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让孙武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谁都知道刘英是他的人,之前开会是就说好孙武出任首义大都督,他出任副都督。可现在情况变了,黎元洪成了大都督,他这个副都督自然也就名不副实。旁边的张振武见到熊秉坤和蔡济民都支持黎元洪,内心更加不满,拔出枪起身道:“我支持孙武,我等革命是为了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岂能任用旧官?我这就去杀了他!”
最角落上的邓玉麟实在是烦透了争来吵去,嘟囔道:“去吧,你若是不怕明早军中闹分裂,士兵都过河去杨秋那边,就去杀了他吧。”
他这么一说后张振武还真不敢动手了,谁都知道这几天军心不稳,士兵稍有风水草动就是拔枪开打,三天来武昌城已经有上百人死于非命,就连旧军官都死了好几个,要是再闹下去恐怕真要便宜对岸。
幸好刘公为人圆滑,立刻拉着张振武坐下:“好了好了,都别争了,推举黎元洪这事暂时就这么定了,等黄兴他们抵达后再议。现在大敌当前,哪怕是个空名头也让他坐着先稳定军心再说。”
既然刘公这么说了,大家也只好暂时不在讨论此事,不过文学社和共进会之间的龌蹉却是加深了不少。眼看气氛就此沉闷时,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李作栋兴奋地捏着电报走了进来:“居正和谭人凤要来了,这是刚收到的电报,说已经抵达九江,最迟几天后就会赶来。”
听到这两个名字,刘公心底总算是松了口大气,孙武也望着外面黑森森的夜色,目光闪闪似乎在做什么重要决定。



第六十七章 艰难的新装备
小巧的美国产台灯下,苏洪生趴在桌上两眼冒光,激动兴奋恨不能投射到厚厚的图纸中去。
杨秋看着他也不知道是想笑还是想哭,因为军械问题已经成了心腹大患,所以才连夜找来想详细问问汉阳厂的进度,只是没想到他一来就融入了自己拿出的几种军械图纸里,连半句话都没让自己说出口。
这几种军械图纸都是他精挑细选拿出来的,一共三种新装备,分别是后世的莫辛纳甘M1944、经典德造M24手榴弹和80毫米迫击炮资料。
虽然军迷都喜欢毛瑟98K,M1加德兰或者李-恩菲尔德,但他却对“傻、粗”的莫辛甘纳情有独钟。和老款莫辛纳甘相比,M1944更加短小,重量也更轻,还保留了传统的皮实,简单构造等优点,易于大规模生产,最主要是非常适合文化低的士兵使用。后面这点几乎俄国武器都有,这和俄国的国情有关,目前的中国恰恰和俄国一样,士兵文化率很低,所以就越需要确保武器简单皮实,容易上手。
当然看中它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俄国的7。62*54R突底缘弹比目前的德国7。92毫米子弹后座力更小,更适合东方人使用,而且突底缘锥形弹壳适合基础工业差的国家,因为突底缘弹壳对弹膛尺寸的要求相对宽松些,允许有较大生产公差,这点对汉阳的工业能力几乎是福音。至于M1和李-恩菲尔德则想也没想,道理很简单,射速越快消耗越大,他连重机枪都不想要多少,就是因为没钱也没那么强的后勤能力供它们糟蹋。
当然M1944也不是没弱点,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枪托和拉机柄,以前的枪托下面是直线,上面是弧线,非常不利于刺杀发力,拉机柄太短,头部为圆形,非常不好握,尤其是冬季戴手套操作滑手的概率很大,这会直接影响到士兵作战。所以他进行了一点改进,枪托改为三八大盖的模样,把准星改为觇孔式,新兵瞄准射击更加简单,标尺和照门都相应做了改进,莫辛纳甘标志式的折叠四棱长刺刀也被弃用,改为可卸式刺。拉机柄进行加长且改为了闭锁时下折而不是水平,可以防行军时刮蹭,头部换成了椭圆形。
至于赫赫有名的德国M24手榴弹一点没改,其实原本他是不想采用木柄手榴弹的,因为木柄手榴弹虽然看似工艺简单,但其实木柄制作起来却比较复杂,论效率远比不上全铸造的卵形手雷。但通过白天的交战发现,目前枪炮厂制造的炸药还很有问题,手雷虽然样子小巧可以携带更多,但装现在的炸药杀伤力肯定不够,而且手雷更适合巷战,所以才选了二战时德国最经典的M24,它的装药比手雷要大一倍,长手柄也易于没经过训练的人使用。
迫击炮已经不用多说,唯一遗憾的是此刻光瞄还很昂贵,国内基本造不出,只能沿用最老的机械瞄准具,所以
等到苏洪生总算是从图纸中拔出目光,立刻追问道:“苏老,怎么样?”
苏洪生怎么能不知他的心情,武昌拒绝了支援的事情已经听苏小虎说了,可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选择制造新式武器而不是继续造汉阳造,实在是有些大胆,连忙说道:“大人,恕我直言,此刻军中最需要的恐怕是汉阳造,不是这种新步枪吧?”
杨秋知道他误会了,笑道:“苏老您猜错了,目前我军只需要汉阳造,这种枪是要等安稳下来后才开始逐步制造换装,我现在拿出来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造出样枪先实验。”
一听实验苏洪生松了口气,他现在就怕杨秋指着鼻子要他一天造几十支新枪,笑道:“这般详细的图纸,我看有两月就应该可以拿出样枪了。”
新枪的时间不急,何况拿出样枪后他还准备送到德国找毛瑟公司继续改进一下,所以转头又拿起了另外两种图纸问道:“这两个呢,能不能造?”
“这个手。。。。。手榴弹行,预刻的外壳和引线都不是问题,主要是。。。。。。木手柄加工起来不易,可能会因此耽误速度。”苏洪生不愧是老资格枪炮专家,很快就看出了手榴弹的最大问题。至于第二种杨秋硬说是炮,却没有炮样子的迫击炮却让他犯了难,想想后直截了当的说道:“大人,我也跟您交个底吧。我们现在每天最快可造50支汉阳造,圆头子弹2万发,您那个尖头子弹刚开始仿造,每天最多3000,炮弹每天800发。”
苏洪生继续说道:“要是能解决木工的问题,这种手榴弹倒也简单,每天造出两三百不成问题。但炮恐怕太难!您是知道的,炼钢厂虽然暂时军管了,但那些钢都是不能军用的,造手榴弹用做外壳和内衬钢子倒是可以,造炮筒根本不行,国内也没有无缝钢管技术,所以得用最老的铸模办法造炮筒,然后一点点靠手工磨出来!此外炮厂工人倒是都回来了,但钢药厂那边重新开炉需要一大笔钱,好钢材更是少之又少,就算铸模造也要一段时间,而且这种炮和炮弹我们也没造过,没两个月恐怕。。。。。。。”
杨秋听得揉揉太阳穴,汉阳的技术他已经知道一些,基本都是靠手工打磨制造,迫击炮用高强度无缝炮筒要是靠手工铸造再磨的话,就算设备和材料不缺一月也造不出几个,看来还必须另外想办法。所以想了想说道:“钱不用担心,我一会就让张文景先拨100万给你们用作周转,总不会让大家饿肚子,至于这种炮……你们先试造吧,材料和其它的我会想办法。”
说完后暂时撇下了这些烦事,盯了眼苏洪生后忽然笑道:“对了,苏老可曾仿制出上次我给您看的那种轻机枪?”
“大人,您。。。。。。。怎么知道的?”
苏洪生被问得脸上一红,自从上次见到ZB-26的图纸后他就心痒难耐开始悄悄仿制,由于造过轻机快炮所以一个多月来弄出了五套散件,但让他奇怪的是,零件一样不缺,尺寸更是多次亲手检查丝毫不差,可组装起来后就是不能用,加上图纸归还后又不知道哪里出错,所以最近一直魂不守舍,连三镇变天的事情都没空多理会。
杨秋早猜到他会仿制,笑着从兜里掏出了另外一张图纸:“苏老别怪我,人心难测,我也不得不小心一点。”
苏洪生接过图纸一看,终于明白他为何会说这番话了,原来上次的图纸里有几个地方被故意篡改了数据,别看尺寸相差一点点,可对一把机枪来说却差之千里,难怪无论他怎么检查都不知道哪里出错。故意篡改图纸的确让他有些不满,但转瞬又恢复了常态,因为杨秋说的不错,如果变天前真被他仿造出这种轻机枪,恐怕也逃不过张彪等人的监视,也就没有今天的右路军了。
“拿去吧。。。。。。希望您能早点造出来。”杨秋笑笑,关照道:“汉阳造不能停下,每天50支必须保证!子弹也要加大力度,尤其是尖头子弹,不仅要提速还要保证质量,这几天我们试用下来发现,你们的很多尖头子弹都不合膛,要筛选后才能用做机枪弹。炮弹也不能停,我们急需。手榴弹的木工你可以放心,明早我就让人去把汉阳和汉口这边的木匠全部集中起来供你调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