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恶皇后-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虑已后,便派人去跟跟汝南王联络。
汝南王的反应在我地意料之内:非常非常地乐意,简直欢呼雀跃。
这些诸侯王,铲除杨家之心比我更烈。他们是司马家子孙,眼看着自家的江山让一个外人作主,皇权名存实亡,早就咬碎了牙齿。对胆敢架空皇上、觊觎司马家江山地异己分子,自然是巴不得趁早赶尽杀绝。
即使不为了江山社稷,只为了自己个人利益,他们也希望尽早驱逐杨家,好自己掌握大权。
所以我的人跟汝南王一通气,他立即表示大力支持。说他家的兵马任由我调遣,想调多少就调多少,想什么时候调就什么时候调。
搞定了打手,这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了。
这期间,赵太妃的父亲赵浚致仕还京。他是个聪明人,一看情势不对,只在京城住了几天就带着赵老太君回了华阴老家。据说杨济偷偷把自己的两个小孙子混在赵家人中带回去了赵浚进宫跟皇上辞行的时候,皇上赏赐了他千两黄金万两白银,还单独赏赐了赵老太君一大堆东西。我自己也送了老人几样礼物。算是对先皇太后的养母有了交代。
他们走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要是到时候赵老太君还在杨府,惊了她老人家可就不好了。
万事具备,似乎只欠东风了这东风是什么呢?
就是罪名啊。
杨骏是朝廷一品大员,太傅,先皇钦点的辅政大臣,也就是所谓的托孤大臣。他同时又是小杨太后的父亲,皇上的堂舅舅。
这样贵不可言的身份,这样的权臣世族,一度统治了整个晋国,把皇帝都架空成了傀儡。要铲除,没有天大的理由是不行的。如果师出无名,即使成功灭掉了杨氏,最后也只会落得一个残害忠良的恶名。
什么理由是天大的理由,无论什么人犯了都要格杀勿论呢?
只有一个,那就是,谋反!
任你功高盖世,名重天下。只要一与谋反沾上边,再红彤彤的名字也立即抹得黑漆漆的,立即从功臣、忠臣双料榜的榜首跌落到臭烘烘的黑名单上。
当然了,黑名单上的名字也还是有机会变红的:画一把大红叉。
要把杨骏从红榜移到黑榜上去,其实也简单,找人告发他就成了。
至于告发者嘛,现存的不就有两个?
前禁军统领孟观、李肇啊。
自从这两个家伙无端端地被杨骏从禁军统领的位置上赶下来,变成了洛阳最新下岗失业人员后,他们就成天结伴出入各大酒馆,喝得酩酊大醉,然后拍桌打椅,大骂杨骏。
弄得酒馆老板们个个心惊胆战,生怕惹祸上身,每次都送瘟神一样把他们俩送出来………温柔点的老板是送,粗暴点的,就挥动扫帚开赶了。
你说他俩做官被人赶就算了,喝个酒也被人赶!这满腔的愤懑,冲天的怨气啊,直把这两人的眼睛整得跟兔子似的。
当我派出去的人在洛阳大街上寻找他们的时候,路人遥指:您家沿着马路找,只要看见有两个人被人从酒馆里赶出去,眼睛红得跟兔子似的,那不用问,肯定就是那两位大爷了。推,广告单铺天盖地而来。这不,又来了一个:《蜀山时代周刊》,类别:虚拟网游专栏作者:君橙舞书号:142640。请多多点击推荐收藏,谢谢!谢谢!)
第六章  第二十七节  血染洛阳城
元康元年,孟观、李肇向皇上告发杨骏谋反。
告发密函送到勤政殿的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和齐王、汝南王他们议事。
当听到杨骏要谋反弑君时,皇上呆呆地坐在龙椅上,半天没有吭声。
汝南王趁机代皇上拟诏,罢免杨骏官职,宣布全城戒严。同时令楚王兵据四城,协助京城守卫守好城门。又令东安公司马繇率八百将士讨伐杨骏。的外甥段飞还在宫中,他闻听此事后直闯御书房,力辩杨骏不会谋反,因为他没有谋反的动机。
他的理由很独特:杨骏无子!一个连儿子都没有的人,他谋反干嘛?他要那个皇帝宝座将来留给谁?
至于告密信中所说的,杨府中现在正积聚着很多大臣在密谋。段飞辩称,他们只是在一起商量今年夏祭的事,根本不是在密谋造反。
他说的这些嘛,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事关谋反,历朝历代,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百的。
汝南王生怕皇上犹豫,当即一声令下,禁军一拥而上,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段飞抓了起来。段飞一面挣扎一面破口大骂,当然是骂汝南王和我,主要是骂我。据说,他还对皇上大喊,我是个扫帚星,魔煞星,将来一定会谋权篡位,皇上会沦为我的傀儡,大晋的江山也会断送在我的手里。
最可笑的是,段飞还力陈。他们都是为了皇上好,才把持朝政地。不然,一旦归政于皇上。大晋皇朝最后只会落得母鸡伺晨,成为千古笑柄。
向我转述这些话的人一边说。一边不断地观察着我的脸色。
我却越听越乐了:他们还以为这样做是在拯救皇上,殊不知,皇上正巴不得如此呢。他老早就说过他地人生理想了,那就是:我批阅奏章,他在一边玩蛐蛐。。www;16K.CN更新最快。批完了。我们再在宫里某处幽会去。人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度别人,总以为自己喜欢地,别人也一定喜欢,比如权力。
他们不知道,他们以得到为幸,皇上却以得到为累。
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只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
不过我关心的并不是那些人对我的评价,骂我损我。悉听尊便。我关心的只是,东安公司马繇已经去了那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呢?
我在这里心急火燎。怎么别人都不着急的吗?这事若办砸了,让杨家反击成功。丢脑袋地不只我一个吧。
我只得再次派人去打听。同时努力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首盼望中,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才刚刚禀告了一句,我就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东安公司马繇领的人现在还是街上走?我没听错吧。
难道他们不是去平叛,而是去逛街闲玩的?
他上午辰时初刻奉命从宫中出发,现在已经快到巳时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在街上逛了两个时辰了。
而正常情况下,从皇宫大门步行到杨府,也只消一柱香的功夫。
我问那人:“东安公他们是怎么走的?”
能走出这样的速度,也是奇迹了。就是一边走一边数蚂蚁,这会儿也该数到杨府了吧。
那人答:“东安公地队伍一路走走停停,沿途不断地派人打听杨府的消息。”
“打听什么消息?”“就是杨府到底有多少人马准备迎战啊。”
“打听的结果呢?”
“杨府门前静悄悄地,什么人马都没有。”
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快点走?”
“他说越是这样越可怕,搞不好杨骏是在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
我已经听得快要吐血了:“就算是吧,那他还怕什么呢?诸葛亮地空城计可是真正地空城。”
“呃,大概是怕杨家假装没人,实际上里面埋伏了弓箭手、刀斧手……”
真是个脓包,千真万确、地地道道的脓包!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办这么大地事啊。
没奈何,我只得对那人说:“你现在马上坐车过去,告诉东安公,他要是还敢继续在街上数蚂蚁、磨洋工,我就有理由相信,他跟杨家其实是一伙的。”
那人点头领命而去。
直到三个时辰后,才又传来消息说,东安公的人马已经进入了杨府。知道,也难怪司马繇那么小心那么害怕的,当时的情况的确有点危险。
那时朝中许多大臣都在杨府,这些人都是杨氏一派的,生怕杨家一倒,他们也跟着玩完,故而纷纷建议反制。
杨骏的主薄朱振提议,先起府中家丁火烧皇宫的云龙门,再拥立太子进据万春门。以东宫和禁军的力量,不难平息事变,反败为胜。
更有甚者,建议杨骏下令,让刘豫集合禁军,直接闯宫,捉拿我和皇上,然后拥立太子登基。
可惜杨骏实在太不中用了,他比曹魏时的曹爽还不如。事到临头,根本没有决断的魄力。
面对群情汹涌,他竟然晕头转向地只说了一句:“云龙门乃魏明帝所建,气势宏伟,烧了多可惜啊,诸公可有他法?”
众人一听,知道烂泥扶不上墙了,便四散逃命而走,留下他束手无策,在府内无头苍蝇一样乱走乱闯。统领刘豫也带着军队在城中乱窜。他隐约听闻了杨家的事,可又没有得到准备消息,更没有得到杨骏的任何指令。
正在慌乱之际,可巧遇上了他的亲密爱人裴危。
他立即奔过去向裴危打听杨骏的下落,要裴危带他去救杨骏。
裴危告诉他说:“还要你救什么,人家早就逃得没影了。”
刘豫一听慌了神。因为他是杨骏一手提拔起来的,万一朝廷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