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史纲-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蜀,即现在的四川省所在的四川盆地。巴,巴国,今重庆;蜀,蜀国,今成都。本区四面都是高山,当中是一块广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巨大盆地,只有长江一线跟东方相连,但长江在本区跟东方地区交界之处,拥有二百零四公里长的三峡——三个险恶万状,窄狭如线的峡谷,山高水急,航行极度危险。全区面积有三十万平方公里,跟日本大小略等。所以命名为四川的缘故,因它拥有四条注入长江的重要河川:嘉陵江、沱江、岷江、乌江。巴蜀本是一个蛮荒穷苦的地区,纪元前三世纪时,秦王国所任命的蜀郡郡长(郡守)李冰跟他的儿子李二郎,是两位创造奇迹的伟大水利专家,他们修筑河渠,筑坝引水,本区遂两千余年没有水患,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父子逝世后,巴蜀人民坚信他们已升天成神,所以为他们建立庙宇,世世焚香膜拜。李冰父子所建的工程中,最有名的是都江堰——位于都江堰市的巨大水坝,保持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仍完整无缺。使巴蜀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以及地理形势上,都成为具有雄厚实力的独立单元。谚语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每当改朝换代或分裂时代,巴蜀即成为野心家的乐园、从纪元开始之后计算,在这里已产生过七个短命帝国,和更多的半独立性的政治割据局面。二十世纪后,工业兴起,矿山开发,更使本区如虎添翼,成为现代中国的钻石地区。

江南,指长江以南和越南北部地区,也称“华南”或“南中国”。三世纪之前,这里还是一片蛮荒。四世纪大分裂时代,中华民族从中原南迁,定居在五岭山脉周围,因为是侨居身份,所以称为“客家人”,他们的后裔仍操着三世纪中原的古中国言语,可能是中华民族中血统最纯的一支。九世纪时,军阀混战,中华民族第二次南迁。十二世纪时,金帝国席卷中原,中华民族第三次南迁。江南遂逐渐开发,成为中国水利最完善的稻米区和最富庶的农业社会。以致中华人在习惯上,对任何富庶地区,都称之为第二江南。本区的东北角落,即太湖附近,因位于长江东南,在三世纪之前,称为“江东”。本区最南沿海地带,因位于五岭山脉之南,所以一向也称为“岭南”,当然包括海南岛在内。

七  演员

我们已经介绍了中国历史舞台的外貌,现在再介绍在这个舞台上出现的演员。

有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人的种族成份,中华民国初建立时,曾使用五色旗作为国旗,国旗上横列着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这个国旗维持了十七年的寿命,才被取消,原因之一是,还有同样重要一支的苗民族,未曾列入,同时也忽略了其他少数民族。

不过事实上,汉民族居绝对多数,其他民族居绝对少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中国的人口估计有四亿五千万,而汉民族四亿二千万,占百分之九十四。其他各民族的总和只不过三千万,占百分之六。

中华人是黄种人的一支,与白种人和黑种人有一目了然的区别。中国人具有黄种人的共同特征,也具有唯有中国人才有的特征。最初到中国的西洋人,往往发现中华人的相貌竟然完全相同,不禁担心中国人自己之间如何辨识。这说明中华人自成一个血缘系统,虽经过无数混血,但中华民族单一的元素仍然十分强烈。最显著的是体格方面,中华人比较矮小,平均高度一百六十五厘米左右(北方人比较高,平均一百七十厘米,南方人平均只一百六十厘米),这个平均高度远低于白种人,以致跟白种人谈话时,不得不把头上仰,中华人对这种现象当然非常的不高兴,在诸如篮球之类的竞赛上,中华人可以说无力跟旗杆一样高的白种人对抗,但灵活地跳跃使中华人在战场上得到相对的补偿。其次,中华人的眼珠是黑色的(假如他有一双白种人的蓝眼珠或灰眼珠,他一定是一个瞎子);头发也是黑色的,又直又硬,以致中华人对黑种人卷曲的头发大惑不解。最显著的另一件事是,中华人的鼻子比较低而体毛比较稀少,因之对白种人的高而大的鼻子和身上乱草般的体毛最为惊讶。

中华人是什么时候在黄河流域出现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不在尼罗河出现,也不在密西西比河出现,而恰恰地在黄河出现,原因如何,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只知道当纪元前六世纪时,古中华文明已有高度成就,中华人已建立了强大的政府组织达一千余年,而遍地仍布满了使中华人狼狈不堪的野蛮民族。那些被称为“戎”、“狄”的野蛮民族的若干部落,距当时周王朝的首都洛邑(河南洛阳),最近不过三十公里。周王朝的国王有时还得跟他们结盟,有时还被他们赶出洛邑。

然而,大概就在那时候,中华人形成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特有性格:第一是确定了农业生活,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人这么喜爱耕种。中华人足迹所到之处,必然地会出现青葱的农田。一个中华人就是一棵树,离不开泥土,而且紧抓着泥土,根深蒂固。第二是中华人喜爱和平,这是由泥土的芳香而来。游牧民族和商人先天的具有侵略的冲动,农民则根本不喜欢侵略,因为侵略行为和侵略结果都对他没有直接利益。只有长久的安定,才可以保障田中的庄稼收获。第三是中华人日增的保守性,农村是世界上最少变化的社会,缺少刺激和竟争,不容易产生冒险的和开创的精神。从这种社会孕育出来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和教育上取得控制权之后,更使保守的倾向加强。

中华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之一,虽然在历史上不断出现战争,不断出现杀戮,但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如此,不同的是这都不是中华人主动的追求。只有在受到外来异民族过度的侵略,或受到贪暴官员过度的迫害时,才会发出壮烈的反击。中华人真正的英雄气概和高贵的精神价值,在反击中全部显露,也在这种反击中,滚雪球般地不断壮大。

信史时代之后不久,中华人即创造出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大黄金时代,自纪元前五世纪到纪元前一世纪,这正是中华人的青春年龄,有无穷的澎湃活力去追求进步和胜利,他们使古中华文明光芒四射。

中华人最早的劲敌是瀚海沙漠上的匈奴人,经过三百年的战斗而终于把它击溃,匈奴一支向西逃亡,引起欧洲民族的大迁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支于一世纪时向中国投降。四世纪时,匈奴人和散居在中国北部中部各地的鲜卑人、羯人、氐人、羌人五种少数民族,被称为“五胡”,乘当时的晋王朝因残酷、愚蠢和长期的自相残杀而失去控制力之际,纷纷叛变,跟若干中华民族的野心家先后建立了十九个独立王国,造成历时三百年的大分裂时代。

大分裂时代于六世纪结束,五胡全部被中华人同化。一个含着五胡血液的新生的中华人,昂然兴起,在七世纪时再度发挥他们强大的能力,创造出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但在匈奴人遗留下的真空地带上,又出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侵入的突厥人①,他们先后建立了很多汗国,最著名的是突厥汗国和回纥汗国。

①突厥人人主匈奴故地在公元五世纪。……编者

中华人跟突厥人战斗,也历时三百年,突厥人的最后一个汗国回纥,于九世纪时瓦解。中国北方第一次没有外患,可是西南方位于世界屋脊的藏民族,居高临下的开始入侵。中国用尽了浑身解数,包括美女攻势,才把他们挡住。而北方转眼间又恢复原状,契丹民族崛起,统一了突厥故土上的零星小部落,建立辽帝国。

这时已是十世纪了,中国开始衰微。在短暂的小分裂时代,人数不过十数万的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就在中国建立了三个短命帝国,并且把以北京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出卖给契丹人,使万里长城的功能全失。

小分裂时代匆匆结束后,中华人再度统一中国,而且混合着突厥的血液。但是已不再像大分裂时代结束后那么蓬勃振作的立即复兴。这至少由于两个原因:

一、佛教的传入,使人认为痛苦是命中注定、无法避免的,但它却是来世欢乐的种子。反抗暴政、反抗侵略和追求幸福真理的意志,普遍消沉,有时候且被认为毫无意义。

二、儒家学派的主流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的结构更为坚固,他们运用政府的和礼教的力量,阻止任何改革,使公孙秧于纪元前四世纪时造成的因改革而突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