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三国之袁绍之子-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翻身上马,大叫道;“请袁将军先行一步,某护送陛下随后便到。”这是威胁,我听得出来。
我正想说话,父亲已经答道;“有劳董大人了。”说罢,拨转马头,向回驰去。我想回头去找陈留王,却被他一把拉住,怒道;“从此刻起,不许理我身边半步。”我惊呼道:“父亲这………………。”父亲瞪了我一眼,我吓得没敢往下说。
陈留王悲戚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袁公子切勿相忘。”我的身子在马上晃了晃,想起大王以后的悲惨遭遇,眼前骤然间升起一阵潮湿的雾,头也不回,颤声大叫道;“大王擅自珍重,来日必有再会之期。”风中传来幽幽长叹。
他又在叹气了。
我的心一阵抽搐,只想打马而回。父亲回身怒视我一眼道;“熙儿,还不快走。”
大局已定,我回头又能改变什么。刘辩注定被废。陈留王——汉献帝一定会成为傀儡。洛阳也一定会陷入火海,百里之内瓦砾纵横、尽为焦土。以后的几年中百姓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白骨遍地。董卓你的罪孽还真是不小。只恨我晚生了几年,实在太小了。无力阻止历史的巨轮前进,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一声声的听着……………………
我不敢面对陈留王的眼神,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豁然回头,瞅着董卓大骂道;“我**的。”【那个时候没有这么骂人的。最厉害的也就是‘汝竖子或者冢中枯骨、乱臣贼子**、无耻之类的。】
董卓这个挨千刀的奸贼,完全听不懂本公子在说什么。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拱手道;“公子和将军一路顺风。”
你也得意不了多长时间了,你的义子爱儿‘吕布’已经把刀子磨利了等你呢。
第二十五章过渡章节
     接下来,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风起云涌,时代变迁。
我只是个看客,听众,微不足道,至少现在还是。
所以我只是把所见所闻如实的叙述出来。可能会有些平淡,但没办法,还是那句多次说过,唯一的理由——我太小了,需要长大。
也到了所有风云人物大说名言的时候了,首先说出名言的是董卓和父亲。以后还有曹操、刘备、二叔袁术。孙坚和。。。。。。。很多人。
半月之后。董卓已并何进、何苗兄弟之兵。势力更加强大。于是召见百官想要废黜皇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上书卢植冒死直谏,董卓大怒欲杀之。多亏议郎彭伯代为求情才幸免于难。卢植连夜逃奔上谷。
翌日,执金吾丁原领兵与董卓战于洛阳之郊。一日后,夜间,被叛将吕布所杀。董卓遂并丁原军。到此刻为止,董卓已经拥兵二十余万。戈车千乘、战将如云,天下无人能与之争锋。
董卓施压群臣,每每上朝,无人敢对其侧目而视。他自以为得计。于是自领大汉前将军。封自己的弟弟董旻为左将军。反复小人吕布投机成功,封为骑都尉 中郎将 都亭侯。
哈哈,两人皆平步青云也·。
董卓女婿李儒,西凉军首席谋士。劝董卓早日废立也好提高自己的威望,继续升官发财,独揽朝政。甚至进一步篡位夺宫。董卓没儿子,这小子大概以为董卓篡位之后,可以凭借着驸马之尊,登基即位也说不定呢。不然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逼迫自己的老丈人走上对抗天下的不归路。没有他的这个建议,说不定董卓还可以多活两年,作威作福呢。从大汉子民的角度上讲,我是由衷的感谢李儒大哥的。多谢了,李儒先生,多谢你为拯救大汉天下不遗余力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什么首席谋士,以我之见还不如淳于琼的智商高。
再往后,十八路大军出师有名矣。
董卓对他的话一向是言听计从。当下点了点沉重的脑袋,笑道;“吾婿所言极是,明日上朝便于众臣商议废立之事。”
说是商议,其实就是口头通知一下罢了。满朝文武不是傻子,面对这样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王谁会跟他讲仁义道德忠君爱国。有一个人讲过——丁原。很不幸他已经死了。
此时的董卓横行跋扈目空一切。唯一让他感到有一丝忌惮的可能就是袁家了。毕竟二爷爷袁隗身为太傅,名义上还是大汉朝的三军统帅,而且父亲手中尚有兵权,西园军还在他掌握之中。
最主要的,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拿来唬人的。名门望族势力的确不能小觑。于是董卓在向父亲征求意见的时候,便说出了自己的那句名言。也**裸的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董卓拍案而起,拔剑大怒道;“袁绍竖子,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父亲一反他优柔寡断的常态,表现出了他的英雄气概,立即拔剑在手,厉声说道;“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其实比起董卓来,父亲的宝剑,的确还差的远了。所以他说完后,可能就有点后悔自己的冲动。害怕冲动的惩罚,立即提剑而出。调集一千名西园精锐亲兵。回家收拾一下,带着我母亲三弟,逃奔冀州,投奔韩馥去了。
韩馥,三国演义中我最最看不上的人物,让我养他鼻息休想。不过大丈夫能屈能伸,稍微的忍耐那么一时半刻也不是不行。韩信尚且受胯下之辱,何况我乎。
我忍。
卧榻之畔有猛虎酣睡,韩馥你岂能长久乎【发一下酸,各位书友不要见怪乎,才学所至,无奈无奈。】不久之后曹操也说出了他的第一句名言,以后他还会说很多名言,可这一句无疑是令后世最广为流传,也是最能体现曹操狠辣个性的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枭雄,绝世的枭雄。
十月曹操至陈留,得到大财主卫兹慷慨解囊赞助,在附近的宁陵公开骑兵。人马上万。【为什么不向家里要钱】曹操的家族势力也比较雄厚而且很复杂。因为他有两个姓,夏侯和曹。
这两个性都是名门望族。而且对曹操的造反行为全力支持。他的六位兄弟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真首先参加义军,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汗颜无地自容,怎么他姓曹的家里这样团结,而我们袁家就。。。。。。。一声叹息呀。也不知道曹操家族的教育是怎么搞的,当真可说是人才鼎盛,以上诸位各个出类拔萃堪称当世名将。
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皇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献帝了。
董卓自封为太尉丞相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封郿侯。还有一大堆,什么诸如加九锡之类的。反正所有能加的尊号,他都加了。另外还规定自己剑履上殿、参拜不名、入朝不屈。据我所知,后来的曹操和司马懿也干过同样的事情。
这还不算,十二月,董卓从尚书周毖 城门校尉伍琼之计——任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望。下令封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父亲为北海太守、二叔袁术为南阳太守。这些人后来都造他的反,董卓差点没气死,要说这些诸侯也够忘恩负义得了。
黄琬为太尉,杨彪为司徒 ,荀爽为司空,位列三公。
渤海郡也属于冀州牧韩馥的管辖范围之内。韩馥开始对袁氏的四世三公势力担心起来。派了大将麹义率兵一万屯河内监视父亲。麹义一向仰慕袁氏威名,又对韩馥十分瞧不起,所以渐渐的和父亲结为好友。这期间父亲收罗了不少人才,文臣武将数不胜数。诸如颜良、文丑逢纪、等一等一的人才豪杰。
不过父亲也很郁闷,自己毕竟是在韩馥的眼皮子地下,势力还不如他,所以不敢和他公开闹翻。如此一来就极度的不利于巩固和发展,就连大哥出去募兵,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惹起了他的怀疑恐惧,向董卓奏上一本,在羽翼未成之前惹出大祸来。
终于机会来了。
汉初平元年,春,正月。陈留王登基后的第一年。
曹操,又是曹操。还有他的老友陈留太守张邈。
两个人弄了一道假诏书,召集了天下诸侯共同讨伐魔王董卓。
于是父亲的机会来了。因为韩馥走了。韩馥去讨伐董卓了。临行之时说出了自己的名言,被人引为笑柄,臭骂千年的名句,他战战兢兢的问手下众将;“今当助袁氏邪,助董氏邪?”他的谋士刘子惠差点没哭出声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兴兵为国,讲什么袁绍、董卓。”弄得韩馥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老爹虽然糊涂,不过和韩先生比起来,又不知道强了几百倍。
大汉朝大臣都像韩馥一般,岂有不亡之理。
韩馥一动,父亲立即帅三万精兵响应曹操号召,杀奔汜水关去了。
他带着大哥袁谭去了,留下最厉害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