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金裘-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陆湛参加过的上巳节,每一次的兰草都是送给了他妹妹陆怡贞,但是看热闹的人总会抱着幻想,也许这一次会不同。

这一次还真是有些不同,大家留意陆湛的时候,却发现他手里根本没有兰草。众人心下不有失望,但是也能理解,陆湛的亲事还没有准信儿,他自然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泄露关键。

不过陆湛的兰草没有送给陆怡贞,这已经叫大家知道,陆湛的亲事恐怕是有眉目了。

到卫蘅她们正准备登车离开时,陆怡元和陆怡贞姐妹过来辞行,陆湛就立在一旁和卫栎说话。

卫蘅看见陆湛就觉得心跳加速,总有一种做贼心虚之感,仿佛觉得周遭的人都能看出她和陆湛之前有什么似的。卫蘅深呼吸了一口,直了直背脊,故作大方地和陆怡元两姐妹聊天,也没有刻意回避陆湛的眼神。这样才不会让人误会。

陆湛和卫栎聊着天,嘴角一直含着笑,偶尔向卫蘅扫来一眼,那笑容就越发显得深一些。他的眼神扫到木鱼儿手上提的袋子时,又别有深意地向卫蘅看来。

卫蘅今年得的兰草几乎堆成了小山,几乎可以与卫萱比肩,可见时人虽然尚文,但是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木鱼儿手上的布袋里装的就是卫蘅的战利品,本来是好事儿,可是在陆湛的眼光下,仿佛就成了卫蘅“水性杨花”的活证一般。

卫蘅微微侧了侧身子,避开了陆湛的视线,对面的周家姐妹走过来时,陆家兄妹可总算是走了,卫蘅心里大松一口气。

等卫蘅上了马车,木鱼儿忽然惊呼道:“咦,姑娘,你头上什么时候簪了兰啊?”

“什么簪兰?”卫蘅不解。

木鱼儿抬手从卫蘅的头发上取下一朵开得正好的兰花,递到卫蘅的眼前。

卫蘅先是不解,其后就是一惊。胆子这样大,当着众人的面都敢自己头上簪兰的,除了陆湛,卫蘅还真是不做第二人之想。

“真是奇怪啊。”木鱼儿道。

还是念珠儿灵醒,扯了扯木鱼儿的衣袖,“肯定是哪位小姐捉弄咱们姑娘插上去的。”

卫蘅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

上巳节之后,紧接着就是殿试。

永和帝考量陆湛出身齐国公府,若是按照文章好坏点了他为状元的话,恐怕对天下的寒门士子会给出一个错误的暗示,所以大笔一挥,将陆湛点成了探花郎,谁叫他生得俊朗又年轻呢。

到三甲御街夸官的那日,陆湛险些没被上京城热情的姑娘们,扔的鲜花、手绢、瓜果等给砸伤。

新科进士一出炉,卫蘅就嗅到了上京城内那股蠢蠢欲动的春的气息。陆怡元和陆怡贞两姐妹在女学的地位简直是水涨船高,经常被同窗邀请到家中去玩儿。

陆湛今年已经二十有一,按说早就该议亲,不过因着他中了解元后,在外游历了几年,回京后又在东山书院潜心读书,为的就是今科能高中,木老夫人推拒别家夫人议亲的借口,就是为了不让陆湛分心。

如今陆湛点了探花,入了翰林院,成了炙手可热的官场新贵,又有齐国公府的背景,大好的前程就在眼前,上京城家中有待嫁闺女的老爷、夫人们,谁不想把他绑回家去,逼着他和自家闺女拜堂成亲?

那些今年即将结业的天字班的女学生,大约是最坐不住的,结了业就该议亲了,正好合上陆湛的年纪,惹得下头地、玄、黄三个班的女学生别提多羡慕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替卫萱惋惜,她若是不耽误那一年,这会儿就刚合适,可是她如今要明年才会结业,恐怕陆家未必肯等,木老夫人可是急着抱曾孙的。

卫蘅就不明白这些人是怎么想的了,只要年岁相当,结业不结业有什么关系,卫萱的才德品行都摆在那里,并不需要用结业礼来给她头上添加光环。只能说,她们大概是期望能少卫萱这样一个竞争对手,所以才一个劲儿地自以为是地认定了,陆家只会相看今年女学结业的姑娘。

卫蘅随手将手上的请帖扔在桌上,对着卫萱感叹道:“今年好像喜事儿特别多。”不是这个家里有孩子满月,就是那个家里有长辈做寿,如果没有这种正经儿的喜事,那就请人去欣赏她家园子里新养活的姚黄、魏紫。反正是各种宴请层出不穷。

卫萱淡淡一笑,“你去不去?”

卫蘅直接了当地道:“不去。”她如今课业重,还要跟着孤鹤先生学琴,明年的结业礼她虽然没想过要争前三,但是好歹不能落出前十,是以必须还得更加刻苦努力。

不过到了四月中旬,是齐国公府的木老夫人六十大寿,这种应酬是再不可能推的。

女学里,一大半的女学生家里都接到了请帖,卫蘅心里暗自讽刺,这比皇爷选妃也不遑多让了。不过木老夫人借着六十大寿这样大办,任谁也说不出闲话来。

上京城的大小金铺、银楼早在年前,活儿就接满了,害得何氏为了给卫蘅新作的春衣配首饰时,还不得不让人专程去了津口订做。这一来一回就得两日功夫。

何氏当时还奇怪,按说年后的春天该是上京城金铺的淡季,订做首饰的人都是年前就要求打好,正月里才好走人户,从来没有进了春天,满京城找不到地方打首饰的道理。

那些平常经常接卫家的活儿打首饰的掌柜的,还专程到靖宁侯府来解释过,那些订单多是打了四月里头要用的。

何氏眼珠子一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忍不住撇嘴道:“有些人家,姑娘议亲的时候才想着打几套见人的头面。”

津口的铺子将卫蘅的首饰送来时,何氏翻拣了一下,都有些不满意,手艺毕竟不如上京城的工匠,打出来的东西,匠气太重,哪里配上头。

“你二姐姐那边,正月里头皇后娘娘赐了两套头面,御作坊的手艺可是外头比不得的。”何氏嫌弃地将手里的首饰扔到盒子里,“你这新得的还是别戴出去丢人现眼了,送给馨姐儿玩一玩吧。”

卫蘅倒是无所谓,“当初从杭州回来时,祖母给我打的首饰,还有好些没戴过呢。南边儿的匠作精巧,就是现在戴出去,也是时兴的。”

说到这儿,何氏倒是想起来了,“对了,前不久你舅舅写信来,说要上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到。”

这人就是不能说人,何氏前头刚说了,后脚外头就有人来报,说是舅老爷到了。

何氏领着卫蘅,欢欢喜喜地迎了出去。

何斌每次来,给卫蘅的礼物总是最丰厚最多的。

“你舅母说,女孩子长大了,正是戴花的时候,我这船走得这么慢,都是被她和你外祖母给你准备的箱子给压的。”何斌笑道。

等晚上何氏让她身边的大丫头冬雪领着人开箱子入库时,也是惊叹不已,“你这小丫头,在杭州时没少拍你外祖母和舅母的马屁吧,瞧这几箱子,给你当嫁妆都够了。”

卫蘅扫了那金灿灿的箱子一眼,心里想着,估计这两年小舅舅跑海外的生意又大赚特赚了。

卫蘅抱住何氏的手臂撒娇道:“外祖母和舅母疼我,娘吃醋了。”

“美得你个小丫头。”何氏拧了拧卫蘅的鼻子,然后看着那些箱子道:“喏,你四月二十戴的首饰有着落了,这可是南边儿最时兴的,咱们这边才刚开始时兴起来。正月里,我瞧着贵妃娘娘头上就有一支这样的金钗。”何氏拿起一支点翠嵌黄碧玺蝴蝶钗在卫蘅头上比了比。

卫蘅对四月二十那日戴什么毫无兴趣,只叫木鱼儿和念珠儿过来,挑了几样给郭乐怡和范馨留着。至于卫萱、卫芳那里,何斌这样会做人的人,靖宁侯府的各个主子那儿肯定都是有礼物送到的。

何氏看着那支金累丝镶红宝石牡丹富贵簪,冲卫蘅道:“这支留着,这红宝石多大一颗呀,这么大颗的可不容易找。”

卫蘅在何氏的目光下只得将簪子放了回去,顺手又拿起一对金嵌宝桃枝花鸟掩鬓来。

何氏头痛地抚了抚额头,“行了行了,待会儿我帮你挑送人的东西,你还是先回去吧。”

卫蘅耸了耸肩膀道:“也行,娘可别太小气了,反正留着我也戴不完。”

何氏都恨不能骂卫蘅一句“败家精”,有她这么败家的么?也不想想,她外祖母和舅母送到京城来的东西,如果不是精品她们难道还拿得出手?也就珠珠儿这个手上散漫的,才能眼睛都不眨地就把这些首饰送人。

待卫蘅走后,何氏忍不住向刘华家的抱怨道:“你瞧瞧,生了这么个丫头,简直让人操心死了,她这样的,若是嫁个一般的人家,可怎么养得活?”

刘华家的笑道:“太太怕是说错了,三姑娘这样的,哪里用得着别人养她,姑娘手指缝儿里流出来的一点儿东西,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