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汉龙腾-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扩充到三千人,赵云、太史慈、管亥分别指挥一营;自己的一百亲卫没有增加,但全部由军中最精锐的一百人组成;另外设立一个骑兵营,把剩余近千名比较精锐的士兵编成了骑兵,由赵云兼任指挥。
  不数日,朝廷遣派使者来北海。看来朝廷对讨伐黄巾的第一场胜利甚为重视,封孔融为安东将军,代领青州牧;又加封萧言为东莱太守,赵云、太史慈为都尉,食俸都是两千石。
  第二天,萧言等人辞别了孔融,太史慈则从城内接了老母,领着军马往东而去。
  太史慈跟着萧言等人一起前往东莱其实是孔融的意思,这让萧言有些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惊喜,看来孔融已经没有幼年时让梨的气度了,官场沉浮多年的他,学会了明哲保身的道理。不过太史慈倒是欣然答应了,在他看来,跟着萧言比留在北海更有前途。
  半路上,太史慈突然询问起萧言将来的志向。
  萧言想了一下,看着太史慈、赵云、管亥三人,道:“你们要知道我的志向吗?那么和我在一起,和我一起追逐各自的理想。我想和兄弟们一起为了匡服天下的理想而战斗!你们愿意陪我一起为了这个目标撒头颅,抛热血,喝烈酒,并肩作战吗?”
  萧言越说越激动,浑身散发着震人心魄的霸气,这番话是他内心的真心话。
  赵云听得热血沸腾,不假思索,道:“大哥,子龙永远追随你左右!”
  而管亥,在这一刻,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是多么明智了,遂大声道:“主公,这也是我追求的理想和希望啊,我可以对天发誓,永不背弃主公,主公让我生就生,让我死就死。”
  “匡服天下?……兄弟?……”太史慈口中一遍遍的念叨,自己和萧言认识至今的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和兄弟一起战斗、一起畅饮的日子还真快乐啊。
  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就听你的,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以后我太史慈的命就买给你了,主公!”这是太史慈第一次称呼萧言为“主公”。
  ————————————
  几天的长途跋涉,萧言感觉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第一块土地了。终于,东莱城隐约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东莱郡,高帝置。雒阳三千一百二十八里。十三城,户十万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三。”这是汉书上对东莱的记载,这个郡地处海边,位于现代山东半岛的边缘,正好是一个月牙型,基本上山东半岛的海岸线就是东莱的土地。但在汉朝来说,航海还不是很发达,既没有海防的概念,也没有人去开发什么海洋资源,所以这时的东莱只不过是一个偏远小郡而已,远谈不上什么重要性,根本无人关注这里。
  不过这里对于萧言来说却是最好的选择,东莱三面环水,基本上与任何势力都无接触,西面大部分与孔融的势力接壤,西南一小块接触徐州,进可攻退可守。
  萧言对这块土地感到很满意,太史慈出身于东莱,更是充满了自豪感。但其他人可就不这么认为了,当管亥第一眼看到东莱城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发起牢骚来:“原来是个破城,主公,孔融太不厚道了,也不给我们安排一个好点的地方,这里的太守我看还不如在北海当一个小吏呢。我看我们立刻转回,直接把北海攻下。要是实在顾念相识一场的话,就去攻打徐州,以我们的实力,这天下大可去得。”
  赵云没吭气,但看他的神情,不用说萧言也明白了,分明就是一脸不屑。
  其实当萧言看到东莱的时候也是有一点失望的,这城池确实矮小破旧,占地也不是很大,但这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地盘啊,这个时候的人还是很在意官职名分的,做朝廷的官怎么折腾都可以,但如果是没有名分的人,到哪里都不会有人承认的,不管怎么样,自己总也算是朝廷钦命的东莱太守。
第一部 崛起东莱 第九章 东莱定策
 更新时间:2008…10…19 23:05:01 本章字数:2735
  萧言正望着眼前这简陋的东莱城,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坚实的后方根据地时,突然见到城门大开,一队人众出得城来,正是东莱的官吏们和一众乡绅富人。
  这里的乡绅衣着华丽,和其他地方有钱人的衣着打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不同,一点也不因为城小就显得比其他地方穷一点。众人看到一阵感慨。
  等来到城门前,城门前的众人早作好了准备,只见乡绅当中一个代表问道:“这位是否就是新来的萧太守?”
  萧言回答:“正是萧言。”
  众人得到肯定答案以后,马上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却听刚才问话的人说道:“大人于北海大败黄巾叛党的事迹真是名动天下,这次听说大人要来这里当太守,真是东莱之福,城里的父老已经望眼欲穿。我等日日在此等候,只盼能亲见大人一面,今日总算得见,一见大人,果然是人中龙凤,让我等不敢仰视。”
  萧言听得淡然一笑,也不以为真,不过有人爱拍马屁,他也诚然接受了,感觉也确实不错。于是,萧言微笑着对眼前众人道:“诸位辛苦了,萧某何德何能,劳烦诸位苦等了!”
  众人一听,立刻觉得眼前这位年轻太守还是挺平易近人的,连忙道:“不辛苦,不辛苦,能在这里等待大人,是我等的荣幸。”
  随后众人又献上白银一万两作为贺礼,理由是作为萧言之后装修府邸之用,萧言也正是手头拮据之时,也就欣然接受了,心中不由感叹这里的富户真是富有,一万两雪花白银只是为了给自己去装修府邸,想那孔融当日出手也不过五千两。
  众乡绅见萧言收下贺礼,也十分高兴,毕竟和新来长官打好关系,对于大家以后都有好处。
  进了城才发现,其实城里没有象外表那么差,虽不如北海那样的宽敞但也甚是精巧,虽破旧却也十分干净,因而心中那之前的一点不舒服顿时消失无踪了。
  萧言的郡守府就在城中央附近,这就是萧言以后的家了,这座府邸在外观结构上和孔融的府邸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规模上略微小了点,但比起一般富户的豪宅,那是要大上许多的。
  随后,萧言在府中接见了一众属下官吏,询问本地的风土人情,总算是对东莱郡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
  东莱的占地面积甚广,属下的辖县也很多,但地广人稀,人口三十万不到,而当时北海的人口是八十多万,所处三面临海,鱼盐之业发达,而且因为地处偏僻,这里从古至今就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乱,虽不富庶却十分安定。萧言对这些情况还是很满意的。
  但不如意的地方也有,由于东莱城只是偏远小镇,按照朝廷的定例,守军数量不能超过五千人,就算加上周边各县名额也不过七千多而已,萧言目前的兵马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由于东莱这多年来太平无事,守军数量极少,只是作为平日治安之用,城中库存粮草不是很多,萧言心里估计了一下,按照现在自己这一万兵马,以义军形势存在,如果不扩张,倒是尚可维持,但是不扩张,以后如何能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终究会被其它势力所吞并。看来还是有很多问题尚需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萧言心头一声叹息。
  这个夜晚,萧言久久无法入眠,脑中思绪万千,自己如何发展?兵马如果扩张?粮草问题怎么解决?……
  思前想后,还是让萧言相出了应对办法。
  第一,实行屯田制度。如今天下黄巾之乱四起,流民无数,而东莱地广人稀,正可以大量吸引周边流民加入,向东莱郡府租借土地及农具,收成后向郡府交纳一部分粮食作为租金即可。
  第二,军队实行军屯制度。将军队分割成块,轮流进行操练和耕种,在不影响战斗力的情况下,还可以保证军粮来源,如果收成好,还能对外出售换取盔甲武器。
  第三,扩充军队。因路上听管亥说,北海附近地面分散着数万黄巾余部,其中不少都是管亥以往旧部,如能收编成功,将是一股及其强大的力量,足以使得萧言的势力在短期获得壮大。
  第四,发展方针。东莱虽然短期内很安全,但是从长久来看,只能算是个稳定的后方,但无成为坚城的可能,如果想在今后的若干年争霸天下,必须向外发展。萧言为今后订下了三条发展策略:上策,发兵占据北海、临淄、昌邑,控制青州,背靠大海无腹背受敌之忧,进可图冀州、兖州、徐州,直入中原地区腹地,四州在手的话,进可功,退可守,出现任何强敌都不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