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雨你说地不错。本王身在局中。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请你接着说!”淮阳王的眼睛亮了起来。连忙催促道。
“自从禹传启,家天下之后,子承父业,早已经成为天下不二法则!世人信奉,坚定而不可动摇!三千年来从来没有人敢于颠覆甚至是质疑它!”阴明雨接着将其中地道理抽丝剥茧般地逐条分析出来,“先太祖皇帝传位于当今,已是开了历史之先河。所幸当时限于条件。国有长君。社稷之幸,所以众人尚无话可说。可是如今国势日盛。皇子们也早已成年,再要沿用老办法,显然就不可行了!所以主公也不必担心。皇上他心里面自然会有一副好算盘的!”
“明雨所言甚是,希望父皇他也能看清这一点吧!”淮阳王有些惆怅地说道。
阴明雨点头称是,心里面却有句话还没有说出来。若是所料不差。当今一定是轼兄篡位的主儿。他怎么肯将好不容易到手的宝器。平白送给除了自己儿子以外地人呢?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恐怕一场杀戮在所难免了!
淮阳王的心中却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虽然自己是大皇子。又是第一个获封亲王出镇江南的藩镇。可是自己现在在皇帝心中的分量到底有多少呢?听说现在老三可是深得皇帝的宠爱啊!
“若是本王留在京师之中,就免却了如许烦恼了吧?”淮阳王忽然从心底里面迸发出来这样一个念头来,接着很快又被他自己给打消掉,皇帝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他还是比较相信,手里只要有兵权。就有一切。
过了一阵子,淮阳王忽然问道,“明雨,你说这次父皇一下子把今科地状元同榜眼都派到了我的属地为官,而且还是破格提拔,其中会有什么缘故么?我总觉得心里面很不塌实!”
“可能是因为太湖那方面,最近闹得有些过了,王爷不妨派个人过去。警示他们一下,若是照这样下去,到时候谁也保不了他们。但是也不排除皇帝是否有什么条件与军方的几位大员们相互交换。要知道。这三位可不光是诗词作得好,在打仗上面也是令人不可小觑的。仅仅看到杨延昭以数千骑兵大破契丹数万人马,就知道他们的厉害了!”阴明雨分析道。
“如此人物。却是大有可观。就连本王也存了接纳之心呀!”淮阳王赞同地点了点头。
“我劝王爷还是少打他们三个的主意为好!”阴明雨提醒道。“京中来人本来就是皇帝的亲信,您可不要希望仅仅凭财帛美色就能够打动他们。关西郑家和洛中石家都是世代官阀,杨家在北汉时就是晋北的土皇帝。自是不会缺少这点东西。对于他们而言。家族地利益要比个人利益强大许多,主公对于他们可以交好。但却不能深交。只要不引起他们在潜意识中的对抗就算是成功了!不过,饮酒宴乐,诗词应和之类的事情。多做些却是无妨,没有坏处的。”
“对于杨延昭的座舟在江上遇袭。明雨你是如何看待的?”淮阳王点了点头,忽然问道。
“恐怕是太湖上那位做的吧!”阴明雨猜测道。“小臣问过龙力图,当时现场的痕迹表明,出手的只有一个人。却造成数十人受伤。三艘大船沉没,更有不少的仆夫死在江中,无论是从出手的狠毒还是速度来看。都不会是别人能够办得到的。”
淮阳王点头同意道,“本王也是这么考虑的,或许,太湖上的那位对于自己的周围一下子来了三位名士有些不满。怕抢了他的风头吧?”
“呵呵——”阴明雨笑了起来。“主公的想法,倒也有趣得紧。”
第六卷 仕宦江南 第五章 知事苏州
 更新时间:2009…6…29 21:32:35 本章字数:5344
路过常州的时候,稍微停了一下,补充给养。
得到消息的郑途很是上船来慰问了一番,并送来了很多的常州特产如常州梳蓖之类的东西,其他的还有什么金钱菜银丝面等小吃的也一并送了几大食盒上来。
“此地的情况。确实比料想中要复杂一些,不过却不是没法子解决的,现在说话多有不便,还是待兄长安置下来,咱们三人再从长计议吧!”趁着众人只顾着搬运东西的空档,郑途低声对我交代个两句。
我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郑途稍微呆了一下,就说公务繁忙告辞而去了,我也只是送到船头,并没有下岸。
这一切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官员来往的一般应酬而已。
“宫梳名蓖,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这常州的梳蓖,可是有名的很呢。”我从郑途送来的礼物中取了几支梳蓖出来与公主观赏。这郑途倒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
普通的梳蓖多为木制或竹制,而郑途送来的这些多用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等。而且嵌玉镶珠。用料非常讲究。
我看了看后从众多的梳蓖里面拣了两把出来,对公主说道,“寻常的倒也罢了,这两把黄杨制作的梳蓖,木质细腻,纹案清晰,治头痛、去痒都是上品,算是非常难得了。”
公主见了,心中也很是欢喜,径直将那两把梳蓖插到头发上。
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二十八道工序。而一把蓖箕则有七十二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实在不是普通百姓能够享受得起的。
“夫君,那就是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吗?”公主与我并立船头。指着岸边小山间的一所寺庙问道。
我定睛望去。只见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庙隐藏在苍山翠柏之间。古意盎然。正是张继诗中提到地寒山古寺。相传此庙原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因唐代名僧寒山与拾得曾经由天台山来此庙中住持,因而被该称寒山寺,从此香火也日渐旺盛起来,可能这也算是一种古代的名人效应吧!
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就笑着为公主解释道。“据说这里面还有一段儿故事呢!贤妻要不要听为夫讲讲?”
公主追问道,“什么故事?夫君你就不要卖关子了!”
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发,为公主介绍道,“传说张继路过此处的时候。正是夜半时分,恰逢他科举未中。心中比较失落,看着秀山古刹。听着乌鹊啼叫,心中地郁闷一下子爆发出来。方才有了《枫桥夜泊》这首传世佳作留给后人。不过但是因为天色太黑。他终是没有看清,那随风簌簌作响的并不是枫树,只是旁的树种罢了!”
“那现在这些枫树是哪里来的?我明明看见很多呀!”公主闻言后。不由得多看了两眼,明显有些不信地质问道。
“贤妻不要着急,且听为夫把话说完。”我微微一笑道。“此诗一经传诵。立刻成就了寒山寺的名声。寺中僧人顿感这其中的谬误着实不美。为了成就诗人的一番美誉,和答谢诗人对自己寺庙地宣传,他们决定将岸上的树种改种,移植了很多地枫树过来,这样一来,后世的人就可以看到这里的景物与诗中完全一致了!”
“如此说法。闻所未闻。”公主听了后不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只好不予置评。
“不管怎么说。寒山寺地钟声可是远近闻名的,每逢大事,总要敲上那么一两百下的。”最后我总结了一句道。
这句话说得有些突兀,皆是因为我忽然想起了后世想要去敲钟也要付费的龌龊事来。
船只尚未靠岸,寒山寺的钟声却先当当地敲了起来。
“今天是什么重要地日子么?”我感到有些奇怪,遂开口问道。
众人都推说不知,惟有龙力图算是地头蛇,猜测地说道,“恐怕是为了已经大人这位新任的苏州知事。当地的乡绅们组织起来的队伍吧?往日里面也有这样的旧事的。”
寒山寺离苏州城也就没有几里路了。船只还离码头有半里之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岸上尽是红火一片,约莫有三四百人的队伍站立在码头之上。举着各种彩旗罗伞之类地东西,几只超大的锣鼓先已经敲了起来。声音之大,迎风可传到十里之外。
船身微微地震了一下,靠着码头停了下来。
龙力图带着一众手下先行下船,为我们打好前站,然后是我的随从们分头从码头上下来。将东西卸下。整理在一起。将受伤的参军护送下去。先到馆驿歇息。我同七郎换了崭新的官服,缓步从船上行了下来。
对面为首的那一人,绯服银鱼袋,年纪在四旬上下,长得很是圆润,白面微鬃,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来应该是苏州通判无疑了。朝廷有诏命给他,准备升到淮南东路转运使任上,此时仍未离去。自然是想要等着见我一面。也好结份儿交情。
果然,我才走了两步,那人就当先迎上,来到我们面前拱手为礼道,“通判陆天南,见过两位杨大人。大人们一路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