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黄昏-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了3年“摄皇帝”后,全国各地都出怪事。齐郡出现“新”井,巴郡冒出石牛,扶风出了石头,未央殿里出现铜符帛图,内容都是:王莽是真命天子,汉高祖要把天下禅让给王莽。大臣哀章往高祖庙里塞进去一个铜匮,里面有图和书,是高祖遗命,让王莽称帝,并且开列了大臣的名单,真不知刘邦干吗要替王莽想这么周到。

一直以推让出名的王莽这会儿不再推让了。王莽去太皇太后王政君那里,讨要汉朝皇帝的玉玺。王政君这才大吃一惊,不肯把玉玺交出来。后来被逼得没法子,只好气愤地把玉玺扔到地上。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仍在长安。从汉高祖开始的西汉王朝,统治了210年,终于落幕了。

虚待斋曰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中,西汉的统治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民族现在叫“汉族”,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都不是巧合,恰恰应证了西汉统治的成功。西汉的灭亡是“和平演变”,没有流血,这也是很罕见的。说明西汉统治下的老百姓,还没有被逼到要造反的地步,也说明西汉政权的剥削,还不算太残酷。上层斗争呢,虽也有流血,但比起其他朝代的血雨腥风,要文明多了。这些,恐怕要归功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教化使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也多少有了点绅士风度。

总之,我是比较喜欢西汉的。

我写了刘骜、刘欣、刘萁子这三个末代皇帝,却觉得他们都不算太坏。有人把刘骜看作西汉最坏的皇帝,委实冤枉,他不就是喜欢赵家二姐妹嘛,倒没有做太多祸国殃民的坏事。他把王莽提拔到高位,也是奉命行事,听妈妈的话而已。他这样一个懦弱的人,当然要依靠外戚,依靠外戚也是西汉皇帝的通病,他实在没有什么多可指责的。

至于刘欣,我倒是蛮喜欢他的。人世间的真情总是很可贵的,虽然是同性恋,也总比同性恨要好。刘欣爱董贤,爱得真,爱得深,虽然董贤在他的宠爱下做了一些坏事,但也并非是他纵容的结果。

刘欣的短命,以及他的嫡母傅太后、生母丁太后都先他而亡,还有老太婆王政君就是不死,都是王莽能够东山再起的客观条件。历史的偶然性其实是很大的,这几个人寿命的长短,决定了历史的走向。

王莽能够篡位成功,既有家族背景,又有个人潜质。倘若不是孤儿,也许他就只不过是个纨绔子弟,心机不会那样深,伪装得也不会那么像。为了权力,为了帝位,他的人性被异化了,对自己的好几个子女都下了毒手。这样换来的帝位,坐上去会不会有些麻?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他所建立的新朝,只存在短短的15年就灭亡了,天下又重归汉室,再次证明了西汉统治的成功。西汉,我爱你! 


新朝王莽:原来是被黄河淹死的

近来有些史学家颇喜欢做翻案文章,这样的文章做起来,又似乎谁的案都可以翻,包括赵高,包括秦桧……有没有为王莽翻案的?应该也有吧,只是孤陋寡闻的我还没有听说。而我这篇小文一出,有人定要说我在为王莽翻案。我无意翻案,我虽不是史学家,但一不太相信史书,二喜欢追究真相。一个人功是功,过是过,没必要夸大,没必要隐瞒,也没必要故意抹黑。但中国的史家,是没有几个能真正做到秉笔直书的。除了当权者的压力,其实他们自己也有中国人普遍的成王败寇的心理,落井下石的癖好。班固的《汉书》,写王莽写了三卷,笔墨比任何一个西汉的皇帝要多得多,而一味往王莽脸上抹黑的心理,在字里行间是很明显的。王莽不是个善良之辈,但远没有他写的那么凶恶,那么愚蠢。

对王莽,我也想实事求是。王莽和他的新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他的改制,而是黄河水灾。'奇Qisuu。com书'

帝位阴影下的家庭悲剧

王莽当上皇帝以后,猜疑心理很重,解除猜疑的惟一办法,就是杀人。首先拿为他篡位立下汗马功劳的甑丰开刀,先是降职使用,再找机会杀了他父子二人,并以此案进行牵连,将国师刘歆的儿子刘芬,还有刘琢、王奇、丰隆等数百人都杀光。杀完了人,还是心神不定,每次外出前,竟然要派人在京城反复搜查,有一次竟大搜5天。

称帝之前,王莽已经杀了两个儿子,老大王宇、老二王获,还剩两个儿子,老三王临、老四王安。王安是个傻子,神志不清,王莽就立老三王临为太子。但王临的儿子王宗,老是和大臣们私下往来走动,嘀嘀咕咕,王莽就怀疑他,派人秘密调查,查出来吓一跳,居然是要谋反。也不知道是怎么查的。王莽怒不可遏,立即赐王宗自尽。他老爹王临也受连累,被废为义阳王,又被赶出京城。傻子王安也不知为啥跟着受连累,被贬为新迁王,赶出京城。

王临被赶走后,给他老妈写信,说皇上对子孙太严酷了,前些年大哥、二哥都在三十岁那年被杀,我估计也活不过三十岁了。正好就在他三十岁那年,王莽查出来一件事,王临在侍奉母亲的时候,和母亲的一个丫头原碧私通,而这个丫头也曾经跟王莽上过床。事情败露后,王莽给王临送去毒药,逼他自杀,又把原碧和审理原碧的官员全部处死,掩人耳目。

王莽的老婆王夫人,大半辈子都让王莽辖制着穿破衣烂衫,这下又死了三个儿子,女儿也是寡妇,怎能不难过。就哭啊哭啊,把眼睛哭瞎了。王莽杀子杀孙,家里愁云惨雾,自己也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王莽改制

现在通行的说法,新朝的灭亡是王莽改制的结果。在我看来,改制削弱了王莽的统治,但远远不到会导致灭亡的程度。王莽改制,原因简单,想法不错,执行很难,结果不好,但并不足以动摇统治。

改制原因:王莽自小读的是儒家经典,他的政治抱负也是儒家的,要缔造一个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王道乐土”。他认为古代社会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来,互相争夺,遂发生不平等现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穷人则一无所有。男子沦为奴隶,女子沦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妇,终年辛苦耕种,却不能吃饱。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称帝后,就想实施一连串新的社会政策,这就是“改制”的原因。

改制内容: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1200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二、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终自然消灭。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三、改革币制:王莽上台后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王莽收回这种授权。他先后五次改变币制,币值越铸越大,钱却越来越轻,政府从中掠夺了大量财富,也对商品交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四、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五、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六、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粮食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七、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执行很难、结果不好: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之徒,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疾病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药,就可痊愈。但实际上是根本行不通的。像土地重新分配,固然很好,可是王莽坚持恢复井田制,却根本做不到。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仅这一点,就注定他必然跌倒。

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