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谑故勘俏奘律牵牢鞅钡娜弑丫惺嗤蛉耍庑┤瞬皇律匆姆涯岩约剖牧糕茫肥凳且桓鑫侍狻4诱庖坏闵侠纯矗⒌鼐龆ㄒ裁挥写怼!
“削减兵员,垦荒屯田,事情虽然利国利民,却难于执行啊。自古以来在西北屯田的人不在少数,可是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大人你也得仔细筹划才是。”王石雷不得不小心提醒我道。
我深感赞同,当初屯田地人,著名一些地如曹操和诸葛武侯,都取得了成功,不过这些人都是权力的绝对控制者,有能力也有威望更有魄力,一声令下,没有人敢说不,可是我要屯田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打李继迁时大家肯听我的号令,那是因为李继迁对他们产生了重大威胁,可是逼着他们去种地,这就难说了,想来是会有不少人反对的。
想来想去,还是要得到朝廷的书面保证才行,屯田要形成制度,才能保证西北的长治久安。
于是我又上了一封奏章,说明了西北冗兵与屯田的困难,这一次却足足等了一个月的时间,方才等到了朝廷的使者,不是别人,正是太宗皇帝地三皇子赵恒。
“原来是他啊——”我接到信使的报告后笑了出来。
“大人何故发笑?”王石雷有些不解地看着我问道。
“石雷你有所不知啊!”我笑着说道,“这位三皇子乃是当今皇帝的爱子,恐怕很有可能登临大宝,不过他的年纪毕竟小了些,皇帝派他前来西北协助我处理屯田事宜。其实只是为了给我张虎皮而已,借着这位皇子亲王地名义,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
“原来如此!”王石雷恍然大悟,可是又苦着脸问道,“好是好,可是这些皇亲国戚很麻烦的,一个招待不好。恐怕日后有芥蒂。”
我摆了摆手道,“这个却不是问题,对待这种年纪轻轻的皇亲,远比对付垂垂老矣的重臣们轻松得多,办法不外乎三个!”
“敢问大人是哪三个字?”王石雷被我提起了兴趣。
“第一,就是蒙。”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些年轻人,平时呆在皇城,什么事情都没有见识过,到了下面。
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行得通的事情就说好话,行不通的事情就极力宣扬危害,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说一旦做了这事儿,皇帝会如何如何,要知道,皇子们最忌惮的就是皇帝地看法,这可是关系到他们能不能成为储君登上大宝的关键!不管什么时候,你一提这个准灵!“
“第二。就是拖。要知道年轻人最是没有耐性,只要不是太关心的事情,今天说了。明天可能就忘记了!所以办不了又拒绝不得的事情。就要靠拖了,日子一久,他自然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王石雷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那第三个办法是什么呢?”
“混——”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混?”王石雷有些不解地问道。
“没错,就是混!”我解释道,“所谓党同伐异,皇子也不例外,只要你肯放下身架。同他混到一处,就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这才是上上之策!
比如说如今的老太师潘仲询,为何能够深得两代皇帝的重新,礼遇有加,稳立官场数十年而不倒?就是因为他与太祖还有当今是打小玩出来的交情,这可是非同小可啊!若非叛国,有什么揭不过去的?“
三皇子赵恒来到绥德城的时候,我安排了隆重的迎接仪式。
迎接仪式地规模虽然算不得很大,但是却充满了西北的特色,这样令从来没有出过京师的赵恒感到非常地新鲜有趣。无论是绥德城中百姓代表打出的万民伞还是由长住西北的各族商人献上的小礼物,都使他觉得此行不虚。
以我现在的身份,枢密院副使兼任陕西安抚使、崇仪正使,已经是封疆大吏了,况且又是有战功的大将,即便是皇帝也要另眼看待,自然不可能同赵恒混到一处的,因此这个接待钦差皇子地重任就落到了王石雷的身上。
“反正你也需要同未来的皇帝打好关系嘛,可能有机会封侯拜相地哦!”我如是对王石雷全说道。
王石雷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千斤重担,好在他地年纪也不大,又游走过西北各地,风物人情非常熟悉,将一个呆呆的三皇子赵恒倒也哄得团团转,直到离开西北的时候,还对王石雷的热情念念不忘,最后甚至问我是否可以将王石雷让给他?
“难啊——”我非常无奈地回答道。
“为何?”赵恒非常诧异地问道。
在西北的这一段儿时间里面,我挑选了很多国宝级的文物赠送给他,这使素来喜欢附庸风雅的三皇子非常高兴,因此当我直接拒绝他的提议时,赵恒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殿下——”我看了看四下无人,故意压低了声音对赵恒说道,“请恕臣直言,韩王殿下是皇上心目中最佳的继承人,将来整个天下都是殿下地,我们这些臣子在哪里不都是魏殿下做事?况且现在以皇子身份结交外臣,并非明智之举,皇上虽然英明,却也忌讳这个,为殿下计,还是让王大人留在西北为好。当然了,这只是微臣的一点愚见,仅供殿下参考,如何取舍,还是要看殿下您。”
“杨卿你是说——父皇恐怕会不高兴?”赵恒有些犹豫地问道。
说起来,我们之间还是有一点点的拐弯儿亲戚关系的,四郎跟他算是挑担,一个娶了姐姐,一个娶了妹妹,都是潘美的女儿,因此他对我也有那么一点点亲切的感觉,更何况我的威名在京师内还是非常能够唬住人的,耳濡目染下,赵恒对我这个少年英雄也有一些潜意识中的迷信。
“那是一定的。”我非常肯定地点头答道。
赵恒自然是不会做出令他老子不满的举动的,因此带着满车的宝贝和西北民众的各种礼物,高高兴兴地回京师了。
在韩王赵恒在西北的这段儿时间里,我充分利用这个大头带来的广告效应,将西北的人事做了大规模调整,整束军队,肃清吏治,削减冗兵,大力宣传屯田的好处和可以给参加屯田的人所带来的好处。
“参加屯田,免税十年!”我提出了一个看似非常大胆的口号。
所有的人多为我的大胆决策吃了一惊,免税这种事情也敢提,这可是皇帝才能做出的决定啊!如果要是有人对我不满的话,单凭这一条就可以将我参上一本,判个欺君罔上的大罪!
可惜,这是在西北,天高皇帝远,各级官吏又刚刚调整,众人也摸不清免税的主意到底是皇帝提出来的还是我私自做出的决定,总之,没有把握扳倒上司的举动是不智的,因此居然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秋风初起的时候,三条大河两侧的数十万亩新开垦出来的田野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参加屯田的人们,将沉甸甸的种子撒了下去,将土銇实,沿着大河修筑了上百条的沟渠作为灌溉的基础。
“明年这个时候,会有多少收获呢?”包括我在内,每个人的心里面都在憧憬着。
第十二卷 青羊血誓 第十章 陆军操典
 更新时间:2009…7…3 17:06:11 本章字数:5246
整个西北的冗兵,被我裁撤了一半计八万人马,由于大宋自打一开始就是采用募兵制,因此一年的军费就可以节省下来两百万两白银,用这些节约袭来的财政开支投入到屯田里面,应该可以开发二十万亩良田,再加上从银夏两州搜刮来的赎罪款,基本上够我在西北大展拳脚了。
大宋的财政方略是藏富于民,因此各地的财政收入大部分都留了下来,上缴中央政府的并不多,朝廷直接的收入主要是依赖于盐务及关税,还有一些官营的事业,整个西北的财政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了解了这一点以后,我才明白为什么朝廷并没有多少钱给我充当军费,而西北每年的军费开支又如此巨大了。
削减冗兵的阻力并不大,士兵们都是雇佣军,因此你只要适当地给他们一些补偿就可以打发掉,真正的阻力是在中下级军官们身上,对于这些人而言,一贯养尊处优的日子过不成了,当然会有想法,会有反弹,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烦。
我当然不会在乎有人闹事,精兵之道是一定要坚持到底的。哪里有人闹事,就将七郎派过去,也不需要说什么话,弓马刀枪的功夫任选,只要能在七郎手下坚持十个回合的,可以留在原任上,坚持三十个回合,官升一级,坚持五十个回合不败的,俸禄加倍,若是能够坚持一百个回合不分胜负的,直接可以来见我,另有重用。
按照我的想法,地方厢军中自然是应该没有什么精兵悍将的,以七郎的勇武,大部分人都只有灰溜溜地缩回去的下场,事实却也如此。一连半个月下来,七郎来回奔波了几个来回,在各地弹压骚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