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佐之梦-第4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
“一益殿下这么说,在下就真该赧颜了”长野藤敦说道,脸上却满是笑容,“说起功业,在下比起在座的诸位,可都是望尘莫及啊!”
“功业什么,如今都无须再提,乱世终于得以平定,这才是值得庆贺的事。今后,诸位优游林下,与春樱秋叶、夏荷冬雪为伴,不也是难得的日子么?”
“太政公此言甚是。”细川真之赞同的举起酒碗。这大半年来,他在京都住得非常习惯,还专门修葺了昔日细川京兆家的旧宅、别院和菩提寺,显然是准备在此安度余年。
“唔”我点了点头,“下个月中旬,太子诚仁亲王在桂离宫举行酒宴,庆祝离宫竣工,遍邀在京公卿,大家也一同去叨扰他吧!”
“太子相邀,我等理当到贺。”大友义统也表示赞同。
“太政公,诸位殿下,在下恐怕是无法出席了”竹中重治却低下了头,向着我和其余众人欠了欠身,“实在抱歉!”“怎么,是身体不好吗?”我关切的问道。
“身体还行,但是公方殿却拜托我帮忙,请我以相谈役(顾问)的身份,协助他主持东北诸大名领地勘定之事。”竹中重治回答说。
我微微点了点头。当年在三重城时,我首创勘定、城町、寺社三奉行职务,竹中重治就担任勘定奉行,参与主持了本家历次大大小小
的分封事宜,而且他向来负责教导信景,可谓是信景的老师,如今信景找他帮忙,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也自然不便拒绝。
可是,竹中重治的身体还能支持么?在〖真〗实的历史上,他可是在五年多以前就已经去世了的,虽然自从跟从我以来,我一直很关照他,让他在三重城留守本家中枢,然而后来随着本家的发展和信景的抬头,他也不得不跟着辗转大半今〖日〗本,如今的身体显然是大不如以前。
这两年你太过忙碌,身体并不是很好,还能够这么劳累吗?”我微微皱起了眉头,“东北偏远,别说和畿内和四国相比,就是和关东比起来,也是地地道道的苦寒之地啊!而且,勘定土地的事,又主要是在开春以前的冬天。”
“太政公请放心,在下只是顾问的相谈役,也知道自己保养”
竹中重治笑了笑,“而且,犬子重门年方十一岁,虽然有重矩担任后见,在下也有些放心不下,如今前往关东,正好能够就近关照些。”
重矩就是竹中重矩,他的同胞弟弟,目前在藩内担任两万石笔头家老和家主重门的后见。当年竹中重治巧夺稻叶山城,就是亏了在城中担任人质的重矩装病配合,后来他出奔斋藤家前往北近江,将自家的菩提山城交给了重矩,因此重矩作为美浓国豪族,一直在信长和信忠手下shì奉,姊川之战时,浅井家的远藤直经伪装成织田家武士突袭信长,即是被重矩识破斩杀。直到本能寺之变,信长和信忠一同归天,他才和家臣们抛弃美浓国领地,投奔在吉良家担任家老重臣的兄长。
听他这么一说,我倒不好再劝了。除开他和信景的深厚感情不谈,竹中重门的年龄也的确太小了些。
“北条家和里见家的处置,信景是不是征求过你的意见?”我想了想,突然问起了这件事情。
“太政公还是那么明智”竹中重治微微一笑,“在下的确是接到过公方殿的咨询信函。”“那么就只好偏劳你了”我叹着气点了点头,“知子莫如父。看来,就算有九州检地的积累,面对刚臣服的众东北大名,面对众大名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领地争端,信景还是有点信心不足啊!”!。
第一百六十三章:国策之争(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国策之争(上)
时间一个月一个月的过去,信景和众大老、中老、奉行都迁往关东,暂时居于小田原城,并择地建筑新的城池,作为幕府统治中枢。建城的地点,参考当地大名及豪族的建言,经过众大老、中老的勘探和权衡,毫不意外的选定了当年扇谷上杉氏名臣太田道灌所建的江户城旧地。此地位于武藏国丰屿郡麹町台地东端,控制东海道主干道,扼守第一大河流利根川以及荒川两河交汇处,能够方便的进出东海道诸国,或者沿利根川及其支流深入大半个关东内陆地区,可谓是整个关东的水陆枢纽地带,同时,这座城还临近外海相模湾,地理与三重城、今治城、天神山城极为类似,也算是延续了吉良宗家居城建于海边的传统吧。
鉴于此事关系着幕府的根基,重要xìng不言而喻,秀景亲自出面掌总,委托筑城名人、奉行七家之一的藤堂高虎负责具体事宜。而藤堂高虎的手笔也非常之大,整个城池外城垣长达十六公里,含外郭二十五栋,由诸大名分段建造城垣和城堀,城中一共规划了包括本丸、西丸、北丸、二之丸、三之丸在内的五座巨大建筑群,仅本丸就有大御殿、本丸御殿、大奥、奥之间、表之间、大广间、御座之间、白书院、黑书院等诸多建筑,而本丸和西丸所在的整座红叶山,则成为了城中的御庭,另外还因地制宜,设了三重橹6栋、二重橹10栋、平橹4栋、多门橹26栋,与内堀、二之丸堀,三之丸堀、内堀构成完备的居城防御体系,将居城本丸护卫得固若金汤。
可以想见,这座居城的规模比泉州城、天神山城、北条家的小田原城更大,竣工之后,毫无疑问是第一大城池。
除了建城以外,幕府目前的另一大要务,是分封关东大名和东北大名。关东方面,按照我的授意,除了预先安排的几位奉行家和统领家大名,其余大名的封地都不会超过十万石,最大的也就是泷川一益次子入继的结城家,刚好达到十万石的准国持规模。东北方面,实际负责规划的乃是卸任的前大老竹中重治,他按照已臣服大名的领地范围,把陆奥国拆分为陆奥、陆中、陆前、磐城、岩代五国,其中陆奥由安东家领有,石高接近十万石左右;陆中由南部家领有,石高为二十余万石;陆中以南、出羽以西、磐城以北的广大地带,包括原本有争议的区域,都全部交给伊达家,同时没收晴宗时代开拓的出羽国米泽领地,最终勘定石高为六十二万石。这三家大名,都获得了国持或准国持外样大名身格,各家的领地范围和石高,原则上由自家勘定后上报给幕府,但是整个勘查过程必须要有幕府和其余几家大名的代表参与,数据也要经过他们的联合确认。
磐城国比较复杂,是相马、田村、二阶堂、岩城、石川等小大名的领地,几家小大名间时而联合,时而敌对,又各自引外围的伊达、芦名、佐竹为后援。例如相马家就曾以伊达家为后援,前任家主相马显胤,娶了伊达植宗的长女屋形御前为正室,在天文之乱中是植宗方第一活跃人物(身高一米八,使八倍重的大铁军扇指挥军势),然而植宗隐居后,两家之间矛盾逐渐jī化,现家主相马盛胤虽然和伊达辉宗是表兄弟,却因为伊具郡周边领地多次挑战伊达家;伊达家为了拉拢同样与相马家存在领地争端的田村家,特地为嫡子政宗娶田村清显(母亲同样是伊达植宗的女儿)之女爱姬为正室,意图利用田村家压服相马盛胤,然而田村清显的正室,却又是相马盛胤的妹妹。
另外的二阶堂家,是以芦名家为后盾,现家主二阶堂盛义,虽然迎娶了伊达晴宗的女儿阿南姬为正室,却一直向芦名家输诚,利用他们的力量对抗伊达、田村联合,他的嫡长子二阶堂平四郎,原本在芦名家担任人质,却因为芦名家嫡子盛兴意外身故,被芦名盛氏收为养子,也就是如今芦名家家主芦名盛隆。
最南端的岩城家,之前在重隆时代受到伊达家压迫,被迫将女儿久保姬嫁给伊达晴宗,并奉迎晴宗长子继承家业,是为上代家主岩城亲隆(伊达辉宗嫡亲兄长),同时亲隆还娶了佐竹义重的妹妹,结连佐竹家入侵田村、石川两家,在他死后,家中甚至和下野守护宇都宫家一样,由佐竹家出身的御台夫人代行家主之务,然而他的嫡子常隆比宇都宫国纲年长,因此前几年就收回了家业,同时娶二阶堂盛义的女儿为正室,不再一面倒的支持佐竹家,才没有参与之前佐竹、宇都宫和结城联盟,这次也没有跟随佐竹家对抗幕府。
总之,如果说陆奥、陆中、陆前、出羽诸势力是战国中的小战国,磐城国就是陆奥中的小陆奥,国中的诸家小大名间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领地争端,因此检地和安堵必须格外慎重。好在这些小大名领地都不多,最大的也不到十万石,幕府完全可以强制仲裁。
磐城国东面的岩代国,也就是俗称的会津地区,历史上蒲生氏乡入封时,安堵领地是四十二万石,后来经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