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不是教你诈-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美国之后,有段时间,由博物馆安排,在各地旅游,并接受当地人士的接待。果然,他们也会把我打电话的帐单寄来,勾出我打的长途电话。

〃他们真是无情。〃每次我寄钱过去,都想:〃要是在我们中国,就算你抢着付钱,主人也不会收。〃

只是,一天天过去。听多了,看多了,我发觉自己的想法可能并不对。

当朋友来住在家里,我不收任何电话费的时候,他明明需要讲二十分钟的长途电话,可能不到五分钟就草草结束。问题是,二十分钟的事,用五分钟怎能说得清?如果有要紧的事得讨论,又怕多花主人的电话费,而不能多谈,岂不误了大事?

于是,我改为对来访的朋友说:

〃你尽量打电话,要是怕我付电话费,以后帐单来了,我会告诉你,千万别因为客气,而该讲的没讲。〃

我发现,对方反而泰然了。正如一位朋友说的:

〃你这么做,真好!因为我到别人家作客,他们客气,绝不收电话费。害得我打电话的时候,都觉得主人在偷愉看表,结果,出来做生意,反而没做好。〃

我真高兴听他这么说。只是,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不安:从国内来的朋友,是不是全能谅解呢?他们能谅解我这样做,是为大家好吗?

该拿的就要拿

有一天,读到明朝袁了凡写的(了凡四训),其中说到两个有关孔子的故事,终于让我释怀。故事说:

鲁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肯出钱赎回被邻国捉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都颁奖金。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人,却不接受奖金。孩子知道就骂他说:〃你错了!怎么可以只为自己高兴,博取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大都是穷人,你开了恶例,使大家觉得赎人受赏是丢脸的事,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赎人的风气,只怕要渐渐消失了!〃

书里又说:

子路有一次救起溺水的人,那人送了一头牛为谢,子路收了。孔子听说;则大加赞赏。

了凡先生写了一段很引人深思的话。

〃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又说:〃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分的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等,都急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我发觉,其实中国的儒家思想,早就重视了〃合理化〃,只是后来许多人故意表现〃私情〃,故作有人情味的样子,或表示自己的宽宏大量,而造成〃情理不分〃。

假好人与真乡愿

读中国绘画史,有一段明代大画家沈周的故事,我永远不会忘。书里说,沈周的邻居掉了东西,误以为沈周家一个相似的东西是他的。沈周知道之后,就把自己的东西送过去。直到邻居掉的那个找回来,把沈周的东西归还,沈周也只是笑道:〃这不是你的吗?〃

书中举出的这类例子很多,似乎以此推崇沈周的〃胸襟廓落〃。只是,每次我读到这儿,都不以为然,这真叫胸怀吗?这根本是最害中国社会的〃烂好人〃、〃真乡愿〃。

说到这儿,我又想起《论语》中的一段话,而不能不佩服孔子。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好不好。

孔子回问:〃你拿什么去报德呢?〃接着叮嘱:〃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儒家〃求合理〃、〃不过火〃的中庸之道,在这两句话中,已经做了明确的表现。

问题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为什么却处处忘记这个道理。

最近,一个跟英籍丈夫离婚的中国妈妈,为了把孩子带回台湾,而上了法庭。那英国人居然批评台湾是个没人情味的地方,说你在路上被撞死了,都没人救你。

虽然法官后来把孩子判给了母亲,那英国人的每个批评,却不能不让我们深思。曾几何时,我们这个最有人情味的国家,却成了最没人情味的?

那人情味去了哪里?

答案应该是:去了自己人的身上。

褊狭的人情味

总记得以前看过的两个电视笑剧……

二人在公车上抢一个座位,突然发觉是熟人,于是不抢了,你让我,我让你。

一桌不认识的人吃酒菜,菜一上来,就抢着下箸。旁边一桌熟朋友,则正好相反。菜端上来,你让我、我让你,最好吃的鸡腿,反而在一桌人的注视下,留到最后,被端了下去。

这种谦让是真谦让吗?还是一种〃褊狭的人情〃?

糟糕的是,当一个人褊狭地对人好的时候,他自然期盼你能褊狭地对他好,施者总有不甘,受者总有不安。

于是,当你做大厨的时候,一定要给熟客人多加两勺。

当你做公务员的时候,一定要给熟人办事,多一些方便。

当你卖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给朋友较便宜的价钱。

而你给这人多一勺的时候,那人就少一勺。你给我方便的时候,就比较给别人不方便。你算我便宜的时候,别人就要比我多付钱。

请问,这造成的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不平则鸣!鸣则不宁!它对社会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

是光荣还是尴尬?

最后,让我说两个故事:

二十年前,当我太太在中山女高做训育组长的时候,一个老朋友听说,立刻兴奋他说:〃太好了!这样我女儿就可以进中山女高了。〃

五十年前,在上海。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登台,戏院里座元虚席。突然进来一位〃人物〃,那名演员老远在台上看到,居然停下来打了个招呼。

我常常想到这两年事。心想,那位朋友难道以为靠关系,可以不参加联考?或是可以在考试中作手脚?他那样说,真是侮辱了联考。又想,那位〃名角〃,真能称为名角吗?一个敬业的演员,怎能在演出一半,不顾整场观众,而停下来打私人招呼?

我更想,如果我是那位〃人物〃,会觉得这是光荣,还是尴尬?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能公平地,真心地,以合理合法的态度,去关怀每一个人,而不是只对自己人好。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不再〃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而能冷静地看每一件事。

我梦想,有一天,孔子〃合理化〃的中庸之道,能真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落实。

…………………………………………………………………………………………………………

你看过城隍爷出巡的仪式吗?

那真是精彩极引

掌管地府的城隍爷在前面威风凛凛地前进,后面跟着一批青面掩牙的小鬼,和背枷戴铐〃被打下十八层地狱的恶人〃。

看吧!我终于办到了!

常听人说〃压力太大,实在受不了。〃或是讲〃我这个人,就是受不得压力。〃

岂知道,我们每个人从没出生,就已经受到压力,而这压力一直到死,都无法脱离。

如果我们装满一杯水,在杯口盖上一张纸,再把杯子倒过来。会发现,那张纸和杯里的水,能不倾泻下来。

这是因为大气的压力。

如果把一个空心的铁球,切成两半,再合起来,并抽掉其中的空气。会发现那铁球的两半,紧紧吸在一起,即使用十六匹马,都可能拉不开。

这有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的压力。谁能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由地面向上延伸六十到三百公里,也把它的重量狠狠加在我们身上。

可是,我们不是活得很轻松吗?

那是因为我们的体内,相对地产生压力。两个压力抵消,就毫无感觉了。

在高压下出头的人

记得一位政治家,回忆在监狱做政治犯的时候,常自己孵豆芽。一大把豆子,泡在杯里,居然愈被压在下面的豆子,长得愈肥。

我自己也有经验……

每年秋天,我会在地上挖一个个深达六寸的坑,把郁金香的花球放到坑底,再盖上厚厚的泥土。

每次一边盖上,我一边想:〃这些娇嫩的郁金香,为什么非种这么深呢?它们又怎么有能力,向上冲破这么厚的泥上?〃

只是,一年又一年,它们都及时探出叶片,抽出蓓蕾,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若不是种过郁金香的人,谁会想到,它们是从六寸深的地方钻出来?

大家只见灿烂的花,有谁会想到它艰苦的过去?

在高压下退缩的人

当然,我也偶尔发现有些因为力量不足,没能钻出泥上而死亡的。看到它们终于萎缩的球根,我有着许多感慨:

它们不就像人吗?有些人很有才气,很有能力,甚至很有健康的身体。却因为受不了压力,而在人生的战场退缩下去。

他很可能是参加竞选的政治家,实在受不了精神压力,而中途退选。

他很可能是花十几年时间,准备参加世界运动大赛的国手,却因为承担不了大多人的瞩望。唯恐失败之后,难以面对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