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末年当神棍-第7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大天师只是指引个方向,具体怎么操作还是要靠聂昌自己的。这货在历史上也是个能臣,虽然名声貌似不怎么大。
    聂昌马上就考虑起了细节和各种可行性的问题,算来算去,又被一桩难事给困扰到了,为难的道:“只是有一样,尚父,那牛可不够用!按照历代惯例,新开垦移民,往往由着官府来组织。会向百姓借贷种子农具,还有耕牛。这其他都还好说,耕牛却是肯定不够的。”
    文飞脸上露出了一个笑意:“这简单!”
    聂昌精神一震,想不到自己觉着是天大难事的问题,在文大天师面前根本不是问题。尚父果然是尚父,就要听文大天师能够说出什么好主意来。
    文飞微微一笑:“这北地什么东西都缺,就是不缺马。牛耕不成,那就用马来耕!”
    聂昌听的目瞪口呆,几乎以为文大天师在开玩笑了,用来耕地?这能行?
    文大天师彷佛没有看到聂昌的表现,说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聂昌顿时冷静下来,这两句话出自道德经之中。如今现在天下间道教大盛,道德经自然是家家都有的经书。莫说是聂昌这种大臣了,便是升斗小民家中,也不会缺少。
    他毕竟是饱读史书之辈,后来想想,连史记之中都多处记载着马耕的资料。想来在古时马耕也不是什么多新鲜的事情。
    只是汉代以后,这马儿在中国可就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原本的大宋,养马之地全都丢尽了,莫说是用马来种地了,便是军马都不够用。
    现在既然不仅河套之地拿了回来,这幽燕关外之地也都拿了回来,马匹不缺,尤其是这关外,拿马儿来耕地想来也是可行的吧?
    却不知道这不是可行的问题,是在北方这种旱地作业之中,效率远远超出了牛耕。
    西方世界大概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就开始使用牛耕地。而在牛耕地使用的同时,也开始注重使用马耕地。而且后者在欧洲应用是相当的广泛了。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马耕同牛耕的竞赛中,马耕最后在西方世界获得胜利。根据《世界通史》的内容所说,马耕的效率要比牛耕地块3倍。
    不过这其中很大的功劳应当归功于从中国传过去的重钉马蹄铁和新式轭挽的传入,而这两样东西,却使得马牵引的功效提高了4倍。
    加之“三圃制”在欧洲的广泛应用,能够使马得到充分的食物。因此,马在耕种的效率上面就在那段时期集中的体现出来。
    从此在欧洲牛耕就全面被马耕给取代了!
    世界上最早的马耕地技术是产自于中国,而不是欧洲。即便到了解放后,马耕地在中国也有,详情可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人民币的正面,便是双马耕作。
    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马耕最后并没有在中国大面积的普及开来。这里面地理环境起到了极大的关键。
    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种植有着很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中国的北方主要是旱地作业,而南方则是水田作业,也就是种植小麦和水稻的区别。
    马耕适合旱地作业,在西欧国家,他们的作物种植则是以小麦、大麦和燕麦为主。因此,都是比较适合于马耕的旱地作业。
    南方不管,现在要开发辽东,这用马耕的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了。正是大规模提倡马耕的好时机。
    这其中还有很大的一个优势在于更加牢固的把契丹人绑在大宋这架战车上。
    游牧民族劫掠成性,首先就是在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获得财富。就凭着他们养的那些马羊之类的东西,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很难卖出价钱。而抢劫中原国家更加容易。



第七十章 出血的商人
    新书《无限世界修仙传》上传,求收藏,点击,推荐……
    而现在文大天师既然把契丹人打发到了高原上,没有了最为富饶的地方,这些契丹人的ri子肯定不好过。搞不好就要想祖先一样的靠劫掠为生了。
    而马耕只要流行开来,就可以知道需要多少的马匹,可以为契丹人开辟一条财路。让他们可以放着马羊,就能够把钱给赚了……
    能够舒舒服服的挣钱恐怕没有人想要刀头舐血的去抢劫。尤其是在这抢劫成功率不高,很容易丧命的时候。如此这般,时间长久下来,就能把契丹人或者后来的游牧民族变成大宋的牧羊工人……
    这个就得好好cao作了!
    并不知道文大天师已经想到什么地方去了的聂昌,振奋起来jing神,说道:“我先找人试试,看这马耕能不能行!”
    文大天师颌首,心中对这聂昌又高看了一层。不是每一个高官,都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小心求证的。
    他的目光投向了东边,高丽的王气已经微薄到了极点。据说高丽已经派人去了东京城,祈求大宋皇帝的宽恕,并恳请奉大宋为宗主国。
    不过,像这些蠢货,拿着猪头都能拜错庙去。莫说是文大天师从来没有打算放过他们,便算是有意放过他们,现在也就没有那个心思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东方的海上,那里龙气潜藏,如同潜龙在渊。让文大天师心里不是很爽,他再考虑是要打下高丽带领一只船队出现在倭国,还是就自己那么独身一个人前去。
    平安时代的倭国,简直是不堪一击啊!便是比起美洲来,也都强的有限,算是一块大肥肉了,比高丽那鸡肋可强太多。
    带着船队去,文大天师终于做了决定。既然想要横越大洋,这船队总要一步步的锻炼?
    一头银se的巨狼嗷呜叫着,张牙舞爪的扑了过来。吓的聂昌一个没有站稳,差点摔倒在地,若非是文大天师拉着他手臂扶了一把,恐怕就要斯文扫地了。
    那银狼扑到文大天师面前,如同哈巴狗一样的乖巧的把脑袋蹭到文飞的小腿上,嘴里不住的呜呜咽咽,似乎是在说话,又似乎是在哭泣。
    文大天师重重的在银狼的脑袋上拍了一记。笑骂道:“你这家伙。吓到了聂尚书的话。我定然不饶你!”
    那银狼就人力而起,两只爪子合拢在一起,做了一个告饶的动作。
    让刚刚惊魂甫定的聂昌膛目结舌,良久方才道:“尚父。这个是……”
    。。。。。。。。。。。。。。。
    大宋,杭州
    所谓钱塘自古繁华,而到了今ri,这杭州城却更加的繁华。便是城中那些来来往往的高鼻深目的胡人,也都更加多了起来。
    已经慢慢的让人见怪不怪……尽管这杭州城之中,原本居住的大食人本就不少。
    今ri的倾半城府中,更是热闹。各种华丽的马车云集,若非是他宅子够大,根本都容纳不下。
    今ri。是市舶司的倾半城老爷请客,请帖提前一个月都发了出去。莫说是杭州城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便是更远的两湖,甚至福建之地的客人都已经感到。这会儿听起来,便是连山东口音的客人也是有的!
    这些人个个都是非富即贵。但是连当今的国丈沂国公郑绅都从东京城赶了过来,依旧是让人心中一跳。
    不仅仅是倾半城在门口亲自迎接搀扶,便是四周的宾客们也都个个的施礼不跌。
    却在这个时候,又有一群道士,布衣芒鞋,也没有乘车,就这般安步当车的走了过来。这下脸国丈郑绅都赶紧的稽首施礼,避在道旁。
    为首的道士,颇为年轻,腼腆一笑,避让一边,说道:“贫道等都是出家人,不敢受诸位贵人之礼!”
    郑绅似乎颇为熟悉这道士,顿时笑道:“宁道长此言差矣,我等都是道徒。非是敬你,而是敬大道。”
    国丈一发话,诸人赶紧点头称是。心中却也对这位叫做宁全真的道长感到敬畏,以不到三十的年纪,来主持杭州洞宵宫,单单只是如此,就足以让人敬畏了。
    如今道教在大宋势力大盛,莫说是这些商贾之流,便是从宫中官家圣人以下,到各位大王公主,皇亲国戚,如同郑绅这些,几乎都是授箓的道徒。
    民间百姓也是一般,现在风气所及。如果你不是道教信徒,就好像非我族类一样。
    这些年下来,莫说是倾半城这半个胡人都改信了道教。便是杭州城之中侨居的许多大食人,也都有很多改信的。
    如今这大半的宾客,也都是道徒。见着宁全真这种掌管一地道教事务的高真,自然是恭敬有加了。
    事实上,单单凭借倾半城的号召力,虽然是杭州市舶司的紧要人物,这几年,对于市舶司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已经让市舶司交付朝廷的收入,达到了八百万贯之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