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英雄-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政府?!特劳恩没想到杨秋居然同时向美国提出了报价,他对整天嚷嚷门户开放的美国可没什么好感,他们早就眼红各国在华利益,这么大一笔可以独吞的生意,足以让那些目光短浅的美国政客和托拉斯们作出退出银行团的决定了!
当然,他也不会立刻答应,因为这里面的确有些问题。首先就是驻军权,还好杨秋说的没错,只要签字德国根本不怕赖账,说白了就算他倒台,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南方党人政府,都不敢得罪德国否决协议!就像英国在扬子江的利益一样!倒是全部用马克结算让他稍稍皱了皱眉,这意味着杨秋将来还款时,需要先把白银或者自己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兑换成马克,然后再还给德国。
他就不怕麻烦吗?远东除了白银和黄金,可没有其它硬通货能兑换马克,而且随着德国国内经济蓬勃发展,马克已经变得越来越坚挺,光是20年的货币差额就很大了。当然贬值也是有可能的,但贬值的幅度不会很大,因为马克也是和黄金挂钩的,金本位时代除非黄金储备没了,不然很少有货币会发生重大贬值。
德国黄金储备会全部消失?这根本不可能!
特劳恩信心十足,但能否达成这笔大借款还有两点绕不过去,第一就是德国目前还必须遵守四国银行团和公使团做出的各国在华行动一致条约。第二就是杨秋现在还只是个司令!虽然他的话现在在三省畅通无阻,但这还不够!因为他不是领导者,无法代替政府在合约上签字!所以要想达成这笔交易,他至少要拥有一个当地政府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即使是伪政府也必须拥有。所以他立刻委婉提醒道:“司令官阁下,关于您提出的新交易我会立刻转回国内,只是您现在的身份,还无法作为政府在合约上签字。”
“公使阁下,您会看到那一天的!”杨秋胸有成竹,自信而爽朗笑了起来:“而且我相信,我的新身份会很快到来。”……
(未完待续)


第一一七章 詹天佑的笑声
@@@@@特劳恩前脚刚走,杨秋就迅速关照了雷猛几句,才端起茶走到从张彪提督府弄来的大幅地图前,也不看两人直接说道:“我知道你们有话要问我,我也会给你们开口的机会,不过得先见完一个人后再问。”
宋子清和张文景早就憋不住了,两人都知道钱的重要性。杨秋拿自流井盐税抵押他们没意见,撇除盐税三省还有足够的赋税能支撑民生和军队。但拿出30年汉川铁路营运权两人却觉得很不舒服。武昌革命能成功,四川保路运动功不可没。现在国民对洋人控制铁路意见很大,在京汉和津浦线还没收回的今天,就要把自己兴建的铁路出售给德国运营,总觉得有种把自家孩子送人的感觉。何况就算撇去这些,万一此事被人利用大肆宣扬出去,对杨秋和国防军的声誉也很有影响。
本来想特劳恩一走他们就问问清楚,没想到还要先见一人。什么人比这件事更重要呢?
一阵敲门声后,解答了两人的疑惑。只见到军务秘书陈果夫敲门后带进来一人。来人五十岁左右,一身洋装,头发大概是刚剃不久,脑门上还泛着青光,浓眉圆脸,鼻尖下还留着小胡子。最重要是这个人似乎和普通商人士绅不同,总给人感觉一种很洋气的味道。
“这位是?”
宋子清才开口,杨秋已经笑着介绍道:“我来介绍下,这位就是粤汉及川汉铁路总办,詹天佑先生。”
张文景吓了一跳,连忙问道:“您就是留学美国,与唐绍仪同学,还指挥扬威号差点干掉了法国远征司令孤拔,修建了京张铁路的眷诚先生?!”
詹天佑脾气不错,为人和蔼,呵呵一笑:“没想到张部长也知道詹某,呵呵看来我的名气也不比杨司令小嘛。”
“眷诚先生说笑了,杨某一介武夫只知破坏不知建设,可比不上您修造铁路一心为国造福百姓之功。”
“没有破坏何来新生?美国若是没有南北战争的破坏,又岂有今日之繁荣。”詹天佑幼年留美对美国有着深厚感情,所以逢人打比方时总喜欢引用美国的建设经验:“铁路乃是国之根本,本来我还以为汉川没希望了,却没想到哎!辰华才是四省亿万国民的恩人。”
听到詹天佑叫杨秋字号,宋子清知道两人肯定是深聊过,问道:“眷诚先生是何时来汉阳的?司令您这个保密工作做的太好了。”
“宋参谋长说错了,这可不怪辰华,我也是昨晚才来的。”詹天佑解释了一遍。原来武昌起义时他正好带一些学生在重庆考察汉川铁路建设,虽然铁路建设早就停顿,但之前他为两条铁路做了大量工作,心里非常舍不得,所以徘徊久久没有离开,总希望动乱早点结束重启铁路。
一路考察南下抵达武昌时,恰逢小仓山大捷消息传来,也想见见杨秋这位大红人,没想到还没见面就又传来成都光复,四川临时军政府要重启汉川铁路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出自杨秋授意,所以昨晚就一个人摸上门来拜见。一位有着后世的眼光和经验,一位是麻省理工学院高材生,或许是这个国家目前工程设计上最杰出之辈,所以立刻就碰擦出了火花,当他得知杨秋准备将自流井抵达贷款用于铁路建设后,立刻就答应出任总办。
“不瞒先生,文景也并非迂腐之辈,汉川铁路的重要性我们都很清楚,可经营权?”张文景担心道:“京汉线、津浦线清廷至今还未赎回,再丢了汉川线的话我们怎么对得起子孙后代。”
“张部长所言极是,但你们知道汉川铁路修造有多困难吗?”说起自己铁路,詹天佑完全换了个人,走前一步指着地图神采奕奕:“都说巴蜀天国富甲天下,可绕在巴蜀外的这道环形山脉却犹如天堑!虽有长江水道,但夔门峡后河道弯曲、水流湍急,非一般船只能走,故此巴蜀虽富足却始终和外界脱节,千古以来能人之士无不想打通天堑。
汉川铁路同样如此。老线需走巫山夔门,难度之大非现在技术能行,所以昨夜辰华建议开新线路,走荆州入湖南,沿常德、怀化、遵义绕道进入重庆!只要能过了重庆,成都这段平坦多了。但即使避开最险要地段,这一路山脉河流众多,地理情况非常复杂。而且绕道后总长度将达到近千公里,耗资起码要数千万之巨!以我们目前的技术,起码要六到七年才能修好通车。所以辰华建议引入德国技术帮助,以德国技术加我们充沛的劳力资源,只要资金能保证四年内定可完成通车!而且。”詹天佑看了眼杨秋,狡猾的笑了笑:“辰华高瞻远瞩,提议借此机会成立专门的铁路和工程技术学校,一路修一路跟着德国技术员学,等铁路造完后也能锻炼出不少人了。”
“眷诚先生,子清和文景都不是迂腐之人,目前国内技术和资金都很难开造如此大工程的项目,所以引进洋人帮助也说得过去,只是三十年经营权?”宋子清看一眼在旁边微笑不语的杨秋,继续说道:“要是被外人得知,恐怕会掀起轩然大波!”
詹天佑深吸口气,和杨秋对视一眼毅然道:“此事诸位可以放心,铁路是国之血脉!詹某无时无刻不想着把铁路铺到国家的每个角落,只要能修好铁路,即使承担些骂名又有何干系!”
见到他话里有话,张文景连忙看向杨秋,问道:“司令这事。”
詹天佑走到窗口望着宽阔的扬子江,微微一笑:“子清不用为难司令了,此事我来说吧!我已经答应,汉川铁路建造将全部以我的私人名义开建,至于杨司令拨给的款子会全部以银行贷款和捐赠的名义注入铁路公司,一旦建好我会立刻将铁路所有权捐赠给国家!至于与德国人合作也已会以私人名义展开。至于你们担心的那些事尽可放心,此次建造和之前不同,所有资金都来自于捐赠和贷款,不涉及民间资本。至于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又怎能乱我报国之心?!而且你们也别把百姓想的太过愚钝,铁路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只要能尽早通车,那就是造福上亿国民的大好事!一旦四省人口,物资商品流动起来,三十年经营权又能算得了什么?!”
张文景和宋子清听到这里,终于明白整个事情。以私人建造,由银行贷款和捐赠可以将外部压力减小到最少,杨秋将来只需要为詹天佑提供担保。而且以私人名义和德国合作就算别人指责,在大义上也可以完全将国防军与此事隔开,只是这样一旦真的传来骂名詹天佑恐怕。
詹天佑目光坚定:“辰华你们尽管去做大事吧,我决心已定!如果真有骂名,那么全部都让我来承担!我只是可惜粤汉线。”
杨秋很感动,昨晚他向詹天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