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础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种上层产业的迅猛变革,我们很快就在西北拥有了一家相当超前地大型钢铁工厂,有了钢材打底,工厂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工具都已经金属化。极夫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后来我惊奇地发现连骆冰儿负责的印刷厂也开始使用钢构造的各种机器设备了,其设计之精巧令我也为之叹服。
“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个地区就会提前进入工业时代吧?”我有些神思渺渺地站在绥德城外的一处矿山上幻想道。
“大人——有朝廷的急件——“王石雷在远处喊道。
“就来了——“我应了一声,牵着雪翼缓缓地走了下去。
看完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朝廷准备派人来检查春播的情况,以观察我是不是忠实地完成了这个屯田的重要任务。
“嗯,这倒是个问题,马虎不得。”我虽然不知道朝廷会派谁来视察西北屯田事务,但是来人的地位肯定是要在我之上的,否则怎么可能有权威性,因此心中就开始筹划应当如何应付地问题。
考虑了一番后,我命钢铁厂赶制了一批上好的农具,又征调了大量的耕牛,开始布置开荒事宜,地点就选在黄河东岸的一大片无人耕作的淤泥滩上。当初这里曾经被河水淹没过,后来恢复正常以后,土地变得非常适合种植庄稼,只是由于党项人的不住侵扰而无人敢于在这里开发罢了,此番李继迁远遁西方,正好留给我为大军屯田之用。
在种植的种类上,我主要选择了豆子、苜宿和麦子等,可惜的是土豆之类的农作物还没有传到国内,否则这东西倒是好对付,产量也高,左思又想,我又让人种了些南瓜什么的既可以当粮食又可以当菜吃。
果然在屯田的时候,便有很多的是非,大多数的退役士兵们根本就不知道应当如何耕作。如何管理,朝廷派来地那些个农业专家经常忙得找不到东南西北,整天就在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面转悠,好在要用的器具牲畜都齐全,士兵们又好指挥,总算没有出了什么大岔子。
有过了一个月后,我的手弩骑兵大队终于完成了组建,足足上万名的骑兵。也就是我在西北所有的骑兵家底儿,都装备了新式手弩,比之弓箭骑兵的射程何止多了一倍?在严格的刊练之下,骑兵们都可以熟练地在马背上完成用单手单脚为手弩上弦地操作,另一只手用来控马,速度丝毫不受影响。再配合上高强度的钢刀,几乎可以说是无往而不利了。
目前唯一所欠缺的,就是一场实战的锻炼,毕竟士兵们只有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才能变得成熟,将领也是一样,一将功成万骨枯嘛。
接下来我就给钢铁工厂下了几个任务,第一,就是招收工人,原先的几百工人已经升格作为工头儿了。每个人负责引导几十个新手菜鸟,将工厂地规模扩大到万人左右,这还不算上那些运输矿石和负责搬运钢锭的人手,只不过这样一来,工厂的开支也大大地增加了,每个月的花销已经突破了白银二十万两,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还有上升的趋势。
第二。就是研究冷锻造枝术,争取制造出一批性能优良份量轻便的锁子甲来。锁子甲的制作向来是党项人所擅长的,从不外泄,可惜我们在战争中俘虏了不少地党项人士兵和工匠,已经知道了他们制作的大致方法。再加上我们的钢材远胜于他们,自然是可以制造出防御力更强的锁子甲来的,而我的思路就是超越手工锻造时代,利用机器锻压来加工锁子甲。
第三,就是要制造一些可以为我们尽快带来盈利的东西,以换取大量的银两维持工厂地日常运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也设计了一些方案出来,就是要大力发展民用事业,将优质的农具和日用品制造出来。一方面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中原的农业生产能力,也算是我的拳拳报国之心了。
人力地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因为战争的缘故,西北很多人都无家可归了,原来的田园已经荒芜了,看到钢铁厂的待遇良好后纷纷选择了加入,另外也有一些退役的官兵们不愿意屯田,也选择了收入待遇良好的钢铁厂,这些人的加入,将军队中的一些良好习惯带进了工厂,使得我想到了应该用规范化的方式来管理工厂,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得。
锻造枝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进地,研究了很久,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机械加工上,此时要搞出一个万吨水压机来别说你们不相信,就是我也不敢相信是真的。不过利用水利制造的半自动锻压设备倒是省去了工人们的很大体力,这却要感谢骆冰儿的聪明才智了。
在盈利项月上,我只提供了几个最简单的东西给大家思考,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轴承,有了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车子可以跑得更轻便,也不用担心木制的轮轴会经常因为过度疲劳使用而突然断裂。另外就是钢厂的废物的利用,可以将质量不好的铁水用来制造炉子,并且将钢渣制成耐火砖作为炉芯,再制造出蜂窝煤来,恰好就解决了城市居民购买大量柴禾的麻烦,也使得大家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不必为薪炭价格太高而发愁,毕竟煤炭这东西的成本低不说,燃烧值也要高许多,此炉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订单基本上已经排到了年底,若是不提高生产能力的话,怕是应付不过来了。
“大人,一切事情都在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发展啊!”看着各部门送过来的报告单,王石雷非常高兴地对我说道。
自从他的堂姐病好之后,两个人立刻成了亲,闺房鱼水其乐融融,生活一和谐,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对我的崇拜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若说以前跟在我手下是因为觉得我有前途是棵可以遮荫的大树的话,那么现在对我基本上就是迷信了,只要我提出一个设想,王石雷就要不假思索低去将它给实现出来,哪怕是在别人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一来,我们倒变成一个无往不利的奇妙组合了。
钢铁厂、玻璃厂、以及印刷厂这西北三大产业支柱的拳头产品风靡全国各地之后,更多的商人开始自发低组队来到西北,寻找淘金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股股不算小的势力,为了互相照应,原始的行会开始形成了。
“大人——延安知府送来的公文上说,城中行商数量剧增,由于原籍不同,纠合成不少帮会,经常有冲突发生,石知府请问大人,官府应当持什么态度?”
嗯?我心中一怔,没想到西北现在已经成了商人们眼中的淘金宝地了。
第十三卷 进取之道 第七章 因势利导
 更新时间:2009…7…3 17:10:04 本章字数:5427
这却是个问题。
我想了又想,总是觉得不宜太武断地处理商人之间的矛盾,所谓千里行商只为财,人家大老远地跑过来,也是为了繁荣经济,促进物资流通,对于当地的经济是有建设性的贡献的,怎么可能过于苛责,使之失去进入西北的信心呢?
想到这里之后,我便吩咐道:“拟定一份公文,就说兹事体大,地方官不要妄动,一定要谨慎行事,除非是双方有械斗表现,否则可听之任之,若是事情难以解决,可以直接上安抚使衙门来,本官可以为他们解惑。”
“是——“手下一边记录,一边恭敬地回答道。
“再者——“我接着说道:“地方官在商行的冲突中不能够有明显的倾向,一定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若是有****的渎职行为,一定要严惩不殆!”
用现有的法规来约束商人们的行为已经有些困难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根据西北的特殊情况,摸索出一套能够被地方和商行都接受的章程来,这才是正道。
看来是已经坐下来,好好跟这些商行的代表们商谈一下了。
想到这里之后,我特意交代了一下,命延安府和绉德军的各级官员们通知下去,凡在城中行商的各商行都可以派出两名代表,三日后来安抚使衙门商谈开发西北的各项事宜。
就在我安心地筹备座谈会地时候。又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人,晋州商行与京师的一家商行起了冲突,已经出了人命了。”手下将这个消息告诉我的时候,距离开会的时间不过只剩下两个时辰了。
“日,这不是给我添乱么!”听到消息之后,我大为光火,一把将手里面端着的茶壶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定了定神后,我还是决定去现场看一看,毕竟这已经是在我的眼前发生的事情了。再不闻不问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于是我带了几个手下,赶去出事现场。
事发地点与安抚使衙门相距不远,只隔了两条街道,是在一家客栈的外面,起因就是为了争夺订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