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条措施是对禁军的处置。他惟恐自己重蹈父皇覆辙。因此,专门召募勇士3000人,建立宸卫军,衣食赏赐都远过于原有的两支禁军控宸军、控鹤军。他还计划将控宸、控鹤两军分别派驻漳州与泉州,引起这两支禁军的不满。

同年七月,宫城失火,北宫焚烧几尽,王昶命控鹤军使连重遇率部清理灰烬,搜寻纵火者。过了数日,一直未找到纵火人。王昶怀疑连重遇参预了纵火事件。想借故将他诛杀,但此事被内臣透露给重遇。闰七月初三,轮到重遇在宫中值宿,他乘机率控鹤、控宸两军作乱。王昶与皇后李春燕一道逃到宸卫军中,组织抵御。但宸卫军寡不敌众,黎明时分,与王昶夺门而出,逃到梧桐岭。这时连重遇等人已拥立王昶叔父延曦,延曦派从子继业率军追赶王昶,王昶自己握箭弯弓,射杀数人,随从的宸卫军士多落荒而逃,王昶只好与继业一道返回。行至城外的陁庄,遭到缢杀,结局不比父皇好多少。王昶在位共4年。庙号“康宗”,谥号“圣神英睿文明广武应道大宏孝皇帝”。

第二百四十九章 景宗王曦

王曦原名王延曦,即位更名为曦,是王审知少子。即位后遣使朝贡于后晋,改元永隆。

王曦在康宗朝为左仆射、平章事,后遭康宗猜忌,被软禁于家中。通文四年(公元939年)闰七月,控鹤军使连重遇发动兵变,派人来请王曦主事,王曦见来兵甚多,惊慌失措,以为是康宗派人捉拿他,急逃至厕所中。过了好久,弄清来者用意后,才敢出来。康宗死后,王曦自称闽国王,主持国政。3年后正式即皇帝位。

王曦当政,与惠宗、康宗一脉相承,自嗣为闽国王起,就酗酒暴虐、滥杀无辜。又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

王曦猜忌臣下、宗室,滥用刑罚,惟恐被他人推翻。宗室子弟凡稍有可能被拥为新帝的,他一概格杀毋论。对朝中大臣,稍有一点不顺意时,不是杀头就是笞打。王曦不仅以小过杀大臣,而且还常常酗酒滥杀。当时每次宴饮,都使用特制的大酒杯,王曦称为“醉如泥”。每次满酒,都要一饮而尽,大臣们因偷偷减酒或酒后失言、失态被杀者不可胜数。大臣们人人自危,朝不保夕。

天德二年(公元944年)三月,王曦与控鹤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控鹤指挥使魏从朗等人在西园游宴。王曦醉后杀魏从朗,又乘着酒兴向朱文进与连重遇咏起白居易的诗句:“惟有人心相对间,咫尺之情不能料。”暗指朱、连两人有异心。二人自发动兵变,害康宗,拥立王曦以来,就一直担心会被王曦甩掉。见王曦咏出这两句诗,马上起身,向王曦哭诉道:“臣事君父,安有他志。”但王曦已醉不能应。两人事后一直战战兢兢,正巧皇后十分忌恨王曦宠爱尚妃,想杀掉王曦,立自己的儿子为帝。于是两人与皇后共同谋划对王曦的行动。

六月三日,皇后之父病重,王曦前去探视。朱文进、连重遇在途中伏下亲信,将王曦自马上拉下斩首。

王曦在位5年,谥号“睿文广武明圣元德隆道大孝皇帝”,庙号“景宗”。

第二百五十章 天德帝王延政

王延政是王审知子,景宗王曦弟。景宗立得拜建州节度使,受封富沙王。因王曦淫虐,延政数贻书切谏,景宗怒举兵相攻,兄弟遂成仇敌。永隆五年(公元943年)王延政在建州(今福建建瓯)称帝,国号殷。

殷国国小民贫,立国后的延政并不比其弟好几分。他不恤民力,与邻国战事不息;同时又大肆搜刮民财,一方面铸大铁钱,使一钱当铜钱一百文,另一方面又让杨思恭加重赋税,横征暴敛。百姓叫苦不迭。

天德三年(公元945年)正月,延政攻克福州,被拥为闽王,改国号为闽。邻国南唐国主见闽国内乱不定,便乘机出兵入侵。闽民苦于连年内乱,民众希望唐兵攻占建州,代他们杀掉压迫他们的贪官污吏,便争相伐木开道迎接唐兵。八月十三日,在闽民帮助下,唐兵攻陷建州,俘获王延政。唐兵入城后,把建州抢掠一空,宫室庐舍焚烧几尽。是时昼夜秋雨,一片萧杀景象,冻死饥饿枕籍于道,建州人陷入绝望中。

南唐把王延政及其家族迁于金陵(今江苏南京),以延政为羽林大将军。保大五年(公元947年)又改封为安化军(府治饶州,今江西波阳)节度使,降封鄱阳王。保大九年,徙封光山王,不久这位闽国末帝怏怏死去。赠福王,谥“恭懿”。

第五十卷 十国(北汉)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世祖刘崇

刘旻,初名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同母弟。沙陀部人。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生,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卒。

刘崇年少时即号称无赖,嗜酒如命,喜好赌博,曾因犯罪被黥刺为士卒,后随兄长知远四处征战。后晋时,刘知远为河东节度使,使他作马步都指挥使。知远建汉,又任命他为太原尹。隐帝即位,授河东节度使兼中书令。

刘崇与郭威等人素来不合,隐帝朝,郭威数人秉政,刘崇停止了财赋上供,又多方招纳士卒,图谋自立。乾祐三年(公元950年)隐帝被杀,刘崇积极准备起兵,讨伐郭威。但不久,开封传来消息,说郭威与众大臣秉太后旨意,要立刘崇长子刘赟为帝。当时,人们都知道郭威并非真心,但刘崇一心要做太上皇,被这一消息冲昏了头脑,对手下人道:“我儿为帝,我有何求。”当即罢兵,遣使去开封探询虚实。但也就在此时,刘赟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被拘捕。郭威自己登基称帝,建后周王朝。

刘崇恼羞成怒,次年春正月,自己在晋阳即帝位,国号仍称汉,使用乾祐年号,表明他是后汉王朝的继承者。不过,河东地狭民少,刘崇虽然称帝,只拥有并、汾、圻、代等11州土地。称帝后,随着百官的设置,官员俸禄尚不如以前。宰相每月只有俸钱百缗,节度使30缗,其余官员俸给更是微薄。

对于这种局面,刘崇决定仿照石敬瑭的做法,借助契丹力量与后周抗衡,而契丹也想利用后汉与后周的矛盾,从中渔利。

这年七月,辽主遣使册封他为“大汉神武皇帝”,刘崇也改名为旻,北汉与辽的依附关系正式建立。

争取到了辽国这一靠山,刘崇马上准备对后周用兵。北汉乾祐七年初,郭威病故,养子柴荣继位,刘崇认为机会又来了,马上遣使赴辽,请求派兵一道伐周。

当时正刮着东北风,忽然转成南风,司天监李义向刘崇报告:“可以交战了。”刘崇马上要麾兵前进。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拦住刘崇劝道:“风势如此,岂可出战,李义该斩。”当时两军交战,进攻者一般要利用顺风,忌逆风而上。而刘崇却道:“我已决定此事,老书生再胡说八道就砍下你的人头。”说毕,令张元徽挥东军猛攻周右军。周军未料到汉军会逆风而上,一时惊慌失措,纷纷后退。刘崇得意非凡,马上令人献上酒菜,叫来乐工,在牙帐中置酒作乐。不料柴荣亲率50余名骑兵冲到了他面前,刘崇急率中军略作退却。当晚,后周大军赶到,连夜向刘崇发起进攻,汉军又大败,退至高平。十八日,柴荣疾行至潞州,切断了汉军退路。刘崇化装打扮,戴上斗笠,乘上契丹赠送的黄骝马,由雕黄岭走小路北逃。

五月三日,周军抵晋阳城下,旗帜环城40里。刘崇令其子侍卫都指挥使刘承钧组织防守。外面不时传来州县陷落,百姓欢迎周军的情报,刘崇终日忧心忡忡,不能安心。十七日,围城的周军因粮草不继退去,刘崇总算松了一口气。但前不久的仓皇逃奔加上此次围城之辱,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周兵刚刚退去,刘崇就疾病缠身,把国事交由承钧处置。

十一月,刘崇卒,年60岁。葬交城(今山西交城)北山。

第二百五十二章 睿宗刘承钧

刘承钧为刘崇次子,后唐天元年(公元926年)生,天会十二年(公元968年)卒。乾祐七年(公元954年)十一月,刘崇死后,继立为帝。改名刘钧。

刘钧做皇帝的时代,北汉较之刘崇时更加衰落。而且,随着后周势力的不断强大,契丹这面保护伞也不灵了。天会三年(公元959年),后周进攻辽国占据的瀛州、莫州一带时,辽主甚至遣使向刘钧告急。在这种情况下,刘钧一方面继续依附辽国,认辽主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另一方面,也主动与蜀、南唐等国建立联系,但没有多少实际行动。天会四年宋朝代周,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对北汉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刘钧的这个小朝廷倒也稍稍获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