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辽新传-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能够修复了。”
张辽可不是单纯的帮着曹洪解决问题的。要知道,并州曹军如今不过三万主力,各郡县的地方兵实力反倒不逊于主力曹军,这尤其是以他张家在雁门郡的实力为主。这也是张辽要着手解决的问题。地方家族有实力不要紧,有势力也不算什么,可是一旦有了军队就会成为统治者的眼中钉。即便张辽和曹操、曹昂父子关系良好,但并不代表张家的后人也同样能够和曹昂地后人和谐相处。有很多事情还是要未雨绸缪的做在前面地。
张辽地话曹洪大喜。荀如今可是军师中郎将。执掌着幽州地枢密司。在田丰、沮授淡去之后。荀俨然就是幽州第一谋主。幽州整军。枢密司地重建。荀均是全程参与。若有他地帮忙。自己就能够轻松许多。何况他又是荀家子弟。虽说有传言荀与荀攸不和。但毕竟还是荀家人。曹操又往幽州枢密司地下塞了一大批人让张辽这里代为培训。这些人将来学成离开就会成为曹操地枢密院及各地枢密司地顶梁柱。而荀却是他们地老师。曹洪虽然爱财却并非不懂官场之事。这里面能有效利用地资源实在是太多了。曹洪嘴都乐歪了。
“文远!”张辽和曹洪说地差不多了。曹操开口讲张辽又叫到自己身边。“那个阎柔合适让操见见?”
“主公。阎柔如今还在广宁城。反正主公也是要去广宁地。到那时自然便能见到阎柔。”张辽回答道。
“还要等吗?”皱起眉头。
“主公。文远如此安排必然有其用意。阎柔虽说有才。却出身奴隶。虽与刘和、鲜于辅等人有合兵攻击公孙瓒之交。却因为出身无法得到士族地认同。何况他当年也算是引胡人入寇。幽州本地世家中错了少许人之外。均对其没有好感。文远之所以让其一直在外领兵也是出于保护。否则以阎柔地功劳。文远焉能留阎柔继续在外带兵?”郭嘉为张辽解释道。
“呼!”曹操长出一口气。“陈规、偏见害人匪浅啊!操虽是数次颁布《招贤令》。却也旧不能弥补此等用人之缺失。可叹啊!”
张辽这时候也不能闭口不言了,他丝毫没有刚才曹操地那种沉重感,反而轻松的笑道:“事物永远都是在变化中地,只要我们能够不轻易放弃,即便一时间进展不大也无妨,事物发展的特性终究会扭转这一切地。春秋时井田制的崩溃不久是如此?”
“哈哈!文远何时都不会灰心,始终能保持乐观地心态。操自愧不如啊!
也没有沉溺于沉甸甸的现实,哈哈一笑将烦恼暂且
张辽推荐阎柔除了阎柔真的有才干之外,也不乏作秀的成分。他本人在曹营中已经有了识人之明、目光如炬的评价,若是真的压制着阎柔只会损害自己的名声。况且张辽对阎柔的前途早有预判,向阎柔这样的出身,又是擅长处理民族事务的官员,撑死了也就是边疆上的地方大员,和阎柔目前的地位相比根本相差不大(历史上阎柔官职最高也就是度辽将军)。而且历史上的曹操可是无比器重阎柔的,史书中仅有的那句“待其如子”就很说明问题,此次曹操北上也势必会和阎柔见面,张辽又何必枉做小人。
“呵呵!文远的脾气一点没变。”曹操对另一边的郭嘉笑道。
“主公,文远若是会轻易改变,那就不是‘草原苍狼’了。何况他还有人才收藏癣!。。”郭嘉附和道。
“这个阎柔的事情我也知晓一些,毕竟人家要主动投靠嘛。不过当初让文远主政幽州时操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阎柔之前的很多行为可是和文远这的脾气反冲。哪知道却是让我白白担心了一场啊!”曹操有些感慨。
“公下属,下等感恩莫名啊!”张辽笑嘻嘻的说。
“你莫要再来吹捧!”曹操又了一下手,受到张辽的影响,他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说话时挥动手臂的感觉,在众人面前做出这种动作,就给人一种充满漏*点和力量的印象。
不过曹操显向张辽曾经过专门的演讲方式的培训,那可是专门针对预期、手势等等进行的培训,曹操的手势有点滥用的感觉,能给予别人的感染力就大为下降。不过张辽却不会专门就此和曹操交流。
“对了,现在我也知道你铁了心要对付胡人了,只要你有把握,我们也不会拦着。不过你是否考虑过如何安置那么多胡人的百姓?还有,如何能做到让胡人顺利的融入汉人当中?或者说如何能够保证他们不乱?”
“对于一点我和幽州的官员以及地方士绅也多次交换过意见,并征询过很多熟悉北方情形的人的意见,我综合了大部分人的意见之后,想出两个方案。”
“哦!”张辽说这里,曹操立刻表示了惊讶,毕竟北方异族可是从战国时期就困扰着汉人,虽然有李牧、蒙恬的反击,有汉武帝麾下诸将的北伐,但大部分时间里,汉人始终处于防御状态。即便是曹操本人,也曾经希望能做一个为大汉守边的将军。所以,曹操深知胡人问题是困难。可是如今却听到张辽一开口就是两个解决办法,这如何让曹操能够冷静。
不要是曹操,就是郭嘉也同样吃惊。不过他对张辽的本事倒也有了抵抗力,知道张辽是不是的总能给人惊喜,到没有将惊讶溢于言表。
“文远,说说看,也让操见识一下幽州众人的实力啊!”
曹操虽然如此说,但他并不认可张辽之前的话。在曹操心里,或许张辽却是征询过幽州各家族和官员的意见,但绝对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收获,否则胡人的难题也不会成为数百年来汉人政权在北方的痼疾。而张辽本人不循常理解决问题的方式早就给曹操了深刻的印象,本人也是久居边地,和胡人打过无数次交道的人,这两个办法很有可能应该是张辽十余年深思熟虑的结果,毕竟边地出身的人除了少数没心没肺的,大都会时常将这个问题放在心上。至于张辽话中带上了幽州的官员和世家,不过应该是帮这些人说说好话罢了。
曹操如此认为绝对没错,张辽拿出来的两个办法也确实都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考验的办法,只不过绝对不是张辽的首创,而是后世之人基本上都知道的铁木真的千户制度和满清的盟旗制度。
当张辽将这两个方式详细的和曹操、郭嘉一说,这~的表情就更加丰富了。
“文远,这两个方法都不错,若是能严格推行下去,搞不好胡人的问题真能一朝得解啊!”郭嘉此时也无法保持镇定的神情了。
曹操此时倒表现出一代枭雄的沉稳,“文远,你是否还有顾忌?”
“主公英明!”此时的张辽却是真心的佩服曹操。他是真的有顾忌,因为不管是盟旗制度还是千户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来自后世的张辽对这两种制度的结果还是很清楚地,所以他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第三卷 第409章 制度的选择!(下)
 更新时间:2009…10…27 18:46:06 本章字数:3549
嗯!主公,嘉刚才倒是思索了一番,文远所提的两弊。/首/发千户制度可以有效的让被收编的胡人发挥出其本身的战斗力,但却对他们的约束似乎就没那么严。盟旗制度倒是解决了这一点,可却会让胡人失去他们原本的悍勇。这两点应该就是文远顾忌的地方吧。”郭嘉轻声说道。
张辽此时可是对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不过是一个尚在纸面上的东西,郭嘉却已经能够看出拿这么多东西,果然很多穿越前辈告诫的“不能轻视古人”确实真知灼见啊!
而千户制度和盟旗制度也确实如郭嘉所言,千户制度下的草原各部族时常乱发生,但最终却有无数个部族和民族融合成了唯一的一个蒙古族。盟旗制度确实满清首领以千户制为戒,终满清一朝数百年,除了那个一直没有被满清融合的葛尔丹之外,蒙古人无一叛乱发生,然而当满清终结后,蒙古人依然是蒙古人,满人依然是满人。稳定性盟旗制占优,融合力千户制占优,确实是需要考虑周全才行。
“嗯!操也有所察觉。然相对于以往的那些个零散的挑拨、利诱、威压这些个手段,文远这两种制度却是第一次在针对胡人的问题上提出了系统的一整套办法。从操治学以来便知道,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够完美无缺,即便是所谓的律法和制度。”说到此处,曹操不禁冷然一笑,接着说道:“文远啊,昔日你常常对操言道:出了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解决问题。今日操也要对你说:这些个办法有缺点不要紧,只要我们尽力去弥补就是。是在不行,便是从利弊大小上进行取舍便是,纵然后日有隐患,咱们留给后人地也是隐患最小的,只要如此,也算对得起后人了!”
说到这里曹操的话语中也不禁带了些悲天悯人的意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