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史纲-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预防她将来以皇太后的身份,干预政治。北魏帝国把这个偶然事件,明定为一种制度。所以在北魏宫廷中的惨剧,也比其他王朝为多。每当选立太子时,年轻母亲即被迫服毒,哭声响彻内外。一直到本世纪(六)初,第八任皇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元诩的母亲胡贵嫔本应处死,但元恪不忍心这样做。一百余年的野蛮习俗,才告废止。元恪于五一五年逝世,元诩即位,年才六岁,胡贵嫔顺理成章的当了皇太后,掌握政府大权。

年轻貌美的胡太后当权后的行为,对她丈夫元恪的善意立法,实是一种尖锐讽刺。这位一百年以来第一个出现的货真价实皇太后,却用事实证明那野蛮习俗确实有其存在必要。胡太后自从当权,除了大肆营建佛寺和佛像外,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伤害帝国上。二十年代如火如荼的遍地抗暴,大多数由她激起,或由她触发。洛阳孤立在黄河南岸,已经进退失据,可是像蛆虫一样的政客们仍拥挤在权力魔杖的四周,斗争不休。五二十年,宰相元囗发动政变,把胡太后囚禁,但元囗比胡太后更为贪暴。五年后(五二五),胡太后反击,把元囗杀掉,重新掌握政权。她唯一的反省是再不能信靠外人,只能信靠她的两位情夫孙俨和徐纥。对各地民变,采取赢胡亥、王莽一样的政策,即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凡入朝官员,胡太后向他们询问消息时,大家知道她想听什么,所以异口同声回答:“小股盗贼,不过一些社会败类,地方政府自会肃清,用不着圣虑。”胡太后在印证了她的观察正确后,就更肆无忌惮。五二八年,元诩的妃子生了一个女儿,胡太后宣称生了一个男孩,大赦天下,以示庆祝。元诩这一年已十九岁,觉得老娘势将把帝国带上毁灭,计划把她那两位炙手可热的情夫逐走。环顾左右,他选中了镇守晋阳(山西太原)的大将尔朱荣。这跟二世纪一八九年,东汉王朝宰相何进选中镇守河东(山西夏县)的大将董卓一样,历史开始重演。元诩命尔朱荣向洛阳进兵,用以胁迫他母亲胡太后。尔朱荣率军南下,到了上党(山西长治北),不知道什么缘故,元诩又命他停止。但消息仍然泄露,胡太后跟两位情夫遂把元诩毒死。

——无限权力能把人变的禽兽不如。在权力斗争中,父亲杀儿子,儿了杀父亲,已不足为奇;而今竟出现母亲杀死亲生之子。而且是独生之子。

胡太后毒死亲生之子,不仅凶恶残忍,而且愚不可及,她挖掉自己生命的根。中国不像欧洲,在中国,妻子和女儿在法理上不能继承帝位。元诩死后,既然已经宣布过生了个男孩,男孩当然要继任为下届皇帝,可是胡太后知道无法隐瞒,只好马上再宣布,所谓皇子,本是皇女,而另立元诩的族侄,刚生下来才三个月的元钊当皇帝。这种重大的事件竟如此儿戏,胡大后把政治看的太简单了。尔朱荣首先发难,一面宣言要追查皇帝元诩的死因,一面不承认胡太后政府,另行拥立元诩的族叔元子攸当皇帝,向洛阳进攻。胡大后派出去迎击的军队反而投降尔朱荣,于是情夫逃走,洛阳陷落,胡太后和婴儿皇帝,被尔朱荣装入竹笼,投进黄河溺死。距她毒死亲生儿子,只两个月。

接着尔朱荣请政府全体官员到郊外迎接新皇帝元子攸,把文武百官诱到河阴淘渚(黄河洛阳间地名)之后,用骑兵团团围住,宣布罪状说:“国家所以衰乱,你们应负责任。”下令屠杀,在骑兵蹂践下,包括北魏帝国第一奇富的宰相元雍在内,两千余高门第世家的高级贵族和高级官员,全被杀死和踏死,政府为之一空。这是人民对腐败的当权官员的一种报复,也是庶姓对门第士大夫的一种报复,自然使人心大快,但也为社会带来恐怖,元子攸和残余的贵族士大夫,更如芒刺在背,认为必须把它拔除。这个火药库局面,维持两年,到了五三○年,元子攸把尔朱荣诱进皇宫杀掉。

元子攸杀尔朱荣之前,曾慎重考虑到尔朱荣强大的私人部队叛变的可能性。他研究二世纪九十年代的往事,当时东汉王朝宰相王允杀了董卓后,因拒绝大赦董卓的部将李囗、郭汜,才激起叛变。元子攸认为大赦和铁券(用铁铸成保证永享富贵并遇罪赦免的诏书),可使他不重蹈这个覆辙。

问题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发展与化学方程式不同。同一刺激,因人、因时代和因环境的不同,反应也异。所以人们在觅取历史启示或教训时,必须特别小心。

尔朱荣噩耗传出后,尔朱荣的妻子斩关逃出洛阳,在城外集结尔朱家族散布各地的武装部队,开始攻城。他们对无子攸的大赦令嗤之以鼻,对送出来的铁券更是轻蔑,告诉使节说:“尔朱将军拥戴皇帝,有天大的功勋,都被谋害。两行铁字,又有什么用处?”洛阳不久陷落,元子攸被叛军绞死,距他杀尔朱荣仅三个月。

尔朱荣家族的一些将领,只不过一群暴徒,比河阴惨案被杀的那些官员,更为腐败贪虐。一个曾经追随杜洛周叛变,又投葛荣,后来投降尔朱荣,被尔朱家族任命当冀州(信都·河北冀州)州长(刺史)的高欢,看出尔朱家族的没落,就于元子攸被杀的明年(五三一),在信都起兵,声言讨伐叛逆。

明年(五三二),尔朱家族战败。高欢进入洛阳,立元子攸的族侄元修当皇帝。

高欢是汉人,但世居六镇之一的怀朔镇(内蒙古固阳),是一个典型的穷苦边民。六镇以鲜卑民族为主,元宏的汉化政策还不能影响到那么远,所以高欢在文化上彻头彻尾是一个鲜卑人,能说流利的鲜卑语。他没有受过教育、事实上他根本不识字,但他在艰苦中训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英雄人物。对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皇帝元修,他尽到最大的礼敬。不过元修当皇帝时才二十三岁,性格轻狂浮躁,没有弄清楚自己的处境,极端不满意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跟元子攸一样,他也想恢复皇帝应有的无限权力。于是他和镇守长安(陕西西安)的大将宇文泰秘密相结。五三四年,乘高欢远在晋阳(山西太原),元修从洛阳出发,西奔长安,投靠守文泰。

高欢另立一位亲王之子十一岁的元善见当皇帝,因洛阳距长安和梁朝边境都太近,容易受到军事威胁,再加洛阳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于是就把首都迁到邺城(河北临漳)。北魏帝国遂有两个政府,而各以正统自居。史学家称邺城政府为东魏帝国,称长安政府为西魏帝国。

——元修的结局大出意外,他奔驰到长安,宇文泰以最隆重的场面迎接他,他以为他现在可以享受无限权力的乐趣了。但对一个帝王而言,无限权力一旦丧失——尤其是经过两代以上长久的丧失,就永不可能收回,犹如一条毒蛇,毒牙损失之后,就永不可能复生。高欢比较宽厚,至少不干涉元修的私生活。宇文泰不然,他把丑名在外、跟元修一直同居的元修的几位姐妹,全部驱逐出宫,并把其中之一的明月公主杀掉。元修暴跳如雷,要对宇文泰下手,宇文泰毫不犹豫的就把元修毒死。距他满怀希望从洛阳逃出,只五个月。(有人认为是元宝炬想当皇帝,与宇文泰合谋毒死元修,因此是一个夺位事件。——编者)

  四  萧衍父子引起的南中国混战

五四七年,高欢逝世,这个英雄人物最大的缺点是纵容他的儿子们骄傲横暴,无法无天。他的长子高澄继任父亲宰相的职位。远在黄河以南镇守颖川(河南长葛)的大将侯景,是高欢幼年时代的贫贱伙伴,他平素一向厌恶高欢那些不成材的儿子,那些儿子们自然也瞧不起父亲手下的部将。高澄刚刚继位,侯景就宣布脱离东魏政府,连同他管辖下的黄河以南十三个州,一并归降南梁。

南梁帝国开国皇帝萧衍,自从北进政策屡次失败之后,不敢再谈统一,把注意力转向国内,在国内演出一连串闹剧——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同泰寺是当时首都建康(江苏南京)最大的庙院,僧侣有数千人。五二七年,萧衍到同泰寺进香,忽然脱下皇帝的龙袍,穿上僧侣的袈裟,当起和尚来。当了三天,才行回宫。这是他第一次舍身,还算平静。可是两年后的五二九年,萧衍第二次到同泰寺舍身时,就蓄意诈欺,他不但当和尚,而且坚决拒绝回宫。僵持了七十三天之久,大臣们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捐钱一亿万,把“皇帝菩萨”从同泰寺“赎”了出来。萧衍食髓知味之余,接着是五四六年第三次舍身,五四七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