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象苏联宣称的,第二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大高氵朝正在兴起。

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

唯一让斯大林不安的,就是斯大林自己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想在作祟。

“知道历史的穿越者结合的中国,迟早会是苏联的威胁”,这个想法一直象恶魔一般,时不时地徘徊在斯大林的心头。导致斯大林对中共这个“无产阶级革命兄弟”的态度看法,矛盾无比。

这几年,随着红军在南方中国的革命形势不断好转和中苏间“误解”的化解,红军内部亲苏派的力量也在不断地复苏。但是同样的,这些力量也受上层有意无意地压制。

斯大林本质上并不是个信奉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者世界大同无国界”的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在他眼里,共产国际只是一个工具,他支持中国革命,骨子还是为了苏联的利益。他最想看到的,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小弟”和“傀儡”,最想做的是在中共上层扶持起一位苏联的“代言人”。

但是这一设想,因为穿越者林汉的出现,已变得遥遥无期了。斯大林不了解林汉,可是斯大林也知道,林汉一定“了解”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因为林汉来自后世,来自未来,知道他在未来做了什么事。这种信息不对称,自己的一切底牌都被对方看穿的局面,斯大林非常地不喜欢。

也正因为这种心理,也是斯大林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点上,有意地命令远东苏军停止挑衅行动,让日本关东军能够安心南下的主要原因。

他不想让自己按照“穿越者”的想法节奏“跳舞”,同样的他也不想看到强大统一的中国出现。若不是英日联合入侵干涉中国革命的架势看似强大无比,让斯大林又感觉到中国革命的烽火有可能被扑灭的危机,斯大林才在这条陆上飞机补给线方面开了绿灯。

不过在开绿灯的同时,斯大林向中共正式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和林汉这个穿越者会面。

在和中共高层商量过后,林汉答应了斯大林会面的要求。

基尔会谈后,林汉在心里就一直在考虑和斯大林见面的问题。虽然心里不喜欢苏联,同样也不喜欢斯大林。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林汉对斯大林为人的厌恶,纯粹是因为林汉知道斯大林是极难对付的枭雄人物,因为知道这个人难以对付所以才“不喜欢”。

林汉深知,他所主张的中德苏三国联盟,共同对抗资本主义世界的战略设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于三家间的互相不信任,又以苏德之间的不信任问题最为严重。中德之间由于没有领土接壤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要好很多。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惧怕完成了工业化和战争准备的苏联巨大军事潜力。沙俄时代的俄国,那只是一个虚胖的泥足巨人,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世界强国。

而德国?

林汉的评价是一个打了兴奋剂伪装成绝世高手的“强国”,并讽刺地嘲笑说德国最擅长地就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世界强国。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对德国的缺陷和不足是心知肚明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一等强国,除了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外,还需要两样东西。

一是足够广大的国土面积。

二是足够多的本国人口,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符合这个条件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英国有足够大国土和殖民地,但主体民族人口不足。中国人口够多,国土够大,不过此时还不是工业化国家,只能说是拥有成为超级强国的潜力。至于印度阿三,他虽然也拥有这两个条件,但在解决好国内的种姓问题前,这个国家林汉评价也就是“哈哈”两声。

至于德国,历史上德国真的一统欧洲,就他那点可怜的六千八百万日尔曼人口,如何能消化得了这么一大块“民族主义”思想觉醒的土地?最后分崩离析是必然的,因为强力压制势不可长久。看看日后冷战时“华约”组织命运就可以理解了。

信任,是摆在苏德同盟间最大的问题。

林汉提出的分割波兰,建立波兰缓冲区,只是部分解决了苏德间互相威胁的问题,但在内心深处,苏德两国间还是互相提防的。两国间地理上相邻的因素注定了双方难以信任。

“但苏德之间,建立同盟互信关系,并非不可能。因为这世界上,还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

谈起苏德问题时,倒是李润石主席和中共上层的人,都一再鼓励林汉在这中间多做沟通。身为第三者的中国,他们同样看得出,苏德同盟对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好处,以及对苏联的好处。

德国虽然似强实弱,而苏联则似弱实强,但苏德战争真的打起来,只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即使苏联没犯历史上的错误,灭掉了德国,自己也会流很多的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苏联的问题,某些地方和德国类似:主体民族人口太少,自保有余而扩张不足。

拿下德国,甚至强行吃下整个欧洲,那会怎么样?

真的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做到共产主义大同,整个欧洲都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了?

先不说斯大林这个“大俄罗斯”主义者会不会这么干,主体民族只有一亿人的苏联,又怎么可能消化得了整个欧洲?撑死是必然的。真这样做他就是在犯第二个希特勒的错误。

哪怕退一步,象历史上一样,英美分割德国,搞铁幕降临,将欧洲一分为二玩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用“少吃点”的办法解决问题?

历史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苏联的崩溃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这中间出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一堆被欧美忽悠傻了的奇葩领导。但这两人只是偶然中的必然,不过是冷战后期苏联崩溃时,江河日下,大势所趋下“应运而生”的“掘墓人”,他们是当时经济政治环境下苏联的必然而不是偶然。

主体民族人口不足,同样也是苏联的问题——只不过这方面苏联比德国稍好些。但拥有一百多个民族的苏联,本身就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国家,只不过在苏共这个逆天组织的存在下强行整合在了一起。

所以说,苏德同盟其实是最符合苏德两国利益的战略,前提是双方能够做到真正的互信。

自从拿下南京后,这三个月里,林汉在和中共上层的会谈中,已经私下将另一个位面二战的历史,以及冷战东西对抗的“历史”也挑挑捡捡地对他们说了。虽然省去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大量“黑历史”,但林汉告诉了他们在二十世纪最后几年,苏联和华约组织的最后结局。

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中共领导人告诉林汉,和斯大林见面是必须的。在他们看来,强扭的瓜不甜,既然这个位面的“希特勒”的观点已被林汉扭转过来,把德国自愿变成社会主义阵营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远比象另一个时空那般,靠着苏联红军的刺刀让半个德国被迫成社会主义国家更有意义。既然这个位面的德国已经显示出“赤化”的可能,那么在苏联方面,林汉也该做出努力。

林汉其实很想告诉他们现在的希特勒是汉娜,她也是一个穿越者,但是考虑这是自己的最后底牌,所以始终没有掀开。

在几次商谈之后,林汉终于做出决定,在中国的问题告一段落后,他会叫汉娜安排时间,准备一个和斯大林面对面交谈的见面会——当然,这个会面地点得由他自己来选择,而且前提是能保证他本人的绝对安全。

第202章白热化

十二月十日,随着入侵山东的日军和进入山东的红军在前线接触,位于沪杭两地的中苏空军开始将主力北移转场。

十二月十二日开始,双方在山东上空发生了第一起空战。经历过的三个月实战磨练的中苏联军,此时无论是战术还是经验都已完全成熟,加上飞机性能上的优势,还是取得了12:3的战果。

不过双方迅速缩小的交换比,同样也让红军高层意识到了对手战力的提升。在没有林汉的充当人形雷达开启地图挂,同时也没有防空高炮掩护的“公平空战”中,红军空军的优势开始下降。

山东的战事,并不是太顺利,北进的红军很快和登陆的日军第五、六、七三个师团共计约六万人接触,双方刚一交火,红军方面立刻感觉到对手与众不同,而日本人同样也大吃一惊。

和浦东战场上倒霉的第九师团不同,面前的日军有大炮有坦克有飞机,战场足够宽广,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其单位火力密度,炮火支援能力以及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