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瑜旗舰上的副将宋谦、掌印官、五名校尉,无数的亲兵全部被杀。连大都督的印玺也丢了,将士四散奔逃,全面溃败。两百条舴艋小船烧的剩下不到十条。船上的士兵,大半殒命,少数投降。周瑜在逃走的半路上,目睹船队覆灭,上万战士浴火而死,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愤不欲生,竟然拔刀自刎。幸亏被周泰、徐盛拉住。
第二天孙权带着司马懿、吕虔还有东吴程普、张昭等文武大将来到三江口。听说周郎惨败,险些丧命。嗟叹不已。孙权这人有几个好习惯,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而且出了事情勇于承担责任,绝不像曹操一样委过于下。要说到收买人心,他比刘备一点也不差。而且做得比刘备还要真诚。
周瑜跪在地上,惭愧请求孙权治罪。孙权连忙扶起来,握着他手道:“都怪寡人不好,是寡人来晚了,公瑾兵少,所以才战败的。此次战败,罪责在我。公瑾不必自责。”
这样一来,周瑜感动的差点痛哭流涕,心里暗暗发誓要为孙权誓死尽忠。
孙权没说什么。别人可不一定了。首先孙权的首席谋士张昭、张纮、丞相孙匡嫉妒周瑜才干和他素来不睦。三人在孙权走后便冷嘲热讽、奚落讪笑。气的周瑜差点吐血。孙匡是孙权同母弟。为人阴险小气,贪图金银,是个纨绔子弟加贪官污吏型的人物。最喜欢别人当面奉承,或者背地送礼。早就嫉妒周瑜权柄过重,功勋盖世。周瑜才高招嫉为人又刚正不阿,偏偏这两样都不会。孙匡以为周瑜瞧不起他。千方百计的要找机会给他些教训。而且,据司马懿观察,孙匡这个人言行举止,妄自尊大,绝不是久居人下之辈。
司马懿一到东吴就显示出了超凡的外交手段。没用一月,便和吴国的王宫贵胄,军机大臣打成一片。关系最好,又被司马懿引为靠山的就是丞相孙匡和安西将军全琮、大司农刘基。刘基这人没什么名气,他老子还行,就是前任扬州刺史刘繇。
这三人在孙权面前每天说司马懿的好话,说他多么多么忠心,多么多么足智多谋。www。。com怎样在葭萌关外大败袁熙。希望孙权重用。孙权知道三位重臣一定是受了司马懿金银。才这么卖力的游说。这倒是无所谓,三国后期,这种攀比奢华、送礼买官的风气已经形成。没什么大不了的。司马懿的本事,孙权也早有耳闻,知道他的才能绝对不在周瑜之下。关键是司马懿的忠诚度有多高。
这次周瑜损兵败阵,孙权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心里着实不痛快。输的也太惨点了。孙匡趁机在孙权面前提议换将,说:“周郎儒弱,不足为将。让他做大都督,是把东吴几十万将士放在刀尖上,随时有覆灭的可能。我孙氏在江东的基业,不能靠他来保全。”副都督程普也是这个意思,周瑜这个白面书生骑在他头上,他早就受不了了。附和道:“没错没错,让一个书生指挥大军,早晚坏了大事,军中的很多弟兄都不服他呢。”程普可没收司马懿的贿赂,他还以为孙匡要保举他做大都督呢。
孙权的心思也开始动摇,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司马懿的忠诚。孙匡了解孙权的心思,说道:“司马仲达,为人谦和、忠孝两全,而且有谋略。可以担当大任。大王,何不召见来问问?”程普一下子傻了,感情不是举荐我呀!【赤壁之战前,周瑜在东吴的地位虽然显赫,却没有获得太大的重用。不然,在赤壁之战即将开始的时候,孙权还派他去鄱阳训练水军。而周郎之所以返回赤壁主持大军,原因其实是鲁肃举荐的。不信的话,去看史书吧。所以,周瑜在江东诸将的心目中,没什么太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孙权对他也是若即若离。】
孙权看了看程普,他是三朝元老,孙权非常信任。“老将军以为司马懿能否担当重任?”程普心里不愿意,可又怕别人说他小气,就实话实说:“司马懿虽然能征善战,足智多谋。可不知道水战如何?而且,周瑜毕竟是孙伯符将军的旧将,忠心不二。司马懿才来东吴,就让他指挥几十万兵马,只怕大家不服!”
孙匡心说,老匹夫,你敢坏我的好事,过后我掐死你。摇头道:“怎么会呢。大王,臣这里有一份奏折,是朝中大臣联名所写,都是请求撤换周瑜,改用司马懿的。大王请过目。”
孙权不动声色,拿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周瑜误国,刘备都不能胜何况是袁熙。司马懿身具大才,国家栋梁,曹操尚且倚为重臣。大王为何不用?用司马懿一人足可兴邦立国。南破刘备,北上灭袁,指日可待。请大王三思,三思。”下面的署名是:安西将军全琮;大司农刘基;御史大夫张纮;尚书令张昭;绥南将军凌统;奋武将军孙韶;侍中卫温。另外有个重量级人物,征北将军吕范。鄱阳太守周舫,武昌太守程咨。
程普不知道儿子程咨给孙权联名上书,还在沉思。
孙权拿着奏折问他:“老将军也同意调换周瑜和司马懿?”程普直说:“末将还没想好。”孙权奇道:“没想好你怎么表态了。”程普傻了:“没有,我没有表态。”孙权道:“令郎联名上书没有和老将军商量吗?”说着把奏折递了过去。
程普一看就急了:“这个小兔崽子,看我回去收拾——”孙权苦笑道:“老将军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程普是赞成换掉周瑜的,可他对司马懿并不放心。不过,儿子已经表态了,他也不能打对台,勉强道:“可以,末将觉得可以。”
孙权低头想了一会儿,突道:“你们都下去,传大司马太史慈来见。”
太史慈和孙权两人在屋子里说了些什么,没人知道。谈完了之后,孙权就传周瑜和司马懿两人觐见。仍然是没有人知道谈话内容。只是,把守宫门的侍卫,看到周瑜出来的时候怏怏不乐,司马懿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第二天,吴王孙权下旨,封司马懿为统领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县三十万人马的水陆两军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为了防止周瑜掣肘,把他调回吴郡做太守去了。
旨意宣布完毕,孙权亲自在三江口筑起一座拜将台。隆重其事,登台拜将。对司马懿寄予厚望。拜将之后,孙权把司马懿请到大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请教破敌之策。司马懿清了清嗓子道:“要破刘备,可用驱虎吞狼之计。”
果然是高人,一张嘴就别出心裁。众人都瞪大了眼睛等他说下去。孙权更加迫不及待的问道:“何谓驱虎吞狼?”
司马懿一躬身:“臣斗胆请问大王一个问题?”孙权道;“有话尽管说。”司马懿点头道:“请问大王,是江夏比较重要呢,还是吴郡比较重要。”孙权想过去抽他,心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也问。当我白痴。“吴郡是我们的巢穴,你说那个重要?”司马懿道:“这就好办了。大王,江夏本来是荆州的地盘,此刻荆州已经归附袁熙。而刘备占据江夏,必定和袁氏结仇。袁氏继承了荆州十五万水军,势力非常强横,大王可以修书一封给袁熙,就说本来打算把江夏竟陵这些地方还给袁熙,不想却被刘备抢去。请袁熙自己出兵收回。袁熙者,贪得无厌之人耳,听到这个消息,必然不顾一切的,杀向江夏。和刘备决战。我军趁这个机会屯粮练兵,等他们两家决出胜负,疲惫不堪,坐收渔人之利,岂不妙哉。” “好,好个驱虎吞狼。刘备如此不讲道义,也别怪寡人无情了。我这就修书洛阳,借袁兵之手,灭掉大耳贼。”孙权只顾叫好,却没注意到吕蒙和陆逊两个人的脸色已经惨白了。常言道:与虎谋皮,岂能善终。
孙权爱贪小便宜,觉得这样又省心又省力还省钱,三全其美,何乐而不为。殊不知,天下爱贪便宜的比比皆是,喜欢吃亏的一个没有。
孙权想‘驱虎吞狼’,我还想要他‘二虎争食’呢。
事情都在贾诩的预料中。孙权果然大方的把皖城、居巢、江夏、竟陵一股脑的还了回来。既然吴王盛情邀请,我也不能不给面子。沮授在邺城训练的水军也差不多了。当然这些人和真正的水军比起来,只能算半吊子。站在船上不吐就是好样的。
张郃、甘宁、郭嘉接到飞鸽传书后立即帅大军进驻江陵。蔡瑁、张允集结荆州水军随时待命。出兵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辛宪英不是很想当先锋吗?正好机会来了,就命胡车儿为先锋将军攻打竟陵。顺便让这位巾帼英雄,看看渴望已久的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到底有多么、‘迷人’。
这一次我没有集结太多的人马,比曹操的赤壁之战还少。加上荆州水军,川军、淮南军一共准备动用六十万。主要是军费开销太大了有些承受不起。平均十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