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镇压上海滩上的黑恶势力,买办金融势力,只是震慑隐藏起来的敌对势力,解救民众,让平民百姓享受到“革命的红利”,同样也是革命的关键,而且更加重要。

进入上海后,红军打开仓库,开放粮仓,开始救济棚屋区里的贫民饥民。与此同时,早就准备好的红色宣传队,走到哪都提着一桶石灰水或黑油灰,在墙上刷写标语。

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眼球和发动群众,红军标语的内容全是最实际的内容:

“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废除高利借贷!”

“救济失业劳工和苦难人民!”

“加薪加膳,改善工人和职员生活!”

“无论大小商人只要合法经营,在遵守苏维埃法令下得自由营业,保护中小商人利益!”(当然,那些买办和金融巨鳄不在保护范围内)

“反对奸商怠业闭市,高抬物价!”

在这过程中,林汉从前培养的那些学生也亲身参予,这些虽然在德国留过学,不过林汉在写给红军领导的信中,一再要求他们将这些人“尽可能地下放到最底层去接地气”,他很直白地对李主席道:

“我和你们一样认为,海外的华人圈,需要的同样是真正懂得朝下看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而不是把‘革命工作’视为‘时髦游戏’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者。”

在这过程中,有人受不了苦退出了,更多的人却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按林汉的计划,等南方中国的事情稳定下来,林汉就着带着一部分学生以“难民”的身份进入南洋,开始策划准备多年的南洋建国工作。他在南洋建国的方案已准备了多年,这几年一直在那儿布局,最缺少的,是大量拥有实践经验的干部人才,而这也是当初他和苏区领导达成的协议。

林汉只是一个投机者,但心里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材。

而这个时代中国真正的革命者们,他们更明白光靠喊口号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

在上海滩的棚屋区,支起大锅,放入大米肉干,煮上一锅杂烩饭,请当地百姓自带碗筷过来吃,在吃饭的过程中向他们宣传红军的政策——这些手段在对于进行城市革命和农村革命多年来的红军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发动群众,引导群众,让群众明白‘红军是穷人的军队,是为劳苦大众而战的队伍’,让他们站到我们这一边来”,除了说,还要做,这几年来,南方红军就是使用这种百试百灵手段,在南方战争中连连取胜,上海也不会是在例外。

与此同时,在进入大上海的第一天开始,红军就出面雇佣了十几万人,甚至亲自动手,开始清理棚屋区堆积如山的垃圾,同时疏通河道,开展除蚊除蝇的卫生活动。

正是因为上海马上就要变成战场,所以更必须尽早清理市区和市郊垃圾,城市卫生工作刻不容缓。六月是上海的雨季,而且马上就要进入夏季,正是蚊虫滋生的旺季。一旦大战打起来,如果再不处理,贫民区里原先恶劣的卫生环境只会变得糟糕,到时候更容易引发瘟疫。

革命不光是破坏,革命还是生产,更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虽然一两天后上海就会“迎来”第一批外国干涉军,但前期的战斗,最多只会是在上海外围地区。

外国势力想要干涉中国,也不是想想就能马上做到的。战争总动员需要时间,物资的囤积准备需要时间,人事的协调需要时间。历史上从七七事变到大批日本本土援军进入上海,中间也隔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1935年的日本,虽然早有准备,但由于对红军战争发动时间估计错误,准备得并不充份。加上被林汉暗中做了一堆的破坏和天皇遇刺,现在自己内部都乱成一团,动员效率大大下降。虽然“及时”派出了四千干涉军走在路上,也已是这时候日本的极限了。但这点人洒在中国南方的战场上,也就是“送菜”的。

而英国人,他们短期内能出动的最多也就是海军,离中国最近的殖民地军队调过来,同样也得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所以发生在上海的战争,前期一个月只会是在靠近海岸线一带,以及来自空军和舰炮的打击。

在全面大战开始之前,红军其实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发动群众,搬迁工厂,整合整理新解放地区的力量,当然,这时间并不太够,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

在不断地宣传,以及看得摸得着的“革命红利”的诱惑之下,很快上海市及其周边的群众就被发动了起来。未来的一个月里,那些想趁机搅屎制造谣言的破坏份子,躲藏起来的黑恶份子,在被发动起来的群众面前,连个水花都没有打起来,就消失“人民战争,群众运动”的汪洋大海之中。而那些帝国主义国家,尤其家是日本,安插在上海的各种间谍,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同样也是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

中国人民的力量其实是非常强大的,只要有一个强有力政党将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极其恐怖的。

第165章接近的第三舰队

海风呼啸,白浪翻涌,超过一米高的海浪不断拍打在一艘艘灰黑色涂装战舰的舷侧,豆粒大的雨滴也混和着海水,不时敲在“出云”号的舰身甲板上。

时间是下午一点,从台湾出发的第三舰队,现在已驶至距离上海不足一百三十公里的东海洋面上。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他的舰队却遇上积雨云。

“英、日驻华长江舰队全军覆没?长谷川清居然死了?坎普尔号巡舰重创被俘?”

刚才的时候,坐在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上的百武源吾中将接到的军部电报,下意识地认为是电报员译错了,在反复地核对了密码之后,不得不怀着惊讶的表情接受了这一事实。

百武源吾中将是日本驻台湾第三舰队的司令长官(注:我前文写成是长谷川清,记录有误,长谷川清是1936年后才担任第三舰队司令官的,这个BUG我在前文已修正)。

比起惊讶于南中国的红色力量居然有勇气主动向英、日两国舰队开火,百武源吾更关注的,却是他们是使用何种武器全歼两国长江舰队共计十一艘军舰。

由大本营通过海军部发来的电报,以及英国人传来的情报,百武源吾得知,红军是在长江两岸布置了六英寸左右的大口径重炮群,毫无预告地突然开火,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两方舰队全部歼灭在长江之中。除此之外,他们还提到了停靠在江南造船厂里的“平海号”近海巡洋舰以及红军手中的瑞金、九江两舰。

百武源吾中将所在的出云号装甲巡洋舰,是一艘舰龄超过35年的老舰。1931年后一直都作为二线部队旗舰和训练舰使用。其排水量接近一万吨,主炮为两座八英寸的双联装火炮,身为装甲巡洋舰,他的防护倒是胜过这个时代的“条约重巡”一线,只是速度极慢,只有20节。由于吨位最大,在作为二线部队的第三舰队中,他还是充当了旗舰的职责。

1933年后,随着南方红军在南中国的强势崛起,日本人就将第三舰队长期驻扎在台湾,以监视对岸的红色政权。1935年五月前,第三舰队和台湾驻军接到的指令,就是做好随时出兵进入福建的战备。比起日本本土,从台湾出兵进入中国距离更近。

按日本人的计划,台湾驻军登陆的目标是浙江的杭州湾或福建的福州马尾港。然而林汉在日本的一系列行动打乱了日本军部的布局。不过比起乱成一团糟的本土,台湾驻军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天皇之死虽然令台湾驻军“震惊万分”,但孤悬在中国孤岛的他们,没有本土那般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辄的纠葛。当军部要求他们出兵时,台湾驻军还是及时派出了军舰以及征发了三千陆军的登陆部队。

不过由于航速的差别,陆军的部队都搭乘速度较慢的客轮,落在先行的第三舰队后方。只有人数约在一千人左右的海军陆战队的士兵随着军舰一起行动。虽然由此造军舰上的水兵舱拥挤不堪,但从台湾到上海只有不到两天的航程,士兵们挤挤还是可以忍受。

至于日租界守军在昨夜全军覆没的消息,由于其“毁灭的速度太快”,日本军部觉得这消息“太丢人”或者“不敢相信”之类的原因,到现在愣是还没有传递给他这个正开足马力驶向上海增援的第三舰队司令官。

他的参谋长近藤英次郎看着不远处明亮的天空,对百武源吾道:“司令官阁下,我们快驶出雨带了。”

百武源吾看了一眼天空,点头道:“不知道上海那边现在的天气如何。根据过去的情报,南中国的中共势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