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在大唐爱-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泓师道丈是早在先皇睿宗时期就颇享有盛名的得道高人,常语出玄机,遂坚信这一预言迟早会在应验己身上,由是一来,更加毫未含糊的断然出高价买得旁人祖宅扩为己家府邸。

李林甫早年本为宫中千牛直长,自开元初买下此宅,未久便迁为太子中允,不到半年,又凭靠七大姑八大姨走了点后门,由侍中乾曜荐举提拔为国子司业,及至开元十四年,又迁升御史中丞,隶管刑部、吏部侍郎,至此已跻身前朝重臣行列,而后想来,那时也是官运亨通。时,武惠妃专宠,李林甫极尽逢迎谄媚之能事,僭伺帝意,故奏对皆称旨,至开元二十二年先是擢为黄门侍郎,后又拜相,为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时隔两年,开元二十四年底更是取张九龄而代之,升迁为中书令,大权独握,正应了泓师道丈所说的“贵不可言”。

然而这三五年里,早已位极人臣的李林甫,心中却有些落落寡欢。自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薨之后,李林甫的仕途就未能再更上一层楼,早些年间,其与武惠妃可谓一荣俱荣,而今下却是与寿王李瑁一损俱损。李林甫一直有心扶持李瑁承继李唐帝业,早在武惠妃尚在人世时,便曾与之密谋“愿护寿王为万岁计”之事,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武惠妃薨后才一年而已,李隆基竟颁下制书,立了忠王李玙为皇太子。

圣意如此,大计落空,李林甫却与李玙一向不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怎不担忡待李隆基百年之后李玙继承大统之时,己身会被削免罢黜官衔,正因此,苦于又无良策可施日忧夜愁,只差忧思成疾。三年前,李玙被册立为皇储时,朝中元老不乏心存观望者,介于李瑁痛失母妃日后恐难成就大业,纷纷倒戈向李屿,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如今宁王李宪由西疆迁回京都长安,李瑁自幼是在宁王府长大成人,是李宪及元氏一手抱养调教成人,有道是养育之恩大如天,李宪、李琎对李瑁势必有极深的感情,换言之,而今只要能得李宪一臂之力,助李瑁把李玙从太子的位子上拉下马并非就全然行不通,往后的事情也就都有了回旋余地可言。

适才在通阳门外,李林甫原本有意与李宪多套会儿近乎,说示番李瑁的近况,从中为李瑁、李宪及早牵线搭桥,以便共谋大计,省却夜长梦多。但见李宪也不知是真有心无力亦或是本就无意于蹚浑水。一个劲儿看似整个人病怏怏的架势,好似不久便将魂归九天一样,李林甫才未急于这一时多言它事,来日方长,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以李宪这些年在朝野内外的声望。但凡有心不难一呼百应。是以在此之前,最为紧要的是先行想方设法地拉拢住李宪、李琎父子二人的心,万莫让其倒向李玙、李椒父子俩一方才是,否则。届时才真是回天无力徒余望而悲叹了。否极泰来终可待,看来,此事尚需多煞费些苦心方可坐定大局。

弦月慢慢爬上宫檐。宛似透着半张脸在静窥尘世的神女,缭绕在其周围的薄薄云雾是遮掩在其那张不谙世事的素颜上的一层面纱,神秘而又魅惑。日暮时辰。宫中已是掌上灯,夜禁之后,三宫六院才沉谧下来。

梅阁里,江采苹正与李隆基对弈一盘棋,左右并无仆奴侍奉,就连高力士、云儿等人均在阁外。

先时散宴,李宪、李琎及李林甫一并出宫回府。少时,皇甫淑仪亦带着身边的几名宫婢回去淑仪宫。江采苹愿想让李隆基移驾淑仪宫。李隆基却道久未与江采苹弈棋,皇甫淑仪会意便径自离去,圣驾就留在了梅阁。

一盘棋不过两盏茶的工夫,胜负已见。眼见江采苹吃败在即,李隆基拊掌凝睇坐于对面的江采苹,轩了轩长眉:“平日朕与爱妃对弈,屡屡败北,今个倒让朕扳回一局!”

美目含笑瞋眸李隆基,江采苹拈棋一笑:“往日嫔妾每胜陛下一局,陛下颇显不悦,今儿陛下扳回一局,怎地也这般酸溜溜?”

李隆基朗笑一声,并未恼怒:“如此说来,今日朕岂不是误胜爱妃,胜之不武?”

“嫔妾可未故意输与陛下,以博圣欢。”托腮凝目李隆基,江采苹含娇倚向坐榻,索性扔下手中棋子,貌似无精打采的蹙眉轻叹了声。

环睇案上的棋局,李隆基一甩衣摆,盘腿趺坐正身,霁颜看向江采苹:“平日朕屡屡败北,今日不过误胜爱妃一局而已,爱妃怎地便要赖棋不成?”

“嫔妾哪有那般小家子气?难不成,在陛下眼中,嫔妾全不贤淑达理?”江采苹嗔罢李隆基,悻悻地抱膝轻哼了声,久未与李隆基打情骂俏,今时营造这份情趣竟直觉面红耳臊。此刻或是满脑子的抛却不掉白日里皇甫淑仪所告知的那一桩桩陈年旧事,从刚才下棋到这会儿总无法集中精气神儿全神贯注的与李隆基对弈。

“白日陛下可已见过李相从楼观山拜请回宫的玄元皇帝画像?”稍敛神,江采苹似有意若无意的侧首关问了句。

李隆基自顾自下着棋,头也未抬的“嗯”了声:“朕已下谕,命中书省草拟推恩诏,并召见了元迦儿入宫,以玄元皇帝画像重塑真容金身,分送各州开元观供置。”略顿,温声又道,“除此之外,朕已决意尊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建宇。”

江采苹心下登时一沉:“改庙建宇?”

搁下持于手的棋子,李隆基煞有介事的说道:“改玄元庙为‘太清宫’,增洞霄宫中金水会仙,另,来年定年号‘天宝’,爱妃意下如何?”

“改元天宝?”江采苹又是一怔,不由脱口而出,心中忧忡已久的事终于要来到,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事到临头来势匆匆文不可当,却依旧禁不住听得直心惊肉跳。

“莫非爱妃觉着有何不妥?”见江采苹的娇颜突兀变惨白了几分,李隆基敛色睇目江采苹,面有不解之色。

“不、不是……嫔妾是说,后。宫不得干政,嫔妾不敢妄议朝政。”面面相对着李隆基濯濯有光的龙目,江采苹忽觉心虚不已,垂眸低垂下臻首,旋即颔首道,“想是陛下今个也累了,明日还须早朝,不如早些宽衣就寝。”

李隆基要改元天宝,天宝一到来,开元便不复再,历史是不可逆转的,天意更不可违,该来的躲也躲不过去,来之则安之,即便不安之又能如何,总不能逆天而为之,更不容为一己私欲而肆意篡史。未敢多作过问,江采苹勉强隐忍下丛生于心上的纷扰,步下榻挽过李隆基臂弯提步转过珠帘,步向寝殿去。

正文 第306章 沈氏

转眼已入夏伏,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最是赤时当空,炎天暑月时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江采苹于是做了些姜母茶,应时奉与李隆基饮食,只道是早年未出阁时,江仲逊曾交授的一些养生之道。

一年四时更换着茶饮,不止是尽可尝个鲜奇,不易生腻,单是江采苹这份心意,后。宫中人已是无人可及,李隆基怎不开怀,乐在其中。女人不只要有才貌,温婉可人更不可或缺,宫中虽从不缺女人,然而,善解人意而又知书达理的好女人却是凤毛麟角,能如江采苹这般貌婉心娴的女子更是不可多得。

这日,彩儿、月儿刚送走司膳房的几个承应膳给使,正作备收拾下其等送达的几样膳馐,却见云儿匆匆从庖厨前走过,看样子是刚从阁外回来。

这几年,李隆基越发吃上口梅阁小庖厨的茶食,就连司膳房隔三差五地也常差人来学研,不过,多不敢入阁叨扰江采苹,一般皆由彩儿、月儿出面教习一两道菜食罢了,承应长、催长等人讨了花样,回头就照样用于宫膳中,是以,近年司膳房与梅阁的走动日愈勤络。尤其是彩儿,在宫人之中亦挣有了小小的名望。

“云儿,怎地大半日未见着你,作甚去了?”一见云儿从庖厨前走过,彩儿紧走两步追出门来,紧声关问出声。今个一大早儿起榻,除却早食时看见云儿在御前侍奉了有大半个时辰左右,就一直未再寻见云儿的人影,这会儿瞅见云儿从阁外回来,彩儿不由纳闷这大半日云儿究竟去了哪儿,故才随口一问。

看眼彩儿。云儿未答反问道:“奴有事,娘子可在阁内?”

听见彩儿与云儿在外面说话,月儿放下手上正切洗备用的食材,闻声也跟出庖厨门外来,正欲作问,一抬头却见云儿已然扭头提步向梅阁。看似脚步匆慌。像是有何紧急事儿一样。

梅阁内,江采苹手摇一把檀香龚扇斜倚于坐榻上,正有一下没一下的在扇凉,但见云儿浅提衣摆步入阁来。遂端持过一旁的茶盏,倒了杯凉茶。

时下正值盛夏,阁内却颇凉爽。尽管今夏江采苹未再让李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