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回三国之我是魏文长-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吾子侄辈,尚且争先干功;吾乃国家上将,朝廷旧臣,反不如此小儿耶?吾当舍老命以报先帝之恩!”于是引兵来捉夏侯懋。当夜三路兵夹攻,大破魏军一阵。邓芝引兵接应,直杀得魏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懋连夜逃入南安郡,赵云、邓芝、关兴、张苞三人将城团团围住,只等诸葛亮领大军前来。
东面一路,甘宁、廖化领军十余万,溯江直上,威逼樊城;上庸郡守将皇子刘封及孟达二人接连出动小股部队,袭扰魏国边境,帮助甘宁清扫外围;关平在荆州严阵以待,震慑了东吴一大批妄图渔翁得利之徒的蠢蠢欲动。
……
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帐中视察作战地图,我轻轻走了进去。
“文长,汝莫非有良策,可大破魏军?”
我笑道:“我本有一计,虽然危险,但是利益极大。往日我担忧司马懿,正是因为他可以识破我的计谋,但如今司马懿已经卸甲归田,不得录用,魏国大都督夏侯懋膏粱子弟,懦弱无谋,此计便可有九成胜算!”
诸葛亮笑问:“文长究竟何计?”
我手指地图:“西路有丞相大军出道陇右、徐图渐进;东路甘兴霸已经将樊城围得水泄不通,樊城守将曹仁此时偏偏病重,又有大皇子和孟达相助,樊城指日可破;吾愿领精兵五千,并五禽队之精锐,从中路取道子午谷,直插长安腹地!”
第166回 赚取崔谅
诸葛亮随着我的手望向地图,眉头紧锁,听我讲完之后,立刻反对:“不可!不可!”
我知道诸葛亮一定会反对,但是我一定要争取,因为若是日后曹睿再行启用司马懿的话,子午谷奇谋便毫无用武之地了,我当即拜倒,恳切地说道:“丞相!当年我在汉中任太守之时,也曾探查过子午谷地形,其间并无魏国军马设防!如今司马懿遭废黜,此乃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若是司马懿重新出山,此计便无用也!”
诸葛亮急道:“文长,你乃我北伐所赖第一大将,不可轻易犯险,这子午谷山势险僻,极难行走,就算无敌人防御,也可能损伤不少,端的折却我军锐气!”
我正要继续分辩,帐外突然走进一人,道:“丞相,子龙、伯苗,及关兴、张苞二位将军已将南安郡团团围住,只是一时攻打不下,因此派人前来请丞相前去。”
诸葛亮答道:“好,我知道了!”随后转头又对我道:“文长,容我再考虑一番,我亦知此乃最佳时机,但我不能轻易让你孤身冒险!”
进帐那人问道:“丞相,文长将军欲用何计,让丞相如此踌躇?”
诸葛亮道:“文长欲自引五千精兵,沿子午谷直插曹魏腹地,兵逼长安,然后向西而进,与我大军会合,占据咸阳以西,此虽妙计,却极其险也。不知威公有何计较?”
原来这个人就是杨仪,昔日在永安宫刘备托孤之时曾与他见过一面,只是几年下来,早已忘记了他的容貌,此时再见,我内心深处突然感到几分担心。
果然杨仪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丞相,魏将军此计甚是不妥,子午谷险僻艰难,贸然进兵,不合兵法,若是魏国有人在子午谷设下伏兵截杀,我军势必全军覆没,于军何益?”
我一阵郁闷,暗想:“杨仪你懂不懂兵法?不知道什么叫出奇制胜吗?”诸葛亮在一旁道:“威公所言有几分道理,我也劝文长不要如此进兵!”
我正想进一步劝说,诸葛亮道:“文长,我等先去南安郡助子龙一臂之力,再来定夺子午谷之事!”
我知道此刻诸葛亮心中谨慎一面占据上风,他不是不肯冒险,当年他火烧新野、孤身进吴,那一次不是冒险之举?只是现在重兵在握,反而胆子变小了……
现在多说无益,我也只好跟着诸葛亮出营而去,倒是那个杨仪,跟我走在一起,嘴里嘟嘟囔囔的:“文长,你征战一生,怎么会犯这种糊涂?子午谷那种地方又岂是出兵之道?……”
我实在受不了了,冷哼一声,加快脚步跟上诸葛亮,道:“丞相,欲破南安郡,当用围魏救赵之计,何不派人前去南安郡之北安定郡,赚其太守崔谅出城,就势擒之,让他帮我们捉住夏侯懋?”
诸葛亮笑道:“咱俩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正欲用此计!”当即唤来一心腹之人,在他耳边说道如此如此;我又说道:“我妾杜鸢之表兄姜维乃是天水郡守将,此人韬略极深、武功非凡,若归顺我军,乃是一件大好事!其母杜氏在冀县,我这便与杜鸢前去天水及冀县,一来省亲;二来劝降姜维!”诸葛亮应允,我即刻赶往本部军中,叫上杜鸢,带本部五千精兵赶往天水郡。
诸葛亮来到南安郡下,令众军士运柴草堆于城下,宣称烧城。魏兵闻知,皆大笑不惧。
却说安定太守崔谅,在城中闻我汉兵围了南安,困住夏侯懋,十分慌惧,即点军马约共四千,守住城池。忽有一人自正南方向而来,口称有机密事。崔谅唤入问之,此人答道:“某是夏侯都督帐下心腹将裴绪。今奉都督将令,特来求救于天水、安定二郡。南安甚急,每日城上纵火为号,专望二郡救兵,并不见到;因复差某杀出重围,来此告急。可星夜起兵为外应。都督若见二郡兵到,却开城门接应也。”
崔谅不是糊涂人,问道:“有都督文书否?”假裴续从怀中贴肉取出,汗已湿透;崔谅急急看了一遍,便点起兵马,出城望天水郡而去。
不多时,前方有探马到,告天水太守马遵已起兵救援南安去了,教安定军马早早接应。遥遥望见前方火光冲天,便催兵星夜前进,离南安尚有五十余里之时,忽听得前后喊声大震,哨马急来报道:“前面关兴截住去路,背后张苞杀来!”安定之兵,吓得四下逃窜。崔谅大惊,便领手下百余人,往小路死战得脱,奔回安定。方到城壕边,城上乱箭射下来。汉将马超在城上叫着:“吾已取了城也!何不早降?”原来马超扮作安定军,趁夜赚开城门,汉兵尽入,夺得了安定城池。
第167回 收姜维
崔谅见马超已夺了城池,慌忙向天水郡赶去。
行不数里,忽见前面一彪军马在当道摆开。大旗之下,一人纶巾羽扇,道袍鹤氅,端坐于四轮车上。崔谅视之,乃是诸葛亮也,慌忙拨便走。关兴、张苞两路兵追到,齐声吼叫着:“早早投降!”崔谅见四面皆是汉兵,不得已,只得投降,与汉兵汉将同归大寨。
诸葛亮以上宾之礼相待,问崔谅道:“南安太守与足下交厚否?”崔谅道:“此人乃杨阜之族弟杨陵也;与某邻郡,交契甚厚。”
诸葛亮道:“今欲烦足下入城,说杨陵擒夏侯懋,可否?”崔谅转了转眼珠,说道:“丞相若令某去,可暂退军马,容某入城说之。”
诸葛亮点头称是,并即时传令,教困住南安之四面军马各退二十里下寨。崔谅担任匹马到城边叫开城门,进入杨陵府中,与杨陵相见,并将前番事细言。
杨陵道:“我等受魏主大恩,安忍背之?可将计就计而行。”便引崔谅到夏侯懋住处,细说一通。夏侯懋惊问道:“当用何计?”杨陵笑道:“只推说某献城门,赚蜀兵入称,却就城中杀之。”
崔谅依计而行,出城见诸葛亮,说:“杨陵准备献城门,放大军入城,以擒夏侯懋。杨陵本欲自捉夏侯懋,因手下勇士不多,未敢轻动。”
诸葛亮笑道:“此事极易——今有足下原降兵百余人,于内暗藏我军中将领扮作安定军马,汝可带入城去,先伏于夏侯懋府下;却暗约杨陵,待半夜之时,献开城门,里应外合。”崔谅暗思:“若不带蜀将去,恐诸葛亮生疑。且带入去,就内先斩之,举火为号,赚诸葛亮进来,杀之可也。”便满口应允。
诸葛亮嘱咐道:“吾这就遣亲信将领关兴、张苞随足下先去,只推救军杀入城中,以安夏侯懋之心;只待举火,吾当亲入城去擒之。”
时值黄昏,关兴、张苞受了诸葛亮密计,披挂上马,各执兵器,杂在安定军中,随崔谅来到南安城下。杨陵在城上撑起悬空板,倚定护心栏,问道:“何处军马?”崔谅答道:“安定救军来到。”便先射一号箭上城,箭上带着密书,书中道:“今诸葛亮先遣关兴、张苞二将,伏于城中,要里应外合;且不可惊动,恐泄漏计策。待入府中且图之。”
杨陵拿密书见了夏侯懋,细言其事。夏侯懋说道:“既然诸葛亮中计,可教刀斧手百余人,先伏于府中。如关、张二将随崔太守到府下马,闭门斩之;却于城上举火,赚诸葛亮入城。伏兵齐出,诸葛亮可擒矣!”
二人自作聪明地安排完毕,杨陵回到城上叫道:“既是安定军马,可放入城。”关兴跟崔谅先行,张苞在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