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枚(玫瑰5…9),光鲜油亮气色极佳(玫瑰皱吧);果实大小与玫瑰相仿,形状却颇为瘦长(玫瑰矮胖);在中国园艺界比玫瑰得宠,明朝陈金锋曾将庭院月季绘于绢上,其小叶数目绝不与玫瑰相混,足见画家之严谨。



月季先玫瑰一步,于1789年传入英国。人们一眼看出它的优点,夸它〃月月蔷薇〃



(monthlyrose)。它的出现给西方蔷薇世界带来〃勤劳基因〃(被称为thechinagene),自此越来越多的蔷薇被迫和它结婚,生下的后代只好不断开花。



同时引去他乡的还有高卷的花形和全新的颜色理念。张爱玲将红玫瑰比作〃朱砂痣〃,其实玫瑰花无论如何总带了紫和粉,真正的红色只为月季独有。初入西方世界,这位东方小家碧玉颜色的经久不衰(甚至日渐浓郁)震动了世人……当别种蔷薇的花随岁月流逝铅华洗尽,同一朵月季却可由浅黄的小童变作粉色少女,继而成长为绯红的少妇,最后让生命停留在深沉的酒红。



综合上述特点,你也许不难判断,现在市场上被称为〃玫瑰〃的鲜花全是月季。因此女文青上当了。但即使她当时扒的是玫瑰,她的〃爱情〃仍是撞大运,因为这朵花的花瓣数量根本靠不住。这话从何说起呢?



先插播植物学小讲堂:



有一天我向某松鼠显摆说:〃你看,我在玩儿玫瑰花:k5c5a∞g∞!〃



这位松鼠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花。



我说这叫〃花程式〃,从外至内地描述了花的部件如何组合起来。上边这个式子的意思是萼片(k)5枚,花瓣(c)5片,雄蕊(a)雌蕊(g)各无穷多。化学你学过吧,就像nacl是一个氯挨着一个钠;;



他好奇地问:〃那看到这个就像看到花么?〃



我说那当然了,有经验的人看到这甚至能说出科属种呢。



这位松鼠高兴地说:〃那以后给人送花直接送个式子吧。这可太方便了!〃



……



其实他上当了,现在谁还会送只有5片花瓣这么单薄的玫瑰呢?



话说玫瑰和桃花同属蔷薇家族,原本的确都是五片花瓣和无穷雄蕊(见上方〃花程式〃,c5a∞):人想从桃花中索取的是桃子,于是全数保留花中〃男女〃,让它们尽情繁育后代,同花瓣相安无事;然而正如爱情,人们希望从玫瑰中获得的是〃绚烂〃而不是〃结果〃,遂舍弃部分雄蕊,将之变作另外一层甚至几层花瓣。如果你把重瓣玫瑰一扒到底,在靠近花心的地方还能看到瘦弱的畸形花瓣,有的甚至头顶花药,像变身不充分的孙悟空露出了猴子尾巴。今日人们所见重瓣花,如牡丹和山茶,大抵同样道理……是人们将2000多年前发现的



〃怪胎〃发扬光大而已。



花瓣揪到最后,拿玫瑰计算爱情的女文青哪还知道自己数的是〃花瓣〃还是〃雄蕊〃?在另一朵花中又有多少雄蕊将被充作花瓣,更是不得而知。



〃###信〃写到这里,月季我却不忍心缉拿归案,好在爱情并不需要一株细弱的花朵来证明。有句诗说:roseisaroseisaroseisarose。其实它的意思是〃爱情就是爱情就是爱情就是爱情;;〃 


。d xs 



核爆炸与葡萄酒的年份鉴定

。网

黄晶



作为一瓶葡萄酒最重要的特性,出产年份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中心。一瓶历史悠久的葡萄酒,价值可以达到上千甚至数万美金。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判断一瓶葡萄酒的出产年代呢?科学家想出了各种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像考古学家一样,利用碳14、氩40等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来计算葡萄酒的产出年份。



这些方法操作起来很方便,而且也相对准确,但是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采用这些方法确定葡萄酒的年代,必须要使用一些葡萄酒样品,也就是不得不把葡萄酒瓶子打开,取几滴酒出来才能检测。对于现代的大批量出产的葡萄酒,当然可以这么做;但是对于那些历史悠久像古董一样珍贵的葡萄酒,怎么可以就这样被随随便便打开而遭到破坏呢?所以,要是能找到一种不用开酒瓶就能测定葡萄酒年代的方法就好了。幸运的是,这样的方法居然被一群研究中微子的科学家无意中发现了。



中微子作为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在过去很多年间,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焦点。可是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也只能确定中微子可能是有质量的,但是究竟是多少,还不能确定。于是,科学家们试图通过观察中微子的能量衰减所带来的射线辐射来进一步了解中微子。可是,因为中微子的质量非常之小,有可能只有一个电子的百万分之一,所以它带来的辐射更是微乎其微。想要观察到中微子的辐射,仪器必须非常的灵敏。同时由于宇宙中、大气中,包括仪器本身都有巨大的辐射,所以如何避免这些的影响,也成为巨大障碍。



法国的bordeauxgradignan原子能研究中心(cenbg)的科学家,通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具有极低背景辐射的光谱仪,能够检测到自然界正常放射性辐射水平的十万分之一。有了这样的工具,除了观察中微子的辐射,也可以用来精确地检测自然界各种材料的放射性。比如,一个普通人的放射性大概在100贝克/千克,其中一半的放射性来自人体中的钾40,另一半则来自碳14。



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奇的是,他们在检测一些葡萄酒放射性的时候,居然检测到铯137放射性辐射的存在。要知道,铯137是一种人造的同位素,它只能在人工核裂变中产生。所以科学家们进一步检测了波尔多出产的不同年份的葡萄酒中铯137的放射性,发现这些放射性和其产出年份是有一定函数关系的。特别是在1950~1963年之间和1986年产出的葡萄酒中,铯137的放射性异常的高,而1950~1963年之间恰恰是人类大规模进行核爆炸实验的时期,而1986年则正好是切尔诺贝利电站核泄露的日子。同时,科学家发现葡萄酒中铯137的放射性随年份的变化与整个北半球土壤中铯137的变化(主要因为核爆炸后放射性尘埃的沉积)出奇的一致,这正好说明了葡萄酒中铯137放射性的变化反应了人类不同时期核爆炸对环境的影响。反过来讲,假如知道了葡萄酒中铯137放射性,就能通过这个函数关系推导出葡萄酒的出产年份。



更妙的是,因为铯137放射性很强,能够轻易穿透厚厚的玻璃瓶壁。因此科学家们只需要证明玻璃瓶和木塞并不存铯137,然后就可以在不打开瓶子的情况下直接对葡萄酒进行检测。在2000年有一个系列叫做margaux1900和lafite1900的葡萄酒出售,每瓶高达3000欧元。科学家拿来做了铯137放射性的测试,结果发现其放射性都比较高,推测出产日期其实应该在1963年左右。与此同时,科学家利用碳14对这些葡萄酒进行测定,获得了一致的结果。这就证明了用铯137来检验葡萄酒的出产日期是可行的。



当然,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早于1950年的葡萄酒,因为之前没有发生人工核爆,所以基本不含有铯137,这样的话就很难分辨;而即便是1950年以后的葡萄酒,在低铯137放射性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多种年份的可能性。而那些诸如澳大利亚等远离核爆炸的地区所产出的葡萄酒,似乎也很难利用这个方法来鉴定。



最近,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利用检测葡萄酒里面的铅210的放射性来判断其出产日期。与铯137不同,铅210来源于空气中氡的衰变,然后落到地上进入葡萄以及葡萄酒,根据铅210进一步衰变导致其在葡萄酒中放射性的变化来判断其出产日期。这样的方法相对于铯137更具有普遍性,但是有不少问题仍未解决,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d/



在脚底下科幻

^生。网!

小庄



斯皮尔伯格接近枯涸的大脑带来一部《世界之战》,依我看,他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愚弄都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影片中那些嗜血的金属怪物没有任何特点,来路身份仍然徘徊在蒙昧时代……只模模糊糊提及它们是蛰伏于地球内部数百万年之久的外星人。路数何等老套!可见斯导演的触觉未曾与时俱进。



不过这里传递出来一个信息还是耐人寻味的:毁灭性灾难从地下冒出来,人类对仅仅隔着几层岩石的未知世界充满不安和畏惧。换句话说,你永远也不知道脚底有多少危险。除了可怕的生物,还有什么在等着你我?



地质学研究尚未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