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不愿跟这些小人物多作纠缠,于是不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便对他说道,“这件事情是由我们的座舟被人袭击而起的,三艘官船劲数沉没。且伤亡了不少人员,恐怕你做不了主。不如带我去扬州都督府一行。也好作个说明,请地方上帮助调查一下。”
“请问大人地官讳和职务?”那龙力图壮着胆子问道。
我将自己的官印拿出来让他看了一下后说道。“本官乃是新任地苏州知事,这一科的状元杨延昭,奉皇命前往江南赴任,不想却出了这样的状况。”
“原来是杨状元到了,末将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龙力图听了后一惊。抱拳行了一礼后说道,“大都督常对属下等人言道,当今文坛敢言诗者,无出大人之右!今日末将得遇真人。可算是三生有幸了!”
“呵呵,这倒是过奖了!不想江南也有杨某的拙作流传。事有急缓,本官皇命在身,还是先去见过你家都督要紧,请将军先前领路吧!”我打着哈哈说道。
“谨遵大人之命。”龙力图一挥手。他地手下立刻老实地分成两列站好,然后护卫着我们沿着江岸向都督府的方向走去。
扬州大都督府乃是大宋设在两淮一带的最高权利机构,以亲王为大都督。总控两淮及江浙军政要务,现在大都督任上的正是太宗皇帝的长子淮阳王赵谦。
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阳王赵谦此时正焦急地坐在大都督府衙之内,等待着京师方面地信使。
宋初的官制比较混乱一些。本来大都督府的首长应该叫作大都督的。可是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缘故,在设立之初竟然没有大都督而只设长史,因此严格地说起来这为大都督应该被称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这种叫法一直到至道年间移镇改制之后方才被纠正过来。重新叫回大都督。
“王爷,龙力图将军回来了。”手下进来禀报道。
“哦,他又有什么事情?”淮阳王赵谦微微地皱了下眉头。“叫他进来吧!”
“末将参见王爷!”龙力图进来后叩拜道。
“你的事情都办好了么?”淮阳王命他起身后问道。
“王爷,事情已经清楚了,是新任的苏州知事杨状元的座船被人烧毁,并有多名仆夫被杀,现下杨大人正在外面等候王爷召见。”龙力图老实地回答道。
“查清楚是什么人干的了吗?”淮阳王有些紧张地追问道。
“尚无头绪。”龙力图有些气馁地答道。脑袋耷拉着不敢对视淮阳王地目光。
淮阳王嗯了一声。半晌没有说话。末了吩咐道。“请杨大人进来叙话。”
江南的建筑看起来都是比较精致的。从回廊到亭台无不显示出细致的匠心,绕来绕去地转了几个圈子之后。我终于来到了扬州大都督府的正厅之中。
“小臣苏州知事杨延昭,拜见大都督。”我进得厅来,就见一个身材颀长的年轻人坐在堂上,年龄不过二十三四,容貌之间同太宗皇帝颇有些相似,身上的华丽衣服更是黄色隐龙纹状,便知这就是总领江淮事务的淮阳王赵谦。
“原来是杨状元到了,快快请起——”那淮阳王从座位上离开,站了起来,伸手将我扶起后非常热情地说道,“江南初定。本王领了这江淮事务后未尝懈怠过片刻。此番父皇体恤,总算是为小王选拔了顶尖的人才来襄理军政事务。杨状元!一路上辛苦了!”
我笑着回答道,“多谢王爷关心,小臣一路乘船而行,倒也不算辛苦。为皇上分忧乃是我们做臣子的本分。岂敢心存怨尤?不过是在这扬州江面上,发生了一些事情。不得不来叨扰王爷。”
淮阳王倒也不忌讳这些,接口说道。”此事本王业已知晓。杨大人路上受惊了!本王已经责成有关人等严力搜查。必定将那贼寇捉拿归案。为死难者出头!”
“如此就多谢王爷了——”我拱手谢道。“还有一事请王爷相助。下官的座舟已毁,还请王爷借几条船用用。在这江南地面上。没有船可是寸步难行啊!”
“此乃小事一桩,本王会派龙将军一路护送杨状元南下地。”淮阳王点头允诺道。
我心中暗道。指望他保护我们?恐怕还不知道是谁保护谁呢!
当下淮阳王吩咐龙力图下去准备为我的手下们安排食宿。并将几位重要的人物请到大都督府用饭。
“小臣来得匆忙,连礼物都给那贼人沉到江里了,又没有来得及重新准备,真是失礼地很!如今蒙王爷如此礼遇。心里面惶恐的很呐!”看到淮阳王如此热情,我也卖了个空头人情出来。不是我没有给你准备礼物。实在是你的领地治安条件太差。凭空便宜了那贼人而已。
“这却无妨!”淮阳王笑着说道,“本王虽然地处京师之外。但是这江南的物产却也丰硕,倒还过得去,只是常年在外,心中挂念父皇得紧!二来就是心慕京中名士,欲见一面而不能。整日里面对着这些粗鄙之人。顿感自身也语言乏味面目狰狞啊!今日里见了杨兄。欢喜得很。若是得便,还请在扬州多盘桓几日。”
“多谢王爷抬举了!”我先行谢过之后说道,“似王爷这等风流人物。何人不欲结交?延昭早在京师之时就听说淮阳王英明睿智礼贤下士。本身更是不世出的文坛高手,心中早已是神交已久!若是有暇,自然希望多讨教一二,可惜此行匆匆,怕是耽搁不起啊!这职分虽下。责任事大呀!”
“那就可惜了!”淮阳王有些遗憾地说道。“本来小王还准备请些两淮的风流雅士们吟诗作对的。既然杨大人暂时抽不出身来。那就只好留待他日了。”说完有些唏嘘地样子。
用过饭菜之后,时候已经不早,歇息了一夜之后,我谢绝了淮阳王的盛情挽留,乘上扬州都督府地大船,继续赶路。
大船很快就来到了长江上。经由瓜洲古渡口南下,经润州,过丹阳,不久就进入了常州的地界。
而此时在扬州大都督府中的淮阳王赵谦却不像我初见到时那么悠闲。府中的信使不断,将辖下各地地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他的案头上。
“主公,京中的信使已经到了。”都督府左司马阴明雨乃是淮阳王的亲信,双手将一封密函交给淮阳王,然后避嫌地站到了一旁。
“看来京师又进入多事之秋了!我们的事情也得抓紧了!”淮阳王看罢那密函后,立刻将之付注一炬,然后淡淡地对阴明雨说道。
阴明雨看了看踌躇满志地年轻王爷。有些欲言又止。
“明雨,有什么话要说吗?”淮阳王看到了阴明雨脸上的表情变化,遂问道。
阴明雨考虑了片刻后终于说道,“主公,太湖那边儿,最近一段时间里可是越闹越大了!会不会对我们造成不利的影响呢?”
淮阳王叹了口气后答道,“本来江南初定,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够完全左右的,本王进入到这里也不过年余光景。要想把这里打造得铁桶一块儿,却也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办到的事情。为今之计。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王爷也不必气馁,毕竟两淮江浙一带还是一块儿好地方,物富民丰,兵源充足,更有盐铁之利可以作为军资。即便京师一旦有事。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和筹码来相机而动。”阴明雨安慰道。
淮阳王点了点头答道。“明雨你所说的确是事实。不过别人也一定可以看得到,若本王是被册立为太子之位的皇子倒也罢了。众人自然会站在本王一边儿。可是如今父皇在嗣立地态度上面摸棱两可,令人琢磨不透。这就有些令人为难了!”
“王爷地意思是说,皇上也有可能将大统传于秦王?”阴明雨笑着问道。
“难道不会吗?”淮阳王头痛地答道,“如今金匮遗书可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兄终弟及也是太祖与当今的母后杜太后定下地。秦王又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多年,这个位子,历来可都是只有储君才能兼任的呀!”
“请先恕臣不恭之罪!”死明雨拜了一拜后分析道,“所谓的金匮遗书。除了宰相赵普,并没有其他人见过,到底有没有这个东西,还在两可之间。不过据臣猜测,应该是有的,今上能够平复天下人心,赵相的功劳不小啊!不过现在说起来。皇帝恐怕也很头痛这件事情!”
“哦?这又怎么说?”淮阳王皱起眉头来问道。
“兄终弟及,毕竟是前所未有,首先在士人中间就很有非议!若是连天下都可以如此传承,那么平常人家的家产田地奴仆是不是也可以按照此例来继承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啊!”阴明雨一针见血地指出来问题的症结所在。
“明雨你说地不错。本王身在局中。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请你接着说!”淮阳王的眼睛亮了起来。连忙催促道。
“自从禹传启,家天下之后,子承父业,早已经成为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