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2年春,防御地区的状况极其糟糕。经过调查发现,卡拉奇区位于顿河左岸的防御地区和火力点,在春汛中完全被水淹没,防坦克壕普遍塌陷,充满淤泥。火力点上面的土层被水冲掉,园木、复盖物大多数被水卷走。
  在其它地区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情况。此外,许多土木火力点及机枪掩体由于缺少射界或射界极其有限(不足一百米)而不适于使用。许多射击孔选得过低、有些正相反,造得过高。大部分工事没有必要的纵深,而是沿河岸成一线排开。
  正如1942年5月3日斯大林格勒市城防委员会收到的一份文件中指出的那样:
  “1、我州境内的防御地区和工事当前急需大修,否则将无法用于防御,不可能成为防止德军摩托化部队前进的障碍。
  2、防御地区的走向必须重新审查,在某些地区要有所变动,从四面处在开阔地的地区迁移出来。”
  根据当前的形势,红军总参谋部指示斯大林格勒军区恢复冬季建成和春汛中遭到破坏的防御地区。最初,斯大林格勒州各区动员了13350人、2850部大车参加这项工作。6月13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第24国防建筑工程局开进斯大林格勒州,同建筑营一起共有人员近万名。在谢拉菲莫维奇区和克列茨卡亚区总长160公里的地段上构筑防御工事。
  1942年7月15日,联共(布)斯大林格勒州委与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协商之后通过决议:主动在城郊构筑第四道防御围廓。该任务完全由斯大林格勒居民承担。每天都派出有成千上万的居民建设城市防御地区。叶尔曼、捷尔任斯基和伏罗希洛夫区各派出一万人参加建设。“红十月”拖拉机厂和斯大林格勒其它一些区的居民也积极参加了这项工程。居民们冒着敌机的袭击,热情高涨地从事这项工作。许多可以暂停工作而且不会影响前线的机关纷纷关门,除值班人员外,全体出动去构筑工事。其它机关,以及企业也抽出一部分工作人员参加。7月末和8月前半月有5万7千多人参加了城市防御围廓的建设。
  工程所需物资均就地取材。根据各级党机关布置的任务,征集了工具、器材、建材、汽车和兽力车。工人们在工厂制造了钢拒马、装甲炮塔、钢筋混凝土帽堡、组合火力点。
  从1942年7月17日起,第57集团军司令部承担了防御工事建设工程的最后阶段的领导与监督任务。司令部文件记载:“防区火力系统的准备程度在此之前仅有百分之五。因此,第57集团军司令部首先尽力排除这—缺陷。在建筑防御工程的同时,从7月28日起,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开始在前沿布雷。由于防御地区居民稀少,地势开朗,因而采取了保障部队用水的措施。“集团军野战供水连做了如下工作:建成新井44眼,日出水量754立方米。修复日出水总量为232立方米的14眼井。一昼夜总出水量从218立方米增加到986立方米。用水经过化验,并非所有的井水都适于饮用。第57集团军的工程兵部队还在克拉斯内顿河——赖戈罗德一段实施战役伪装和军队伪装作业,还在雷诺克和上阿赫图巴地区建成几座门桥渡口。
  在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和近近接近地共建成堑壕和交通壕约2750公里,防坦克壕近1860公里、构筑各种火力阵地和场地近8万5千个。
  不久,当斯大林格勒会战为举世瞩目之时,德军统帅部在其战报中定称斯大林格勒郊外有强大的工事,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几道防御围廓均属野战性质的工事。战争开始时,斯大林格勒郊外全部四道防御围廓的工程构筑均末完工。而且防御地区的选择和准备常常不符合起码的要求。但是,工程尽管末完、而且存在其它一些严重缺陷,由于苏联军队在战斗过程中进行了加固,无疑在城市防御中还是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敌机活动越来越频繁。1942年5月,市和州的防空部门记录下有敌机袭扰297架次。在工业目标上空投下了270枚爆破弹。7月1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宣布斯大林格勒州进入战争状态。
  7月22日夜,斯大林格勒又一次遭到空袭。18架敌机冲破防空拦阻火力,向城市投下近40枚爆破弹。主要轰炸目标是拖拉机厂及其工人住宅区,以及捷尔任斯基区的居民区。空袭中,有21人丧生,85人负伤。一些居民楼遭到破坏。空袭引起的火灾被迅速扑灭。此后几天,空袭一再发生。据斯大林格勒防空区司令部1942年7月24日8时发布的情况通报:过去一昼夜本区出现过敌机208架,7月25日——343架,7月26日——312架,7月27日——332架,7月28日——337架。
  1942年7月下半月,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部队的补给遇到严重困难,因为通往该市的铁路全部受到敌机的袭扰,遭到严重破坏。这—地区的交通运输网本来就不太发达、承受不了大流量运输。根本没有硬路面公路。与此同时,大本营源源不断地向斯大林格勒调集预备队和技术兵器。还必须保障巴库石油制品能够运到国内中心地区。中央区和高加索的铁路交通被破坏,伏尔加河流域地区内其它能用的线路又严重超载,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补给伏尔加河沿岸城市国防工业,特别是对于保持同主要石油产区——巴库的可靠联系来说,伏尔加河水路的作用就更显得特别突出了。根据国防委员会下属运输委员会1942年7月14和15日的决定,以及随后发出的指示,伏尔加河河运部门承担了日益增加的向生产装甲用钢、坦克、大炮和其它重要军用品的工厂运送货物的任务,同时还负责运送弹药。在沃利斯克·萨拉托夫、卡梅申和斯大林格勒建立了前线补给基地。喀山、塞兹兰和乌里扬诺夫斯克等地的铁路——水路军用物资转运站迅速得到加强。
  但是,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伏尔加河水路情况也急剧恶化。法西斯统帅部竭力要切断伏尔加河航道,从上游和下游两面封锁斯大林格勒接近地。5月,敌机在伏尔加河水域投下212枚磁性音响水雷,又从7月25日至31日投下了231枚水雷。到7月底,从卡梅申到尼科利斯基港全长400公里的一段伏尔加河上布满了水雷。
  从7月25日起,德军飞机开始了对伏尔加河上的船只和港口狂轰滥炸,造成巨大损失。“斯摩棱斯克”号轮船在戈尔纳亚普罗列伊卡附近触雷沉没。它牵引的驳船“康多马”号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烧毁,致使28人死亡。7月26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客轮、三条拖船、四条干货船及两条载油驳船成了轰炸的牺牲品。从7月25日至8月9日,共有25条自行船和42条非自行船被炸沉或触雷沉没。许多人死亡,大量货物沉没。其中包括ll万5千吨石油制品。
  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伏尔加河下游的航运仍然在紧张进行。数十艘载货或载人的船只穿梭往来。仅石油产品一项,7月29日就有22万吨由阿斯特拉罕运往卡梅申。
  奉国防委员会之命,内河航运人民委员З·A·沙什科夫率领人民委员部工作人员小组来到斯大林格勒。由伏尔加河下游河运输船公司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组成行动组,负责保障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段的水运,保障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渡口发挥作用。
  尽管由于敌机活动和触雷造成了损失,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本地区内,船只也从未停止直达航运。伏尔加河的河运工人顽强地为生育自己的城市而奋斗,对参战部队的巨大支援是不可估量的。从7月23日至8月23日,伏尔加河下游河运输船公司的船只共运送军用物资四万吨。这还没有计算民用物资。
  1942年8月6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通过《关于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至萨拉托夫区段航运防空保障措施》的决议。从斯大林格勒防空军区抽调9门炮(37毫米),58挺机枪,311支步枪武装河运船只。指派驻在弗拉基米罗夫卡和杜博夫卡的16架歼击机掩护船只。决议责成:6月9日以铁合金、糖、纸张等。
  1942年夏,开始了第二次疏散高潮。
  7月12日,州委第一书记兼市委第一书记A·C·丘亚诺夫在日记中写道:“前线不时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满载疏散居民的列车源源不断开进斯大林格勒。”
  战线越来越近,从受威胁的地区涌入斯大林格勒的老百姓和贵重物资必须运往伏尔加河左岸。于是,顿河上又紧急架起了几座渡口。
  顿河左岸地区农机站和农场的拖拉机靠本身动力驶往国内后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