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乐夜未央-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真?”东闾氏与卫登都觉意外。
金日磾倒是不意外——太子于长安擅调兵马,天子自然暴怒。那是为人君主本能的戒意。然而,毕竟是培养了三十八年了储君,父子情谊亦非浅薄,如今大局已定,盛怒已过,天子难免会犹豫,甚至后悔……
——毕竟,天子并无更加属意的皇子,岂会有易储之心?
“此时,哪怕有苛且之嫌,也当以保全性命为先……”金日磾神色肃然,“另外,烦公子告诫太子、皇孙等——天子意动,某些人必然着急,此时必当万分谨慎小心!”
“侍中所言,登定然全部转告。”卫登郑重答应。
金日磾点了点头,见无其它事情,便起身告辞,从袖中取了一个小包裹递到东闾氏的面前:“一点心意,权供女公子消遣。”
东闾氏知道,他与丈夫必然亲厚,便道谢收谢,并不客气推让。
回到建章宫,还没到帝寝,金日磾便迎面遇上尚书令张安世,见他行色匆匆,满面欢喜,金日磾连忙避让到道旁。
张安世没有停步,但是,擦肩而过时,金日磾听到他压抑不住喜悦的低声:“天子赦免太子了。”
——七月,天子拜壶关三老令狐茂为宣慈校尉,持节徇三辅,赦太子。(注4)
注1:大家,汉代多用对女子的尊称,也可用于妇称夫之母。东汉时,近臣后妃也如此称天子,但西汉未见此用法。
注2:新妇,汉代时指他人妻子、儿媳妇,有时也用作女子婚后的自称,而不是指新娶之妇。(汉乐府《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后汉书《烈女传》:周郁妻者,赵孝之女,字阿,闲与妇道,而郁多行无礼,郁父伟谓啊曰:“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后汉书…何进传》: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让向子妇叩头曰:“臣得罪,当与新妇俱归私门。唯受恩累世,今当远离宫殿。……”子妇言于舞阳君,入白太后。)
注3:大人,汉代多用作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颜师古注:“大人,博自称其母也。”)也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贵族,或者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要到明清才用作对官员、上司的敬称。
注4:《汉武故事》记:治隋太子反者,外连郡国数十万人。壶关三老郑茂上書,上感悟,赦反者。拜郑茂為宣慈校尉,持节徇三辅,赦太子。(《汉书》各注均称上书者为令狐茂,因此,易楚仍以令狐茂为准,毕竟,《汉武故事》是野史,作不得数。《汉书》中并未说武帝赦免刘据,特此说明)
PS:晚上或者凌晨还有一章……好吧……终于写到刘据之死了……我哭……容我平复一下……
PS又PS:旧文的番外已放入回收站,我会归入各文的……再有新番外的话……再说吧……
31、意外之喜
八月仲秋,天气渐凉,虽然比盛夏的闷热舒适,但是,早晚的凉意也容易带来病邪。
女儿小产,东闾氏特地叮嘱侍婢,务必待日上三竿,凉意消退方可卷起内寝的帷帘,就怕女儿一时不慎惹上病根。
侍婢自然不敢怠慢,但是,今日夜漏未央,天尚未亮,外间值宿的婢女就听到霍幸君唤人的声音,连忙披衣掌灯进内间。
将灯放在长几上,婢女跽坐在床侧,轻声询问:“大姬有什么吩咐?”
“扶我起来。”霍幸君轻声回答,婢女连忙撩起帐帘,扶她起身。这时,婢女才看到霍幸君竟是满头大汗,不禁心慌。
“大姬可要婢子去请小君?”
“不用。”霍幸君摇头,“你取方帕子给我。”
晓得霍幸君是要拭汗,婢女连忙到东厨的灶上倒了盆热水,将丝帕浸了,端回内寝。
服侍霍幸君拭过身,婢女轻声慢语地劝她再睡一会儿,霍幸君依言躺下,让她也去休息。
婢女退到外间,熄了灯,方睡着没一会儿,就被屋外一阵响动惊醒,起身就见天刚蒙蒙亮,便连忙穿衣迎了出去。
刚系好裙带,婢女就听到自家小君极其客气的声音:“贤婿稍候,幸君想来还没醒。”
知道是上官安来了。婢女连忙又整理了一下衣裳。确认没有任何不妥。才轻轻地撩开帷帘。走出寝间。向东闾氏与上官安行礼。
东闾氏示意她起身。随即低声询问女儿地情况。婢女不敢隐瞒。如实答了。
听说女儿夜里惊醒。东闾氏立即有些放心不下。向上官安告了声罪。便要进内寝看女儿。
“阿母。小婿随你一起去吧!”上官安地确想早点见霍幸君。
东闾氏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妇人貌不修饰。不见君父。贤婿还是稍候吧!”
进了内寝。轻轻撩起帐帘。借着透过疏寮雕窗地晨光。东闾氏看到女儿睁着眼睛平躺在床上。不禁唬了一跳。捂着心口。连呼喊都做不到。随即却见女儿地目光转了过。才长吁了一口气。嗔怒地责备女儿:“怎么醒了也不唤人?上官郎君来了。要见你呢!”
霍幸君意兴阑珊:“我不想见他。”
“胡说!”东闾氏不悦地轻斥,“女婿虽然轻狂了些,不过,我看他待你还是上心的,他在羽林,不是休沐日出来一趟不容易……”
霍幸君只能无奈地微笑应承,由母亲为自己打理妆容,又换件衣裳,再由东闾氏将上官安请进来。
看到妻子神态安详地坐床上,上官安立时松了口气,在床侧前的蒲席上坐下,细细地打量了妻子,却是一直没有说话。
看女婿难得表现如此笨拙,东闾氏不由掩唇轻笑:“你们俩慢慢聊,我让人准备朝食。”
被岳母近于取笑地这么一说,上官安尴尬不已,勉强争辩:“我只是不知道该先说什么……”
霍幸君忍不住扬起唇角,轻声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上官安搓搓手,还是先问候了一句:“你还好吧?家里苍头说,医者道你已无大碍了。”
霍幸君点头,垂着头,没有吭声。
“没事就好!你宽心将养!”上官安以为妻子为没出世的孩子难过,立刻宽慰,“我们还年轻呢……”
霍幸君有些诧异,他们是年轻,但是,上官安至今没有儿女,他的同龄人多是早已为人父了,像他这样子女全无,几乎没有,他居然一点不急。
上官安笑了笑,握住妻子的手,无声地安慰她。东闾氏见了,心中更是熨贴,轻笑着转身,准备离开。
“还有个好消息呢!你听了定然高兴。”上官安想到昨晚刚传出的消息,立时以神秘兮兮的语气对妻子说。
“什么好消息?”霍幸君讪讪地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能有什么好消息……
她的双手交握,轻轻地摆在小腹上,心中隐隐刺痛,因为那失去而产生的空虚……
“……主上下诏赦太子了……”上官安的声音仿佛从极远的地方传来,让霍幸君好一会儿才听清,并明白过来了。
怔怔地望着上官安,看着他眼中的不解,霍幸君忽然明白过来,一把抱住夫君,在他的肩头失声痛哭,让上官安好一阵手足无措。
同一时间,上林苑的钩弋宫中,钩弋夫人赵婕妤抱着四岁的儿子哭得痛心疾首。
苏文站在门口进退不得,半晌,却见钩弋夫人止了哭声,放开儿子,起身在寝殿里来踱步。
看着她走来走去,神色愈发模糊,苏文忽然一阵心悸,隐隐感到了恐惧。
正在他惊慌之际,就见钩弋夫人停步转身,素手一抬,指着他道:“你去找刘屈氂,跟他说——”
赵婕妤冷笑:“太子若是回来,不知轮到谁家族灭了!”
“一个字不许漏!”
苏文被她的疯狂狠厉吓到了,半个字都不敢多说,连忙点头应诺,转身就走。
看着苏文的身影迅速消失,钩弋夫人的腿一软,跪倒在地,伏首嘤咛低泣。
——那个有一双清冷黑眸的太子当真会是仁慈之辈吗?
——卫家的血统若当真只是谦和温恭,两位大司马如何成就开疆拓土的不败战绩?
——他们母子的未来会如何……
钩弋夫人只觉得心中满是令人疯狂的绝望与恐惧……
——除了哭泣发泄,她还能做什么?
——她不是涉政多年的储君,即使有大逆罪名在身,仍有德高望众之人为其开脱……
——她会有什么下场……
殿中的宫人早已被遣开,只有四岁的稚童瞪着双眼,惊恐地看着这一幕,并将之深深地印刻在心头……
苏文到丞相府时,正好看到丞相府的东门有两骑绝尘而去,不禁挑眉,略一思忖,不待御者停车便道:“不必停,继续走,到前面从环道回去!”
“诺!”
“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