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土佐之梦-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危俊蔽抑V氐乃档馈
“送我们回纪伊国的,是熊野方面的一千水军?”铃木重秀问。
“不错,原本驻扎在牟娄郡的熊野滩。到时候他们就直接回驻地……还希望头领不要为难。”
“这一点在下能够保证。”铃木重秀也郑重的说。
我呵呵一笑:“那么就没问题了。是吧?”
“不错,这样就好。”土桥重次也表示了赞同。
“在这之前,就让我们一同击退长宗我部家的军势如何?”我进一步要求道。
铃木重秀愕然的望着我:“不能马上启程吗?”
“那是当然了。一万多人登船,还有那些物资和战利品,要花费好一段时间。可是元亲的军势就在仁淀川东岸,只需一个时辰就能率军赶到宇佐鱼港,不先击败的话怎么放心登船呢?而且,被少于己方的足轻逼退,也会大大损伤杂贺众以及两位头领的名声啊”我非常体贴的劝说他。
“……那么就依三重殿下的意思吧”铃木重秀又被我说服了。怕我拖延太久,他连忙加了一句:“也请三重殿下适可而止如何?”
“这一点请放心。”我同样向他做出了保证。
……,……
鉴于和杂贺众的协议,我放弃了截断后路、尽量消灭长宗我部家军势的想法,转而制定了两面包抄、迅速击溃他们的计划,然后迅速调动军势,作好了出击准备。
九月十日的凌晨,天还没亮的时候,我把军势分成两支,一支以长枪队为主,准备从东面吾川郡境内的海边强行上岸,和事先联络的一揆方武士合流,迅速消灭长宗我部家布置在东面的人,从背面进攻长宗我部家主力;稍后,另一支军势以铁炮队为主,佯作从仁淀川正面突破。
仁淀川方面除了铁炮队以外,还有两千水军辅助,分成三路同时渡河,声势极为浩大。长宗我部家军势果然上当,将主要力量全部放在了河岸边。
河面上的所谓佯攻部队,其实攻击力极高。在吉良秀景、岩松经定和坪内利定的指挥下,船队在离岸二十多米处停泊,然后向两翼展开,形成一字射击阵地,向岸上发动了攻击。一时间铁炮鸣声大作,腾起的烟雾缭绕在河道之上,和九月清晨的轻薄雾霭和在一起。久久没有散开。
第一轮被铁炮打了个措手不及,丢下好些尸体,长宗我部家聚集的足轻们纷纷反身逃离河边。在中间战线上,带队的武将立刻组织反击,十几匹战马率先跳下河,带着近三百人向战船发起冲锋。
我坐在岸边的高处,隐约看见这一幕,感觉有点好笑。这是河口附近啊,河面宽阔不说,离岸二十米处,水深也基本超过了三米。这一点经过了水军的确证,不然怎么会有恃无恐的摆下一字阵型?长宗我部家的那些带队武士们,很显然是急坏了,而且对这一带不太熟,也没有事先做过功课。
果然,走出十来米,他们就没办法继续前进了,河水已经淹到了他们肩颈位置。即使在这个地段,站在水中的人也只能举着长枪攻击,,不仅不方便,而且下盘不稳,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为首的骑马武将意识到了这一点。急忙呼喝着命令众人撤退。这时铁炮声适时响起,抵近射击,杀死杀伤了近百人。
其实,按照我方燧发铁炮的射速,早就可以再次攻击了。不过,既然是佯攻,自然不能太过凶猛,要给对方留下一些“似乎可以应付”的错觉。中段指挥的岩松经定,很好的把握了适当的节奏。
奇怪的是,冲在最前面的武将居然奇迹般的毫发无伤。他连人带马逃回岸上后,扯着马辔头大声喝骂着,向河上的铁炮队挑战,却没敢再带人下水了。而回答他的,同样是稍后的一阵铁炮声。
“看具足和兜头的样子,应该是长宗我部家的福留亲政,号称‘土佐勇武第一’的猛将。”身边举着千里镜的胜贺野元信解说道。
“哦,是么?……看来性格很急躁啊。”我随意应了一句。猛将嘛,似乎都这个样子。
“确实,”胜贺野元信继续观察着,“有一骑飞奔过来了……背后穿着母衣,似乎是本阵的使番”
我连忙也举起千里镜,发现果然如他所说的那样。而听了使番(传令兵)的话后,福留亲政当即向身边的马廻们吼了几句,然后马廻们左右散开,分别下去传令。不一会儿,整个中段的军势就缓缓向后退去了。
被元亲看破佯攻了吗?还是蜂须贺正胜、井伊直虎他们开始了攻击?我心中想着。
不过,问题应该不大,他们带着三千精锐长枪兵,还有擅长乱战的千余水军精锐,即使正面相抗也毫无问题。
和元亲相比,我方不仅在纪律、训练和装备方面全面占优,还有一项超出时代的优势,那就是各个备队的配合。
这个时代的军势,一般来说都是以备队为基本单位。每一家万石以上的豪族,就把手下的足轻编成一个备队,人数一般从三百到八百,也有高达一千五的,其中长枪队、骑马队和铁炮队一应俱全。发生战斗时,就由各个备队次第防御或轮流攻击。
这样编制军势,备队之内配合自然是非常娴熟,可是各个备队就不能混编了,否则就根本没法指挥。即使是关原之战那样几十万人的大战阵,也都是各个备队分别接战。
如果套用近现代的日军军制,“备”就相当于联队,是日军最小的独立作战单位,凡日军新编成的战斗联队,必由天皇亲授军旗,军旗一旦丢失,即使建制完整,该联队也要立刻撤销。
(关于日本军制的论述,可能有些刺眼。如若介意,请忽略。)
第九十四章:逼和元亲(下)
第九十四章:逼和元亲(下)
高一级的单位是“众”,相当于师团或者旅团,所以和美浓众、伊势众等叫法类似,各个师团都能用征兵地命名,例如号称野兽的熊本师团、擅长做战场生意的大阪师团等。(手打小说)
再高一级,就是军势的“势”了,相当于后来战时编成的军。最早成军的,是在日清战争之中编成的第一军和第二军,司令官分别是山县有朋及大山岩,战后便即时解散。直到后来,相继成立了朝鲜军、台湾军、关东军和中国驻屯军后,军才成为正式的编制。
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单位,就是“先手”的“手”,相当于后来的派遣支队,编制可大可小,视战事规模和实际需要而定……
把目光放回到目前。在整个战国时代,正式的阵地战中,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单一军种组成的军团。因为除了大名直属队伍外,各个备队最多只有一两百匹战马或上百支铁炮,并且不能够集中起来指挥。这一点甚至还不如杂贺众的野路子,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打破这个规则的武家势力,只有长篠之战中的两方,一方是武田家,由武田信玄创建了五支为数千人的赤备骑兵;另一方是集中动用三千支铁炮的信长。
当然,我是BUG级的存在,所以我的三支备队,各分队都可以自由组合,或者编成清一色的长枪、骑兵、铁炮队伍统一指挥。
不知道看见这样铁板一块的三千人长枪阵后,元亲会有什么感觉。但我敢保证,视觉效果绝对够惊人的。而且长枪阵近战能力极强,指挥者又是经验丰富的蜂须贺正胜,正适合对付装备简陋、缺少远程力量的长宗我部家军势。如果依旧以备队为单位进攻,反而达不到那种干脆利落的击溃效果。
看着对岸敌军纷纷退去,我命令近侍吹响法螺,传令铁炮分队衔尾追击。
河岸上的三支船队迅速起锚驶向对岸。不多时,吉良秀景和铃木重秀指挥的左路一千杂贺铁炮手,岩松经定指挥的八百水军铁炮手,坪内利定和柘植清广指挥的右路一千两百备队铁炮手上岸合流,一同向前推进。杂贺众的三千人作为近战力量,分布于两翼及后方担当警护。
随后,我和身边两百亲卫、五百和泉众也渡过仁淀川,背靠着近千水军的船队立下本阵,派出物见番前往战场侦察。
大半个时辰过后,物见番头和秀景、蜂须贺正胜派出的使番同时来到本阵,通报了前方胜利的消息。
“战果怎么样?”我兴致勃勃的问道。
“禀主公,长宗我部家的军势前阵被击溃,后阵也自行溃散了。但是本阵却先行逃进了吉良城下町,几乎没受到什么损伤,人数大约有两千人”物见番头回答。
“城下町啊……一定惨不忍睹了吧”我小声叹了一句,然后问他道,“町众们有没有外逃?外逃的人多不多?”
“外逃的人很少。似乎被长宗我部家的人控制了”
“是这样么。”我点了点头。
仅从保存力量来看,元亲逃入城下町是正确的,东面和西面都是我方的大部队,南面是大海,只有北面的吉良城可以逃离。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