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晨光里-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既然大家的意见都是同意,那么我便要求邹家女向华商会提供详细的行动方略了!”韩缙拍下了手中的惊堂木,代表着这件事情已经一锤定音。

“好,我们开始议论下一个议题……现在诸位都打开手里的第二份公文,这份公文是海运部上交的,由于最近海运人数增加,造成了海外丝绸价格下降,海运部希望我们总部能够就此事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韩缙又说道。

“难道我们要减少出海的船只吗?”一个副会长沉吟道。

“此计不可……若是减少出海的船只,利润虽然涨了,可是由于船只减少,其实还是等于降价了。”另一个副会长紧跟着说道。

“我这里有一份前领队张悦之的公文,公文声称在勿斯里国的海峡处,如果将其打通,那么就可以直接通到欧罗巴的海峡中。”韩缙拿出一份张悦之所写的公文,里面有详细的勘查数据全是河工们亲手测量的。

一盏茶后,当所有的人看完了这份公文后,会议室里陷入了沉寂。

文副会长用手敲着桌面,沉声问道:“如此长的河道,需要多少缗?其中的人力物力又是几何?离我大宋这么远,需要驻兵几何?将来给养如何给?万一我们河道打通后却被别人占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其他几位副会长一听此话非常有道理,纷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时,在学士街陈府中,邹晨正和陈琦商量着方田均税的事情,在他们旁边坐着丁贤之和韩帐房。

丁贤之满肚子疑惑,这份方田均税他看过之后,立刻拍案叫绝,认为是一份非常好的方略,怎么陈琦会说这份是准备废弃的方略呢?等到他再拿到陈琦书写的改良版的方田均税时,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改良后的方田均税没有实施强行丈量田地的办法,而是使用以田易田的办法。利用中国的土地去换取美洲的大量土地,又将土地肥瘠定为五等,每一等都可以用优惠的价格购买美洲的土地,你家土地丈量出来的越来,你能在美洲购买的就越多。

此法一出,天下地主将趋之若鹜,因为天下人都知道美洲就是一个大金矿,如果能用中国的一百亩换一座小山,只要能淘出金,那就是千万倍的报偿。

再加上,那里据传说还有一种亩产百石粮食的作物,如此一来,谁还愿意私藏土地隐瞒不报呢?

 第三百八十四章税收

“此计一出,天下百姓将安!”丁贤之断言道。

陈琦头一次得到先生如此高的赞赏,不由得有些窘然。

邹晨则是抿着嘴在笑。

“这计策,你们准备交给相爷吗?”丁贤之试探着问道。在他想来,文彥博是绝对不肯改革的,他已经位极人臣,现在又是顾命大臣,只求稳当,绝不敢改革的,只怕陈琦将计策一交到他的手中,便会被束之高阁,从此不理会。

陈琦淡然一笑,“此计虽好,实乃绝户计,所以未完善之前,我不敢让任何人知道。”言下之意,是不准备交给文彥博。

丁贤之欣慰的笑笑,没有再说话,拿出这份方略来再次仔细的看了起来。陈琦看到丁贤之也是和他同样的意思,便和邹晨会心的一笑。

又去和韩帐房说话,“韩帐房,你来看一下这个数据……”

韩帐房确实是一个人才,他的心算能力非常高,任何数字只要让他看一下,便能快速的算出最终得数,有他在一旁帮忙,陈琦少费了许多心力,他只需要将数字抄回来,然后韩帐房计算清楚,他再将结果进行对比就可以了。

“这份记录应该是伪造的……或者是被篡改过的……你来看前年苏州的田地交易记录的价格,一亩上等肥田是两贯五百文……为什么今年的田地交易数量比去年还多,可是官府的收入却减少了……这里……这里……足足有一百倾的肥瘠被篡改……肥田当做瘠田卖……”韩帐房看了几眼后断定道,接着抽出了前几天他帮陈琦算的苏州土地肥瘠表。

“岂有此理!民之蛀虫!”陈琦气得拍案大骂。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邹晨轻轻吟道,又转向丁贤之,“先生,您来说,为什么官员们从不将百姓看在眼中?”

邹晨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官员如此鱼肉百姓,按说宋代的俸禄是历朝历代最高的,不用贪污也可以过上非常好的日子。当然了,如果家里有几百亩良田那就更好了,最起码手里有粮心就不慌。可是这些人一圈就是几十倾上百倾的地,那些农夫们被官府强买去了田地,就变成了失地的人,最终只能去佃官府和富户的田,等到灾祸来临,由于家中没有存粮,就只能变身成为流民。

难道官员们就不知道水能载舟京能覆舟的道理吗?

丁贤之沉吟了一会方道:“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一句话道出了宋代的政治体系。

因为这个天下是皇帝和士大夫所共有的,不是和百姓共有的,所以皇帝可以优待士大夫,却不会去优待百姓。对百姓只要做到爱民如子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敬其为主。

历朝历代中,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将百姓当做最重要的去看待,在他们眼中官员和百姓相比,自然是官员重要。

邹晨想到这里,深深叹息。这是自己所改变不了的东西,也没办法改变,哪怕再过一千年一万年,这个依旧没有人可以改变。

“如果此方略得以实施,则百姓幸矣。”丁贤之指了指手里改良版的方田均税,欣慰的笑道。

改良版的方田均税如果真的得以实施,最终的受益人虽然是各个官员和大地主,可是百姓也会间接的受益。美洲的土地比起现在的大宋绝对要广袤的多,那么多的土地如果都被人买下来了,肯定需要人耕种。百姓们大量去了美洲,那么在宋境内剩下的田地谁来耕种?地主们没有办法,只能相应地提高佃户的待遇。否则的话,种你一亩地,只给三四十斤的报偿,而在美洲,那里有亩产上百石的粮食作物,人家肯给几十石的报偿,谁愿意要你的三十斤?

等到那些亩产上百石的粮食作物在守境内大量开始种植时,不论是佃户还是地主都能获得高额的粮食产量。一亩地能产一百石,那就是将近九百多斤,随便给佃户几十石,也足够佃户们吃饱肚子。农夫们吃饱了肚子,谁还愿意去造反?

相应的,国家也会获得安定。农夫们不再造反,那么国家就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去对付边境突发的军事战争。

这时,再将禁军和厢军进行整顿和改造,该裁的裁掉,该放其归家的就放其归家,将军队全部变成精壮,然后再把各路的驻军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

而最后一步,就是改善武器!宋代武器全部归三司胄案和诸州将作院制造,质量粗劣,严重影响战斗力,许多战士手里拿到的新武器都是生了很大的铁锈。手持这样的武器怎么和别人打仗,你砍了别人十刀别人还没什么事情,别人一刀就将你结果了,难道你指望用铁锈去感染别人得破伤风而死吗?这种状况必须要改善,可以设立军器监和新的将作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大量招募工匠,改良新式武器。

同时还要给工匠们比较高的待遇,提高他们对武器研发的热忱度。

如果这些改革条例全部施行下去的话,邹晨相信宋朝绝对不会再有靖康之耻。

那是因为士大夫们和大宋朝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如果宋朝灭,他们的利益也将受到损害,只有宋朝长久的存在下去,他们的利益才可以得到保证。也许,这些士大夫们还会扶持另一个王朝,但是这些邹晨都不会在意,只要还是汉人当权,不论是姓赵还是姓朱都无所谓。

想到这里,邹晨一阵轻松,仿佛肩上卸掉了千斤的重担。自己只要慢慢地按照设想好的去做,哪怕就是做不成,心中也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尽力了……

陈琦从一堆数字中抬起头,看到邹晨脸上露出神往的笑意,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这个妻子,娶得实在是超乎他想象的好,他总有一种得到了一个宝藏的感觉,不论自己怎么挖掘,不论怎么索取,这个宝藏用之不尽总是能给他一个新的惊喜。

继续埋到一堆数字中,和韩帐房低声讨论起来。

丁贤之看到陈琦和韩帐房讨论的兴高采烈,便向邹晨招了招手,示意她出去。

“有事吗,老师?”邹晨跟着丁贤之到了院子里。

“晨姐,”丁贤之斟酌了一下语气,“这个方田均税是不是你的主意?”自从丁悟学也跟着丁贤之到了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