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全才-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珂还不想死,只好忍住心里的好奇,跟着王硅向前走。看见王硅停下来他也连忙停住脚步,见王硅跪下他也赶紧双膝着地。没办法呀,不是没做过吗?只好有样学样了,谁让来之前没时间找人培训一下呢?
  听见王硅向李二同志行礼没有三呼万岁,王珂还纳闷呢,电视里不是都这样说:“臣(草民)某某某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吗?怎么不是这么回事呢?
  王珂正胡思乱想呢,前面的王硅见王珂老不开口,不知怎么回事,转头一看,却见王珂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忙低声说道:“珂儿,还不赶紧给皇上见礼。”
  王珂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叩头说道:“草民王珂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言一出,王珂就感到整个书房里所有的人的眼睛“唰”地一声都望向了自己,自己却因为没听到李二同志的回话也不敢抬起头来。
  过了良久,才听到李二同志说道:“起来吧,在这里就不必拘礼了,看坐。”
  王珂跟着王硅站起身来,见王硅走到一旁坐下,连忙走到王硅的身后站着。
  这时听到李二同志缓缓说道:“王卿之子刚才所说的也是极西之国的礼仪吧,人哪里能活到万岁呀,尽是些虚词。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活再久也无一利,还不如在有生之年多为百姓想想,为江山社稷永固多做点实在的功绩。”
  话音刚落,王珂就到耳边响起一片皇上圣明,圣上真是古来第一明君的马屁声,自己的父亲当然也不例外,也在其中了。
  王珂一看,明白了,不就是拍马屁吗?讲好听的嘛,这个我拿手。
  等众人都说完了,自己才张口说道:“皇上真是真知灼见,草民刚才确实是极西之国的礼仪,虽有些华而不实,却也发自草民的肺腑。只希望皇上永远英明神武,为把大唐建设成为一个和谐、安定的强盛帝国而永远年轻。草民回来这段时间,看到的同极西之国相比,使草民相当的震撼。在皇上的英明领导下,我大唐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廉洁为公,使草民对皇上的敬仰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如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千破万破,马屁不破,听得李二同志手捋胡须,一个劲暗自点头,一张脸真是笑得花儿开了。
  王珂见到此景,心中暗暗鄙视了一把李二同志,心里暗说:“怎么也算是个明君吧,听到拍马屁的话还是这个鸟样,看来平日里真是被魏征魏大大给骂惨了。我实在是同情你,李二同学,当皇帝不容易呀。”
  王珂正在YY呢,就听见李二同志说道:“望家小子倒也说得实在,我们就得做到百姓安居乐业,官员廉洁为公,这样才能天下太平嘛。来人呀,给王家小子看座。”
  王珂见要让自己坐,连忙上前一步说道:“草民不敢坐。庙堂之上、父亲在堂,安敢就坐,还望皇上让草民站着就是。”
  李二同志又说道:“今日叫你来是有事要讲,站着怎好说话?无妨,你就坐你父亲身后就是。”
  王硅也对王珂说道:“皇上让你坐你就坐吧,为父岂能责怪于你。朝事为重,坐下来好待皇上问话。”
  王珂造就想坐下了,只是为了表示一下自己知道规矩,不敢逾越,才假意推辞。现在见都这样说也就顺水推舟,谢坐以后,把太监搬来的椅子挪到王硅的侧后坐下。
第二十九章 当官
     坐下来以后,王珂才抬眼打量了一番,这才知道并不是只有自己父子被招来了。
  父亲上首坐着一个文官,因背对着自己,也看不清面容。不过王珂知道自己是肯定不认识的,毕竟朝中的文武大臣虽说在家具店开张的时候基本都来了,自己也都见过,但当时人太多,也只是王硅介绍了一次就再没有见过,现在再见到自己必定是分不清谁是谁的。
  对面坐的四个人王珂一看,有三个自己认识,第一位是兵部尚书、卫国公李靖,第二位是并州都督、英国公李绩,第四位是卢国公程知节,只有第三位自己不熟,但隐约记得上次和上面三人是一起到家具店来的,但具体是谁就忘记了。
  李二同志咳了一下,开口说道:“王家小子前几日说的与战马配马镫、马掌之事,这几日经兵部在军中试用,很是适用,这可是在行军作战中要起到很大作用的呀。”
  “皇上圣明,此法甚是好用。”
  李靖接过话来说道:“这两样东西花费不大,但因为作用不小,使我军的战马损耗减少了至少五成以上,这个数字还是在目前调配军马阶段,如果是在战场上,由于这两样东西所起的作用,兵士和战马的损失那可是不能估计的。自上次王贤侄为朝廷制作出沙盘,臣与李绩将军、程知节将军到王大人府上与贤侄进行推演,臣等就看出王贤侄对于军事一途很有见地,臣等推荐王贤侄到军中人职,以更好的为大唐出谋划策。”
  李靖说完,李绩和程知节也在旁边随声附和。
  李二同志看看王珂,转头问道:“敬德,你以为如何?”
  王珂这才知道,这个自己已经记不清楚的这位将军就是曾经救过李二同志命,在“玄武门之变”里出了大力,以后会成为百姓家里的两大门神之一的鄂国公蔚迟敬德。
  蔚迟敬德望望王珂,对着李二同志说道:“皇上,臣虽未亲眼看到王贤侄与诸位将军进行推演的过程,也没有亲耳听到王贤侄所说的对突厥开战的方略,但通过诸位将军的叙述和我按诸位将军所述说的制敌方略进行推演,可以看出王贤侄确实是一名不错的良才。放入军中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王珂听到这些杀人狂对自己的评价,只感到一阵恶寒,背心里一阵阵寒气不断地冒出来。
  自己能吃几碗干饭自己清楚,要是在后世,凭自己当过几年兵去上战场,弄不好还能找个够本,弄好了还能赚上个把个。可是当军官也是不可能的;可贤侄是冷兵器时代,自己什么都不会,连骑马都困难,真要进了军职,一上战场那就只有去见神了。
  正想开口,却见李二同志又发话了,连忙闭上嘴听李二同志说道:“无忌,你说说看。”
  哦,这个文官就是长孙皇后的哥哥,现任的侍中,也就是宰相之一的赵国公长孙无忌,长乐公主驸马长孙冲的老爹。一个阴险狡猾、心狠手辣,以后会对李恪下手的阴人。
  王珂静静地望着长孙无忌,想听听他对自己的看法。
  长孙无忌站起身来说道:“臣对军事不懂,但我相信各位将军不会看走眼。不过(什么话一说不过就有麻烦),我对王贤侄的诗词倒是很是欣赏。看来王贤侄不但在武学方面学有所成,文之一道也有着相当的造诣呀。说实在的,如果把王贤侄放在军中是否浪费了,就是做个文官,王贤侄也是够格的。当然,我不是有意与诸位将军抢人,我实在是喜欢王贤侄的才学。”
  这话听起来倒是很光明磊落,可细细一品味却另有一番深意。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与唐朝当时的制度有关。唐初战乱方定,周边各族却又蠢蠢欲动,在这种情况下,武将的份量就要重过文臣,再加上李二同志本身就是一个马上皇帝,因此以军功晋级也就成了向上升迁最好的途径。
  再有一个原因呢,就是朝廷有制度,一家人不能有两个人同时在朝中为官(专指文官),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必然要有一个人要外派一人到京城以外去。
  因此长孙无忌对李二同志提议让王珂做文官,实际上就是迫使王硅要么外放,要么辞官回家。
  因为李二同志让王珂做官必定不会让他外放,一定会留在身边的,那么就只能是王硅走人了。
  可王硅一个堂堂朝廷三品大员,派到哪里也不合适,那也就只有一条路走了,那就是辞官回家养老。
  王珂如何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他知道今天自己在场,王硅是不能出面为自己推脱的,再加上长孙无忌的这席话,王硅更是不能开口了,只能是自己出卖说了。
  一咬牙,王珂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中间跪伏在地说道:“皇上,草民自知文不成武不就,凡事也只能是动动嘴皮子,逞一下口舌之能而已,论真本事草民实在是没有。刚才长孙大人说草民有些才学,那实在是大人高看了。呤诗作画与治国安邦之才比起来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实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治国平天下要的是大才,如同皇上、长孙大人才有此大才,草民实在是不行。”
  “诸位将军对草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