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44,帝星升沉-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一品文官补服,立在门前,威严而不换恭慎。

多尔衮猛然记起,汉人官场礼节是主随客便,来客时,客人若是着的公服,则主人也须着公服;客人若便服来拜,则主人也可改着便服。原以为新年新岁,范文程会要随便些,不料也是如此认真,心想,这范文程真是个讲究礼仪的人,这以前虽受先帝宠信,但他从不恃宠而骄,就是在诸王及各大臣面前,礼节上也从不含糊。比较起来,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于礼法上很随便,眼下自己身为议政王,有志移风易俗,改革旧章,那么,就应该率先垂范,处处留神,小事也不放过,不能让这班汉臣看笑话。

想到此,他赶紧转身回去换公服。

不错,范文程只是来给睿亲王拜年的。正月初一,他伺候皇帝、众亲王举行过大朝仪,满人的习惯,这天要祭堂子,汉人无须参加,于是,皇帝在诸王随侍下祭堂子,他便奉旨代表皇帝,分别依次祭祀孔子、春官及诸神,到初五才有时间出门拜年。

睿王府是他拜的头一家,他还要分别去拜郑亲王、礼亲王及英、豫诸王爷、贝勒,所以见了睿亲王后,只略说了几句祝福的话便准备告辞,不想睿亲王却一把拉住他说:

“坐,坐,范先生,既然来了,多坐一会无妨。”

范文程说:“王爷府上像是有事,微臣就不打扰了。”

睿亲王脸上不由微微发烫,知道瞒不住了,便说:“没关系,那只是奴才们在唱秧歌,我们满洲,本有正月十六‘走百病、脱晦气’的习俗,或男女出游,或联秧打滚,入夜尤多,不过,这些关外的民间小调,毕竟不如中原正音,难登大雅之堂。”

不想范文程却说:“是吗,秧歌之戏,不但中原各地有,就是江南也有的。不过,不叫唱而叫扭。”

睿亲王一听江南也有唱秧歌的,这才松了一口气,忙说:“啊,孤还以为这只是我们东北才有的陋习呢。”

第62节:1  潜龙勿用(3)

范文程对睿亲王的心事是摸透了——眼下的大清,这以前还称大金汗国,尚只是一个穴洞而居的游猎民族,刀耕火种,茹毛饮血,比中原地区不知要落后多少,后来,太祖努尔哈赤龙兴建州,筚路篮缕,白手起家,只两代人功夫,不但剿灭各部,统一满洲,且臣服蒙古、朝鲜,攻掠中原,称雄一方,连大明朝关外的土地,也大多落入他们手中;到了太宗皇太极手中,更是数次进关,深入内地,打得堂堂大明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今天,睿亲王以议政王的地位,早已立下灭明朝、定中原的大计,在睿亲王眼中,论武力,明朝处处不如大清,但说起诗书礼乐,满洲却不如中原远甚。所以,睿亲王在他们这些汉臣面前,提到文事,总有几分自惭形秽之感。为此,他不但开设汉学,提倡皇族子弟向汉人学习,自己更是拜范文程、洪承畴等汉人为师,亦步亦趋,言必信,计必从。范文程看出睿亲王有心向化,便时时向他灌输这些。

眼下睿亲王为解嘲,便说:“不意秧歌这种小玩意江南也有。”

范文程忙说:“据臣所知,中原各地,虽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之说,但元日秧歌之乐却大多相同。若问其究竟,王爷方才说是走百病、脱晦气,江南的秧歌也是为了娱神,秧者,谷神之属也,江南春插时,还有鸣铳放炮,开秧田门、祭秧神的仪式。”

接下来,范文程和睿王从娱神说到祭神,渐渐地便扯到了孔子和文庙。

其实,在东北也不乏尊孔之所,只不过没有文庙和贡院,孔子的神像与诸神并祀。

范文程明白这些所谓神的由来——最早的女真民族除了打猎、摸鱼、挖人参、采松子外,其余什么事也不会,直到后来才发展为农业社会。为此,他们攻打中原地区时,每占一地,除了金银和妇女那是非抢不可之外,其它也是能带走的尽量带走,另外,还俘虏医巫百工,回去供他们奴役。这在宋朝和金国对峙之前,便已是屡见不鲜了。

来自中原地区的能工巧匠们,虽沦为奴隶,但在主人眼中,其地位比一般的奴隶要高,待遇也要稍好,因为他们能为统治者修造宫殿,打造工具和兵器,教他们纺纱、织布、炼铁,教他们制药、治病救人,他们对这些人十分信服,久而久之,便有五行八作的祖师庙出现,女真人将这些祖师爷统统称之为神,且将这些神与孔子并祀。

年初,范文程在祭孔时,便也要去分祭这些神,什么皮匠、铁匠、木匠的祖师爷以及药王菩萨,范文程都得恭恭敬敬地在他们面前烧一炷香,磕一个头,虽已降清作了夷臣的范文程,在药王孙思邈的像前磕一个头还不觉委屈,但要他去磕那些面目丑陋、模样粗鄙的皮匠、铁匠祖师爷,心里真不是滋味。

眼下,睿王问起关内的祭祀。范文程于是说:

“关内是诸神分祀,各行各业只拜自己本行的祖师,读书人则只拜孔子,顶多也就是‘四配’和七十二贤。”

睿王问:“何谓四配?”

范文程于是向睿王说起了复圣颜渊、宗圣曾参、亚圣孟子和述圣子思,说起了这四个人对儒学的发扬与光大,睿王听得十分专注,末了他又问道:

“那么,这老子又是什么人呢?”

这一问,又是个大题目。范文程只好说起老聃和他的《道德经》,说此人为道家创始人,年代约早于孔子,在中原,道家与儒家为两大学派,所以,独尊孔圣的文庙不会供奉老子。

睿王真是“洗耳恭听”,一字不漏。范文程满以为他所知道的应是问完了,不想睿王又问道:

“《四书五经》中不是还有易经吗?这《易经》又是谁写的呢?”

尽管范文程今天还想去拜很多的客,但他却对睿王之问不厌其烦。他明白,睿王眼下是大清的实际掌权者,不但统率满、蒙、汉八旗,说不定就在不久的将来,还要统治中原,统治全中国。那么,能尽心启沃出一个文明礼义之君,虽统治中国,却不丧失华夏传统的诗书礼乐,虽不是汉人当皇帝,却仍使汉人固有的道德与法治得以传承,这不是让一个不通文墨、只知杀戮的夷狄之君来统治中国更好么?

第63节:1  潜龙勿用(4)

睿王虽倾心向学,但他太忙,日理万机,难得有今天这样的闲暇,虽说圣明天纵,毕竟启蒙太迟,要学也学不来,今天既然问及,岂能不尽心奉告?

于是他又向睿王说起了《易经》:“《易经》又名《周易》,由卦、爻两种符号和卦辞、爻辞两种文字构成,相传为伏羲氏首创。另外,周公和孔子对《周易》的丰富和发展也作了相当大的贡献,可以说,这是一本蕴含了深奥哲理的书,正因为深奥,所以,后人对它的内容的阐述便不尽相同,有人曾穷一生之力,也未能真正弄通这本书的奥义。”

睿王说:“孤听说,《易经》就是一本算卦的书,不但能卜个人休咎,知过去未来,且能预知国家大事呢?”

范文程说:“从外表看,《易经》确是一本卜筮之书,因为它由卦和爻组成。可供卜筮之用,但这只是它的一面,要知道,这卦辞和爻辞暗藏玄机,透过这些,qi书…奇书…齐书从中可悟出许多人生的大道理。”

说到这里,自然要扯上太极、两仪、四象及六十四卦。于是,他又用手蘸着茶水,在矮几上画出了太极和八卦的图形,所谓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盂,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范文程侃侃而谈,听得睿王兴趣盎然,乃说:“既然如此,孤这里也有此书,先生何不为孤卜上一卦,让孤见识见识。”

说着,他真的随手从书架上取出了《易经》,隔着茶几递了过来。

这一来,范文程可作难了。且不说真要卜筮还须蓍草或龟壳等工具,另外,若真是预测什么大事,这么草率就卜,也显得心地不诚。

睿王看出他的心事,忙说:“来来来,孤只是为了见识见识,这卜筮究竟是怎么个过程,又不在乎它灵不灵的,。”

其实,范文程平日也喜欢卜卦的,此刻,他只好取出几枚天命通宝,代替蓍草,真的为睿王演试起来。

他将三枚铜钱放在手心,轻轻地合十向空摇着,然后往小几上一放,就眯着眼睛看它的正反,然后一一记在一张纸上,反复数次,纸上的记号越记越多,最后,他便翻着书仔细地查对起来。

睿王兴致勃勃地看着他演算,见他在翻书,便说:“什么卦?”

范文程连连说:“奇,奇,奇,这是臣今年的头一卜,竟均由阳爻组成,乾上乾下,为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