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帝全传-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吴喜进来向他赐酒。看着银壶,萧道成怎么也不肯喝,吴喜忙将皇上试探之意告诉他,并先饮一杯酒。萧道成见了,才安下心来,设宴款待吴喜,请他回京多多美言。

不久,萧道成又得到一个消息:吴喜被杀,朝廷又召他回京。部下闻讯,纷纷劝他不要进京。萧道成这次却显得非常镇静,对部下们说:“诸卿都不明白事理。主上自诛诸弟,是因为太子稚弱,作万岁后计,与他族无关。我惟应速速出发还京,事缓必被怀疑。今主上骨肉相残,自非灵长之运。祸难将兴,正需卿等出力呢。”说服部下后,萧道成不带一兵一将,火速赶回京师。明帝见他如此,才打消了对他的怀疑。故至明帝去世,萧道成都安然无事,太子即位后,还受遗诏参与机要。

元徽二年(公元474年)五月,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举兵反,直逼京师。朝廷重臣齐集中书省议事,众人皆愁眉不展,退敌无策。只有萧道成说:“昔日讨伐叛逆者,皆因行动延缓而致败,刘休范必会接受以前的教训,乘我不备,轻兵直下。今应变之术,不宜远出,若某支偏师失利,必会大沮众心。因此,宜屯兵新亭、白下拒敌,坚守宫城、东府、石头城,以待贼至。刘休范率一支孤军远道而来,军需粮米不继,求战不得,自然瓦解。我请求屯兵新亭以挡其锋,征北守白下,领军屯宣阳门为诸军节度。诸贵安坐殿中,我必然破贼解围。”说完,索笔同坐者下议,众人签名注“同”,萧道成的建议被一致通过。独有中书舍人孙千龄因私下与刘休范通谋,建议:“宜依旧遣军据守梁山。”萧道成一听,正色道:“贼今已近,岂能到得梁山!新亭既是兵冲,我欲在此以死报国。平日对你我可委曲相从,今日万不能从!”说完,从座位上始起,对刘缅说:“领军已同鄙意,不可改易!”当日,萧道成加平南将军,率前锋兵出屯新亭,张永屯白下,沈怀明戍守石头城,袁粲、诸渊入卫殿省。

萧道成率军至新亭,立即修治城垒,尚未完工,刘休范前车已至新林浦。萧道成先是解衣高卧以安军心,随后派将率水师与敌交战。刘休范舍舟登陆,派将丁文豪攻台城,自率大军猛攻新亭。萧道成率众全力拒敌,敌军攻势越来越猛,将士皆惊慌矢色,萧道成鼓励大家:“贼虽多却乱,我们不久就将破贼!”不久,他用越骑校尉张敬儿诈降之计,杀了刘休范。刘休范大军此时不知刘休范已死,其将杜黑骡率众猛攻新亭,刘休范的内弟、主簿萧惠朗率敢死之士数十人突入东门,来到萧道成所在的射堂之下。萧道成闻喊杀之声越来越近,亲自上阵,经过几个回合的肉搏,才杀退敌军,保住了城池。当天夜里,天降大雨,将士们多日不吃不睡。人疲马乏。突然军中马惊,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马嘶人叫,东西奔走。萧道成秉烛正坐,厉声呵斥,才稍微稳住阵势,如此一夜达4次之多。

后来,杜黑骡舍新亭渡秦淮河,右军将军王道隆抵挡不住,弃众逃还台城,被追兵杀死。于是道路上纷传“台城已陷”,白下、石头的将士皆散走,张永、沈怀明逃还得免。这时,宫中又传新亭亦陷,太后拉着小皇帝刘昱的手,哭着说:“天下败矣!”

褚渊弟褚澄开东府门纳南军,中书舍人孙千龄开承明门出降,南军长驱直入,朝廷军心涣散,莫有斗志。南军又诈称刘休范在新亭,士民惶惑,前往新亭垒投名刺求见者达千人。萧道成命人将名刺全部焚烧,登北城告众:“刘休范父子昨已被杀,尸在南冈下。在下是萧平南,诸君仔细认认!名刺已全部焚毁,请勿忧惧。”为解台城之危,萧道成派陈显达、张敬儿率将士入卫宫省。袁粲慷慨激励诸将,陈显达引兵出战,大破杜黑骡于杜姥宅,张敬儿等又再破杜黑骡于宣阳门,斩杜黑骡与丁文豪,进而攻克东府。

萧道成整军凯旋归建康,百姓沿道聚观,纷纷称赞:“保全国家全仗此公!”由于在平定刘休范之乱中立下大功,萧道成威望大增,被任为中领军、南兖州刺史,留卫建康,又与袁粲、褚渊、刘秉一起,轮流入值决事,当时号为“四贵”。从此,萧道成以中领军的身份逐渐掌握了朝政。

二、废旧立新清除路障

后废帝刘昱凶狠残暴,以杀人为乐,朝廷内外人不自保。萧道成因功高权重而遭其忌恨,几次险遭杀害,故深为忧虑,遂起废立之心。他先与袁粲、褚渊商讨,袁粲听后反对说:“主上幼年,微过易改。废立之事不易轻举。纵使成功,亦终无全地。”禇渊却默不作答,他早已同意萧道成的主张,只因袁粲反对才不作声。

这时,那些不满刘昱的人纷纷投靠萧道成。越骑校尉王敬则主动为萧道成打探刘昱的行踪,每晚不辞劳苦,身穿黑衣伏在路边观察刘昱的举动。萧道成对他的忠心非常赞赏,特命他暗与刘昱的左右联络,伺机行事。

元徽五年(公元477年)七月六日晚,领军府员外郎桓康等偷听到刘昱在府门外一句“我今晚有一去处,这里等明晚吧。”萧道成不觉紧张起来,以为小皇帝要在明晚对自己下手。

第二天晚上,萧道成在府中难以入睡,忽听门外有人大喊“开门”,大门被拍得嘭嘭作响。府内顿时陷入一片惊慌,不敢开门。只听门外又喊:“我是敬则!”有人听出正是王敬则的声音,忙问:“有什么事情?”只听王敬则讲,刘昱已被左右杀死,速请萧公入宫主事。萧道成听后仍不敢开门,怕是刘昱设计骗他。王敬则急了,隔墙扔进一件东西来,府内人急忙捡起一看,原来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萧道成用水洗净后,清清楚楚地看出正是刘昱。于是,萧道成换上戎装,骑马直奔皇宫。来到承明门,对门内诈称是皇上回宫,呼门声甚急。待门一开,众人蜂拥而入。平时刘昱回宫时,守门卫士怕惹祸,皆低头屏息,不敢仰视,所以萧道成一行顺利进宫,无人怀疑。殿内人们见萧道成全副武装入殿,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后听说刘昱已死,皆欢呼雀跃,高呼万岁!

天一亮,萧道成以太后令召袁粲、褚渊、刘秉入宫商量大事。萧道成先向三位通报刘昱被杀之事,然后先转向儒弱无能的刘秉问:“君是国家重戚,今日之事,将如何处理?”刘秉看了一眼萧道成,只见他须髯尽张,目光如电,不由地把目光移向一边,嗫嚅着说:“尚书众事可以交我处理,军旅处分,一委领军。”萧道成又让袁粲拿主意,袁粲也不敢当。王敬则拔出明晃晃的刀,在床侧跳跃咆哮:“天下事皆应归萧公,敢有开一言者,血染敬则刀!”又取来一顶白纱帽,戴在萧道成的头上,嚷道:“今日谁敢再动,作事须趁热打铁!”袁粲刚想说什么,被王敬则厉声呵斥止住。褚渊说:“非萧公无以了此事。”又亲手将事权授给萧道成。于是,萧道成作主,备法驾往东府迎安成王刘准入宫即位。

袁粲、刘秉眼睁睁看着萧道成把迎立大权抓在手中,还没来得及表示意见,只听“咔嚓”一声,几把长刀已架在他们头顶,二人吓得脸色大变,仓皇出门而去。

当天,萧道成以太后名义下令,历数刘昱罪行,诏立安成王刘准为帝。萧道成出镇东府,任司空、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军国大事一手包揽,又在朝廷内安插亲信,控制大小军政部门。刘秉与袁粲徒有虚位,不得预政。


荆州刺史沈攸之在宋明帝世战功卓著,成为雄据一方的大员。他本与萧道成关系很好,且萧道成的长女嫁给他的第三子为妻,是儿女亲家。然而,萧道成迎立刘准为帝、专权朝政后,沈攸之开始不服气起来,认为自己当年的名望地位都比萧道成高,理应由自己入朝掌权。升明元年(公元477年)十二月,沈攸之假称接太后手令:“社稷之事,一以委公。”随后勒兵移檄,派兵东下。又写信给萧道成,指责他不与诸公密议,不请示太后,而是交结少帝左右,亲行逆弑;又在朝内移易旧臣,布置亲党,专擅朝政,有亡宋之心。

萧道成得知沈攸之举兵反,马上调兵遣将,布置讨伐事宜。然后,亲自到石头城去见袁粲,以与同谋,没想到袁粲竟推辞不见。原来,袁粲见萧道成有篡位之心,便欲与刘秉等人除掉萧道成。袁粲准备停当后,欲将起事之谋告诉褚渊,众人认为褚渊与萧道成关系密切,不应告诉他,袁粲不听。褚渊听了袁粲的计划后,马上报告了萧道成。萧道成听后并无惊慌之色,原来他已预有所闻。于是,萧道成加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