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反穿手札-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分数线最低的时候,录进去的也有100。5分这样的,就多加了零点五分。”
那也是在某次竞赛中拿到前五名了,全西安府一年就有七八次竞赛,而且是不分年级一体参加的,小学生人数多少于元正不知道,起码上万吧。能拿到第五名其实也已经挺优秀的——而且,要说加分的事,还得先考到双百。桂树中学去年的第一名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涯里,六十四次竞赛中起码是拿过四次第一,就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非常优秀的了,这往往意味着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能够蝉联。
于元正好像是为了打击李含光一样,又补充了一句,“不过这几年一般最低的加分也有五分的,零点五那是很少见的情况。”
李含光哦了一声,又和于元正了解,“那到底都有些什么竞赛呢。”
于元正都有点生气了——李含光怎么还不肯认清现实呢?他硬梆梆地说,“杨善榆算学、文华荟英——比作文的、精诚金石,比书法的,丹青秀色,比国画的,大雅赛,比音乐的,还有每年府运会里小学生参赛的两样长跑和游泳,如果得头名也有加分,别的舞蹈、手工虽然有赛,但是在桂树那里不加分。”
李含光是个很喜欢寻根究底的人,她马上问,“为什么?”
“哎,还不懂吗。”于元正烦躁道,“桂树就是想多筛点官宦人家子弟进去,你听说过官家孩子学跳舞做手工的吗?当然不加啦。”
“噢……”李含光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你知道我见识少,多问了几句,不好意思啊。”
她这么一说,于元正立刻觉得自己的脾气发得好没有道理,他的闷气一下消光了,赶快红着脸道歉,“没有没有!是我自己莫名其妙生气了!”
气氛这么一闹,反而活跃起来了,于元正好奇地问李含光,“你还打算考桂树吗?”
李含光沉吟了一下,“试试看又不会少块肉。”
“可——”于元正又有点说不出话了,说白了,一个慈幼局的孩子,没上私塾怎么去和那么多人竞争?于元正夸她可以去参加文华荟英,并不是说她去了就能得名次。
“试试看又不会少块肉啊。”李含光又重复了一遍,“这不是还有一年半吗,文华荟英、精诚金石和丹青秀色我都可以试试看嘛。”
“啊,你不参加杨善榆算学啊?”于元正已经完全被李含光给绕进去了。
“杨善榆算学的第一名……”李含光一本正经地说,“当然要留给你咯。”
望着于元正目瞪口呆的傻样,她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好啦,我要回去了。明天再来一起找你做题吧。”
于元正目送她出了门都没回过神来,等他清醒过来,李含光人都走得没影儿了,倒把他急得坐立不安的,恨不得跑到慈幼局去问问李含光,她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只在开玩笑。
可再回心一想——对啊,为什么他不能试试看呢?
本来是国文成绩太差了,算学再好也有点瘸腿,可被李含光这几句指点,现在于元正看作文题感觉都不像以前那么抓瞎了。如果他也能保证考到双百,那……他为什么不能试试看考桂树呢?
于元正在床上躺了半下午都没起来,却也没睡,只是望着屋梁发呆。
“小正,去踢球啊!”太阳快落山时候,外头有人来喊了。换做往常,于元正早跳下地,一溜烟跑出去玩耍了。
可今日他却仿佛被点醒了一般,身子一弹跳了起来。
“不去——”他冲窗外喊,“我读书呢——”
暑假快结束了,秋季学期要开始了,明年就是六年级,明年冬天,他们就要考初等试了。当一个人开始认真地对待学习的时候,他总会发现时间是如此的不够。
*按,本文设定一年一学期,上学期是三月份开始,下学期是九月份开始。
 

、蓝颜祸水

李含光这几天的心情也的确不错。
或许是为了弥补她前世的凄凉命运,此次重生,虽然一无所有,但路却走得比较顺。比起顺利和于元正结下了友谊,她更高兴的还是发觉自己在算学上也不能说没有天赋——这对她来说,的确是很新鲜的讯息。
前世她父亲乃是江南总督,不但能于庶务,而且在学术上也有过不小的建树,诸子百家都有涉猎,算学虽为小道,但却通了国计民生,家里先生也有精通此道的。她居于其间耳濡目染,想要学,资源何止比此时多出百倍?却是从来也未想过自己有这样的天赋,去攻克如此艰深偏僻的算学之道。
说实话,李含光从前虽然不承认,但在心底,她以为自己是很笨的。琴棋书画,比不过她的姐姐妹妹,处事理家之道,更是懵懵懂懂,不但自己不懂,也找不到人来教她。她虽有嫡女傲气,面上不肯让人,但心里却十分清楚:除了出身,自己说不上有什么长处。
可现在,一切却都不一样了,虽说这是很初级的课程,日后越学越艰深,也许她的天赋就有些赶不上了,并且现在,她等于是在和小了自己七岁的小朋友们竞争,就算居前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但是……
这种可以求学的感觉很好,这种有一条明确道路的求学生涯很好,甚至于这种求学本身的过程也很好。算学看似枯燥,其实一旦钻研进去,那种巧妙的解题思路,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诡计,透过一道道题目和出题人周旋的感觉,令李含光感到了一种几乎是从未有过的欣快与喜悦。
惨淡的物质条件,与之相比似乎已经很无关紧要了。
一边走一边想,不知不觉间已经回了慈幼局,李含光轻快的脚步一顿,她回想着前世时常看到的那种漠然的面具,也是越来越熟练地给自己挂上了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表情。
这种表情,从前她七妹刚到正院她母亲身边养活时,也是经常摆经常见的,对于大部分人都有很好的吓阻效果。虽说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李含光也没打算在慈幼局交什么朋友。
并不是她势利眼,只是她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拿来社交。
午饭刚过,许多孩童在院子里玩耍,娱乐室里的电视声也传了出来,“据我们统计,皇后陛下今年出席公开活动所穿的襦裙礼服一共四十二套,其中由纤绣坊出品的十三套,夺天工缝制的十一套,尚大家请问你怎么看这两者之间微妙的数字比例。”
“我们都知道这两间绣房在高级定制界也是一贯明争暗斗,甚至说竞争的火花都已经烧到海外去了,纤绣坊在海外关系上是得天独厚,一向很受到鲁国名媛青睐的。夺天工在这一步上就慢了一些了,现在夺天工的主要策略应该是力保国内市场不失,但很可惜从我们上半年的盘点来看,在国内市场夺天工也露出了颓势……”
李含光虽然不怎么热衷于看电视,但也知道这不是慈幼局惯看的频道。现在一套丝绸襦裙,入门级别的都要□千起,劳动阶级的大家又更倾向于方便做事的裤装,对慈幼局的女童来说,这种节目和她们的关系约等于零。
果然,娱乐室里空无一人,几个女童在门口窃窃私语,看到李含光过来,都把眼神移开。这景象,不必看都知道有事发生。
一顿饭没回来吃,难道是这么大的事?慈幼局就餐前虽然要点名,但那也只是虚应故事而已,局里三十多个孤儿,每天总有些人因为各式各样的理由没来吃饭的。含光之前不在于家吃饭,何尝是不能留,不过是不想留而已。
她有点纳闷,却没打听什么。——打从张嬷嬷许她出去找于元正补习开始,含光在慈幼局里就越发没人搭理了。在这种封闭而沉闷的环境里,连一点外出的特权都能惹来一致的排挤和仇视。现在除了李莲湖以外,没人会和她说话。就连李莲湖也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和她在公共场合有什么过多的接触。现在去问人,无异于拿热脸去贴冷屁股。
抱着书直接回了屋子,李含光一进去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李莲湖的的床铺和书桌有点太凌乱了。
慈幼局的卫生工作还是搞得很好的,每天嬷嬷们都会过来检查打分,分数过低要惹来训斥,李含光不知道处处和嬷嬷们做对会有什么结果,但她完全无意挑战这个未知的禁忌,就她所知,所有别的女童也都一样,李莲湖自然也不可能例外,她年纪虽小,但个人卫生都不用李含光怎么帮忙的,自己就收拾得很妥当了。
但这会儿,她的床上,被垛也歪了,枕巾也乱了,桌上书本也被扫得乱七八糟的。
——看起来,就像是她在桌前坐着的时候,被人强行带走了……
含光立刻想到了刚才接收到的那些眼神,她还有什么好不明白的?李莲湖明显是被人带走了!
说不定,还是受了她的连累……
她什么也没有想,站起身就出了门。慈幼局不大,能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