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我想知道,您到底是用什么药救了我。”王小姐向我提出了请求,当时她虽然见识了我的治疗方法,却不知道药物是从哪里弄来的,于是才有此一问。
我犹豫了一下,不知道是否应该让她看到那些绿油油的东西。
王石雷却在一旁帮腔道:“大人,素研她平素最喜爱研读古书,一遇到稀奇古怪的东西必然要弄个清楚,您能不能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呢?算是石雷求您了——“
“既然弟妹想看,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爽朗地笑引起来,心中却想道,怪不得这位漂亮的弟妹会得肺痨,我看不仅仅是因为思念自己的弟弟老公,而是因为她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太重了,体质又不是很好,积劳成疾才会得上这种病的,在以前的时候,肺痨可是聪明人最容易得的病啊。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又多看了这位王小姐两眼,果然她的眼睛中闪动着智慧的光芒,可惜却有些精明外露,正如我方才的推断了。
说话之间,我们就慢慢地来到了培养青霉的那片大场地中。
第十三卷 进取之道 第六章 规模生产
 更新时间:2009…7…3 17:09:53 本章字数:5183
走进场地之后,我才发现手下人干活儿的效率还真不低。
整个场地超过了五十亩,已经全部搭起了架子,顶上以芦棚遮蔽阳光,下面再加上布幔,使光线不得进入,而温度又比较高一些,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火盆,可以用来提升夜间的温度,确实很适合培养霉菌,大缸密集低排放在一起,中间却留下了加水和运输的空道,丝毫不显得凌乱。
一眼望过去,大概有上千口缸的培养液,着实壮观!
“这些就是用来制药的大缸?”尽管王小姐博览群书,天生聪慧,也没有料到我会搞出这么夫的场面来,她一直以为我只是弄了几间房子来制药而已,此时看到之后,不由得有些惊呆了。
“是啊——“我淡淡地回答道:“治疗一个病人一日所需要的数量,一般是十口大缸,若是时间长一些的话,可能这些都加起来也不够用。”
王小姐走到近处看了看,发现大缸里面都是青色的液体,表面上漂浮着的各种绿毛显得比较恶心,于是好奇地问道:“难道大人就是这些东西救了我?”
我点头回答道:“不错,正是这些东西!不要小看这些绿毛,他们对于治疗战场上因为刀伤而化脓的伤情非常有效,可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即便在平时,用于治疗伤寒什么的也非常趁手。几乎是立竿见影,只是生产起来比较缓慢一些,一大缸地培养液一次只能养出少许,而投入的人力物力却令人感到吃不消。”
这也是令我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发现了好东西,却因为现实条件所限制而无法大规模应用,就如同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在面对一群被割伤手腕血管的人,却没有止血的东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一个个死去一般难受。
王小姐详细地看了我们生产青霉的过程之后,便有了计议,说自己有办法改善产量低下占用资源过多的现状,问我是否愿意采纳她地建议。
“这当然是好事,我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我笑着回答道。
其实对于抗生素的应用,我心中是有些惴惴不安的。这东西是双刃剑,运气好了可以治病救人,运气差了立刻会要人命,若不是看在王石雷一副心痛欲死的份儿上,说什么我也不敢用这些绿毛来入药。
不说别的,用如此简陋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各种菌类的混合体,那东西的毒性非常大,如果随意使用。患者基本上是九死一生。在霉菌到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些相当重要的提纯去杂再加工的步骤,以降低毒性和增强能效,可惜这些东西我就不得而知了,这一次侥幸没事儿,确实是老天庇护了!
只是没有想到王石雷的这位堂姐老婆居然对这东西很感兴趣,于是我便将其中的原理向她详加说明,并说明了其中的危险性,我建议王小姐可以先仔细培养这些青霉。然后蒸馏提纯制成粉末后,利用兔子之类地小动物先作病理实验,等到技术成熟以后再应用到情况比较严重的且自愿充当试药者的病人身上。
交待完之后,我顿时感到一阵轻松,自己动手操作确实不如看别人干活儿爽快。
又过了几日。我终于拿出了强力弹簧弩的设计方案,这东西还真费脑筋,若不是以前曾经因为爱好亲自动手仿制过,自己凭空想像还真的很费劲儿,光是那些小机关就令人头痛不已,更不用说比侧上面的安排了。
众所周知,对于弓箭的射程来说,步兵比骑兵的射程要远一些,因为受马上各件所限制。骑兵不可能射得更远,但是骑兵也有一个特点是步兵无法企及地,就是他的灵活机动。不论是党项人也好,还是契丹人也好,这些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都擅长骑射,这是我们中原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所以,要想在马背上胜过他们,就只有从武器装备上多下功夫了。
我选择的弩,是属于偏心轮弩,可以三箭齐发,也可以在里面填装钢珠伤人,前面包括了脚蹬、紧固螺栓、弓翼和偏心轮等,后面则是道轨、强管、装弹拉栓、落弹拉栓、保险钮和标尺,下面地基座完全是纯钢打造,非常坚固。
这私弩大小适中,可以背在骑兵的背后,预先装填弩箭或钢珠,使用的时候可以单手操作,只要打开保险钮就可以发射,非常方便,最重要的是它的射程不受环境的影响,而且远比骑兵使用的弓箭要远很多,装填钢珠甚至是石子都可以致人于死地,百步之内,可以射穿重装骑兵的胸甲,堪称是党项骑兵的克星。
可惜地是这种东西不仅需要忧质的钢材,也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手来打制,因此工程的进展不会有很快,但是拿到手的样品的效果却使我感到非常满意,凭着良好的感觉,用来射一些远处的野鸡野兔简直是弹赤虚发。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发射弹丸,或者是小石子,取材比较广泛,不必担心箭只不够使用。
后来在众人的建议下,又将这私弩改进了一下,使得各部分可以分散组合,降低了加工时的难度,采用流水线作业来生产,结果效率大大提高了,只是调试的时候略微麻烦一些,经常要改来改去,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了。
这种弩箭一生产出来后,我就先用它装备了一个骑兵小队,大概五百多人的样子,不停地操练他们,使之熟悉单手弩地各种性能和使用的特点。十来天下来后,这些人一个个都成了马背上的用弩高手,纷纷称赞说这弩实在太方便大好使了!
为了提高弩箭的精确打击能力,我决定在上面加装瞄准镜。
“什么?六哥你要将千里镜装在手弩上面?”对于手弩非常喜爱的七郎听到了我的想法后,觉得非常新鲜。
对于千里镜这种东西,七郎是非常熟悉的,当时我就曾经靠自制的千里镜观察过敌情,那情景对于七郎来说记忆犹新。确实是好东西,因此当我提出了在手弩上面加装千里镜地时候,七郎只是惊讶了一下后立剩表示坚决拥护。在练习了几天手弩的使用以后,他已经把这东西当成是宝贝了,整天弩不离手,另周围的人都感到有些胆战心惊。不知道这位七爷什么时候就会突然射出一支弩箭来。
不过这话说说容易,要实现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玻璃的制造工艺。
当初在苏州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掌握了制造玻璃地初步方法,并且生产了一些玻璃工艺品,用来套取富人们的银子,效果也不错,可那些玻璃都是有瑕疵的,比如说色彩不纯。里面有气泡什么的,拿去观赏自然是赏心悦目,可是拿来制造镜片就有些力有不逮了,因此要想制造使用玻璃镜片的千里镜,就必须先解决玻璃制造中的技术问题。
好在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赛过猪哥亮,中国人的智慧永远是闪闪发光的。经过玻璃作坊同仁们的艰苦努力之后,我们已经能够制造出色彩比较纯净地玻璃了。气泡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有了精钢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我只是稍微提点了他们一下,改变钢材中的含碳量可以调节钢材的软硬程度,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造出了形形色色的高碳钢低碳钢。并且以这些特性不同的钢材为基础,分别做出了包括兵器、日用品和简单车床。
天啊!看着一群身着古代服饰的农民工们坐在车床旁边聚精会神地在手摇砂轮上磨制玻璃镜片的景象,我顿时有些犯晕了,很有一些时空错乱的怪异感觉。
基础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种上层产业的迅猛变革,我们很快就在西北拥有了一家相当超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