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赝品-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呈上来。”太宗皇帝有些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从小太监的手中借过了奏章。
太宗皇帝只看了一眼,便气得拍起了桌子。
“朕白白地养了一群饭桶!一个大活人居然能弄丢了?那朕的脑袋还能安安稳稳地呆在脖子上面吗?”太宗皇帝胡子翘的老高,脸色苍白,眼睛更是瞪得浑圆。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要紧啊!”王继恩有些紧张地看着太宗皇帝,心中扑通扑通乱跳。
内卫将军王性安,同他是本家叔侄关系,若是侄子有了危险,他这个当叔叔的却不能够置之不理。可是这件事情实在是太丢脸了,怕是凭他的面子也难以保全啊!
“王性安人呢?叫他来见朕——”太宗皇帝吹起了胡子,瞪着眼睛责问道。
“就在殿外侯旨——”王继恩见太宗皇帝勃然做色,当下也不敢多说。
太宗皇帝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行将愤怒的情绪压了下来,镇定了一下后吩咐道,“宣他进来搭话!”
王性安战战兢兢地进了大殿,扑通一下就跪倒在丹墀下,口中连称死罪。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太宗皇帝也不啰嗦,直接问道。
王性安看着太宗皇帝冰冷的目光,心底生寒,“臣启万岁,昨夜宫中侍卫并未发现异状,到天明时分巡查的时候,已经不见了人犯。臣亲率众侍卫查遍各殿,均未发现有人留下的痕迹,侍卫们也都齐全,当时殿中侍候的宫女仍在昏睡中,怀疑是被人用熏香迷倒。”
“这么说应该是江湖人士所为了?”太宗皇帝皱着眉头问道。
“臣不敢妄言,不过在现场发现了这个东西。”王性安有些胆怯地回答道,然后向旁边的小太监呈上了一块蓝色的玉佩。
太宗皇帝示意将那玉佩呈了上去,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了看。
玉佩很普通,蓝汪汪的佩身上刻着五个篆体字,“无可无不可”。
“这是什么东西?”太宗皇帝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将玉佩又放了回去,吩咐道,“拿下去好好查验来历,一定要将大理公主给我找回来!要是办砸了,你也不用回来了!”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王性安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急忙下殿去了。
太宗皇帝心中异常愤怒,好不容易有个大理公主自己送上门来,正好当作人质,谁知道又被这些饭桶给看丢了,要知道现在大理国内也是一片磨刀霍霍的景象,仿佛就要动兵杀入中原,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大宋软禁大理公主的事情泄漏出去,还不成为对方出兵的借口啊?虽说淮阳王已经去了蜀中置制兵马,可是对方毕竟准备已久,事情究竟如何还很难预测,此时生事,确实也被动。
现在人居然被从皇宫里面劫走了,这不是公然向大宋国上下挑衅么?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宗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椅地扶手,气愤地想道。
左思右想,大理的事情始终是个祸患,过了一阵子太宗皇帝决定道。“王继恩,准备一下,换便装随朕出宫。”
“官家,要去哪里?内臣也好安排。”王继恩问道。
太宗皇帝本来是要说个地方的,可是看到周围几个小太监的耳朵都竖起老高。话到嘴边儿又咽了回去。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问那么多做什么?走到哪里算哪里——”
“是!”王继恩将头一缩,心道今天皇帝的脾气果然不好,再也不敢多言,赶忙告退,下去安排车驾去了。
半个时辰后,皇帝的车驾就出了宫。
说是随便走走,可是车驾很自然地就来到了宰相赵普的府邸前停了下来。
无论是太祖皇帝还是太宗皇帝,都喜欢到大臣家中作客,这其中除了和谐君臣关系外。可能更多的是要对大臣地日常举止作一探究,颇有些窥私癖的嫌疑。
“皇上——”赵府的门官自然是认得皇帝的,眼见皇帝突然来访,脸上有些不自然的样子,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将中门打开,迎了进来。
赵普的府邸离皇宫很近,不过是一墙之隔而已。后院紧紧地靠着皇宫的菜园子,若非隔着一道高墙,来往起来倒是非常便利。
“皇上?”迎出来的赵普显得有些惊讶。却没有慌张,这种事情他早就经历的多了,两代皇帝一遇到什么烦心的或是开心的事情,常常都会来自己家里面转转的,就是不知道这一回是为了什么事情了。
“则平的府邸好像又有新气象啊!”太宗皇帝打量了一下周围,笑着说道。
“微臣的狗窝怎么能入得了皇上的法眼,也就马马虎虎吧。”赵普谦虚道。
瑞雪初晴,院子里面倒是非常清爽的样子。花花草草什么的自然是没有了,几枝腊梅倒是开的分外妖娆,给人一种涣然向上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赵普的后院里,地方倒是够大,一眼望去,好大一片都是白茫茫覆盖着,其间还有几座亭台点缀,干枯的老树旁边有一口枯井。
眼前此景,似乎在哪里见过一般呐!太宗皇帝的心里面嘀咕道。
“则平,近来滇南形势有所异动,我当如何应对?”转了两圈后,太宗皇帝问道。
“陛下何须多虑?”赵普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有淮阳王节制蜀地,数万大军枕戈待旦,那些摆夷人能成什么大事?”
“话虽如此,可是骤起刀兵总是令人忧心的。谦儿年级尚轻,主持一地军政已是吃力,若遇到突发情况,未免会手忙脚乱,叫朕如何能不担心?”太宗皇帝不是非常乐观,大理地处西南,交通不便,且多为蛮夷所居,中原王朝从来就没有真正地统一过这里。
“皇上说地也是——”赵普心道,若不是因为你想废长立幼,又怎么会那么爽快地答应派淮阳王入蜀地?如今倒卖弄起父子情深的把戏来了。
“若是朕有意南取大理,朝中有谁可以为将?”太宗皇帝忽然问道。
“南取大理?!”赵普显然有些吃惊,诧异地望着皇帝,不知道应当如何应对,想了半天后才说道,“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则平想来,朝中并无可以调遣之将!”
“怎么会呢?”太宗皇帝也很诧异于赵普这个答案,不由得反问道。
赵普笑了笑道,“陛下,滇南之地,始于大汉对西南夷地征服。三国时,诸葛南征,又巩固了对其统治,但是随后数百年的乱世,中原动荡,无暇理边,因此到了隋唐之时,对西南边陲的控制已经逐渐丧失了。随着六诏归于南诏,曾经强盛一时,令盛唐也束手无策。然而国终有衰亡,中兴六年,重臣郑氏篡位,此时南诏已然衰落,如中原有一强权,则正可兼并西南,金瓯重圆,但谁都晓得那正是唐朝气息奄奄半死不活之时,连河北都遍布独立的藩镇。怎可能还有余力顾及边疆?”
太宗皇帝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唐末的藩镇之乱,确实令整个中原元气大伤。
赵普见皇帝听得仔细,便接着分析道,“因此。西南地区只能在本地区内部完成政权更替。南诏后期。国内强族林立,举其要者,皆有地有民有兵,一举一动都干系政局。蒙氏既衰,英雄趁时而动,首发难者,即郑氏买嗣,其既掌国柄改号自立,遂杀蒙氏八百人,又趁中原历五代十国之乱。举兵犯蜀,迭遭失败,以是民心丧尽。其间兴废数度,至段思平得国,改号大理,笼络国人,安抚滇东三十七部。六姓之中除郑氏已灭,其余四姓尽服于段。又废苛政。宽税赋。西南离乱三十载,至此乃得粗安。大理段氏以是得滇的人望,国脉兴盛。”
“你说的这些。朕都知道,大理毕竟国小民寡,物产有限,段氏虽然颇得滇的人望,难道也能阻挡得了我大军南下?”太宗皇帝皱着眉头问道。
“陛下今日何故尽说气话?”赵普笑了起来,“那大理国多是高山大河,行动多有不便,大军出征困难重重。粮草辎重自然难以补充,将士们也无法适应那里的气候的,大汉时地伏波将军马元,不就是死在出征西南夷的路上吗?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呀!况且我朝中并无熟悉山地作战的将领,贸然出兵,恐多不利。”
“然则段氏一族狼子野心,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北进中原的意图啊!”太宗皇帝叹了口气,这才将意外拘禁了大理国三公主的事情向赵普说了出来。
赵普听完后目瞪口呆,喃喃地说道,“竟有此事?陛下,这件事情可是做的不高明啊!”
本来也是,抓了大理公主也无妨,毕竟是私入大宋阴谋不轨,如果以此对大理国提出严正交涉,对方必然无以应对,唯有推卸责任或是认错一途,或者将公主秘密囚禁不使消息外漏也可以,大理国久久不见三公主的消息,必然着急,一定会派人来要,这样也落了下风,可是如今大宋国将其秘密关押也就算了,还被人家从重重守卫地宫殿中给跑掉了,传了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