔,却并没有从中得到一点好处。由于德国人的激烈反抗,法国从鲁尔进口和煤和焦炭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大的减少了,法国的钢产量因此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加上在占领期间法国又为此支付了差不多心乙法郎的军费,大大加重了法国政府的财政负担,法郎因而贬值了百分之二十五,使得执行军事冒险政策的法国普恩加莱政府在朝野上下的一片怒骂声中倒台。
由于担心“鲁尔危机”会导致德国经济最终陷于崩溃,进而发生革命,变成下一个俄国,英国和美国分别向德国和法国施加压力,结束这场对双方谁也没有好处的危机。英国为此甚至声称如果法国不从鲁尔撤兵,英国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不再支持法国。美国这一次也表示出了和英国人一样的立场。
在英国和美国的强大压力之下,法国不得不表示同意从鲁尔地区撤兵,德国也结束了“消极抵抗”
法国在鲁尔的军事冒险是法国谋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对夺取欧洲霸权的又一次尝试,结果法国不但没有取得任何好处,吃了大亏。反而加剧了同德国的对立。对法国来说,“鲁尔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在“鲁尔危机”结束之后,法国因“凡尔赛和约”所获得的欧洲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打击,这次空前的危机表明法国无力担当维持“和平”和管辖欧洲“新秩序”的重任,法国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再次跌落。而美国和英国却从这次危机当中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在随后帮助德国稳定金融、恢复经济以使得德国能够支付赔款的“道威斯计发”使大量的美元流入德国,大大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英国在欧洲的“均势政策”也因此得以实施。
后世的历史学家在总结“鲁尔危机”的深远影响时不无遗憾的指出,“正是由于法国在鲁尔的军事冒险,使德国对法国及其盟国的仇恨进一步加深,从那时起,德意志民族的行动无时无刻不受这种仇恨的驱使,正是这样的复仇情绪和极端的民族主义,导致了纳粹主义在德国的盛行,并最终支配德国走上了用战争宣泄仇恨的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