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渐青-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澄来了!”
“范公早!下官来迟一步,请范公恕罪!”
许清带着于清泉和冯雨去见礼,几人都见过面,客气两句就回到正题。其实这次考核也只是做个样子,真正要裁掉哪些人许清心里早以有数,出于谨慎才来这么一次考核,这次与其说是在考核那些吏员,还不在考核张正和曹谦,这次裁撤之人大都是根据他们提供的名单来裁撤的,许清他们只要随机性的抽调出一部分人员进行考核,再对照张正和曹谦提供的名单,就能知道他们提供的名单是否可信。
否则司农寺在京的吏员就将近一千,他们几人一个个的来考核,还不知道考到什么时候呢。
“子澄,司农寺事关重大,咱们还是慎重些为好,在京人员咱们就全部考核一次,大不了多花一两天,把京里梳理清楚了,地方就容易办得多。”
许清想了想说道:“范公老成持重,下官遵行便是。”
范仲淹也不多废话,抚须说道:“好,那咱们就开始!”
几人各拿着一叠厚厚的资料出了签押房,外面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吏员,许清既然打算快刀斩乱麻,京中除了一些必要的留过人员外,一个不落的全叫了过来,今天便要定出他们的去留来。
许清七八个人分别散到不同的房间里,采取有些近似后世公司面试的方式,把吏员单独叫到房中,提出与他们职能相关的问题,有些寄禄的吏员干脆就是做个样子,一天下来,许清只觉得口干舌燥,但总算是把该考核的人员都考核完了。
事实证明曹谦和张正提供的裁员名单基本可信,为了得到一个高效的司农寺。范仲淹大笔连挥,比许清下手还要狠,最终只保留了二百多人,这可是实打实的裁去三分之二的人员啊。
许清隐约记得历史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实施中,裁减冗员时有那么一个小故事,对那些不合格的地方官员,范仲淹下手那叫一个狠,大笔如刀,一刀劈过去还不过瘾,还要拿锄头挖几下。富弼见了心有不忍说道:“范公啊,你把这些官员毫不留情的裁撤掉,他一家子怕是有得哭喽!”
范仲淹头也不抬地答道:“一家哭总强过一路哭!”
由此可见老范的九鬼断魂刀那是人挡杀人,佛挡灭佛啊!由于许清的出现,如今的新政没有象原来一样,一开始就拿地方冗员开刀,范仲淹大概是要在司农寺过过手瘾。
经范仲淹和许清大刀连砍,司农寺为之一空,但基本框架也算搭起来了,于清泉负责提举司这一块,张正负责仓储司,曹谦负责藉田司,费应南负责农田水利司,许清亲自署理研发司,由冯雨从旁协助。以司农寺今后的职能而论,目前剩余的这些人员肯定是不够的,这就要把框架搭起来后,再从其它部门慢慢物色人员了。
特别是农田水利司,马将成了最繁忙的部门,加司农寺以前没有这一项职能,这方面的人员基本没有。
“范公,要不让政事堂商议一下,直接把都水监划到司农寺名下?”
许清的话让范仲淹也为之愕然,这真可谓狮子大开口啊,都水监主要负责全国大江大河的治理,许清却要让人家把整个部门都置于司农寺之下。
“不妥,此事且不说朝堂之能不能通过,若将都水监置于司农寺下,司农寺事情变得过于繁杂,反而不利于司农寺接下来要开展的各项举措。”
许清也就是眼红人家的专业人才而已,真让他们兼管那些大江大河的治理,他还真不愿意呢。他沉吟一下说道:“范公,农田水利司的人员必须马调配,这样才能尽快派人到各路去实地察看水利设施,先期统计出一个大概的整修方案出来。否则许多地方一但入冬冰冻之后,便错过了今年修复的时机。”
范仲淹颔首答道:“子澄放心,此事我与晏相他们也有商议过,都水监虽然不能置于司农寺下,但要求他们配合司农寺这次举措还是可行的。至于农田水利司,我也会促请朝廷尽快调派能员充实。”
有范仲淹这么说,关于司农寺之事许清也就放心不少,由都水监和司农寺联合对各路水利设施进行调查,接下来就看了枢密院主持的裁军行动了,裁得越快,那么兴修水利时,地方百姓就少受些劳役,这次许清的意思是,尽量用军中裁撤下来的老弱来兴修水利,当然裁军不可能这么快,那就只有动用厢军充当这次大修水利的劳役了。
“范公,枢密院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房里只剩下范仲淹和自己后,许清轻声问道。
“与西夏的和谈僵持不下,西北几十万大军看来是暂时不能动了,只能先从京畿四周的禁军开始,裁军阻力会大得多,好在这次有八贤王出面支持,功臣勋贵方面,大概不会有谁再明着站出来反对了。”
关于裁军,许清和范仲淹也没有再多谈,其实就目前大宋对军队变态的控制手段而言,除去朝廷的阻力,军队本身阻力反而不会太大,试想如今禁军都是一个营一个营分驻的,枢密院一营一营的裁撤过去,五百人能闹人什么大动静来?想想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安禄山一个范阳节度使就控制几十万军队,连当地的财政也握在手中,俨然一个国中之国,那种情况要想裁军才真是难加难。
门外突然传来吵闹声,许清与范仲淹对望一眼,然后双双起身向外走去,只见门外几十个小吏正向这边挤过来,张正他们拦也拦不住,一见许清和范仲淹出现,前面几个纷纷嚷道:“大人,我等有何过错?如此便裁掉我等,岂能让人心服?”
好啊!有人不服了,许清今天还真就为专冶各种不服来的,不然他早出门时,也不会带着十个护卫,这一着就是防止有人闹事的。
许清凛然道:“你们的过错就在于你们不胜任自己的职位,我司农寺自今天起,不要滥竽充数之人,我说得够清楚了,我告诉你们,谁若想在司农寺闹事,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再说,荆六郎!”
“喏!”
随着荆六郎他们一声震天怒吼般的回答,十名护卫踏着整齐的步伐,铿锵有声的压了过来,那杀气凛凛的威势,让那几十个闹事的小使顿时鸦雀无声,接着便作鸟兽散。
“呵呵,子澄这是……。”
“专治不服!”
“噗!”
范仲淹失声笑了出来,好不容易忍住了,目光在荆六郎他们身扫了一阵说道:“子澄提出的练军之法我也看过,不错!光这十人就可看出,精锐之师也!”
第一百九十二章 新作
随着从各部抽调的能吏不断的充实,司农寺如同一轮跃出海面的朝阳,开始散发出他耀眼的光芒。许清率先在司农寺实行以政绩考核作为升迁标准的措施,还引用了一些后世公司的管理模式,制定了不少奖罚条例,比如百分之二十的俸禄将以奖金形式发放,完不成任务的,这百分之二十的俸禄将会被扣除,到月底发放给那些政绩突出的吏员等等。
他之所以敢这么搞,是背后有赵祯和范仲淹等人的鼎力支持。
随着一条条奖罚制度的推出,有人跃跃欲试,有人担心吊胆,什么?有人反对?范老头和少卿大人大笔如刀,前两天一翻砍杀刀口还在滴着血呢!谁有胆跳出来反对试试!经过少卿大人的一翻摆弄,司农寺一改大宋官员原本那种散慢的作风,连走路都带着小跑。
庆历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帝颁旨,支度司拨款一百五十万贯,对各地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一次大规模整修;着各路官员及地方厢军全力配合司农寺。
同日,司农寺农田水利司及都水监、工部抽调的四百一十七名有水利专长的官吏,纷纷自京城四门涌出,快马奔赴各路,实地考察并主持水利整修事宜。
还是同日,包括王素在内,十二位巡察御使悄然出京,他们将如一只只若隐若现的饿狼,一但有不知死活的肥羊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将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用他们森森的獠牙将其撕碎。
又是同日,石介再度在京华时报上撰文,洋洋洒洒地论述国以农为本,民为食为天的观点。高度赞扬朝廷这此大规模整修水利的举措,一时间农桑之事成为民间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同时京华时报还刊登出一份启示,司农寺招收农桑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无分地域,不论身份,只要在作物栽培、物种品性方面有独到见识,都可以到司农寺应招,一但通过考核,便可成为司农寺吏员,享受丰厚的俸禄。考虑到京华时报只能覆盖京城周边,这样的启示还会在大宋各地的城门贴出。
司农少卿的签押房里,许清一身整齐的四品官服,一丝不苟地整理着桌面上的笔墨案牍,别看他平时总是一副懒懒散散的样子,工作之时却象换了个人似的,变得非常的严谨,他向来认为,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