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6肖劲光-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好,请吧!”

两人遂朝李富春办公处走去。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都走了,鲁涤平仍坐在椅子上没动。如何将这个“代”字去掉,摆平重重矛盾?这个问号死死地缠绕着这位索有“大志”的代军长的思绪。昨天夜晚,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掂起蒋和谭各自的分量来,这种类似于作出某种选择的比量,使他早上起来之后,就失态了好几次。蒋介石、谭延辏В惶费雨'、蒋介石,这些字眼在他眼前交替出现北伐军挥师北上,南中国卷起革命狂飚。

人民群众相望于道,箪食壶浆以迎。

兵锋所指,无不制胜克敌。

六师于7 月7 日自韶关出发,沿仁化,经城口,一路秋毫无犯。

肖劲光提出,经师长戴岳同意,全师以“不怕死、不扰民”六字为战时训令,并以这六字制成官兵臂章,人人佩戴,提醒全师将士,时时不可轻忘。

部队行军驻守时,特别注意严格国民党党部和党小组活动。每驻三月须开一次党小组会议,每周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周会。肖劲光组织各级政治指导员,反复宣讲三民主义,反复宣传群众政策,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士气,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7 月中旬,部队到达汝城。天下大雨。

汝城位于湘东南角,地处粤、赣、湘三省交汇之处。岗陡林密,人稀路窄,是个几不管的荒僻之地,常有土匪出役,人民生活极端贫苦。

部队住下后,决定稍作停留,帮助改组当地国民党党部,成立群众团体,斗争民愤极大且有通匪嫌疑的土豪劣绅,扶助工农群众。

师部住在城东一家私设小学堂里。两天来人进人出,特别繁忙,开明绅士慰军、贫困市民诉苦、蒙难女子喊冤。特别是师政治部,整个的就不分白天黑夜,人员川流不息。连宣传队的几个十五六岁的“小鬼”也被留在办公室做严肃的接待工作,处理婆媳吵架之类的连包青天也说不清的家务事。

雨渐渐小起来。

肖劲光巡察了近几日的各路工作,心里是满意的。但是他还是感到这儿太偏僻,太封闭,对部队走后的工作不放心。部队准备出发,他还是临时决定从宣传队抽两名政治工作人员留下,以继续扶助县党部、县农会工作。

一切安排妥当,肖劲光回到师部。踏进门,只见师长戴岳拿着地图算计路程,于是走过来:“师长,我看师部可以启程了吧?该安排的都已安排妥。”

“好!上路!”戴岳这两天情绪也特别好:“党代表,这几天辛苦你了!”

肖劲光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上的毛毛雨,笑道:“工作有成果,干起来苦也甜喽!”

戴岳、肖劲光、朱耀华等人随师部一行百十人,冒着微风细雨,向桂东方向进发。

队伍出发不及半小时,行程约两三里地。突然,断后的警卫排长带着那个被肖劲光安排留下的宣传队员追上来。

宣传队员甩鞍下马:“报告师长、党代表,部队住汝城时,十六团团长黄友鹄私收税赋三千元。县政府意见很大。”宣传员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这是黄团长的收条!”

戴岳接过纸条,认真看了看,递给肖劲光,“党代表,这字——”

肖劲光接过收条,仔细鉴别了一会,点了点头,脸上泛起一抹隐隐杀气。

“张排长!”戴岳恼羞成怒。

“到!”警卫排长啪地一个立正。

“速押黄友鹄来见!”

“是!”张排长扬鞭打马,朝前追去。

黄友鹄是戴岳的嫡亲老乡。这许多年来,戴岳对其栽培有加,并视为心腹。但,自从部队整编以来,黄由于极度偏右与戴岳渐生荆棘,近来,黄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对戴还时有抵牾。戴每每想起这些之时,便生出一种对黄恩将仇报的气恼。

问题当然很快就弄清楚了。

戴岳把牙咬得格格直响。但,他还是世故地看了看肖劲光:“党代表,你看这事……”

肖劲光一动不动,似乎在作某种紧张的思考,眼睛看着很远很远的地方。

良久,不轻不重吐出一个字:“撤!”然后,只见他转过脸来,似乎想补充说点什么,但转瞬之际又见他转过脸去,似乎把已经送到舌尖的话又吞了回去。

戴岳沉思片刻,决定:“朱耀华副师长兼十六团团长。撤去黄友鹄的团长职务,充政治部听差!”同时征询地望着肖劲光。

肖劲光悄悄地舒了一口气:“同意!”

细雨濛濛,道路泥泞。生活本身,不是枯燥的文字能写尽其详的!

第二军沿湘东一线警戒赣敌。顺利北上之后,一连串的大仗、恶仗在两湖主战场相继展开。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在这块本应是牧歌四合、烟弥香的古老大地上展开拼死的厮杀。

历史在这里睁大眼睛。

7 月10日,醴陵之战打响。第四军第十师,第八军第五团,从湘江东岸包抄敌人,切断敌退路,包围一经形成,迅速作了有效的攻击作战;十二师由夏家桥和沈潭实行强攻,炮火所到,无坚不化为碎片。叶挺独立团从豆田方向渡河而击,全体将士冒死向前冲击。是役激战一昼夜,消灭敌军千余人。

8 月19日,平江之战打响。敌第一团、九十七、九十九团沿平江、浯口、长乐形成拱卫防御线。第四军、第七军约八个团的兵力,以牛刀杀鸡和以石击卵之势向敌全面发起攻击。激战两昼夜,歼敌两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

8 月23日至27日。汀泗桥大战。毙伤敌近千人,俘敌两千余人。

8 月29日至30日。贺胜桥大战。吴佩孚亲率重兵两万余人,企图决战以求一胜;北代军第二、第十、第十二、十三师以及第七军部分部队三万余人参战。一夜炮声撼地、枪声冲杀声震天,整个战场如同白昼,数十里外但见火光弥天。敌军死伤无数,仅被火车压死和落水淹死就达数千之众。吴佩孚见大势己去,乘火车鼠窜而逃。二、十、十二、十三师一路猛追,前锋直抵武昌。

9 月1 日。敌武昌被围。历时四十天的武昌决战就此打响武汉决战期间,占据闽、浙、赣、苏、皖五省的孙传芳,一改坐山观虎斗的方针,急调十万大军人赣,企图利用江西这一“吴头楚尾、粤户闽庭”

之战略要地,一箭双雕。在他看来,吴佩孚元气大伤,北伐军锐气已尽。渔翁之利,他孙传芳已如翼中之物,唾手可得了。

北伐主战场,顷刻东移。

南京。五省联军司令部会议室。

各部旅以上长官均己到齐。

“总司令到——”传令兵一声长叫。各长官肃然起立。

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全身披挂由屏风后昂然而出。

顿时,掌声陡起。

“坐!”孙传芳双手向前一推,然后撩起剑鞘,坐下。

此次军事会议,孙传芳是极为得意的。吴佩孚三番派人来宁,由请到求,盼他出兵,来使说到痛处声泪俱下。张作霖目前又驰电修好,言词恳切,尤其这结尾几句,读起来如饮甘霖:“玉帅新挫,武汉已失,东南半壁,全赖我兄支柱,弟以大局为重,微嫌小隙,早付东流,倘有新需,敢不邑勉。”①的确,他孙传芳好长时间没有扬眉吐气了。

连日来报,革命军虽鄂南两桥新胜,但消耗极大;武昌设围,久攻不下。

正如昨晚与小妾戏言:“此次收拾残局,舍我其谁?”

受此情绪感染,孙传芳语气咄咄逼人:“古人云,蓄势而发,伺机而动。

此时机已到……“

静静的会议室,洋溢着五省联军总司令的自豪与得意:“前有玉帅,自不量力,稍有长进,便大叫武力统一中国,近年来又常常轻惹广州赤贼。锋芒太露,太露!该有此败啊!”说到此,一脸轻蔑神情:“后有蒋介石,胃口太大。太大!打一打吴军气焰是可以的,怎么能如此愚钝,两败俱伤呢!

愚钝啊,愚钝!“说到此,只见他两手一按桌面,欣然立起:”我军此次出兵收拾残局,以逸待劳,千钧之势而发。各部须抓住战机,不让赤贼以喘气之机。重功重赏,重过严惩不饶。下面请卢总司令部署兵力!“

卢香亭从容走到地图前,详解两军态势和作战部署。

卢香亭,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与孙传芳同学。孙传芳此次十万大军入赣作战,总司令人选经过他仔细斟酌。他深信这位老同学,不会让他失望。

不一会,卢香亭一切部置停当。

孙传芳对此深为满意。

9 月6 日,孙传芳从南京司令部致电蒋介石,令革命军“迅速撤退。” 9月7 日,孙传芳向蒋介石发出最后通谍,限24小时内撤回广州:“否则职守所在,末容食忍……决于两日内由宁赴赣督师。”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