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景翼善谋,也是赞同邓宝珊的意见,“甘军的军火都是我们卖出的,子弹库存不多,枪械也不多。我估摸着,除了马安良自己控制的部分未出战精锐西军,以及马福祥的昭武军,其他部队都应该没有多少弹药了。否则,马麒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直接就跑到西宁了事。”
陈安拍板,“既然如此,那就让黄钺发动起来,玉山,你直接去岐山大营,坐镇协调秦州情报。四月份新兵训练结束后,分别组建秦州集群和河州集群,开始西进和北上。”
会议散后,陈安将赵四单独留了下来,“赵四,你的辞呈,我想了很久。不仅是你,其实我们几个从辽东出来的,都不适合指挥大集群作战。但是,我们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像玉山机灵适合搞情报,石头稳重擅长抓军纪,虎子始终护着我,你也组建了我们的第一支斥候队伍。”
顺手从桌上拿出一份报告,陈安接着说,“你写得这份关于新兵训练的报告,胡景翼和邓宝珊就给了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你练兵很有一套。怎么样,根据你的意见,帮我专司练兵好了?”
赵四点点头,“好的,少爷,没意见。”
陈安笑了笑,“今后,我们几个人都要慢慢脱离实际作战指挥,情报司、军法司、军械司、军务司才是玉山、石头、虎子和你的适合岗位,更专业的作战就让李虎臣这些专业军人去干吧。”
赵四很快正式上任军务司总办。
根据这一批动员新兵训练情况,军务司对《分军制略》进行了战时修订,规定战时将续备军的服役期限,转为强制延长常备军服役,两个役期满后方可选择自愿留军,或是转服后备军。但是为了保持后备战力,原本规定两年会操一次的后备军训练制度,改为每年操练一月的续备军训练模式。
同时,军务司认为新兵训练每棚只需保留一名正目老兵即可,空缺副目更有利于发掘军队尖子,因此从下一批的大规模新兵训练起,采用一比十一的老兵带训新兵模式,而不是原来一比六的北洋新军训练模式。
按照军务司提交陈安的整训计划,每年春夏训练五个营,秋冬再训练五个营,始终保持每年向北方军作战部队提供十个满编营的补充兵力规模。
接到这份报告,陈安心中默算了一遍,提笔将规模改成了三十个营,其他照准。
按照六年退役的速度,最终可以建立一百八十个营的常备军,也不过是十一万多人。北洋六镇的人数就不止如此,虽然退缩在甘肃一地,足够的防范兵力还是必须的。
军务司被这么简单的一笔,搞得鸡飞狗跳不止。
        
第七十七章 北方日报
从碧口到陈家庄的火车上下来,孙晓云和过显臣还是有些晕乎乎的。这里是上海,还是杭州?号称中国最贫瘠的西部,也有这么发达的地区吗?巨大的连片钢厂,蔓延向远方的铁路,鸣笛的小火轮,一切都让人无比吃惊。
当火车经过县城时,孙晓云甚至看到一群洋人在排队等着上车,好事的尹维俊上去问了一下,知道了他们要去阶州。实在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在上海从来没有听说过这里。
陈家庄的气氛则又完全不一样,戒备森严的样子,让人不寒而栗。
每经过一个岗哨,都有人上前查验证件,即使是林玉山亲自带队也需要不时停下来,所有的行礼都被仔细检查。
当代步的马车到达一个小河畔时,孙晓云见到了一座静谧在群山环抱之中的山庄,不时传来小孩子的朗朗书声,散发着无穷的生机魅力。
被临时安置在招待内部人士的客栈中,孙晓云抱着孩子,哼着不知名的摇篮曲,轻轻地摇晃着。
客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很快房门被敲响了。
孙晓云赶紧站了起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拉开了房门。
“晓云姐。”一声甜蜜的欢呼声,响彻在孙晓云的耳边,林月儿飞快地走了进来,灿烂地笑容让人不由心情舒畅起来。
后面跟着的就是陈安了。刚开完紧急会议,陈安就带着林月儿过来看孙晓云。
寒暄了几句,孙晓云带着孩子,跟着陈安夫妻,来到了客栈大厅。尹维俊和过显臣已经在那里了,林玉山陪着他们。
“晓云,维俊已经来过这里好几次了,明后天让她陪着你们好好逛一逛。”陈安微笑着说。
孙晓云点点头,终于忍不住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陈安,你究竟在这里做什么的?”
过显臣更是满怀期待地看向陈安。
尹维俊轻声嘀咕了起来,“不就是个满清大官,有什么了不起。”林玉山赶紧拉了她一把,尹维俊呵呵呵地轻笑起来。
陈安摸摸鼻子,“我是阶州参将,掌管阶州六营北方军,或者说阶州真正的主人就是我。”
孙晓云愕然。
过显臣则叹了一口气,呢喃了一句,难怪了。
忽然感到一阵苦楚,孙晓云有些想哭了,“那为什么成章要留在危险的上海工作,在这里就不会出事了。”
陈安沉默了,慢慢说道,“伯荪大哥,成章大哥,他们都有自己的理想,都希望能够在最危险的地方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是绝对不会躲藏在别人的羽翼之下的。”
众人皆默然。
孙晓云低泣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事,从孩子的贴身衣物中拿出一封信,递给陈安,“这是成章很早以前就交给我的,要我始终随身携带,万一出事就用这个来找你避难。现在用不着了,还是还给你吧。”
陈安有些迟钝地接过这封浸满了童子奶香,甚至有些泛黄的信封,封口被火漆得好好的,一看就知道自从封上后就再也没有打开。
戴着眼镜的徐伯荪影像仿佛又出现在眼前,陈安眼角湿润了,这就是他被徐伯荪逼着写的入会志愿书,虽然里面什么名字都没有。
迟疑了一下,陈安问道,“陶成章大哥没有看过吗?”
孙晓云也有些回忆不起来了,“好像是徐伯荪大哥封好后,交给成章的,应该也没看过。”
陈安忽然把信封递还给孙晓云,“给你继续留着吧,只不过是某人的入会书而已,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但是它会带给你好运的。”
孙晓云不明所以地接过了这封日后成为无价之宝的信件。
几天后,孙晓云和尹维俊一起暂时被安排进了林月儿的财务司。过显臣则想参军,陈安干脆让他在北方公司护卫排中先训练着,待下半年新兵征召开始后再参加新兵训练。
按照军务司的规定,无论是谁,必须经过新兵训练才可以进入军队。因为从枪械、弹药、编成以及战术上,北方军和国内其他新军还是迥然不同的,只有经过必要的基础训练,才能适应这个全新的作战体系。
林玉山则没有时间多陪陪尹维俊,很快就赶到了岐山大营,坐镇指挥秦州的情报战线。
陈安的人手,在空旷的大道上接到了孤自一人慢慢回来的升允,两眼痴呆,蓬头垢面,再一次陷入了失魂落魄的境界。
升允回到阶州后,足足调养了大半年才算恢复了部分元气,只是经常无比惆怅地看向东北,却没有跑到陈家庄,向陈安提出挥军北进勤王的荒唐建议。任谁看到满大街的光头,都会知道这种特殊涵义的,虽然阶州上下仍然悬挂着蟠龙旗帜。
阶州是个独特的存在。
北方日报正式开办。第一稿就是决心重拾革命斗志的尹维俊,题目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民国万岁》。北方日报的主编是孙晓云,董事长是陈安,官方负责审稿的是林玉山,首席记者是尹维俊。
第二版则是一篇鼓吹阶州自治的文章,里面更多的是吹嘘北方工业公司,作者是阶州知府。如果不是陈安,忽然在知府的稿件上,加了几句话,估计孙晓云绝对不会同意这篇显然拍马屁有些过头的文章上报。当然,林玉山也曾激烈反对尹维俊的那篇稿子上报。
陈安写得倒是很简单,“连自己家园都建不好,何谈什么扫天下。”本来也没有什么,但是结合阶州知府的文章,问题就大了。
其他版面都是照抄各路报纸的精华而已,总共也就四个版面,这是首期北方日报。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报纸发行,当天就被哄抢一空,连升允都派家人买了一份。可惜,陈安懒得加印,否则估计要加印十来遍才够。
“这个女人胆子真大,公然鼓吹革命,不怕被稽查司的人抓去修路呀。”茶馆里,好容易抢到一份报纸的人啧啧称奇。
马上茶馆的伙计,就插上了刚听来的小道消息,“听说,这女人是陈大人老婆的弟媳妇。”
旁人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了。
刚翻看到第二版,顿时鄙夷起来,“阶州知府的文章?北方公司是很好,但是你也吹得过了吧?尤其是说什么要地方自治,笑话,天下大同的思想岂是你所能明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