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红军在中国国内地盘不断膨胀,但主要针对的目标,都是南京国民政府。红军和其他地方的小军阀,虽然有冲突,但战争规模都不大。而和山西的阎锡山,则长时间处于“自扫门前雪,前线无战事”的局面。

1935年六月后,红军空军出色的表现震动了全世界,位于山西的阎锡山也赶时髦地想组建自己的空军。在南京政府完蛋期间,他接收了数架南京政府败逃后投奔而来的旧飞机,加上他自己手中原先有的少量飞机,阎锡山建立起了一支弱小的空军部队。

这半年来,红军方一直主动地和阎锡山打好关系。在林汉帮忙牵线搭桥下,德国人帮助阎锡山开始扩建空军。这半年来在山西太原的机场得到了扩建,并建立了一个规模中等的燃油贮备库,这里成为红军在陆上获得苏联方向战机重要的中转基地。

作为交换的条件,一批德国空军教官进入山西,帮助阎锡山培训飞行员。在这期间,红军方面也将手中数架霍克II战斗机作为礼物送给阎锡山。

十月份,当红军对外的贸易交通线被切断后,太原就成了红军获得飞机的最重要的中转基地。

舟山前线的英国人为了最快速度地获得格斗士战斗机,不惜损耗地使用了跨越半个地球的空中转场方式,而红军则是通过苏联走陆路加空中转场的方式进行。

具体的做法,就是FW90战斗机造好后运进苏联,通过铁路运到西伯利亚,组装起来,然后转场飞到蒙古,在那儿加油后,再度转场飞行飞到太原,在太原加油后再度转场飞往江浙两省。

这条陆上—空中飞机运输线早在九月份时就开辟试运行过,不过当时运来的是苏制的I16战斗机。十一月十日这天,第一批造好的被拆成零件状态的FW90通过铁路从东普鲁士进入苏联。到十二月二十日,红军便接收到了第一批穿越了大半个苏联运来的四十架FW90战斗机。而在1936年的一月里,红军又通过这条交通线,另外获得了一百四十架FW90,完全补足了先前的损失。

比起通过海路获得飞机,这种陆路和空中转场的方式更快,只是无法获得足够多的零配件。不过现在的红军缺少的不是零配件而是实体的飞机。

也正是因为拥有这条空中补给线的打底,红军才有底气在沪杭打一场歼敌一万,自损三千的空战血拼。

当然在这过程中,斯大林和山西的阎锡山都捞到了不少好处。苏联方面就私下扣压了八架FW90用于自用和测试,而阎锡山那边,当时全面抗战已经暴发,作为合作抗日的需要,一部分转场的飞机被安置在山西,为太原机场和阎锡山提供空中掩护。

而到了1936年一月,随着日本入侵,另一批苏联援助I16战斗机也开始入驻太原,一起进驻的也有来自苏联的飞行员。

1935年六月后,苏联援助中国的I16战斗机遭遇了不受欢迎的尴尬。不光是红军的飞行员不想要,就连苏联派过去的援华飞行员,在飞过FW90后,同样也不想驾驶“国产”战斗机上天空战。而为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苏联飞行员资源,红军这边更将多余备用的FW90和He51交给苏联空军驾驶。I16当时只能尴尬地充当轰炸机用。

这一消息传回苏联,斯大林得知此事后大为不满,问明原委后,他连发几个电报催促厂方加快生产速度。在这位铁腕强人的压力下,苏联加快了I16-5型战斗机的生产速度。一二·五沪航空战时,唐珏阳能够那么早就驾驶最新型的I16参战,斯大林的铁腕干涉功不可没。为了给I16配套的新式发动机能够尽早投产,苏联国内一切部门全力运转起来为其加快投产服务。在动员能力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里尽显无疑。

和历史上在1937年才参加抗战I16-5型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I16-5型有一项改进措施就是“大胆”地仿照FW90的设计,将敞开式坐舱改成了封闭坐舱,此举令该机的时速上升了十几公里。唯一的问题是,由于苏联人在制造时“不够精细”的“老毛病”,该机的座舱盖锁扣有大问题,经常无法从内部打开。所以在中国服役的这批I16,运到中国后,飞行员在接收飞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地勤拆除锁扣,将报废的FW90战机上的锁扣换上——中方的这一改进措施很快也被援华的苏联飞行员有样学样地照搬了。

十二月八日的空战结束后,红军开始将防空重点北移,大量的战机转场到苏北、山东一线参予对日作战。在此期间,沪杭两地机空军的维修部门是加班加点,拼命地维修空战中受创战机。通过维修和拆卸拼凑,到十二月十五日,两地机库里损坏的战机中已有百分六十恢复了战斗力。

此时日本人已经在山东建立起了多个野战机场,随着红军主力不断地进入山东,登陆山东的日军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来。

此次登陆山东,日本陆航是抱着一雪前耻的想法而来。过去的几个月里,为了拉拢日本人出力卖命,英国人虽然开出了不少空头支票,但“干货”还是有一些的。英国人以半卖半送的价格,“支援”了日本人一批72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用于现有的九二式战机的改进。英国人不是不想供应日本人格斗士战斗机,只是刚刚才进入飞机生产总动员的英国,格斗士战斗机的产量自己都供不应求。

1935年,对于各国空军来说都是转型期。而对于日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工业升级的转型期。此时的日本,国产飞机的发动机生产全部都落后了,历史上的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引进美国的发动机技术后,经过数年的苦功,才能几年后完成战斗机的完全国产化。

抗日战争因为林汉的出现而大大提前了,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日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日本1932年完全占领东北后,为了充分发挥这儿的产能,前后投资了超过二十亿日元开发东北,到1937年七月时,东北已经成为侵华日军重要的军工后勤基地,在抗战中期时东北的产出甚至一度超越了其本土。

不过现在是1935年,仓促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根本就还没有准备好,他们在东北的投资正处于资本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的尴尬境地。此外还有一点,林汉和汉娜将奉天银行里几十吨的黄金转走,也让日本的建设资金缩水了很多。

如果再算上加贺号沉没,赤城号被重创,鹿尔岛的爆炸,1935年时的日本,其实已经比历史上虚弱了不少,而战斗机的制造能力,更是虚弱。如果不是英国人送来大批发动机给其改进飞机,面对红军这边“代差”的优势,日本人除了进口飞机之外别无他法。现在日本国内正在开发中的九五式战斗机,在一票的单翼机面前,已经成了一款还没有装备就已经提前过时的飞机,而为九五式战斗机准备的中岛1式730马力的发动机,其生产线目前正准备中,离大规模量产还要等上一个月的时间。

从航空技术进步和改进的角度来说,1935年解决南京政府的红军,实在是选择了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恰好都是在各国空军改朝换代前昔最虚弱的时候。而因为穿越者而提前转变观念德国飞机在这一点上就占了极大的便宜。

改进了手中的飞机后,怀着一雪前耻复仇心态而来的日本陆航,配合山东的侵华日军,在山东战场频频出没。而为了对抗日本陆航的压力,红军也不断地将沪杭两地的防空战机调走北进,同时也撤走了一部分的防空高炮部队。

从战略上看,十二月五日到八日那三天,红军集中空军力量,在沪杭和英国人打一场惨烈的空战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南有英国空军,北有日本陆航,这种首尾难顾的局面如果分兵作战,反而会分散了自己的空军实力。

十二月八日结束的空战,一口气打掉了英国皇家空军的精气神,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道丁虽然依旧不断获得新飞机和新飞行员的补充,却不得不花上长时间进行休整,针对沪杭两地的空中攻击也明显减弱了许多。

对于中共的态度,斯大林现在很复杂。

林汉这个穿越者意外的出现,粉碎了历史。他和汉娜“假装左转”和“看似亲苏”的态度,让在国际上孤立的苏联看到了摆脱孤立的希望。

历史上,极度反苏的希特勒上台后,苏联国内全国上下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而这个位面,基尔会议后,因为苏德关系的缓和,苏联上层也为此放下了大半颗心。而中国革命形势的一片大好,同样让苏联看到了在远东获得一个强力盟友的可能。

就象苏联宣称的,第二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大高氵朝正在兴起。

本来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