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天龙行-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般又过了两日,群豪决定在雁门关附近汇合,准备联手救出萧峰,而慕容复则又从灵鹫宫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以及光明顶各调了一百余人乔装护送阿朱赶往雁门关,与段誉等群豪汇合。

    慕容复虽是不愿前去,但一番思量之后,次日也是独自悄悄往雁门关赶了去。

    毕竟这事情发生的与原著太过相似,若是果真如原著那般,萧峰到得雁门关外自杀,那一样等于没救,到那时,只怕抱着萧峰跳下悬崖的就是阿朱了。

    慕容复不愿看到这样的结局,对于阿朱,他把她当自己的亲妹妹看待,自然不愿发生这样的事。

    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这关所以名为“雁门”,意思说鸿雁南飞之时,也须从双峰之间通过,以喻地势之险。

    此刻,在其右峰之巅,隐隐间可见一人,负手而立,崖风不断从他身体上吹过,使得他整个人看起来,赧然一副仙骨道风的模样。

    “原来这就是雁门关,却是比我想象中要险峻了许多……”

    。。。。。。

    再说萧峰这边,群豪连夜赶路,很快到得了上京,弄得上京地图,打探出了所关萧峰天牢所在。

    各人用了三天时间,打通地道,救出了萧峰,眼下在与辽军经历了几场短暂的厮杀后,遂将萧峰救离了上京,准备赶赴雁门关。

    这日夜晚将萧峰救离上京后,群豪未作任何休息,马不停蹄往雁门关疾驰而来,催骑而行,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一进雁门关,扼险而守,敌军虽众,破关便极不容易。

    一路上马匹纷纷倒毙,有的展开轻功步行,有的便两人一骑。

    行到天明,离雁门关已不过十余里地,众人都放下了心,下马牵缰,缓缓而行,好让牲口回力,但身后轰隆隆、轰隆隆的万马奔腾之声,却也更加响了。

    萧峰走下岭来,来到山侧,猛然间看到一块大岩,心中一凛,暗道:“当年玄慈方丈、汪帮主等率领中原豪杰,伏击我爹爹,杀死了我母亲和不少契丹武士,便是如此。”

    一侧头,只见一片山壁上斧凿的印痕宛然可见,正是玄慈将萧远山所留字迹削去之处。

    他一呆之下,竟是忘了身后正有数万辽军紧追。

    便在这时,忽听得一个尖锐的声音叫道:“萧大哥,快退!快退!”阿朱奔近身来,拉住萧峰衣袖。

    萧峰一抬头,远远望出去,只见东面、北面、南面三方,辽军长矛的矛头犹如树林般刺向天空,竟然已经合围。

    萧峰点了点头道:“好,咱们退入雁门关再说。”

    这时群豪都已聚在雁门关前,萧峰和阿朱并骑来到关口,关门却兀自紧闭。(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 千金一诺

    关门上一名宋军军官站在城头,朗声说道:“奉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将军将令:尔等既是中原百姓,原可入关,但不知是否勾结辽军的奸细,因此各人抛下军器,待我军一一搜检。身上如不藏军器者,张将军开恩,放尔等进关。”

    此言一出,群豪登时大哗。

    “我等千里奔驰,奋力抵抗辽兵,怎可怀疑我等是奸细?”

    “我们携带军器,是为了相助将军抗辽。倘若失去了趁手兵器,如何和辽军打仗?”

    “快开城门,否则辽军就追上来啦!”

    更有性子粗暴之人叫骂起来:“他奶。奶的,不放我们进关么?大伙儿攻进去!”

    ……

    说着,不少人便是开始挽袖、拔刀,便欲攻进雁门关。便在这时,少林高僧玄渡急忙制止,向那军官道:“相烦禀报张将军知道:我们都是忠义为国的大宋百姓。敌军转眼即至,再要搜检什么,耽误了时刻,那时再开关,便危险了。”

    那军官已听到人丛中的叫骂之声,又见许多人穿着奇形怪状的衣饰,不类中土人士,说道:“老和尚,你说你们都是中土良民,我瞧有许多不是中原人吧?好!我就网开一面,大宋良民可以进关,不是大宋子民,可不得进关。”

    此时,慕容复正站在右侧峰顶,两峰距雁门关虽高,但他功力深厚,五官都比常人要敏锐了许多,见得众人将萧峰救到雁门关来。宋军不开城门,面上微微一紧。便想出手相救。

    但转念一想 ,大辽兵强马壮。即使此番宋军大开城门,放萧峰一干人等进城,但耶律洪基仍是会举兵攻宋,到那时定会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这虽与自己并无多大关系,但慕容复不想历史历史改变,因为在他心里,他还有一个心愿没有完成。

    是以索性不如借此机会。借萧峰之手,让辽国罢兵,到那时自己再出手,也不见得晚。

    雁门关是大宋北门锁钥,乃军事要塞,眼下见得辽兵大队人马转眼就即攻到,城墙上的军官自然不然随意开门,否则给辽兵乘机冲了进去,这天大的祸事。他却是不能担当的。

    是以群豪虽是又急又骂,但那军官却是始终不愿开门,双反这般争执不休,却是反倒使得辽军慢慢逼近。围拢了过来。

    便在这时,吴雷再也忍耐不住大声喝道:“你少罗唆几句,早些开了关。岂不是什么事也没有!”作为丐帮帮主,自少室山一战以后。他回到丐帮,先是消沉了一阵。

    但很快却又重新振作。振兴丐帮,这一年多来,随着丐帮的日益壮大,吴雷在江湖中的地位和名声更是越来越盛,不下于当年萧峰的鼎盛时期。

    眼下见得萧峰竟为了劝辽国皇帝止兵休战,身处险境,丐帮作为武林翘首,他自然会带人前来相救,何况少室山一战,他与萧峰也有了些交情,眼下萧峰如此大仁大义之举,他更是不能置之事外。

    而这一路之上,他与萧峰亦一直在讨论、研究降龙十八掌,毕竟降龙十八掌乃丐帮不传之秘,萧峰觉得确是理应传与吴雷,毕竟他这战是生是死,亦不知晓,更不能让降龙十八掌就此失传了。

    只是这一路时间紧迫,这晚下来,吴雷却是只学到了十掌。

    不想那军官却是怒道:“你这小子,本官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余地?”

    他右手一场,城垛上登时出现了千余名弓箭手,弯弓搭箭,对准了城下。

    “快快退开,若再在这里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我可要放箭了。”玄渡长叹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雁门关两侧双峰夹峙,高耸入云,地势之险,群豪中虽不乏轻功高强之士,尽可翻山越岭逃走,但其余人众难逾天险,不免要被辽军聚歼于关下了。

    只见辽军限于山势,东西两路渐渐收缩,都从正面压境而来,但除了马蹄声、铁甲声、大风吹旗声外,却无半点人声喧哗,的是军纪严整的精锐之师。

    一队队辽军逼关为阵,驰到弩箭将及之处,便即退住,一眼望去,东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实不知有多少人马。

    吴雷一咬牙,顿时捏紧了拳头,便想飞上城墙,取了这军官的人头,但想到少林、丐帮与朝廷关系向来密切,如此一来,丐帮与朝廷定会产生摩擦,一时也并未动手。

    便在这时,忽又听得萧峰朗声道:“众位请各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动,待在下与辽帝分说。”

    不等段誉、阿朱等劝止,已单骑纵马而出,他双手高举过顶,示意手中并无兵刃弓箭,大声叫道:“大辽国皇帝陛下,萧峰有几句话跟你说,请你出来。”说这几句话时,鼓足了内力,声音远远传了出去。辽军十余万将士没一个不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人人变色。

    过得半晌,猛听得辽军阵中鼓角声大作,千军万马如波浪般向两侧分开,八面金黄色大旗迎风招展,八名骑士执着驰出阵来。

    也就在这时,慕容复脚下一动,跟着身影一闪,却是从右峰悄无声息飞了下来,竟无一人发现。

    再看向场中,此时,段誉、吴雷二人竟是已将耶律洪基擒了过来,他二人眼见情势不对,知道今日之事,唯有擒住辽帝作为要胁,才能保持大伙周全。

    是以二人对打了一个手势,便分从左右抢去,辽军虽早有所备,但他二人如今都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先天高手,却是有谁能阻挡的住?

    耶律洪基出阵之时,原已防到萧峰重施当年在阵上擒杀楚王父子的故技,早有戒备,但不想这二人竟是如此厉害。

    眼下被他二人擒到,虽是心有不甘,却也着实害怕,脸上已无半点血色。心想:“这萧峰的性子甚是刚烈,我将他囚于狮笼之中,折辱得他好生厉害。此刻既落在他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