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5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所谓的援助只是好听的说法,本质上是借出售日本急需的战争物资,借机将日本榨干。

日本要和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打长期战,首先要解决的是石油供应问题。

历史上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从1942年到1944年,总计获得了五百万吨左右的石油,其中1942年188万吨,1943年233万吨,1944年107万吨。这些石油大部分得自苏门达腊的油田。而历史同期,美国一年石油消费量就超过一亿吨,苏联也有一千五百万吨以上,哪怕是严重缺油的德国,一年成品油的消费量也超过了六百万吨(主要是合成汽油)。

日本就这点石油供应能力,还妄想挑战美国海军,实在是找死得不能再找死。

尽管占领了苏门达腊油田,但日本本土仍然之所以无法获得更多的石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海运能力不足,二是自身炼油能力有限。

而这个被穿越者改得面目全非的位面,由于苏门达腊地区已被英国人强吃了,并没有落到日本手中,日本仍然无法解决石油供应自主权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日本的石油供应仍然卡在英国手里。

中苏德三国会谈,谈论主要议题之一,就是在燃油问题上“帮”日本一把。

苏联是三国中最大的产油国,并且在库页岛地区开发出了油田。而临近日本的中国,去年也刚刚开发出了大庆油田。北戴河会议后,中苏两方主动联系日本,表示愿意以“友好”的价格向日本出售大量燃油以及现成的成品油。石油产量丰富的苏联人,更牛气哄哄的喊出了“只要出得起钱,要多少给多少”。

对于油管被英国控制的日本来说,中苏两国的“好意”是天大好消息。这几个月来,日本海军虽然在太平洋上风光无限,但燃油消耗量也是巨大。夏威夷和日本本土距离甚远,大舰队行动时消耗的油料更是巨大,每次大舰队出动时,十几万吨的重油眨眨眼就用光了。

尽管目前英国人依旧顶住美国人的压力向日本提供石油,但只有一条油管供应,日方心中也很是不安。如今中苏两国主动提出向日本供应石油,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一般。

有了足够的燃油供应保证,日本方面至少在飞行员培训方面,能够更加地放开手脚。历史上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本飞行员严重不足,其根本原因还是燃油供应不足,而过度严厉培训机制,其根子还是因为缺油引起的。有了中苏两国的燃油供应保证,加上英国控制的苏门达腊油管,日本在石油方面的难题一下子被解决了。

更让日本人“感动万分”的是,中苏两家在油价上没有大宰人,都对日本开出了“良心价”。只是苏联方面索要的是黄金白银硬通货。中国方面则比较简单,他们则提出日本可以用矿石产品代替硬通货支付。

中国是个缺铜的国家,不过1942年时的新中国,对铜的需求量还不象后世那么巨大。但是矿产资源这东西,能用别人的,最好就不要用自己的。菲律宾是个铜矿资源极丰富的国家,日本占领了菲律宾后,也获得了这里的铜矿,正好可以用矿石充当硬通货。

而德国同样缺铜,而制造原子弹也要消耗大量的铜。北戴河会议上,中德两家达成了一份协议就是,一旦和日本的铜矿换资源的协议达成后,德国出技术和设备,帮中国在广东兴建一个大型的治铜厂,专门负责治炼这些来自菲律宾的铜矿,精炼出来的铜锭,则由中德双方根据协定瓜分。

日本人对这份铜矿换资源的协议非常满意,双方很快达成了交易意向。而为了获得更多的铜矿,德国方面还和日本签订了矿产换军火的协定。为了帮助日本方面将铜矿运到中国,德国方面不但派出了数十条运输船抵达菲律宾帮助运用送矿石,甚至还向日本提供了开采矿石的工程设备。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几乎每星期都可以看到挂着德国国旗,来自菲律宾的矿石船在广州靠岸。

菲律宾是个拥有极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除了铜矿之外,还拥有镍矿、铬矿、铝土矿等等。中德两家和日本秘密签订的三家互贸协定,协定内容大致是日本提供矿产做为“硬通货”,全部运往中国。而同时德国向中国提供矿石治炼技术,加工精炼好这些矿石后两家分享其中的利益。而中、德两家向日本提供其急需的石油,尤其是石油化工品,而德国则向日本“廉价”提供各类“高精尖”武器。

为了更多地开采矿石换取战争资源,日本人也加大了对东南亚当地土人的奴役。尤其是加里曼丹岛上的当地土著,更成了日方掠夺劳力的对象。在这过程中,李华梅也加了一把力,她提醒日本人,过度地奴役菲律宾人对日本统治当地不利,最好使用“外人”。

于是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上的土著居民就倒了大霉,未来的几年里,日军在两地大量地捕捉精壮充当矿山的劳力,而菲律宾当地的资源,也遭受了掠夺性的开采。而这也正中林汉的下怀——未来的兰芒共和国,是要在加里曼丹岛上扩张的。林汉向来主张人走地留,又不好意思不要脸学希特勒搞毒气室,日本的这种做法,简直是在帮他的忙,替他做了脏活。

林汉本质上也是一个沙文主义者,对土地有着极大的贪婪。现在的兰芳只是一个鼻屎小国,他的设想可是要把兰芳打造成一个地区强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直接学希特勒把那些异类送进毒气室做成肥皂,这种政治不正确的事已不适合这个时代,日本人掠夺加里曼丹当地的劳力送去菲律宾的矿山,正是他求之不得的。

第387章中国制造,德国贴牌

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五日中午,东京市的平民被天上传来的嗡嗡的声响打扰了午休。有人打开窗门朝天上看,却看一排密密麻麻的黑点正从西方飞来。少数有望远镜的人取出望远镜看去,发现这些黑点都是有着四台发动机的大型飞机。

这是北戴河会议后,德国方面通过苏联转场的四发重型轰炸机HE177。

早在北戴河会议之前半年,德国和日本之间就签订了一条系列的军事合作协议,其中也包括了向日本出售HE177重型轰炸机的协议。

不过当时小气的日本人拿不出太多的真金白银,只是从德国购买了两架样机用于测试。

关岛海战后,日本海军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并取得菲律宾战役的大胜,如今日本联合舰队兵锋直指瓦胡岛的珍珠港。看着被美国人经营得象刺猬一般的珍珠港,缺少摧毁要塞重火力的日本人,这才意识到重型轰炸机的重要性,重新向德国人求购HE177。

德国人交付飞机的速度很快。九月一日日方提出购买意向,德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至于价格费用,德国方面也只是要了个“良心价”。为了能让日本人更早地得到这批飞机,德国方面和苏联商量后,通过苏联进行空中转场,穿越大半个地球,最终于九月二十五日将第一批二十架的HE177送到了日本人手中。

HE177也是苏联人向德国人要求引进的军工科技之一,相关的样机已经卖给了苏联。对于德国飞机穿越苏联领空的问题,苏德双方做了协调,这批飞机先在机场抹掉德国的标志后,由德国起飞送到苏联边境机场内,然后由于苏联飞行员接手帮忙进行“转场”,飞至远东,然后在远东机场再由过来的日本飞行员接手飞回日本。之所以这么麻烦,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容许别国的飞行员轻易地驾机在自己本国的领空穿越,这也是出于国土安全问题考虑的因素。

第一批二十架的HE177于联合舰队攻击夏威夷群岛这一天到达日本。而未来的一个月里,还陆续会有四十架HE177被送到日本。

关于攻略珍珠港,日本方面的想法是参考德国攻击直布罗陀要塞时使用的手段。

1940年欧洲战争后,当时还很不完善的HE177四发重轰被当成前线飞机使用,在直布罗陀上空投下了数百发巨型航弹,给全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欧洲停战后,英国人被迫放弃了直布罗陀要塞,将其归还西班牙。事后日本人派出军事人员“参观”了直布罗陀,在哪里看到了数百个被“小赫拉克斯”航弹“砸”出来的巨吨,也看到了那处被“小赫拉克斯”直接命中的要塞爆炸后遗骸惨状。

当夏威夷作战开始时,看着扎手得象刺猬一般的瓦胡岛,小气的日本人总算又想起了直布罗陀上的巨坑。

经过两年完善,现在的HE177四发重轰现在已是成熟的产品,特别制造的G型,可以携带一枚重量超过十吨的对要塞专用的“大赫拉克斯”混凝土破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