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的名字叫《德国之路》。

1940年十月战争胜利后,当德国开始向左转时,对德国中下层的民众,以及追随在希特勒(汉娜母女)身边的死忠份子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开始有些思想混乱了。

在几个月内,德国在西欧扶持起了比利时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两个布尔什维克国家,而在自己国内也正要开始“社会主义改造”。这种在一夜之间从右向左转的作风,着实让许多人看不懂也看不明白。

汉娜所以在打败英法之的一,就匆忙而露骨地向全世界表露出“向左转”的姿态,那是因为她是在抢时间。

因为这个时间点,正是“希特勒”这个“身份”在德国威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巅峰点。此时的德国,只要他(她)一句话,无数的男男女女可以不经思考地自愿为他(她)去死,可以毫无道理地盲从他。

汉娜知道走得太快会造成中下层的思想混乱,但在现在这个时间点,这个混乱影响不大,因为中下层中的绝大数德国平民,现在都是希特勒脑残粉了,他们可以毫无意义地支持他。

不过为了统一民众的思想,同时向他们说清楚他现在到底想干什么,在法兰西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的这一天,这本名为《德国之路》的书,也在同一时间在德国全国各地的书店同时上市。

在书里,他向全德国的平民,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变化的历程,他的世界观,以及未来德国行政纲领路线。

这本书的作者名为希特勒,其实有一大半却是林汉,余下的部分则是纳粹党找来的研究马列主义的高手帮助构思的,出版前还请了中共方面的几个大头目看了一圈后,提了意见,同时进行了一翻激烈地讨论(其实是争执)之后,修修改改,几经易稿后方才在德国出版。

提前阅读此书后,李润石主席的评价是:希特勒是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修正主义分子。其他几位也评价一般,而某个设计师,则不作评价。

在林汉进行勾通之后,他们最后也只是用了一句:“各国有各国自己的路,互不干涉内政吧。”这样的评价“和了稀泥”。

而林汉在私下里对李润石主席吐糟交待道:“希特勒为德国未来设计的路线,其实不过是二十一世纪后那个中修,在我穿越前最后的样子而已,如果按历史必然性来推断,也许七十年后,这个时空的中国,将来也会变成这个样子吧。至于这条路线,是死是活,是好是坏,我不清楚。但我想,德国即将开始的大变革,倒是可以为鉴,就让我们瞧瞧,看看德国人顺着这条路过河,是走到岸上,还是最后走到尽头掉到深水坑里。”

《德国之路》的第一篇开篇序言,很明确直白地告诉了读者,未来德国将走的道路,会是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混和的道路”,这条道路,希特勒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道路,在文里,他宣称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德国现在还不能走纯粹的社会主义道路,只能走介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资本主义”道路。

整本书的内容,通篇就是围绕着这个宗旨而写,前面写的是林汉编出来的,希特勒在啤酒馆政变后坐牢期间的所谓“心路变化”,内容参考了基尔密谈时汉娜对苏联人的“坦白”。在文中,“希特勒”不再掩饰地向读者说明了自己竞选前为何打扮得象个狂热的反共份子,而当上总理后为何却一步一步地向左转的“真实原因”。

在书里,“希特勒”对读者如是说。

“我是想走部分社会主义道路,但我很清楚,当时的德国国内反社会主义的力量是多么地强大。1932年时,德国有两条路可选,一条是从底层入手,进行从下到上的革命,打碎所有阶级,进行彻彻底底地革命,再然后在废墟上重建这个国家。但这条路太残忍也太疯狂了,我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

“另一条路线,就是我先要隐藏自己真实的想法,先当上总理,控制这个国家。然后对其进行从上到下的改良,现在的我,就正走在这条路上。”

大多数政治家从来都是心口不一的存在,但是有的事是可以做不可以说,有的事是可以说不可以做。政治家心口不一是谁都知道的事,但这属于可以做不可以说的事。若是别人如此,早就会成为政敌攻击的对象而人气大跌。

但1941年年初时的希特勒不同,德国在一年内打垮英法,赢回了一战时失去的所有东西,付出的伤亡代价甚至比普法战争时还要低得让人以相信。如今的德国已是不折不扣的西欧霸主。

此时的希特勒,在德国民众的心中,已是名副其实的“太阳”,心口不一这种污点,在盲从的民众心中,也不过是太阳上的“黑子”而已。在那些元首的粉丝心中,这反而成了他“忍辱负重”、“厚积薄发”的大优点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书出版发行后,德国中下层的“思想混乱”的情况很快就被消除了,绝大多数人都拭目以待地等着德国国内的新变革。

但在德国上层内部,当汉娜母女赤裸裸不作掩饰地揭开盖子后,就好象打开了传说中的魔瓶,一场风暴随即被释放了出来。

第338章刺杀希特勒

位于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啤酒馆,是该地著名的建筑。1923年11月,象征希特勒走上德国政治舞台的“啤酒馆政变”就是在这里发动的。

贝格勃劳啤酒馆在慕尼黑的市中心附近,面积极大,最多时甚至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人进行聚会。

不过在1941年五月十日这天,该啤酒馆发生了一起小火灾,烧毁了内部一些设施,以至于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该酒馆都未对外营业。

按计划,七天后,德国元首希特勒将来此故地重游,并在这里发表对全国讲话。

由于火灾意烧毁了啤酒馆内的一些设施,这几天该酒馆都在进行修复装修工作。

啤酒馆的工作被承包给了一家来地来的承承包商。五月十二日们傍晚,贝格勃劳啤酒馆里那处著名的演讲台,也是希特勒起家时“演讲”的地方,现在被拆得七零八落。着火的地方始发地就是这处讲台,所以原有的讲台木板都要拆除更换。

不过由于承包商的磨蹭,该讲台白天拆除后,却一直拖到傍晚工人下班时,都没有完工。

当晚,贝格勃劳啤酒馆内空无一人。凌晨两点,夜深人静之时,几个身穿工人服饰的人,悄悄地出现在的啤酒馆门口,其中一人掏出钥匙,打开大门,而后几个黑影迅速地进入馆内。

黑影带来了一些工具,他们来到被挖开的讲台位置,借助工兵铲,钻头之类的工具,很快在讲台下挖了一个长宽约半米,深近一米深坑,然后将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放进,而后回填土掩盖。

他们一连工作了超过三个小时,直到接近天亮时才全部完工。这些人做工很细心,完工时仔细地清理了挖掘的痕迹,努力地将现场复原,而后又悄悄地离开了啤酒馆。

第二天上班的工人不明就理,在现场继续昨天未完的工作。到了五月十四日,啤酒馆里的一切装修工作全部完成。盖世太保们接管这处啤酒馆。他们在各处仔细检查,以确保现场没有“遗留”爆炸物类的危险物品。

接下来的几天,该啤酒馆都没有对外营业,直到十七日这天到来。

十七日中午十一时,装修后重新开张后的贝格勃劳啤酒馆人头涌涌。馆内聚集了上千来自当地的名流和外国记者。他们都在这儿等待元首希特勒将要进行的对全国演讲。

自从三个月份法共在德军的刺刀下宣布建立第二人民民主共和国之后,德国自身内部,也迅速地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

四月份的第一条大新闻,就是德著名的克虏伯军火公司被德国政府宣布进行“国有化收购”。虽然该公司的一切经营依旧归克虏伯的原领导继续控制,但该公司的“东家”已经换人了。

在德国迅速赤化的过程中,克虏伯公司经营所有者的“产权”变化,仅仅只是开始。

当月里,德国MAN公司和奔驰戴勒姆公司,也被德国政府宣布将进行“国有化”改造,其处理方式和克虏伯相关无几。

至于德国国内的其他的家巨头,比西门子公司,享尔克、福克、容克、道尔宁等几家著名飞机制造所,也有大量的要将国有化的声音传出。

希特勒的步子,走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整个德国现在都充满了骚动和不安。

无论哪个时空位面,德国国内都存在着一个反希特勒的组织。

在这个时空,当希特勒上台不久,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