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3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领土。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目光,应该放的更远一些,我们地角度,应该看的更广一些,我们的起点,应该站的更高一些!
“郭兄,你认为我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先做什么?”我突然问郭利用道。
“正名!”郭利用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正名?”我有些诧异地问道。
“不错!”郭利用点头答道,“如今王爷你虽然统御西北大军,实力雄厚,但是在名义上,依然是朝廷的藩王,不可能不考虑到朝廷对您进入河东路的看法,如今楚王作乱,与朝廷的大军激战于洛阳以东的汜水关一带,双方无暇北顾,正是王爷你的大好时机,只要趁这个时候要挟一下朝廷,将河东路正式划归您的统御范围,就得到了正当的进入理由!即便是以后朝廷有了时间顾及这里时,您已经占了道义上的优势,形势就大不相同了!”
“嗯,名不正则言不顺!郭兄你此言非常在理!”我点头道,“接下来如何?”
“收取三关,巩固边防!”郭利用回答道。
这一句话深得我的赞同,然而我也有些顾虑,三关五寨的将领,可以说对事业非常忠诚,契丹人大军历次南下,都被他们给死死地阻挡在关外,而且我也与他们有过多次的合作,如果我亲自去跟他们谈这些事情的话,感觉上有些不知道如何启齿,也担心一旦双方无法达成意向后,大家的面子上都不太好看。
我需要一个代言人啊!而且是同三关将领们比较熟悉可以谈到深层次问题的同级将领。
“末将愿意走一趟三关,为王爷将大事说定。”郭利用很有把握地对我说道。
转念一想,郭利用果然是非常合适的说客人选。
首先他在清源军中待的时间很长,同晋北三关的将领们有过多次接触,非常熟悉,其次这个人的头脑灵活,思维缜密,有成为一名政客的重要要素,去做这个说客正好可以体现出他的人脉与灵活性。
既然要为我做说客,那就得给他一个合适的名分,可是要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是军职?还是地方长官?这个一时之间我还真的无法确定,于是便向郭利用征求道,“眼下河东路的官职,除了并州与晋州的刺史已经由郑途与石崇义两位大人兼任以外,其余的官职,郭兄你可以任意挑选,在这个问题上,我还真不好限定了你的才能的发挥。无论是军职还是地方官,你尽管开口,回头我给朝廷上一份表章,让吏部行文下来确认便是。这样的话,你去三关也好有个正当的名义。”
郭利用也没有怎么客气,想了一下后便说道,“若是沿用旧的官职,则显示不出王爷你开拓进取的决心,我觉得不如增设一个新的官职,让人耳目一新,也好让三关众将体会到王爷你经营河东路的意图来,这样会增加很多说服力!”
“不错!你这个说法值得推敲!”我听了郭利用的意见后,顿时觉得有搞头,只有将西北军所辖之地的官职变得与众不同,这样才能够增加全体官员们心向平西王府的凝聚力,可怜我以前怎么就没有考虑过,真是失策了。
于是我便任命郭利用为河东路布政使兼任璐州刺史,立刻赐予全副仪仗,将布告发往三晋,同时行文给吏部报备此事,让他们批复,文书上面的口气很平淡,没有表露出丝毫的意向来,只是简单地说了任命之事,既没有让朝廷承认,也没有索取相应的信物。
郭利用领受了新的官职后,带了些近卫,直接向北王三关五寨的方向赶去了,这一次的名义是赴任后视察所辖疆域,整顿地方吏治,顺便安抚边防。
第十八卷 河东攻略 第十一章 吃饭问题
 更新时间:2009…7…3 17:45:01 本章字数:5280
平定军那面,虽然投了河北军,但是人马驻地都在当地,并没有一下子涌入河北去,据我的猜测,他们的首领应当是考虑自己的权力是否会因为前往河北后被削弱,以致迟迟不能够做出决定。
而我则考虑到平定军的驻地就在阳曲东部不远,大军来往,也不过是三四日便可到达,他的存在对我在河东路的统治,始终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应当妥善地解决掉才是。只是如今他们在名义上已经归属了河北军,我投鼠忌器,多少得给曹彬留些面子,因此就不能直接采取暴力手段来对付他们了。
“怎么处置,确实得好好考虑一番。”我一时之间也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只好先将这个问题给搁置下来了。
接收防务和政务是个非常烦琐的过程,我自然是懒得去费脑筋的,索性一股脑儿将这些琐碎事情都扔给了石胖子,自己跑到了新成立的西北讲武堂阳曲分院里坐镇。
最初的时候,这里跟西北讲武堂刚成立的时候差不多,让一群丘八哥们去学文化,确实比较令人头痛,好在西北讲武堂已经步入了正轨,教官和老兵们也都富有经验了,此时带起这些刺头儿来很有一套,不用我去操那个闲心。
实际上,我情愿没有接收这么多的人马,郭利用手下的六七万人,再加上胡云的人马,以及从各地散落的慢慢归附过来地人马。粗略地统计也有十一二万人,这些人的战斗力虽然不怎么样,一张张嘴吃起东西来可一点儿也不含糊。才接管了不到半个月,就吃掉了我几十万两白银,心疼啊!
半夜睡觉起来。我都是梦见一张张的血盆大口。狂暴而迅猛地吞噬着我那来之不易地可怜的家底儿。这么下去可不行啊!
经过半个月的考察之后。我决定还是得对这些军队进行整编,将人马缩编为三万左右,保留其中地精干力量,而将冗余地部分裁撤下来,效仿当初在西北屯田时所采取地政策,将这些人补充到农业建设当中去。
根据河东路的特殊情况。也可以考虑依靠军队富余人员来建设钢铁及煤炭产业,兴办盐务,扩大制造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养活自己快速发展的目的。
发展产业化建设。一是要有资源,二是要有人员,三就是要有银子,这三样缺一不可。目前的河东路,除了解州地盐业是个肥差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赚钱的产业,主要还是以农耕为主,且灾害较少,农民相对富裕一些,对于放弃土地进行工场劳作的意愿也比较低,如果不是我可以拉出来近十万人马组织大规模生产建设的话,还真有些头痛这些劳动力从哪里来。
启动资金地问题,我看了一下清源军节度使府中的库存,基本上都已经光了,显然是为了养活军队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发动叛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这一点上来看,赵元礼确实不适合统领一方,更不具备成为一个合格的国家领导人的条件,所以他的败亡也是意料中事。
“看来只好向宋迪小老婆借钱了——”我愁眉苦脸地盘算道。
不过很快地,朝廷的特使来到了阳曲。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特使并非是代表皇帝,而是受宰相吕端所派,前来讨要解盐税务中的盈利,以解同楚王作战中耗费巨大的燃眉之急。
“呵呵,他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否则是不会厚着脸皮来要这个钱的!”听到石胖子向我报告情况后,我只是笑了笑。
吕端是什么人,石胖子可能不知道,但我是最清楚的。若不是担当起这个宰相,也不至于为了些银子的事情,拉下一张老脸来向我要钱。
虽然解州的盐务向来都是朝廷用来支出军费的一个大头,可是自从楚王的大军攻占了洛阳之后,朝廷的势力再也无力跨越太行山,进入晋南,若不是我的大军将楚王的北上意图粉碎,这解州的盐池恐怕已经在为叛军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进入河东路是对朝廷有着积极的意义的,当然,这是从损人不利己的观点上看问题。
从名义上讲,解州盐务还是朝廷的内帑,我只不过是临时接管,除非我也公然拉起杆子闹独立,这在目前来看似乎是不太可能的。而我如果不是被朝廷被形势逼得太急的话,自然是不会撕破脸皮,走到这个地步上的。
对于这一点,恐怕朝廷方面看的也很清楚,否则就不会请吕端来向我讨要这个面子钱了。
无论如何,这个钱是要给一些的。
吕端对于我,资助良多,甚至不是因为他的举荐,我也不可能升迁的如此之快,如果不是皇帝没有容人之量,硬生生地将我逼上了自立门户以求保全的路子上,恐怕我现在还是一个模范忠臣,而朝廷也不会因为楚王作乱就被打的束手无策。这就是所谓天意弄人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皇帝的心眼儿太小,鼠目寸光。
“解州的盐务,一旦交了出去,我们靠什么来养活军队?”石胖子看到银子就跟看到爹娘一般地亲,听到我准备让出一部分盐务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